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晨昏GL 完结+番外 (若花辞树)


  殿中无人开口,郑宓在旁静立了许久,看着眼前这情景。
  皇帝合着眼,似在感受丹药之妙。郑宓朝无为看了一眼,无为也望过来,他缓缓地闭了下眼,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郑宓便知,他已得了明苏的吩咐,听她的差遣。
  过了半晌,皇帝方睁开双眼,面上一派喜意:“好啊,朕觉有一股气在腹中,暖融融的,自丹田起,蔓延至全身经络,身子轻了几分,如游云端,舒畅得很。”
  无为却是波澜不惊,抬了抬眼皮,说了一句:“不过是半枚丹药之效,陛下过誉。”
  将丹药一分为二,各服一半,自是因信不过他。他这么一揭出来,皇帝不仅不以为忤。
  反倒有些懊悔,道长是世外高人,他如此疑心慢待,许会惹恼了他。
  他当即道:“这丹药有如此奇效,道长辛苦,朕这里备了些薄礼,赠与道长。”
  说罢正要令人拿上来,转念一想左不过是些金银玉器一类的俗物,拿上来,倒显得他这皇帝俗气了,转口道:“些许东西,朕命人送去道长丹房。”
  无为无惊无喜,道了句:“多谢陛下。”
  郑宓在边上看着,心道,这道长确实有几分本事。
  皇帝却突然想到一事,望着无为问道:“道长身怀大才,何以在皇子府中一留便是五年?”
  他向来多疑,更不必说这人是皇子用过的,他不免留了个心思,恐他是大皇子安插到他身边来的。
  无为却似浑然不在意,淡淡道:“缘分来了,为师为友罢了。小道与陛下亦是缘分在此,无缘则不相见。”
  皇帝听罢,只觉他并不如何愿留在宫中。可转念一想,又恐他是装腔作势。
  无为毕竟有本事,能炼出丹药来。皇帝纵有疑心,也不敢轻易表露,他想了想,又问:“吾儿服食道长丹药五年,体质可有不同于凡俗?”
  “只格外康健罢了。”无为说道。
  皇帝一怔,顿生怒意,怒意间还有几分怅惘,道:“服食五年丹药,竟只较常人康健一些?”
  “自然……”无为仍是这般波澜不惊的模样,“能否长乐无极,看运也看命,皇子有运,奈何无命。”有运说的,自然是遇上了他。
  皇帝怒意顿消,心头狠狠地一跳,他有了些猜想,却又不敢置信,忙问:“何人有命?”
  无为抬眼瞥了他一眼,不冷不淡道:“普天之下,何人命最贵?”
  皇帝怔然,随即哈哈大笑,连声道:“好啊好啊。”
  无为却没什么继续与他周旋下去的意思,掐指算了算,道:“出来也久了,小道该回丹房了。”
  皇帝正喜不自禁,闻言也不恼,甚至于起身相送,显然已对无为深信不疑。
  郑宓入殿便似不存在一旁,旁观了全程,尤其是皇帝听到那句何人命最贵之时惊喜得意,心下不知怎么很觉得好笑。
  皇帝自第一回服食丹药,便生出了妄想。那丹药实在厉害,他卧病在床,体虚无力,精力都抽了干净,众多太医轮番诊脉,商量用药,连着用数日,却无半点起效。
  结果,无为一来,只半枚丹药,便使他如获新生,如返壮年。
  如此鲜明对比,由不得皇帝不生妄想。
  那时,他隐隐间就有了长生之念。既然他要长生,留着皇子有何用,皇子们争来争去,还扰乱了他的朝纲,来日必会影响他修行。
  无为一走,皇帝便将目光落在了皇后身上,他心情极好,语气也颇和煦:“皇后可是无半点进展,动作要快啊。”
  皇后显出惶恐之状,低声应是。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皇后,深宫妇人,就该如何温顺听话,他摆手令她退下,靠在龙椅上,感受体内那阵暖融融的舒适之意。
  郑宓走出大殿,到了殿外,想着方才皇帝被无为哄得团团转的情形,越发觉得好笑,可她并未笑出来,而是深深地想念起明苏来。
  依明苏的促狭,她若见了方才那情形,只怕还会讽刺上两句。
  此时已是傍晚,日头不那么猛烈了,皇后的肩舆就停在台阶下。她缓缓步下台阶,心下琢磨着皇帝会如何行事。
  还得多谢皇帝与她肃清六宫的权柄,她拖延着,未曾如何打压贤妃与德妃,却将精力大半花在收买紫宸殿宫人上头。目下已有些成效。
  郑宓回到仁明殿,思索着一味搪塞敷衍,恐怕不是长久之道,皇帝眼下倚重她。
  不过是看她最识趣,但若她始终拖延不办,皇帝必会架空她,另寻他人。
  郑宓为难起来,想明苏那头如何了。
  明苏那头亦在为难。她也如郑宓一般,欲拖延,可拖延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她原本的想法,是令皇帝沉迷炼丹,荒怠政务,她便可趁机收敛大权,收拾了明辰与明寅。
  而后逼宫,逼皇帝退位,让他从此再也下不了诏书。
  可谁知,皇帝竟心急至此,只服下半枚丹药,便有了长生之心。
  总归人心算不准。明苏甚是为难,但她却并不如何苦恼,细细思索着,一遍遍地召心腹来议事,欲摸清如今朝中这局势。
  明苏再三与几位心腹商议,刑部尚书坚定以为,最要紧的是趁京防与禁军正乱着,插一枚钉子进去。掌握了京防,将来进也好,退也罢,都有依仗。
  明苏也是这么看的,她望向顾入川。顾入川是名悍将,可他身着一身儒服,坐在厅中,竟无一丝悍气。看上去,好似一名饱读诗书的书生。
  见公主看过来,顾入川起身,举止之间,彬彬有礼:“京防臣有门路,禁军怕是得费些功夫。”
  禁军毕竟关乎宫城安慰,皇帝如何能不上心,哪怕如今他沉迷丹药,也不忘时时过问禁军诸事。明苏自是知晓,点了点头道:“你去办。”
  可皇帝要她削减二位皇兄势力的事。明苏仍无眉目,她又不傻,若是连明辰与明寅都容不下,皇帝必然更容不下她。
  她若顺顺当当地办完此事,皇帝势必要朝她下手。
  明苏一时间进退两难。
  她甚至想,待掌控了京防,便干脆实打实地反了吧,可母妃与阿宓都在宫中,便如人质一般,掌控在皇帝手中。
  正当她左右为难之际,苏都又来了,这回,他径直被引入内书房中,明苏见了他,问:“娘娘有何吩咐?”
  为防中途被截留,郑宓传出宫的消息皆是命人口述,并未留在纸上。
  苏都禀道:“娘娘说,殿下想做什么,就去做,她在宫中经营日久,足以自保,淑妃娘娘亦不会是殿下的拖累。”
  明苏闻言,大惊,急问道:“宫中出了什么事?”


第五十七章
  皇后不会无缘无故命人传话, 宫中必是出了事。
  明苏心急如焚,她最忧心的便留在宫中的皇后与淑妃。
  苏都正要答话,房门被叩响, 一名幕僚急事来禀。
  这下不必苏都来答了, 幕僚要禀的是同一件事。
  皇帝软禁了德妃, 且以逆反之名派人拿捕三皇子。眼下,禁军正往三皇子府上去。
  明苏瘫软在椅上,她明白了, 必是她与皇后数日拖延不办,皇帝不耐烦了, 干脆自己动手。
  三皇子为人虽粗犷, 可他对德妃的孝顺之心是人尽皆知的。哪怕只是为了德妃的安危, 三皇子也必不会反抗。
  同理,要她就范, 皇帝便只需以淑妃为质。
  苏都知晓信国殿下与淑妃娘娘的母女之情, 见殿下面色灰败, 便知她所想,劝道:“殿下快快动手吧。”
  明苏摆了下手, 苏都心下叹了口气,退了出去,幕僚也跟着退下了。
  不过一个时辰,外头便传消息来,三皇子就范, 已被押入宗正寺中关押, 皇帝下诏由大理寺与宗正卿一同审理三皇子之案。
  大理寺卿依附五皇子多年,宗正卿是先帝幼弟,只白担了个官职, 却从来不过问朝事。看似二人同审,实则是大理寺卿一人主理。
  明苏心道,三皇兄是折了,看来父皇这回是真心急,料理了三皇兄,也就稳住了五皇兄,接下来便该是她了。
  五皇子日益得势,毕竟三皇子折了,余下的也就他了。
  他门下几名大臣急于讨好,忙着搜罗三皇子的罪证,送入大理寺中。
  但除却这几名急着向五皇子献媚的大臣,余者皆静了下来。
  尤其是经过六年前郑家那一场的大臣,更是闭口不言,一语不发。
  因自三皇子被拿入宫中后,宫中什么消息都传不出来了,任凭三皇子系的大臣如何悄然往宫中传递消息,皆如石沉大海,无一丝回应。
  这情形,与当年郑家覆灭之前一模一样。
  明苏几度欲入宫求见皇帝,然而那道平日任由她出入的宫门,却严加把守了起来。
  不论如何威胁逼迫,守门的将军皆只有一句答复:“无诏不得入宫。”
  不只是明苏,五皇子亦然,大臣们也是如此。
  数日之间,朝中人心惶惶,却又各自压抑,整座京城皆陷入诡异的沉寂之中,静等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然而紫宸殿中,却是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乃至有几分和风轻拂的轻快。
  皇帝并未着龙袍,他换了身道袍,发丝也如道士一般束起,手中拿着柄拂尘,盘腿坐在蒲团上,合着眼睛,正在悟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