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案情破获,多亏言同学提供线索。”
在时寒的督促下,李岂难得对除案件外的事勤劳,马上就召开了记者会,帮言然把这件事圆过去。
记者赶紧问道:“听说言同学有通灵眼?”
“其实不是。我们在查证时,发现一个线索与死者专业有关,因为正好认识言同学,就让他帮忙做了张卷子,用来和证据对比,并不是大家传言的那样。”
“原来是这样,言同学还真是热心好市民呢!”
第15章 2-1 李迎玫、小春卷
言然走出考场的时候,只觉得自己身心舒畅,一个学期终于结束了,虽然放假他还是不爱出门,但总是比在学校轻松的。
言然在大脑里畅想着暑假的快乐生活,加快脚步往宿舍走,一会收拾好行李就去ICS报道,刚走到校门口就被门口的人吸引去了视线。
难怪这一路上的女生总往校门看,原来都是冲着时寒去的。言然憋着一口气,走到了时寒面前,仗着自己的身高,挡住了那些人的大半视线。
“我不是说自己去吗?”
时寒顺手接过言然的包,说道:“正好下班就过来了,难道搬行李坐公交会比坐我的车方便?”
言然果断回答:“当然还是坐车方便!你等会,我回去收拾行李。”
“好,我等你。”时寒说完,看着言然大步跑向宿舍,眼神微沉。这一天,他等很久了。
——
“这不是去ICS的路吧!”言然看着车窗外并不熟悉的风景问道。
“嗯,这段时间你住我家。”时寒说着,将车停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钥匙递给言然。
言然看着手里的钥匙,他还想着怎么套路时寒来着,好家伙,机会直接跳到面前了。
“行,那我先把东西放下,然后去ICS报道?”
时寒摇了摇头,“恐怕不行,他们现在很忙。”
“有案子了?”言然提着行李跟着时寒去他家。
时寒摇头,“也不算,是刘队打算转案子给李岂,但李岂不太愿意。”
言然有些不明白地问道:“为什么是刘队不想查,才让李队查?”
时寒解释道:“因为一些案件的关系,警察从明面上走,不好办。ICS看起来松散,但暗线很多,收集情报要比明面上的人来得快,而且容易。”
但这也不是他们涉及灰色产业的意思,主要是他们上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合规合矩,他们可以放开手干。
今天刘臻队长想转交案子,估计是这次的案子没有平时那么好查。
言然半知半解,大概把ICS理解为一个有编制有组织的侦探组织。
“你住这间,我住你对门,有事敲门就好。”时寒将手里帮忙提着的包递给言然,指了指对面紧闭的房门。
言然向时寒身后看了一眼,住对门啊,挺好!
“那我……”什么时候去报道,言然的话还没说出口,时寒的手机突然响起,看到屏幕上“李岂”两个字,两人大概猜到什么。
“时寒,你回来一趟。”李岂感觉自己的白眼都要翻到天花板了。
时寒笑道:“怎么?和刘队没吵赢?”
“怎么可能!”李岂说完,郁闷地叹气道,“刚才海边出事了,刘臻那家伙就借口自己有案子,脱不开身,所以新案子归我们了。”
时寒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到。”
时寒刚打算出门,就看到言然还站在客房门口,一脸想跟着的样子,于是说道:“一起吧!”
言然眼睛一亮,放下手里所有行李,马上跟紧了时寒。
新案子进来,李岂忙得焦头烂额,连言然来报道都没时间,见人来了抱歉地说道:“老哥今天不大有空,等案子结束了,给你办个迎新会补偿一下!”
他说完,马上又坐回了位置,根据当地传过来的消息,尽可能找到和死者有关的消息。
时寒将言然带到犯罪心理咨询室,说道:“队里的心理学教授出国深造去了,这两天你就在这里待着。”
说完,他回办公室放下文件包,取了工具箱,随后敲响办公室的门。
紧接着物证科的办公室门也被敲响,网络安全科将头顶的“工作中”提示灯亮起,表示自己随时待命。
坐在办公区里的侦查科一看,马上整理好手上的资料,也准备出发。
ICS的人瞬间被调动,离开了大半,剩下的人随时待命,其他人火速赶往现场。
周晓帆想着言然第一天来,就这么被冷落了,显得他们ICS人文关怀很差,就想给他点同事的温暖。他拿了点零食敲响心理咨询室的门,但半天没人回应。
开门一看,房间里空无一人。
“去哪儿了?”
言然趁着ICS的人接连出门,他混在人群中也出去了。
想到自己要是坐在车上肯定会被发现,就想躲在后备箱里,但后备箱显然全是他们的工具,压根就没有他的地方。
“过来吧!”车上的时寒冲言然招手,他就知道言然闲不住。
言然坐上车,马上保证:“我真的就是跟着去看看,绝对不捣乱!”
“希望是。”时寒说完,向李岂确定可以出发了。
案发的海边接近渔村,附近的渔民发现尸体后,马上就报了警,警察立即赶往现场保护,看到ICS的人来了,立即让了路。
“认得出死者吗?”李岂走向派出所的警察,他们负责这一片的治安,想要寻求死者身份,问他们比自己查更快。
警察有些为难,指了指被白布盖着的尸体,说道:“不是我们不认,只是……认不出来了。”
李岂疑惑挑眉,转头就见时寒将白布掀了起来,白布之下的尸体面目全非。
“尸体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表面高度腐烂,出现巨人观现象,无法辨认死者表面特征。”时寒解释道。
李岂担忧地问道:“所以还有其他辨别的办法吗?”
时寒没有回答,继续看着尸体,大概检查了一圈,说道:“水里的鱼会优先啃食死者的表皮,所以指纹已经不管用了。根据死者头发、残留衣物,以及面部骨骼表现,初步判定应该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死亡时间在三个月左右。”
死者眉弓骨平缓,眼窝浅且圆,鼻梁并不突出、略显弯曲,下颌骨曲线夹角为130°左右、线条柔和,这些都是女性头骨的特点。
时寒打开尸体的口腔,死者牙关的弧度相较于男性牙关会更尖,根据牙齿的磨损程度,死者在四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再看尸体上的衣物判断,年纪应该在三十岁左右。
现场条件比较简陋,具体情况要等解刨过后才知道。
李岂点了点头,走向报案人,问道:“老伯,请问你是?”
渔民回答道:“我是附近的村民,村里原本打算今晚出海捕捞,我和家兄在海面上看天气,决定出海时间。刚才突然撞到什么,还以为是石头,没想到是……晦气!”
李岂理解渔民的嫌弃,毕竟一般人都不想接触尸体,但谁都要经历死亡,这是无可避免的。
他随后继续问道:“老伯,我想再问你个事儿。你们村里最近有人失踪吗?”
渔民摇了摇头,他们村就那么点大,谁家人没了全村人都知道。
时寒看着尸体表面上的划痕,说道:“这片海域不是死者死亡的第一现场。”
第16章 2-2 李迎玫、小春卷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其实不需要时寒解释,李岂也明白。
但在回ICS的路上,时寒明显看到言然脸上的疑惑,便解释道:“死者尸体上有生前伤和死后伤,死后伤痕应该是出自碎石或礁石,这一片海域不是礁石区,所以不管是被什么划伤,都不会是第一案发现场。”
言然意会的点了点头,他有自己的办法确定这里不是死者最后活着的地方,但被时寒用科学道理解释,确实拓宽了知识。随后他又问道:“是谋杀吗?”
他看到法阵科的人从死者腰上剪下了一根绳子,看起来就好像是死者腰间本来绑着什么,用于沉.尸,但因为绳子断了,所以尸体才从水底浮了上来。
时寒摇头,“根据死者的体型推断她的力量,只要石头重量适中,死者用这样的办法对自己动手也是可以的。”
言然受教地点了点头,默默记下。
李岂正开着车,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后排的言然,问道:“你不是有那什么阴阳眼吗?今天看到了什么?”
言然抬眼看向李岂,淡金色的眸子在夜间隐隐发亮,但令李岂失望的是,“发现死者尸体的地方既不是死者死亡现场,也不是她生前留恋的地方,我看不到任何东西。”
死者生前记挂的地方是他们死后残魂最经常去的地方。
他在海边确实看到很多海边溺死的亡灵,但他确认过,没有和本案死者身高相符的三十岁女性。
时寒也看了一眼言然,没多说什么,而是对李岂说道:“具体的死亡原因报告,法医科检查之后会给你。”
李岂干脆地点头,“晓得!就麻烦你们今晚熬夜了。”
按照以前,时寒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毕竟他一个人住,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但现在家里还住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