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安维不知道这一茬,项骆就让祝炎偷偷的从空间里买出来一些放在下房屋。下房屋平时不会有人去,就算多点什么也不会有人怀疑。
家里增添了将近两百万的孵蛋机。虽说电压不是很大,不过长期使用用电量也是一大消耗。当下冰箱的温度都下调了一些,旁的电器更是能不开就不开,争取不跟孵蛋机抢电量。等到了冬天就好了。寒冬腊月就是最好的天然冰箱。
只是到时候小家伙儿们取暖又要费一点功夫了。
不过不论怎样,过了今年冬天就不会再缺鸭子了。
到时候不仅可以对外销售,也可以开厂子进行大规模养殖了。
项骆想着这件事情,想来想去又觉得愁得慌。
祝炎看他大白天在沙发上摊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过去踢了踢他的脚让他把腿合上给自己留个地方。
项骆直接往旁边坐一坐,让祝炎坐下来宽敞些。
“又想什么了?”
“忙……”项骆仿佛身体被掏空。
祝炎瞥他一眼:“撒谎不怕挨雷劈吗?”
这一年来也没有现在清闲。一天就一天喂几顿鸭子、打扫一下笼子,还是三个人换着来的。这可比之前做菌包的时候轻松多了。
“我是说来年,”项骆给祝炎数数后面的规划,“菌包工厂肯定是要扩建的。今年弄得太匆忙,那个盖得并不大。咱们村西头不少房子都拆了,大片大片的空地不可能再盖新房。咱们可以跟村里联系买下来。工厂一两个只怕不够用。然后是养鸭场。这个咱们要握在自己手里,村里人自己养是村里的事情。只是菌包之前说好了要带村里一起做,现在却还完全在咱们手里。”
干旱之前还好些,村里大半的人都在自己做菌包。可异常干旱让他们菌包养的都少了,还是后来跟九沟子村换水才开始增加养殖。
现在菌包原料都没人买了,就更别提让他们自己创业发家了。
这并不什么好事。村里人长期依赖项骆一个人,他们自己忌惮,项骆何尝不当这个是一种累赘?
只有大家都直起腰杆子硬气了,项骆这个领路人的位置才能坐得更稳。
祝炎瞥他一眼没开口。
这像看傻子的眼神项骆已经有段时间没见着了。
“你又想到了?”
“你自己品去吧。”祝炎知道项骆这是在等他给出主意。不过项骆可不傻,这种小事他自己怎么可能真的想不明白?
不过是仗着祝炎的头脑,特意犯懒罢了。
“我就是想得太累了,给我的精神放松一下。”项骆笑道。
“这不是难事。”祝炎道。
“就是因为这点事都想不明白,所以才离不开你。”项骆一把揽过祝炎蹭了蹭。
祝炎也不跟他闹,只道:“你让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自己开厂子,你入技术股不久就了。”
技术股,也算是拿干股。虽说项骆会拿走一些利润,可大部分的营收还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他们可以自己开厂子,也可以一群人投资建一个场子,全看自己的意思。这样就算家里不是特别宽裕的,出一两百斤粮食入股也完全没问题。
而入股以后,就肯定是自家进入厂子里做菌包自家卖。那就不用心急来项骆场子里干活了。
项骆点点头,又问:“那占股比例呢?”
“百分之十吧,”祝炎道,“我最近试验过,单纯的使用我系统里的抑菌剂也可以大大提高菌包的质量。就算以后他们直接从官方那里买原料,咱们就说是自制的抑菌剂,卖给他们,也算是掌握一点命脉。”
“就怕官方知道了下来买。”
“买就买吧。若是做大做强,很多事情都不好解释。就当咱们的一点底牌,官方也会懂得分寸。”
项骆没再说话。他打心眼里是不愿意的。只是祝炎这样说自有自己的思量。项骆不会反对他的决定。
事情算好了,不过并不急着说。一切等过完年再说也不迟。
日子照常过。期间货郎又来了一次,村里人又买了不少布料和棉花。日子一天比一天冷,他们也想着闷头做两身冬衣。
就在冰雹发生的半个月后,天空再一次覆盖上了一层阴云。
照比上一次的狂喜,这一次人们看见了就只剩下了惶恐不安。
打看见乌云开始家家户户就躲进屋子里了。有的不放心的,还用家中的柴火将窗口给挡住,生怕再给打坏了。
家家户户的人都窝在昏暗的屋子里头相互依偎,祈求着希望这一次不会像上次那样恐怖。
所有人都闷在家里小心祈祷着,直到一场鹅毛大雪飘飘扬扬洒下。
这场雪下得很大。对于末世之下的人,无疑是新的新生。
项骆站在院子里,伸手接着一团一团羊毛似的小雪球,心情也跟着大好。
雪越下越大,村委会的人开始组织人手清雪,及时将村里的道路清理出来,如果夜里依旧下大雪,那么连夜清雪也要保证路不要堵了。家家户户都要出一份力,没有男人就算老太太孩子也要拿着锹出来。
一定要保证不要像去年那样大雪覆盖了房子束手无策,也要避免有人无声无息的死在雪花之下。
相互有了交流,至少就能相互确定对方还活着。
而伴随着第一场暴雪的到来,人们却仿佛过年一般,欢天喜地的收集雪进屋化了,好些人更是用这热水洗了今年开春以来的第一个澡,更有甚者拿出家里珍藏的罐头吃一顿好的。
项骆家趁着水多,化了雪就先给家里来了个大扫除,里里外外擦洗干净,衣服也洗了,用的全自动洗衣机,水就跟不要钱似的可劲儿用。随后一家人也都好好沐浴了一番。奢侈的用整整一桶水泡到人脑袋都有些发昏。
连闹闹和大宝都没有逃得过,被洗的香喷喷的。
洗完了以后也怕生病,就用浴巾包裹着放在安维那屋的炕上。
等忙完了都傍晚了,三口人将洗澡水都倒进下水道,屋里屋外都透着一股子干净的清香。
三人差不多将院子里的雪都用光了。明天用水就看院子里能落多少了。
收拾的差不多了,再喂一次鸭子就该睡了。
项骆铺好了床,祝炎喂了鸭子几步跑进屋子里搓了搓手。
“外面有喇叭声。”祝炎道。
“说什么了?”项骆问。
祝炎摇头:“听不清。”
村里头的喇叭是高度失真的,能否听懂纯粹看人。项骆在村子里时间长,听广播这件事上他就比项骆更容易一点。
项骆点头道:“没事,我去听听。”
项骆穿上了棉衣出门站到院子里,听了一会儿,连蒙带猜的弄清楚了。
是上面送煤炭下来了。
这雪下的实在大,想来官方也怕等到了明天大雪封山,车再想开过来就麻烦了,所以要赶在今天送。
这么晚了还过来,就代表这边不是第一站,他们一天下来不知道送了多少家了。
项骆又回屋,将棉裤也套上了,穿上了棉鞋:“上面给送煤炭了。车子进不了村子,估计要自己去扛。我推手推车去,先睡吧,不用等我。”
祝炎钻进被窝,对项骆摆了摆手。
第117章 第 117 章
官方下发煤炭, 每家每户300斤。
这个数量真的不多。不过当下村里人的柴火晾的差不多了,夏天烧的炭还有些。加上这些忍一忍这个冬天应该还能过。
再不济就像去年那样,两三家挤在一起, 省柴火做饭也方便。
不过上面说了,这些是救济的煤炭, 若是觉得不够烧还可以买。一百斤粮食一吨,不限量。
这个消息倒是让村里一片哗然。
一百斤粮食一吨煤, 其实价格并不贵, 主要是这个不限量。
要是别的村, 可能大部分居民们手里的粮食都没有这些。可对于本村来说完全不叫事。除了极个别人家在吃村里的救济粮以外, 绝大部分人家上千斤粮食都能轻松拿出来。
不过这买不买就是各个村子自己决定的了。
项骆有点好奇,这是只有这村子独有销售的, 还是别的村子都有。
不过回头想想也能理解。这个村子的村民们养菌包。想要维持产量就绝对不能太冷。否则就算人能受得了, 蘑菇也长不出来。
而想要好好养蘑菇的人家,就一定会买煤炭确保家里热乎着让蘑菇好好生长。
这个需求量很大, 官方免费提供可以是一笔大数字。而且这个成本完全没必要让官方来。只要价格别太高, 就不怕没人买。
军官站在高处, 借着货车远光灯看向村民们, 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那么, 想要购买煤炭的可以来我这里登记一下, 明天就会尽快送过来。只是因为暴风雪原因,行路相对比较艰难, 具体时间还不好说。但请大家随时做好准备, 各自准备好运送煤炭回家的工具。”
一吨煤就是两千斤,这要是硬抗可要来回二十次。这个最好是各自安排好怎么送回家。
随后便是报名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怎么上心,只等着领煤炭回去。都觉得只要在家里穿厚一点就不怕什么。可等人们议论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这还要种蘑菇呢, 这可是吃饭的家伙。没必要为了省一点煤炭连蘑菇都不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