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姐弟相称,明苏唤郑宓姐姐时, 一点都不别扭,反倒好似原就如此。
倒使得郑宓想起,许多年前,她们初见时,明苏便唤她姐姐。
她们一路往北, 预备出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并非一句虚话,玉门关外,皇恩不再, 自然也无朝廷眼线。
她们预备去关外待上一两年,而后再回来,寻求出路。
说到底,郑宓迟早要回京的。
明苏赶着车,半月过去,天冷了许多,她穿得也多了。
但扑面而来的寒风依旧将她的脸吹得通红,发丝也吹得凌乱了。
郑宓并未躲到车里,而是与她一同坐着,这一带路不好,很是颠簸,马也跑不快,行路不免就慢了。
“你进去呀,外边太冷。”明苏每隔一会儿,便劝一句。
郑宓却不听她的,想起一桩要紧事,道:“你的药用尽了,到下一座成,你得去看大夫,让大夫给你瞧瞧愈合得如何。”
明苏浑不在意:“我早不疼了,不必费这个功夫。”
“看过我才放心。”郑宓淡淡道。
听她这般说,明苏唇角弯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平缓,沉着道:“也好……”
郑宓看了她一眼,也不由笑了笑。她越来越难对明苏冷淡,明苏自也发现了,笑容一日比一日多。
越往北草木越稀,遇狂风大作之时,不需多久,身上便要沾一层黄沙。
尤其傍晚,能看得到风沙在半空盘旋,听得到北风呼啸。
今日运道不错,昏黄之时,她们见了一城,赶在城门关闭前入了城。
每到一城,先寻客栈落脚,补充食物与水,再向人打听问路,还有京中的情形,教坊逃走了一罪奴,京中必会起波折。且明苏还想知晓母亲的消息。
但她们一路下来,不知是避着大城池走的缘故,还是消息传得不及她们逃的快,竟未听闻有什么动静。一路下来都极平静。
入了城,先寻了一处客栈,将行李放到客房后,二人便要出门,出门前明苏现在大堂里听了一耳朵,自住店的行商旅人口中得知,此城是出关前最大的城池,出关走货的商贾皆会在此休整,故而此城很是繁华。
郑宓向店家打听了哪家医馆的坐馆医术最高明,便带着明苏去了。
医馆中坐馆的是名老大夫,身着一袭竹青色的布衣,戴着幞头,留着一撮花白的胡须,诊脉之时,不时捋一下。
“你这伤,养得可真是随意。”老大夫诊完脉,不紧不慢地下了结论,“少得得喝上一年药,仔细温补,方能救回一些。”
郑宓神色一紧,忙问:“可是已成痼疾?”
明苏心道,这大夫不靠谱,连伤口都还未看过,便敢下结论。
不等老大夫答话,便道:“老人家说得不对,伤口都已结痂,过不几日便可落痂了,里头也不疼,分明是快好了。”
“皮肉是快好了,骨头则不然,你这棍伤,还震到腑脏,此时不养,待来日想养,便不止服一年的药了。”
老大夫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语气,说罢还捋了一下胡子。
他只诊脉便断出了是棍伤。明苏不敢小瞧他了。郑宓忙道:“如何医治,请老人家细说。”
那老头瞥了明苏一眼,一面低头开方,一面说道:“方圆五百里,老朽的医术无人可及,且犹善刀箭棍棒之伤,边城的将士受了伤得要来寻我,你们来得巧,边城有老友邀我去坐馆,若是迟两日,老朽便不在此了……
既然伤口已愈,外敷便不必了,给你开内服,先服一月,一月后你去边城寻我,老朽再替你诊脉,看看接下去如何用药。”
话尽,方子也成了。
郑宓双手接过,明苏却道:“我与姐姐还要赶路,不便煎药,老人家能否开些药丸?”
老大夫随和得很,听她这般说,便起身去药柜取了两个小药罐来,道:“有药丸,但制成药丸,药效多少得走一些,疗效不及汤药。”
郑宓一听药效受损,忙道:“老人家抓药吧。”
老大夫一听,笑了一下,在她们二人之间看了看,道:“二位小友真是有趣。”说罢又起身去抓药。
明苏拧眉,眼底闪过慌乱。郑宓低头看药方,没有留意她的变化,口中则道:“待至边城,我们停一阵,待你的伤看好了,再走。”
“不必!”明苏断然道。
郑宓一怔,抬眼看她。
“不必……”明苏又说了一遍,“我早不疼了,横竖不碍事,待稳下来另寻医者便是。”
她说得很坚定,郑宓怔了一会儿,方明白她为何如此坚决,正欲开口,老大夫回来了。
药材用油纸包起,一包便是一贴,他足足取了三十余贴,道:“拿去吧,药丸也拿去。”
明苏一字未言,付了诊金,便提起药,对郑宓:“姐姐,走吧。”
郑宓欲言又止,终是跟着她走了。
接下去,明苏很熟稔地买了几身皮裘,到关外只会越来越冷,御寒的衣物必不可少,还多买了些装水的水袋,听闻到关外后水源稀少,得多备些才好。
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全然看不出半月前,她还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
郑宓跟在她身边,觉得十分安心,仿佛只要明苏在,便会妥妥帖帖的。
回了客栈,用过晚膳,明苏还买了许多干粮,备着赶路时果腹。
入夜,她们躺在一张床上,明苏睡外头,郑宓睡里边。
房中留着一盏灯,灯影晃晃悠悠,过了好久,郑宓声音响起,明苏还觉得有些不真切,以为是在梦中。
“这一路来风平浪静,我们不必再急着赶路,且到边城,出关很方便,有风吹草动,我们可以立刻便走。”
“先出关,我的伤不急。”明苏仍是这句话。
郑宓静了一会儿,靠了上来,她的气息近了,额头抵在明苏的肩上,发丝在她的颈间扫过。明苏一惊,浑身绷得笔直。
“你不是累赘,也不是拖累,我不会丢下你的。”郑宓温声说道。
明苏没有出声。
郑宓等了一会儿,语气放得更软,又道:“你听话,你若落下痼疾,我不止不安心,还会悔恨半生。”
明苏依旧没有开口。
怎么不说话?郑宓想起一路的冷淡,方知眼下这般言语,怕是无甚说服力,明苏大抵是不信吧。
她顿觉心疼,她还是觉得明苏回京,对她更好,可她却已无法赶她走了,不只是因她不愿走,还有她也舍不得她。
道途坎坷,时不时便是廖无人烟的荒原,时不时又是人海茫茫的小镇城池,草木也好,荒漠也罢,北风萧萧,远山辽辽。
仅仅半月,郑宓便无法想象,倘若这一路没了明苏,她走得该多寂寞,多艰难。
“我真的不会丢下你,你这么能干,什么都会,近来还学会与人砍价了,若是你落下病根,将来身子不好,我该依靠谁呢?”郑宓轻轻地道。
可明苏还是没有说话。
郑宓不由撑起身,看她怎么了?
明苏平躺着,眼睛看着上方的帷帐,脸又红又烫,眼中湿漉漉的,见郑宓看着她,她抿紧了唇。
“你怎么了?”郑宓问道。
明苏舔了下唇,开了口,却是磕磕绊绊的:“姐姐,我好像病了。”
郑宓脸色变了,立即就要起身,去寻大夫,明苏抓住她的手,直直地看着她,认真道:“你一靠近我,我的心就跳得厉害,身子也变得烫了,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害怕。我是不是病了?”
郑宓的动作顿住了,明苏的手心湿热,她抓着她的手,热度传递过来,郑宓觉得她的身,她的心也滚烫起来,热乎乎的,让她手足无措。
明苏没有听到她的回答,自顾自地确定道:“姐姐,我为你病了。”
郑宓在心里回了一句:“我也为你病了。”可出了口,便成了:“快睡,明日还要赶路的。”
明苏松了手,郑宓也躺了回来,稍稍地离她远了些。
渐渐地,心跳平缓了,脸也不烫了,可明苏却觉得病没有好,因为她心中的欢喜、害怕依旧留着。
过了许久,郑宓道:“那便这般决定了,我们在边城停一阵子。”
随着这句话,欢喜压过害怕。明苏将手覆在心口,她想我愿长病不起,口中道:“好……”
如此,便说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玉说:“我为林姑娘病了。”
高估了自己,以为这章可以写完回忆的。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明苏会慢慢发现,她也是被郑宓偏爱的那一个。
第二十四章
第二日, 情形骤变。
二人起身出客栈,一队商贾骂骂咧咧地朝客栈走来,口中大吵大嚷地要住店。
明苏见他们身上都是黄沙, 又瞧了眼外头, 外头并无多少风, 可见这队商旅是行了一夜路,且多半是从更荒僻,风沙更大的北边来的。
于是便拉住了郑宓, 欲听听,他们遇上了什么事。
店家是招揽惯了的, 见这群人脸色难看, 也不避着, 反倒笑嘻嘻地上前来招呼:“客官们这是怎么了?如何一脸晦气?”
为首的那人气道:“京师走脱了一女犯,边城正严查呢,入关还好, 出关查得极严, 几名士卒拿着画像一个一个对照,卡得死死的,稍有一点相似,便不容分说,立即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