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评价无一不在点名华国没有能够胜过美国学者的物理天才,侧面指明金德民他们的澄清视频充满谎言、他们最初的视频是通过剪辑欺骗广大网友,用以满足他们华国人的自卑心理。
这些报道一出,更多人偏向棒子国。
棒子趾高气昂,在棒国内、油管表现出一派欢天喜地的热闹模样。
围脖热搜和国内各个论坛都在热议这件事,有人恶心棒子国行为,有人愤怒西方列强的恶意诋毁、落井下石,也有人无奈表示,国内物理学者在国际物理颁奖台上颗粒无收是永远的痛处。
有人反驳,不是有杨老、丁老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吗?
令人尴尬的是他们并非作为本国物理学者获奖,而是在西方国家、用西方国家的科研基金和科研设备,获得国际大奖。
无法反驳。
连续战斗一个多月的暴躁老哥们,和炮轰对面不要脸的死棒子两天一夜的女孩们,一时间都有些萎靡不振,再也提不起精力干回去。
这时候忽然有人提出奇思妙想:【找到那个an!让他出来澄清不就行了吗?只要露个脸,难道我们还不能知道他是不是真材实料?】
【说不定真的是天才少年!】
【说不定是大佬啊!】
【而且他在lrs和ua光学院的博士打擂台,那他应该能联系那两个博士生!】
【找到安!查清真相!把棒子国和西方媒体的脸打肿!】
网友们说干就干,纷纷截图视频里戴帽子和口罩的少年,经过ps大神高超的技术多方调整,终于复原出四张最有可能是安的真实面孔。
这四张照片被所长石化搬到他的围脖和l站,经广大网友展开地毯式记忆搜索,发现都没找到对应这四张面孔的人。
此时,有一条评论夹在过三万评论的中间,小心翼翼发言:【那什么,你们有没有觉得,第三张图片有点像盛明安?】
评论里的留言:【卧槽!姐妹你一说……】
【细思极恐!】
【虽然没有盛明安本人漂亮精致,但轮廓真的很像。而且an,可不就是盛明安的安?!】
【各位不要忘记,盛明安几个月前是学雷达的,然后转向光学专业。】
【视频里的安也是先雷达,后光学……】
【天啊……】
【我绝望了。】
【如果真是盛明安,那视频百分之九十造假!】
【为什么这么说?万一盛明安真的是个天才呢。】
【再天才也不可能战胜两个ua光学院博士生【苦笑】。】
【原来只是一场闹剧……】
【你们不了解ua光学院的恐怖,那真的是地表最强!】
【地表最强学院里出来的两个博士生,被一个刚学光学不到两个月的未成年高中生打败,你以为是物理界那群大佬们重生转世吗?】
【拜了个拜,老子不掺和了!】
【没想到棒子国也有对的一天……【很丧】】
【虽然理性上知道可能不是盛明安的错,但情感上,忍不住埋怨。】
【如果是盛明安,可能涉及到学术造假吧。】
【我热爱的祖国,因为学术造假上了油管热搜,被全球网民知道,我就委屈得不行。】
【唉。散了散了。】
参与这场骂战的网友统统愁云惨淡,歇了战斗的心思,准备闭眼不看,尽量忽视棒子国不停跳高的贱样。
有棒子翻墙搬走了围脖的最新进展,被朴英泽发到了油管,顿时全球网民哗然、棒子欢呼。
连国外那些媒体都忍不住文思泉涌,已经想好了如何运用最尖锐而高高在上的言论报道和攻讦华国。
网络的暴风雨,仍然没有影响到盛明安平静的日常生活。
直到赵达找到他:【大神啊啊啊你在外网被黑出翔了!虽然我相信你但是如果你有证据的话能不能上去说句话?】
盛明安缓缓打出一个:【?】
赵达三言两语总结来龙去脉,最后小心询问:【大神,视频里的安是不是你?不是就好,如果是的话也别有太大压力——】
【是我。】
【啊啊啊大神我是你迷弟啊啊当初我后台发了很多信息你没有回——等等,不是,大佬、大神,是你?那……你真的打败了ua光学院博士?】
【学术讨论不是战斗,没有打败打赢一说。只是我推翻了他们的方案。】
【算了。总而言之,大神请受我一拜!】
【但是大神,你能不能联系到那两个ua光学院博士让他们出来澄清一下?我国现在深陷外网舆论风暴……】
【可以是可以,可我不能亲自澄清吗?】
【可以,但是……】赵达犹豫,还是残酷的说出事实:【大神,你没有地位、没有足以让他们闭嘴的实绩,你就说服力。】
盛明安沉默片刻,打下几行字:【一篇prl正刊一作,一篇《自然》正刊一作,有说服力吗?】
他真的是在认真询问,毕竟只是论文,不知道算不算能让数以万计的全球网友和西方媒体闭嘴的实绩。
赵达抽空去搜索prl,得知这是一篇不亚于《自然》的物理顶级期刊,顿时跪下泪流满面,未来一周的心情都不会好了。
他问:【大神,出版了吗?】
盛明安:【prl已经出版,《自然》已经过稿,五周内出版。】
联想到审稿通过时间缩短一半,出版也可能会更快,他就将这事补充上去。
赵达:【…】
好了好了,难道伤害我还不够吗?
我已经知道你审稿三次,一次都没被打回来重修!
好想体会那种一次过稿的流畅快感。
赵达流着泪,心里存着卑微的梦想,两手指在键盘上嗒嗒敲击:
【大神,对不起。】
【我很羞愧,很想切腹自尽,我居然动摇过、我居然怀疑过您。】
【我有罪。我深深忏悔。】
【大神,我去战斗了!等我凯旋!】
第32章 风华[10]
五十天前,德国巴伐利亚市,慕尼黑大学实验物理系教授办公室。
从事量子光学研究,在激光领域作出莫大贡献的德国物理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在午休时期接到一通来自《自然》审稿编辑的催稿电话,不由皱眉,敷衍两句保证会看最新邮件就迫不及待的挂断电话。
然后拿出最新一期物理快报继续看。
大概十分钟后便将物理快报阅读完毕,亨施叹气,最近实在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处于无所事事状态中的亨施偶然瞥见面前的电脑邮箱不停闪烁,不断提示他有新的邮件信息需要查看——事实上他每个星期都会定期查看邮件,而距离下次查收邮件还有两天。
那么,两天后再说吧!
本想继续无视邮件提示的亨施教授,想起《自然》的审稿编辑连续三天定时打电话催促他赶快查收审阅稿件,但是一直被他含糊混过去的事。
他从前也被《自然》的审稿编辑催过,不过很少见审稿编辑急成这样,三天不停歇的狂催!
当下又对邮箱里的论文升起好奇心,反正现在刚好有时间,那就看一看。
如果实在没意思,直接打回去就行。
亨施如是想着,打开了邮件箱,一见论文竟和艾瓦级超短激光脉冲的研究方向有关,眉头不由皱得更紧,因审稿编辑的狂催而升起的好奇和热情瞬间浇灭大半。
剩下还有一半是因为他看到通讯作者和二作作者都是张群芳。
他曾和张群芳有过交流,也曾读过他的论文,深感其学识渊博、与其科研成果的奥妙无穷。
至于一作……
“sheng ming an?”
不认识。完全不认识。
他是张的学生?
亨施耐着性子开始看这篇论文,然而他已经在心里自动替这篇文章盖上pass的红色印章。
原因无他,正是根据全球激光装置研究进程的形势判断,艾瓦级超短激光装置目前根本没人能制造出来!
哪怕只是一个全新方案!哪怕只是一个激光装置的建模!
全球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攻破1pw超短激光装置,即使科技强大如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最新方案也只是展望未来十五年内完成200pw激光装置。
而这篇论文方案的激光脉冲是多少?
1000pw!
等于说全球各国还处于骑自行车、准备制造汽车的阶段,已经有人造出最先进的战斗飞机!
不是很可笑吗?
难道不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吗?
虽然物理有时候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它更需要严谨的论证。
sheng ming an?
希望他的论文不会像民科学者那样充满天方夜谭一样的想法,但愿张看学生的目光就像他面对物理时那样周密谨慎。
希望错误别太多。
而且他很忙。
不仅要带慕尼黑大学的学生,还得主持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量子光学研究所。
除此之外,他手里还积攒着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如果这篇论文浪费他的时间,他必定会用最严厉的词汇反馈回去!
带着这样挑剔的心情,亨施看完了摘要、正式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