让贵族们割舍利益,他们难免抵触。之前大家还能忍忍,今天这个情势看来,他们是不想忍了,任凭萧谨恭如何发脾气,他们也不退让,如此做法,已经等于是撕破脸了。明晃晃的示威,他们是在警告萧谨恭,这周国,不仅是萧谨恭的周国,也是他们的周国。
这周国,也不是萧谨恭一个人说了算。再逼下去,萧谨恭就是自找难看了。可是变法推行到这一步,萧谨恭不可能停下来,变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官制的变法。必须要让庶人可以晋升做官,才能打破现有的阶级。如果阶级一直如此巩固下去,他这个皇帝迟早要被架空,到时候,他不过是个吉祥物。那些贵族集团才是真正的掌权人。
萧谨恭怎么可能愿意走到那一步,所以他想打仗。打仗是会劳民伤财,但也有好的地方。对外战争会弱化内部战争。把大家都绑在一条船上,而这条船正在打仗,大家自然都以对外战争为重,也就无暇顾及其它的。萧谨恭想一边打仗一边变法,这样,等贵族们能腾出手来反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天时地利的点是,周国已经推行了两条变法。其中一条就是利于军队的。立军功者可升官加爵,这条律法虽然推行了,但是还没有很好的实践。没有仗打,士兵怎么立功。萧谨恭现在迫切需要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给他们升官加爵。在军营里来个大洗牌,这样,到时候自己的拥护者也能有些资本帮助自己。
现在庶人们虽然支持变法,支持萧谨恭,可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太少,力量太弱,还不能和贵族抗衡。可若是有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大家辛苦一下,费些钱财,能达到这一目的,其实是赚了。可是战争,若是打不好,亡国也说不定啊。
“陛下准备和谁打,以什么借口?”林秀想听听萧谨恭的想法。
“眼下郑楚是盟友,自然不好动手。吴和蛮戎,如今正强,且短时间内也没有攻打我周国的想法。但是赵国,上次东城一战后,精锐军队据说伤亡惨重。虽然我们目前有太子在周为质,可我听说赵琮身子越来越不好了,若是赵琮西归,赵端不在赵国,那么大概率是二皇子赵瑞继位,他若上位,绝对是巴不得赵端早点死,免得那些太子派总想推翻他。
既然早晚都要打,如今我国兵种改革也半年多了。倒不如出去试一试实力如何,也好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厉害的将才还被埋没着,也好给他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萧谨恭说的很详细,看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心中谋划很久了,只是今天被激怒了,准备提前实施罢了。
“陛下说的,倒也不是不可行。我记得赵国和周国交界的顺水,灵州两个地方,以前是周国的。几十年前被赵国抢去了,现在一直被赵国管辖着。这两地处在蛮戎、赵、周三国的交界处,并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陛下如果要打的话,不如就以这两地为借口,向赵国要地,不给,就开战。赵国一是目前元气大伤,最会打仗的钱将军已经被贬职,现在若战,只能让下面的人顶上来。这对周国来说是个机会。
二嘛,赵琮目前还没死,那么赵端在我们手上,他就总是有后顾之忧。若是赢了周国,让周国伤亡严重,他怕我们把赵端直接杀了泄愤。若是输呢,那就更好了,总之只要赵琮让他们带兵的将军有了顾虑,那这仗,确实就不好打。怎么看都是对我们更有利些。
陛下若心意已决,臣觉得可以打。”林秀还是肯定了萧谨恭的看法的。打仗固然不好,但若是有利可图,就还是得打,况且有些战争,是避免不了的。此时攻赵,未免不是个好时机。
“朕就是怕,其他几国万一从中作梗。就像之前赵国攻周,郑楚一样。”五国并立,一举一动都不是那么简单,若是有人从中作梗,局势就会被瞬间扭转。
“那就只能速战速决,不走漏风声。四国都想不到咱们会打赵国的,等打起来了,他们再做反应也就来不及了。而且,他们未必就会干预。赵国狼子野心众人皆知,谁都想削弱赵国,依臣所见,吴楚观战的几率更大一些,郑国太远,还没能力干预这里的战场。至于蛮戎,赫连定没有统一五国的雄心,除了打家劫舍,他不感兴趣其他的。要是那个赫连焘继位,倒是要防一防的。”
“那么依国师所见,这仗打得?”
“打得。只是有一点陛下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
“这仗,很可能是无功而返。不管是赢是输,都可能得不到半点城池。输了,自不必说。赢了,恐怕也没有能力治理。其余四国也不会甘心,到时为了求稳发展,恐怕还是要把兵撤走。
这仗的目的只在于,一:提拔一批庶人将士。二:分散权贵的注意力,抓紧时间推行变法。三:削弱赵国的兵力,试试咱们训练的士兵,到底有没有长进。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那么的绝对。如果情况允许,能占领这两个地方是最好的,但要随形势而定了。陛下须得做好最坏打算,免得到时放不了手,误了大局。”
林秀的一番话,让萧谨恭的想法更现实也更可行。思虑一番,虽然多有不愿,但萧谨恭也得承认,林秀说的有道理。
“我接受这样的结局,只是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我欲御驾亲征。国师以为如何?”萧谨恭把筹码全部压在这一仗上,这一仗赢了,一切都会变的更顺利。若是输了,情况会更加糟糕。可是身为一国之君,就不能犹犹豫豫,当断不断,关键时刻就得拿出自己的魄力。若是现在向权贵妥协,那么之前做的努力全都白费,无异于竹篮打水,终是一场空,他不甘心!
“陛下,万万不可!”林秀急了:“陛下不可御驾亲征。战场变幻莫测,陛下但有不测,周国该当如何?打仗是将士们的事,制定治国方略才是陛下的事。陛下您在国都坐镇,就是对战士们最大的帮助。若是您不在国都,万一这里发生任何变故,前方的战士们该当如何?这种关键时刻,您必须在国都坐镇,稳定后方,这样军心才能稳定。”
萧谨恭左右为难,“国师说的没错,可是不到前线督战,朕着实有些不放心。这一仗,胜负关键哪。”
林秀正色道:“陛下如果放心的话。臣可以去前线督战。臣也读过不少兵法,对打仗也略懂一二,配合陈将军的经验。臣觉得赢下这一仗不难,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国师也懂兵法?”这一点,萧谨恭之前倒是不知道呢,林秀的话,让他惊喜。林秀说懂,那就是真的懂,他就是这样信任林秀。
“懂一些,前几日,还将自己曾经看过的兵法整理成了一本书,拿去给兵营中的将士们传阅了。也算是,分享一些知识吧。”
萧谨恭思索良久,觉得确实可行。林秀虽然不会武功,但是让她去也不是去打仗的,只是做军师指挥的。之前皑山之围林秀不也很灵活的解决了,相信有林秀在,不管面对任何形势,周国都不会太被动。毕竟国师的法子多。
“既然国师开口,那朕准了。这次,就让国师做军师,坐镇后方,指挥战士们作战,相信国师一定会凯旋的!”
“臣,定当竭力!”
--
女兵营里,如风今天非常高兴,因为萧舒安今天如约给她带来了国师的那本《孙子兵法》!她爱不释手,一拿到手就手不释卷的阅读了起来。好在萧舒安今天心情也是特别好,放她去看书,没抓着她训练。
萧舒安把书给千夫长,百夫长,每人一本。并告诉所有女兵,谁感兴趣的,可以互相传阅。晚间学习识字的时候,学累了可以派个人上去给大家念一念,讲一讲这本书。大家兴致高涨,既然巾帼将军这么推荐,想必一定是好书。
谢琛一个人暗自发笑,她到如风身边问:“你不是说,国师给你的是手稿,怎么将军给你拿回来的,是印刷的啊。”
如风拿到书就看了,都没注意到这一点,谢琛一说,她才发现:“哎?就是啊,将军怎么没把手稿拿回来啊。哎呀,算了,可能将军怕我弄丢了,自己收起来了吧。都一样的,看就行了。”
谢琛笑了,这人还真是木讷的很。还好如风是将军自己的人,要不然,如风要有好日子过了。
萧舒安今天心情好,给女兵发完了书。又带人拿着上百本书去找陈云简送书去了。
“巾帼将军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陈云简见萧舒安来了,打趣她。最近萧舒安训练女兵,听说忙得很,女兵也都很拼,个个心里都把男兵当对手,很想比试一番。搞得男兵这边也有些小压力,最近训练都认真了很多,恐怕被女兵比下去呢。今天萧舒安亲自来,不会来下战书吧?
“听说最近男兵训练的辛苦,给你们送些书来。让你们也学学文化知识,可不能只知道练蛮力啊。”萧舒安在离陈云简几米远的位置站定,示意手下把书都搬过来。
“送书?”陈云简伸手抽了一本,还没人给他往兵营送过书呢。“孙子兵法?”书上四个大字,显然是本兵法书。他随手翻开看了看,什么孙子兵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周国还没有他没看国的兵书。
相似小说推荐
-
入戏太深 (秦淮洲) 2022-05-07完结19225 29853桑絮在剧本杀店里拼车时拿了百合剧本,cp是个成熟知性的御姐。她们互守秘密,丧尽天...
-
她哭了,我心动到娶了她 完结+番外 (白念君) 2022-02-28完结 20869587全文已完结,小朋友们可安心宰了。 看完的小朋友,帮忙评个分哦~ 祁舒笺和陆沂青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