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抱着手臂不断搓来搓去,“冷冷冷冷……冷死我了,完了完了,我要长冻疮了,我要长冻疮了,有没有护手霜给我擦擦,看看我的手背,开裂了开裂了。”
“骁哥,能不能帮我去端一盆洗脚水?”
“一句话不说是几个意思,行行行,我自己去……嘶。”
……
齐灏和阿玉已经进了被窝,两人的床褥连在一起,齐灏刚给阿玉严严实实捏完了被子没多久,这只小凤凰就顺势滚进了他的被窝里,齐灏干脆将他搂在怀里,让两人的被子叠在一起盖在身上。
“要是只有我们两个人就好了……”
阿玉抱着他的脖子蹭了蹭,虽然他们不需要很多蛋,但是多做一点造蛋的事,也非常令人感到快乐。
“我忘记蛋是怎么来的了?”
齐灏捏了捏他的脸颊,“等下一次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再让你回忆回忆蛋是怎么来的。”
*
第二天一早起来,天气变得更加严寒,温度急剧下降,风也越来越大,可天空却是异常晴朗,没有一点变天的迹象。
怕冷的阿玉缩在被窝里不愿意起来。
齐灏去融化了一桶冰水,烧开消毒后刷牙洗脸,顺便拿起热毛巾帮被窝里的阿玉全身都擦了一遍。
阿玉哼哼唧唧地缩在被窝里,外面太冷了,躲又没地方躲,只能像个待宰的可怜小羔羊,任由对方宰割,全身都被湿热的毛巾擦了个遍。
一两天没洗澡,总得擦一擦。
帮阿玉擦完之后,齐灏自己全身也用热毛巾擦了一遍。
阿玉趴在床褥上握紧拳头,他现在郁闷极了,早知如此,他都不如自己趁早爬起来。
灏……好毒,他知道别的时候给自己擦拭身体,阿玉肯定要到处躲闪,唯有在被窝里的时候,想躲都没地方去。
委屈巴巴。
阿玉臭着一张脸穿上羽绒服外套,和齐灏一起出门吃早餐,他们出去的时候,巫拾村里的人大部分都起来了,尽管还没出门,都能听到孩子们的闹腾声。
村子里的小孩真多啊。
今天对于巫拾村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好像是有什么人物来到了村子里。
齐灏找人打听,发现今天来村子里的人正是昨天阿九嘴里的好心人,布依。
这人是要来村子里接孩子们出去上学。
他还带来了一大群牛羊,家家户户牵了几头回去,一个个村民脸上都是喜庆的表情,牛羊的咩咩咩声音不断,小孩子们拿着风车欢声笑语围着大人们打转。
一片和和美美的热闹景象。
“阿九,快过来!”
“要走了哦……”
齐灏和阿玉走在村路上,正好看见一个村民拉着两头不听话的新羊往家里走,“走走,这家伙太犟了,回去就杀了它吃炖羊肉。”
他旁边有个怀着孕的女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夫妻两人赶着牛羊回家。
齐灏往那村民脸上看了一眼,又瞥了瞥这些村民的屋子,脸上一阵若有所思的表情。
阿玉拉了拉他的手,指向人群中的人。
人群中被簇拥着的人是他们口中的布依,那人的体型很大,约莫是个五六十岁的中年老人,穿着一身臃肿的兽皮衣服,原本雪白的羊皮帽已经开始发黑,他的脖子上挂着许多亮片凑成的东西,在晴朗的日光下显得尤为闪耀。
阿玉估计就是被这些亮片吸引了。
齐灏在见到布依的面容时,心里却是突然发颤了一下,对面那个叫做布依的人,他的皮肤黝黑,笑起来的时候显得格外慈祥友善,可齐灏总觉得对方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他感到不安的气息。
“来了几个外乡人?”
布依眉头紧皱,听村长说起陈老板一行人后,他的额头几乎能皱到夹死蚊子的地步。
“把他们赶出去,不要把这些奇奇怪怪的人留在村子里。”
“明天,明天就让他们走……”
“孩子们,跟着上牛车。”
布依看着那四个比小羊大不了多少的孩童时,眼睛里才重新露出笑意,他柔和声音,轻轻哄着小家伙们上牛车,“走,马上就要带你们出去咯。”
他的话引来孩子们的一阵欢呼。
布依笑着挨个发糖给他们吃,嘴里不断夸奖他们是村子里最聪明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
“糖好甜!”
“甜!”
……
这一次有四个孩子通过了基础考试,能跟着布依爷爷一起出去读书。
其他没通过考试的孩子手拉着手站在一旁,他们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只能眼馋看着那些快乐的小孩子们凑在一起吃糖。
“下一次,我肯定也能考过!”
“我也能考过。”
“……我我我,我也想考过。”
……
这群孩子堆里,有一个怯懦的孩子,他看着周围一个个都激动地说着要好好学习,自己却低着头看脚尖,一句话也没说出口。
他的母亲朝着他招了招手,“阿棉,快过来,咱们回家去。”
阿棉点了点头,从人群里跑出去。
“妈,我本来也可以通过考试的,你为什么要让我总是写错呢……”
“孩子,乖,这种话在外面不要乱说,妈不要你去外面读书,你就留在家里干活,咱们哪都不去。”
“嗯,我听妈妈的话。”
……
*
“早点将那些外乡人赶走,以后村子里别留外人……”与面对孩子们的慈爱面容不一样,对着村民的时候,布依的声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词厉色。
“行行行,放心啊,让他们走。”
布依点了点头,他牵起牛车,正打算带着孩子们直接离开,村长见他不留下来吃饭,还主动挽留了几次,“今天村子里杀羊宰牛,不等着吃了再走。”
布依看着眼前吃得满脸横肉的村长,心中一阵厌恶,他摆了摆手,“不吃了,我带着孩子们离开,免得赶不上时间……”
第93章 读书 冷不冷?
“爸爸, 阿九他们走了?”
“直接走了?最后一顿饭不吃了吗?”
“说是赶时间,布依爷爷先带着他们走了……等会儿啊,乖宝吃烤羊腿。”
“嗯嗯!!”
布依带着牛车上的四个孩子, 晃悠晃悠地赶着牛往前走, 很快就离开了村子。
许卓是个多嘴多舌的人,还是个天生的杠精, 哪怕是没事找事,他都要多嘴杠几句。
看见布依用牛车带着孩子们离开后,他就十分纳闷:“牛车真能从这破地方出去?”
“牛车不一定能出去,但是牛可以,几个孩子身体也不大, 坐在牛上就出去了。”
“那可真是辛苦的求学路。”
“以后出去读书,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啦,爸爸妈妈还不得想死他们, 要是城市里的父母,哪舍得让自己的孩子离开眼皮子底下,个个都金贵着……”
“他们这村子的孩子生得多,一旦孩子多了,也就顾及不到个别的孩子。”
“我看这些村民, 好像个个都盼着他们的孩子出去读书,村里的民风好啊。”
“学习之风正, 说不定等几年就出个大人物回来, 到时候村子里的生活就更好了……”
“也不见得。”齐灏突然冒出一句话。
“哎哎哎……小齐族长你是怎么回事啊??”
“没什么。”
齐灏就是觉得这个村子里的人不对劲,按照道理来说, 就算是送孩子出去读书,这确实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父母子女的感情深厚, 哪怕知道孩子出去读书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心中也会有所不舍。
可这村子里的送别场景,就有一点微妙了。
那些父母和村民们脸上没有一丁点不舍,哪怕布依已经带着孩子们离开,他们欢快地庆祝了起来,一张张桌椅板凳在村子里摆起,架起大锅烹煮牛羊肉,热热闹闹的样子,就仿佛庆祝什么盛会一样。
难道每一次送孩子出去读书,都会搞一次这样的庆祝活动吗?
孩子们拿着碗,欢欢喜喜地追着讨肉吃,“好吃好吃……”
“上一次阿松他们走的时候更好吃。”
“去年果果姐走的时候才好吃……”
六七岁的孩子凑在一起叽叽喳喳。
村里的女人彼此笑着端着一碗热汤慢慢饮下肚里,一个穿灰色土袄子的大婶看着前面的女人笑道:“翠浓,你这快要生了吧?猜猜看是男的还是女的。”
那个大腹便便的女人割了一大块肉,闻言摆了摆手,“生男生女都一样,家里的孩子够多了。”
自从怀孕之后,她就没干过什么活,家里男人端来好吃好喝的,将她养得越来越丰腴。
土袄子大婶打量了她小半天,又看了看对方的手,等了一会儿突然道:“等些天,我也和咱家那口子多生一个……”
*
齐灏这些外来人也跟着捞到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坐在村民的家里,看他们杀鸡宰牛烹羊肉,悬挂在墙角的干鸭子也被剪下来,加了笋干爆炒。
齐灏不喝酒,就在一户村民家里,带着阿玉随便吃了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