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久了,项骆都觉得项大宝的腿都变粗了好多,要不是念在是自己儿子的份上,这样的大腿下锅煮了口感一定相当紧实,
项大宝小朋友:……
又过了几日,项骆又去骆长生家里送了一次原料,他们的菌包已经在村子里打开了,而且就算有富余,官方那边也做了保证会全盘接手。
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担心销量,项骆此次过去,就是跟他们商量好以后用拖拉机送菌包的问题。
其实现在拖拉机不难找,柴油也不算太稀缺。虽说无法开采,但眼下囤积的油还够用很长时间。
可这一路上有二十多里路,这么长的距离万一路上遇见打家劫舍的,这就是个风险。
要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要是雇用别人,这有个三长两短的该怎么收场?赔偿以及死者家属后续的问题就是个问题。
帮忙送菌包的,一定是要年轻壮年。而这样的人家,往往是一个家庭十分珍贵的劳动力,甚至是顶梁柱。
要是人死了,其家里万一没有第二个较强的劳动力,这一个家庭就算毁了。
而且就算给丰厚的赔偿,若是遇见了纠缠不休的人家,以后但凡有一点麻烦,都以家里过不去了为由过来找你闹着要钱,你又当如何?
项骆这边不好雇佣自家村子里的人。可雇佣骆长生家里这边的人也是个问题。
倒是骆风给出了一个相对较好的主意。
“我记得你们之前跟我说过,可以让别人加盟进来,只是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都没做大,也就没拉上其他人。我现在想,以后完全可以雇佣这些人,他们只要送回来一次原料,他们就能自己拿走一部分原料回去自己做。拿回来的越多,他们分到的原料就越多。到时候他们自己做菌包,家里也有个营生。要是他们自己出了什么意外,那也是为了自家的事业。咱们能给些是咱们的情分,但他们以后肯定不能再纠缠什么。”
越是丰厚的收获,面临的就一定是更高的风险。
第106章 第 106 章
当下骆长生这边的村子里饿肚子的人还是很多的, 饿死的人也有。这时候给他们一份有风险,但能吃饱饭的工作,就已经是相当珍贵了。
他们不比项骆的十里村。十里村的村民们早就不饿肚子了, 他们多数也不愿意去冒险。现在就算是村子里组织的活动,比如取水、买水, 也是有解放军陪同的。危险系数较低。
说穿了,还是一口粮食的问题。
项骆对骆风的这一提议还是比较同意的, 点点头道:“那就先这样吧, 你们选好了, 随时来我们村去领。”
舅妈还是有点担心:“就是怕有什么意外。”
骆长生忙训道:“你这嘴竟不说好听的, 能出什么事?别原本没有事,被你这嘴给咒出来了!”
越是封闭的地方, 忌讳就越多。更怕说不好的事情。如果说出不好的事情, 然后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会怪提前说出这个担心的人将这样的祸事给招来了。
就好像常说乌鸦报丧, 所以不吉利。可从这个逻辑上看, 他明明只是预见了不幸提前提醒你一下而已, 又不是它不来, 事情就不会发生。
项骆没有插话。而是想一想, 问了个问题:“对了, 咱们村来过卖货的吗?”
卖货的就是货郎,骆长生夫妻俩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确认一下, 然后茫然的摇摇头:“应该没有。”
项骆没开口,舅妈笑道:“也有可能是什么时候来我我们没听说。什么样的?都卖什么?去过你们村?”
项骆看了一眼祝炎,二人目光交流了一下。
项骆道:“我们村去了一个卖货车,车里几乎什么都有, 甚至还有布料和零食。是从南边市里过来的。”
这下骆长生肯定道:“那肯定没有。要是有了,卖货那么全,就算我们没赶上,过后村里肯定会提的,我们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村子里是没有秘密的,尤其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差不多屁大点的事情一会儿的功夫就能闹得满城风雨。骆长生夫妻俩又因为卖菌包,跟村里人走的都很近,消息是最灵通的。他们都没的得到消息,肯定就是没有。
舅妈笑着解释道:“也有可能是因为还没走到这边儿来。要么就是看咱们村穷,买不起什么东西。毕竟这十里八村的,也就你们村条件最好。”
这倒是有这个可能。
项骆点了点头,这才跟骆长生夫妻俩告别。
离开了这边的村子,二人皆是想了一会儿。
祝炎道:“你开始怀疑那些货郎了?”
项骆自己其实是觉得荒谬的。这世道能出来卖点东西的算不上罕见。算下来项骆这样四处推销自己的菌包何尝不是在做生意?张家的两兄妹及其父亲也是在做生意。
而且他们态度良好,没有坐地起价,村子里对他们的口碑也极佳。
可也说不清楚是为了什么,项骆一想起他们,就打心眼儿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违和感。
可要细说是因为什么,项骆说不出来。
“也许是我多疑了吧。”
祝炎嗤笑:“你对你的直觉就那么没自信?”
项骆抽了抽唇角:“这不是没有证据,也不好胡乱怀疑人。”
“那也要看你怀疑的是谁。”祝炎道,“要是我的话,肯定是无稽之谈。要是陌生人,你多一点怀疑,就比多一分信任要好得多。怀疑最差的结果,最多是损失一个合作伙伴。可要是过分的信任,最差的结果只怕就是致命的了。”
项骆一听有道理,便笑道:“那下次咱们就多注意点。”
祝炎打了个哈欠道:“只要在村子里不出去,有解放军在,任何民间组织就都是乌合之众。”
“可咱们不可能一直不出去,村里人也不可能。”项骆强调道。
“所以就慢慢考虑吧。”祝炎低眉看着窗外的景色。
半晌,祝炎又道:“你说县里现在怎么样了。”
话音刚落,项骆将方向盘打满,直接掉头往县里看去:“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祝炎略皱眉:“你就不怕遇见危险?”
项骆道:“这条路是官方经常走的,真要出点什么事,官方想要查并不难。而且咱们这车本身就价值不菲,除非咱们倒霉遇见了大队组织,就算是大队组织,咱们这越野车也不见得跑不了。”
这里是国道,官方来回会走的。所以,他们不可能挖陷阱给路过的车辆。最多是设立路障,或是用钉子扎爆车胎这样,容易铺设,又容易打扫避免拦截到官方的方式。更多的还是靠人手和气势取胜。
而这辆车的性能是绝对没问题的。恶劣环境下也容易逃出升天。
现在可不是去年寒冬。那时候大雪之下只有一条道路通行。现在情况不一样。
祝炎没开口。项骆的车子开得很快,祝炎看着前路,看的很专注。
他来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几乎记不得路。项骆过去倒是经常开这条路,只是眼下再开一次,一路上走马观花,这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右边那边,原本种了一片油菜花。种油菜花的那家自己家养蜂蜜,花季的时候,就带着蜂箱放在地里头采蜜。其实说来也怪,这蜂农养一箱子蜜蜂,一年下来最多只赚几百块。咱们这边条件也不可能成千上万的蜂箱养。一家养一百箱蜜蜂就算比较大的了。这一年下来,可能赚上五万就不错了。这还是要风调雨顺的天儿。可这正经的蜂蜜就是不容易买着,就算买着了,价格也高的出奇。”
祝炎瞥了他一眼:“村里头也不容易买着?”
“村里当然容易。蜂农们卖给中间商便宜,就挨个村子走小卖部,让小卖部代卖,虽说买的价格低,其实里外里他们能多赚点。”项骆说这里其实也是找点话题。
他也怕自己记忆中关于这边的一切会淡忘。
“现在应该没有蜜蜂了吧。”祝炎不禁感叹一句。
项骆笑道:“可咱家有蜂蜜。这东西只要储存条件得当,就永远不会变质。我存的应该够咱们吃一辈子的了。”
甜食是获得幸福感的最简单的来源。所以项骆在准备的时候虽说资金紧张,却也会在甜品上多下一点功夫。
糖果一两年以后风味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不适合储存太多,而没有保质期的蜂蜜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了。
祝炎瞥了他一眼,没说话,两个人倒是笑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记得一路过去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祝炎道。
“这是当然,除非自己家有需求,要是单纯卖出去而言,没有什么性价比比得了玉米。村民们可都聪明着呢。”
“现在不还是光秃秃的一片?”
“总有一天能种回去。”
二人一路走马观花,话题一个接着一个。说起来,二人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多话题了,就好像说不完一般。
这也是末世以后,第一次来本地的县里。
等车子一路疾驰,到了县城附近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居民楼的外围已经建造了三层温室大棚。不过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塑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