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们这座山 (安度非沉)


  沈希夷很害怕忽然的头晕让自己再次陷入下一个循环,可是没有,她就紧张兮兮沉默了很久,直到李守诫起身向她告辞:“不要再来了,希夷。”
  “请和我结婚!”沈希夷踉跄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大声喊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起得太急,失去方向感,也完全看不清东西,或许也被前所未有的喜悦冲昏了脑袋,她一头撞到了墙上,捂着脑袋哎呦了一声,指着身前的花瓶大声重复:“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
  “我在后面……”李守诫幽幽开口,“而且为什么忽然求婚?”
  “因为喜欢你。”
  转过身,脸上全无尴尬之色,小孩子似的大声喊叫也消失了,她扑进李守诫怀里蹭了又蹭,柔软的红发被一只纤细的手梳理着,浑身上下都暖融融的。
  “和我结婚。”她说。
  “我还没毕业……”
  “毕业就结婚。”
  “我得去工作……”
  “哪家公司不招已婚妇女?”
  “我家里……”
  “大家都是一家人。”
  “我还没做好结婚的准备……你……太突然了。”
  “和我结婚。”沈希夷重复了一遍,惹得对面的李守诫哭笑不得:“你去相个亲不好么?”
  “不领证也好,人家就要和你结婚,我只要你。”
  李守诫幽幽叹了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是真实发生的,不是幻想,不是番外,不是平行世界,是剧情。
  下面是一点不重要的话:
  这本书已经六十多万字了,一转眼写了这么多,写个小作文给大家说说心里话。
  我这本选了一个费劲的写法写了一个难驾驭的故事,最终成品见仁见智,等完结后大家的批评我都认。
  现在很多人唱衰网文,觉得它会渐渐被短视频和其他娱乐方式取代,虽然每年这样说的人都很多,但是网文也是鲤鱼打挺蹦起来还能发展。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能够写的东西越来越少,能够发挥的空间越来越考验人,各种你们知道或者我们才知道的事情让底层作者变得越来越难混。
  有些人就开始刷分,抄袭,真的走了出来,摇身一变名利双收;有人熬了很多年努力修成正果,也是善业得成值得钦佩;有人天赋异禀,一本飞升几本成神;更多的人是在平庸的资质与平庸的努力下渐渐放弃,或者默默写着少数人才知道的不精彩的故事。
  网文的事业能够繁荣,不光只靠头部作者的惊才绝艳,也有中部作者的中间力量,更重要的是底层作者的不断积累,用许多不精彩的不成熟的创作夯实网文生长的土壤,最后才能欣欣向荣共同发展。
  网文繁荣,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好事,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样,也不看底层作者有各种硬伤的文章,只看头部精品,这是无可厚非的,优胜劣汰是很天然的事,没有必要强行搞平均主义,让写得好的作品蒙尘。
  现在的就我所知的生态是这样,头部作者放飞自我,实力尽情书写自己想写的故事,中层作者坚固读者群,稳健发展,底层作者想要出头,就会去模仿(不是抄袭),研究,学习优秀作者的写法,从而不断向上。
  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走弯路,又因为有创作的野心,很容易步子太大。就像现在这本,如果换成老式的升级打脸流,读者会比现在更多,我驾驭起来也相对容易,因为有成熟的体系供我借鉴,这样就可以将更多心力放在故事本身上对于一个底层作者来说也相对友好。但最终还是玄之又玄的“我就想用这种写法”的渴望战胜理智,以至于分出更多心力来研究现在的写作方法,在故事性上有所欠缺,甚至到书的结尾,所有线索收拢归一本身就是体力活,何况一个野心勃勃但是摔断腿的大故事,所以我写得很疲倦,是有限的脑力和体力与无限的渴望直接的矛盾,在写到四十万字时我断更一次,因为实在需要休息,现在续更下来,会一口气写到完结,你们看有的章节节奏偏快,差不多就是我这口气快喘不上了(胡说)。
  反观隔壁《中老年爱情故事》,前几天试探性更新一章,反响果然比这本好太多。大家都知道,我是暂停那本来写这本,简直不明智,但我写那本是在《非典型关系》之后,写得非常顺手,遣词造句都不必痛苦,我写着写着,意识到和非典型太像,意象的表达都共通,写起来相当舒服。可是,作者实在需要走出舒适区,我还是开了这本,换了风格,否则资质平庸的前提下一味地沉溺于现有的小小成功,最后再怎么写,也只是比非典型差一点的小作品,而我本就是在题材上不太学习前辈的倔作者,那么,一定要在其他优秀之处多学习,所以开了创作之路坎坷的这本。
  我朋友说,这本是我表达个人观点最多的一本。其实每本个人观点都挺多,写书不可能抛开自我,但这本由于格外不受待见,又格外费力,就受到我这位后妈格外的关爱,所以一时放飞,写得就像个人演说稿。其中问题很多,见解浅薄,逻辑不通,或者其余问题,等到完结我都肯与大家互相探讨,求同存异。
  我认识一些和我一样头铁的百合冷题材作者,其中不少人见识文凭文笔阅历都几倍高于我,她们也是这样,到目前为止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并自我发展,得到了一些像你们一样出于各种原因愿意留下看文的读者。
  我们经常被称为“宝藏太太”,但是作者们有句话说,“宝藏必扑”,就是说有人对你说“宝藏太太这么好的文怎么没人看”的时候,你一定扑街了,这是一种概括现象,没有褒贬,是许多底层作者的自嘲。但是仍然有许多作者还是肯走出舒适区来写,当一两个人的“宝藏太太”。因为得到认可的成就感足以短暂地压过失败的挫败感,就是在这两种感觉的对抗中,有人留下,有人离开。
  我看到很多创新的故事都套着一个被很多冷题材读者不喜欢的套路的文名与文案,心里还是有点难过,这是被更多人看到的方法,而我则是故作清高,没有取那些有趣的文名,而冷题材读者也因为文名错过好文,也因为文名踏入不喜欢的文坑。而一些很火但是不太被看得上的热题材仔细看有时候非常有趣,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说了这么多,词不达意,想说的太多,最想说的只好一句话带过,希望大家看文时能够更加包容一些,有人可能撞撞南墙写一两本垃圾就会慢慢写好,有人可能前几章状态不好或者矛盾地写了和后文不一样风格的东西。冷题材读者偶尔瞥一眼热题材,不去开着武则天大招无差别攻击,热题材读者也偶尔吃点冷饭,一个点击一条评论或许能让一个作者鲤鱼打挺原地复苏再写三十万……底层作者写文容错率更高,读者包容性更高,我想网文事业还能在短视频的夹缝中再蹦跶一下。然而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点幼稚的想法,是翻列表时,发现以前很多一起写文的朋友都不再写了,她们很多人天资聪颖,比我优秀百倍,我觉得坚持下去一定是粉红或者大神之类……可能只是缺点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没有办法,人和还是可以努力争取一下。


第122章 夜晚的声音
  天亮后,我踏入现代符阵公司的大门。
  这些员工有很多没有亲眼见过我,所以我一进去有不少人和我打招呼,耽搁了一些时间,创意部主管王舟正在屋顶测试新符阵,搭着跑下来,我看他凡人之躯只怕他不小心摔下去,连忙扶着,他脸上大写着“欢迎视察”四字,往我手中塞了一张纸。
  “我们不收贿赂哈。”我开着玩笑,低头打开,是一张符阵结构设计线图,没有高低纵深和灵墨配比,大多作为符阵设计的第一张草稿。
  “这可比贿赂有用得多,给我加奖金。”
  “这不归我管,我先看看……”
  王舟提出的模版理论是我在符阵大会上公开的第一个凡人创制的符阵理论,他也是最早直接赶到上央城和我讨论的人,之后也是第一个加入我们公司,因为想法丰富,被提升为创意部总管。
  我因为术业有专攻不太懂公司架构,但我知道王舟还是靠谱的。
  我仔细端详着这张纸,忽然觉得王舟龇牙咧嘴的笑容别有深意,就近找了一张桌子弓腰趴下,原先桌子的主人站起来请我坐,我已经听不见了。
  灵丝笔和灵墨一字排开,我没有换灵墨的配比也完全没有灵墨的深浅,直接照着结构图所示,画了四十分钟一口气画完了这张符阵的成品。
  它闪烁了一次,显示它一级符阵的品相。
  我脸上有些垮,王舟却迫不及待起来:“快看看!这才是重头戏!”
  “这就是成品?没有设计灵墨变化和……”我刚要说什么,王舟却推着我要我到楼顶上去。
  因为我们规模扩大,所以直接搬到了顶楼,楼顶也一并租下,我上次来的时候楼顶还晒着茄子干呢,现在上来,已经一片片焦黑,好像空袭现场。
  我吓了一跳:“你们在这儿试验攻击性符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