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现在,也不会少那种自以为是的人,这边从来没有经历过大旱,尤其是这样严重的大旱。完全没想过会有一天连井里都打不出水。
所以,不仅没存水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可能看见别人拼了命存水的时候,还会言语讥讽,觉得存水的人都是傻子。
就好像粮食出现危机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抢真空包装的大米。可每栋楼都有那么几户人家老神在在的完全没当回事,还说要等着超市里囤积多了卖不出去好买打折米才划算。
当然,这些最后的结果都是偶然性的。
绝大部分的哄抢最后都是一场闹剧。
可当你决定不为此做准备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承担的后果。
说到这里,李宝国也完全能理解了。
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毕竟末世以后一直在本村,经历的,看见的。虽说前所未有,却还没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看到的绝望是有限的,对未来的期许,自然就是积极了。
看着本村发展的好,就总觉得别的村子也不会太差。
当下,所有人都好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还不知道外面的疾苦。
其实眼下还是比较好的,就是不知道长远来看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应该让他们去外头好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末世的残酷。
后面的结果不出意料,那群人在村外头三个小时,一斤水都没卖出去,到最后已经没几个人了。有新来的,站在门口的村里人也会劝着回去。他们已经咬死了这个价格,这大热天儿的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项骆不知道他们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至少可以确定他们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再过来了。
而在村子里彻底断水的第七天,在村子里所有人家都有水,但这份绝望已经蔓延到了最高点的时候,一支解放军部队带着两辆水罐车停在了村口。
依旧没办法进村,让村民们在村口拎着水桶排队领取。
每家每户,每人能分到一桶水。这个一桶是官方提供的,24升左右。而且是经过过滤过的水,拿回去烧开就可以饮用了,感染丧尸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了。
项骆得了消息也拎着水桶去了,看见村子出口处已经围了相当多的村民在等着领水。
家里有水不假,可多一桶水总多一点底气。项骆来其实也是凑热闹来的。
一排人站在那里,打着一排各样的伞,拎着一拍各色的桶,在炎热的天气下等待着领水。
有人就提到了前几天过来买水的。觉得那群人怕不是傻子。这官方给的水,一次就给了几十斤的水,还是免费的,他们就非要一斤菌包换一斤水,可不就是想要菌包想疯了,真当他们没水了?
有了官方给发水,这底气就一下子上来了。
那头解放军也在登记村里头的水匮乏情况上报。村里肯定是喜欢把自己说的越惨越好,以此获得更多的资助。只可惜村子里是有驻扎解放军的,他们不可能对上头说谎。
等每家每户都发完了水以后,有两个护送水的解放军直接去了村委会。半晌才出来。
等村里有人注意到了这个,就都打着伞在村外头听动静。等人离开以后,周振华才出来告诉众人。
送水只有这一次,以后不会再送了。
在一片哗然的声音中,周振华才大喘气的将下面话说完:“但不是不给谁了,往后各个地方都以村子为单位,可以每三天去取一次水。至于汽油消耗方面可以用粮食换,他们也会给一定补助。每次领水都要有个名单,每家每户都出一个人,签名按手印,然后每一桶水按照名单上的名字才会给。”
村民们又是一片议论声音。
周振华道:“我们这边讨论的结果就是,村里雇一批人去县里取水,然后回来再分。咱们也找一个跟他们的桶一样的桶作为量器,但是装水回来不可能都有自己家打的那么多,车子晃荡撒出去的就挺多的,这一点就需要咱们讨论一下解决方案了。”
一人道:“还能什么方案,就用水缸装呗。”
立刻有人反驳道:“水缸多重啊,有谁家车斗能放几个水缸的?还不如塑料桶,还轻。”
“可塑料桶那么脆弱,磕磕碰碰就漏了。”
“那也不是办法啊……”
……
人们叽叽喳喳吵作一团,可到了最后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要是只用水桶的话,全村几百户人家,拖拉机就要来来回回几次,那要浪费多少柴油?
可要人为一桶桶拎回去,只怕半路上人就中暑昏过去了,打回来的水还不够这一路喝水的消耗。
用独轮车推也不现实。
最后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排定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个办法项骆最熟,还是用塑料布。
找村子里车斗最大最深的拖拉机,在车斗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塑料布这东西别人家没有,可曾经的小店里肯定会有,因为他们每年都会销售塑料薄膜用于地里,肯定是有的。
只是塑料布不是很大,就一定会有遗漏。所有只能多铺几层,尽可能的少渗水。甚至有的人家将还没来得及用的塑料炕席都拿了出来,就扑在车斗的最底层,然后再扑塑料布。先倒进去一点水尝试一下,短时间内没有渗漏,但隔夜就会有一点水。
当然,出去的水只是少部分。
如果没有专业的蓄水设备,以村子里当前的情况用什么都会有一定损失。
热热闹闹的准备了三辆车,村里出粮食雇人,到了领水的那天,挨家挨户的敲门得到签名和手印,然后带著名单去乡里领水。
也就避免了村民们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都往村委会跑一趟签名。
不过水取回来还是要各家自己去领取的,那么多水,挨家挨户的送也不现实。
每家每户,每三天一桶水。并不多,但仅仅是饮用的话是足够的了。加上家里还有储存的水源,这样的日子只要维持下去,就不会有人家极度缺水。
北方从来都不是水资源多丰富的地方。只是水源这样珍贵还是第一次。
有的人家怕以后的干旱会更加严重。当下就只用官方给他们的水源来饮用。淘米都舍不得,都是粮食直接放进锅里用水煮,在不确定煮熟了之前甚至连锅盖都舍不得打开。
如果不是要忌惮霉菌污染粮食,村民们甚至都要一次煮出一两天的份来节省煮饭消耗的哪一点水蒸气。
所有人都是前所未有的省水。甚至一些爱干净的小姑娘,只用毛巾沾一点点水擦一擦脸都会被骂浪费。
水伴随着人们心底的焦虑变得珍贵异常。
第一次取水回来,那些负责取水的人有的甚至是末世后第一次离开村子,出去的时候喜气洋洋,可回来的时候基本都仿佛被负能量所包裹。低迷的厉害。
一人穿着过去的那种下水池子用的连体靴踩在水里头,用比官方小一点的水桶将水分给众人。之所以用小一点,因为一路拉回来肯定有损耗,用大桶的话,分到后面肯定就没有了。所以用小一号的,要是有剩余,就给一块去取水的人多分一点,村里也分一分,村委会那边多一点水,算是公共的水。
项骆拎着小桶在人群里头排着队,听着分水的那些人一边分水一边分享了这一次出去领水的见闻。
并不是所有村子都像本村一样那么富裕,有那么好条件的。
这里距离乡里十里多路,这一路他们坐在车子上,就看见沿路好多人就打着伞拎着通去乡里领水。排着长长的队伍。
也不是每个村子都主动组织人去领水的,甚至还有个人开着拖拉机去取水,别人家想要他帮忙取水,就只能花粮食或是给他们一部分水来换取他们的帮忙。可他们一桶桶水放在拖拉机里头,颠簸着一来一回,这水就没了小一半了。
可即便如此,也比这大热天的走那么远的路要好太多。
这个天,实在是太热了。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好几个走着走着就突然倒下的人。其中有的人立刻有人扶起来喂水,也有的人倒在哪里,周围人都绕着走开,仿佛没看见一般。脸上有的只是麻木。
外面的世界,比他们想象的要糟糕太多了。
这份负能量随着他们并不生动的描叙扩散,有的心软的人,提着桶回去都是抹着眼泪的。
项骆领了水往回走,耳听着身边人的窃窃私语,觉得是时候开车出去看一看了。
门口的陷阱虽说多,但自家的车子还是可以在铺设的木板上走过去的。
距离上一次出去,也有两三个月了,好像丧尸结束以后就没出去过。
也不知骆长生家里怎么样。
外面的情况随着人流涌动很快传遍了全村。
村里人更加庆幸他们村子的团结和发展。
当然,人们言语之间的传播,就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上的内容。那些原本就很绝望的描述,在人们口语流传只用被描绘的愈发妖魔化。
仿佛离开了村子,外面就是一片人家炼狱,只有留下来,才能看见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