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穿成了巫蛊娃娃 (徐渣渣)


  而且这有25亩良田的,估计都不能算是穷人了。
  想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闻弛不由得龇了龇牙。
  这还是在江南,如果在北方,亩产都没有200斤——
  而此时外面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听那话,那谭晏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人均占有田地的情况。
  闻弛越听,越觉得这个谭晏有那几分均田的意思,不由又翻了个白眼。
  天真。
  除非改朝换代,否则你想让那些官宦之家把吃进去的田地再吐出来,那皇帝的那龙屁股坐不坐得稳还是一回事。
  可是回头算算那些数据,闻弛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然后他抬着头看着窗外,开始思考起来。
  却不知道自己张着嘴傻傻看天的样子,却被另一人看在眼中。
  此时乾承帝早就已经忍不住地一眼一眼往他这里瞟,看到他这副样子,就算面前的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他的嘴角还是一个劲地住上翘。
  而闻弛这里,恍惚间好像想起了曾经听到过的关于丰朝粮食的一些事情,那还是很早之前,不知道谁在在他耳边说过的话。
  “小时候吃不饱,爹娘才将我卖了。可是后头我听说他们的日子便也好了,地里长出大块大块的根薯,再没有人饿肚子的,只是再不曾来赎我。”
  闻弛想起来了,那是常小岁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听常小岁形容的那根薯,应该就是红薯。
  课既然有这中东西,没道理还只有这么点亩产啊。
  好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发现那帮人还在那边吵。
  而且谭晏一个人跟一群老头吵,明显已经有吵不过的趋势了。
  而另一边还有人对乾承帝大声说道:“陛下,海运之事,将我朝大量物粮外运,却只得些珠宝翡翠、香料、象牙等无用又昂贵之物。陛下,这海运实是于平民无益,于国力有损也!”
  闻弛闻言皱眉。
  他记得他原来的世界,不知道哪一个年代,似乎也确实是有人以这样的理由实行了海禁闭关锁国的。
  但是闭关锁国的结果他却是最清楚的。
  开放的市场确实可能会由于价差的问题,带来不利结果,可同时也会带来无数信息,甚至是技术。
  而且贸易是可以用手段引导的,一刀切的懒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合适的。
  以丰朝现在的状况,只要不走歪路,紧跟上世界范围的步伐,最起码结果不会像清朝那么惨。
  可是现在却有一群老臣嚷嚷着要禁海运——
  外面越吵越凶,闻弛看到乾承帝脸上甚至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心中不由着急。
  眼见着乾承帝似乎就要开口应承下来,闻弛再也看不下去,一把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十口之家,丝帛10匹,得粮1600斤。敢问谭大人,10匹丝帛所耗之桑田为几亩?”
  众人被他忽然出现都吓了一跳。
  那谭晏顿了顿才开口道:“回娘娘,需两亩地。”
  “两亩地中粮,可得几何?”
  “400斤不到。”
  闻弛勾唇冷笑,“有这丝之贸易,民可得1600斤粮,海禁之后,无人购丝,只得400斤。试问,这1200斤粮食的缺口,由谁来填?”
  所有人一下都愣住了。


第49章
  可是随后, 那个一开始说话的白发老头——曹大人便立马开口说道:
  “即便是那1600斤粮食,也均出自于丰朝的土地。没有丝绸贸易,那最终也将进入百姓口中!
  “原本无需织丝便能吃得这些粮食, 可如今减少了粮田,辛苦所织之物又运于海外,穿在外洋人身上。而我朝百姓吃的依旧是我朝的粮,穿着我穿的布。
  “试问这远洋贸易,与我朝到底有何益!
  “要知,少了那桑田, 我朝每户便还能多出400斤粮食, 100万匹布那便是——”
  说到这里,曹大人顿住了。
  闻弛笑着接上道:“那便是4,000万斤粮, 值12万贯, 可活民6万余人也。”
  那曹大人终于露出胜利的笑容来:“如此, 此海实乃该禁也!”
  “非也。”闻弛却依旧摇头道, “4, 000万斤粮,值12万贯。百万匹布, 值50万贯, 若税五取一, 则税银10万贯。若进出相衡, 则我朝将进口50万贯货,又税五取一, 再得税银10万贯。此乃20万贯。
  “而丝绸之贸易只占海运贸易的一部分,再加上瓷器、茶、书籍杂货等,进出间应可再得10万贯。
  “那便总共30万贯。
  “若陛下拿着这30万贯与外商购粮, 曹大人,请问可得多少斤粮?”
  随着闻弛的这一番话,一部分人已经被他绕晕了,而另一部分人在怔愣之后,脸上却露出喜色来,乾承帝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谭晏反应最快,立马出声道:“那便是一万万斤粮,可活名16万余人也!”
  朝中人一下子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三十万贯相对于丰朝此时一年5000万两的税收来说确实不多,可是对于一个税银多是粮布、银钱最多几百万两、皇帝还特别能花钱、没有余粮年年入不敷出的朝廷来说,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啊!
  “不对!”一个面生的年轻官员却忽然开口反驳道,“我朝进口税二十取一,出口无税也,哪里来的这30万贯?”
  这下轮到闻弛愣住了。
  虽然税率是他打的比方,但他也是真的没想到,古代竟然不收出口税,进口税也如此之低!
  他转头有些茫然地看向乾承帝。
  乾承帝却对他笑了笑。
  见所有人终于都停了下来看他,乾承帝却不在意地笑道:“看着朕做什么?朕能给你们变出钱粮来?既然海贸之利如此之大,以前不收,现在也可以收起来嘛!”
  众人都没有想到,乾承帝会如此轻易地下了这个决定。
  那白发苍苍的曹大人迟疑着开口道:“可是陛下,如此重的赋税,若是将那外商吓走了,可要如何是好?而且这粮从哪里来?即便我等想买,粮食之利无法打动东洋商人,我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啊!”
  闻弛此时却在心里想到,你都要求海禁了,还怕把外商吓走吗?
  而且要求入港的船只必须1/3携带粮食不就完了吗?
  可是看之前乾承帝那轻率态度,闻弛一下子也不敢开口了。
  这可是事关2亿人命运的决策,他自己都没怎么过脑,怎么敢再随便说?
  可是此时乾承帝的眼睛却依旧目光灼灼地看着闻弛。
  那眼神怎么说呢?清澈得好似带着少年的纯真,让人都不忍心拒绝。
  就好像他知道闻弛还有办法,就好像没了闻弛他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被这样的眼神看着,闻弛不知道怎么的下意识舔了舔嘴唇。
  随后他移开视线,转身看向那曹大人道:“曹大人,您可知丝织贸易中,丝绸被运往东方,利高者可换等重黄金。若按我朝黄金之价比,那便10贯银钱。入半贯出10贯,此中之利又启是那税五取一可阻挡的?”
  这个事情其实闻弛以前就听魏尹说过。他知道闻弛对稀奇古怪的植物感兴趣,便朝海外商人搜罗各中植物,也时常讲些新奇的事情给闻弛听。
  见其他人再次露出震惊之色,闻弛却接着说道:“我曾闻有一物,中之于旱地,一亩半年可得三千斤,中之二季,一年亩产6000斤。曹大人,您可知这是何物?”
  所有人听到这个数据都惊呆了。
  闻弛看着眼前这些人脸上货真价实的表情,不由皱起眉头。
  曹大人愣愣摇头,不敢置信地问道:“这到底是何物?竟有如此之产量,天赐神粮也!”
  闻弛一下子也被问倒了。
  “我——听别人说的——”闻弛有些茫然地看向乾承帝,他以为在场的人中,起码有人是知道的。
  乾承帝却微微隐起眉头,想了想朝常明说道:“你去找几个闽地之人过来问话。”
  后面的事情就很顺利了。
  闻弛也不知道乾承帝为什么让常明去找闽地的人来。
  但是来了几个小太监,常明把话重新复述给他们听后,这几个小太监便立马乌拉乌拉说了一大堆,果然证实了闻弛口中的那叫“根薯”的东西。
  这一下子朝臣们是真的被震住了。
  连乾承帝都不例外。
  闻弛压根没有想到,在古代这个交通十分不发达,信息传递也十分不便的地方,竟然真的有这中事情发生——一个国家的百姓到底在吃什么,连皇帝都不知道。
  如果他都不知道有这中好东西,又如何能够实行推广呢?
  也难怪都已经有番薯了,他们这一群人在这里为着粮食的产量在抓瞎。
  证实这件事情之后,乾承帝立马安排下面的人去确切调查根薯的亩产,以及种植上的问题,还要让闽地的总督将近年来种植根薯植物的所有信息上交,用于研究再下发推广。
  后面的事情就跟闻弛没有多大关系了,于是他默默退回侧殿。
  番薯这东西虽说产量达,但是含水量也高。
  亩产3000斤里,所含的淀粉最多只能抵五到六百斤的大米。那可也比现在这可怜巴巴的200斤亩产好太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