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判官 (木苏里)


  他瞠目结舌, 许久才憋出一句轻声的问话:“他好像——早就知道了啊?”
  老毛本以为会在谢问那里得到同样惊诧的回馈,谁知谢问只是转眸看向闻时, 没有说什么。
  他们相隔仅仅一步, 目光在静默中交错着,几乎有种纠葛不清的意味。
  过了片刻, 谢问才对老毛应了一声“嗯”。
  气氛一时间变得有点诡异,跪了一地的人忍不住抬眸瞄了几眼。
  他们不明所以,老毛却要疯了。
  因为谢问的态度同样不对劲。
  “你也知道???”老毛努力压低着嗓子,却掩不住“你”字的破音。
  因为过于诧异,他连“老板”这个称呼都忘了。
  他知道你是谁,不说。
  你知道他知道,也不说。
  老毛光是在脑子里绕了一下,就差点把自己套进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微妙。
  可归根结底他还是傀,不通红尘烟火七情六欲,哪怕比别的傀敏锐一些,更像人一些,更厉害一些,也依然无法完全摸透那些微妙的来源。
  只能腆着肚子,用一种“试图看进灵魂深处”的目光,盯着他家老板。
  谢问不再理他,只转过头,指着阴阳鱼两侧盘坐着的石像和周煦,对闻时说:“你看这两个像什么?”
  他身上有旧日的虚影,长发红衣,领口雪白,下颔清瘦,说话间会拉出清晰好看的线条轮廓。
  闻时有一瞬间的怔愣,又在他伸手指向周煦时乍然回神,匆忙调转目光看过去。
  这一次,他终于注意到了那尊石像和周煦的特别——
  他们背对背盘坐着,镇于阵中,低垂着头,像极了一个微微变形的“北”字,跟当年卜宁的印记一模一样。
  他想起卜宁曾经说过的话:“这个印记不是北,是我生造的,将来跟我有点渊源。”
  说这话的那一刻,钟思正倚在石卓边,吊儿郎当地抛接着山里摸来的松粒。庄冶把挑剩的石头重新包裹起来,说其中有些确实挺灵的,可以分给山下弟子用。闻时休息够了,正撑着枝干从老树上翻身而下。金翅大鹏从他肩头展翅而起,在松林间打了个盘旋。
  唯有卜宁把刻好印记的圆石收进布兜里,纳入袖袋,望着午后静谧的松云山,久久没有回神。
  闻时当时抬手接了大鹏,走过他身边时拍着他问了一句:“怎么了?”
  卜宁这才乍然回神,拢袖而立,半晌摇了摇头笑说:“只是觉得山间日子太好了。”
  他那时候年纪不算大,却常有忧虑之色,比同龄的大多数人收敛、温和太多。
  钟思有时候嘴巴欠,跟前绕后地管他叫“老头”,直激得他撩了袍子抬脚踹人,钟思才撤让开来说:“你也就这时候像个少年人。”
  所以卜宁一开口,闻时他们就知道是怎么了。
  庄冶说:“你又看见往后什么事了?”
  闻时停下脚步,朝山巅望了一眼,问:“跟松云山有关?”
  只有钟思张开两手,一边勾住一个师兄弟说:“哪管那么多,师父不是说过么,总顾着往后如何、好坏悲喜,这日子还怎么过?”
  他冲闻时说:“走,师兄请你喝酒——呸,不是,喝茶。刚刚只是口舌打卷,说错了,别给师父告状。”
  说完,他又冲庄冶一眨眼说:“大师兄你负责掏钱。”
  最后冲卜宁道:“大仙,不如算算咱们今日去山下哪家,能省些茶水钱?”
  然后,卜宁便在一片鸡飞狗跳的骂声中笑起来,再没提过其他。
  闻时看着盘坐于阵中的周煦,忽然想再见一见曾经那位常患忧虑的师兄,想问他是不是早就看见了什么,料到了今时今日这一幕。
  这个念头闪过的刹那,周煦脚边的灰烬被风扫过,落进了阴阳鱼的沟壑中。金光像水流一样,划过沟壑。仿佛有人提笔描摹着阴阳鱼的轮廓。
  画到终点的时候,始终低垂头颅的周煦忽然动了一下。
  他躬下身,用手掌揉了眼睛,像是沉睡了太多年倏然苏醒。
  也许是画卷烧成灰烬后,他的身上笼了一层旧日的虚影,天青色长衫,长发用山间折的木枝挽了一个髻,尾端披散下来,因为弓身的缘故,墨一样铺在清瘦的肩背上,就连面容轮廓也有了改变。
  跪趴在地的张岚和张雅临已经怔住了。
  他们下意识叫了一声“小煦”,盘坐于阵中的人瞥眼朝声音来处看去。
  他尚未完全清醒,也不适应洞口透进来的光。所以半眯着眸子,表情透着几分迷蒙和恍然。
  可即便如此,也掩不住他本身的淡然和安静。
  仅仅是一个眼神动作,气质便截然不同。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不愿意相信,觉得自家看着长大的少年,跟卜宁那样的阵法老祖天差地别,不可能牵扯上什么关系。现在也已经信了七八分。
  毕竟,此时此刻的周煦,真的……太不像周煦了。
  他就像一个久避人世的山间客,睡了一场千年的觉,在这一瞬间大梦初醒。
  真正让他从怔忪中抽离的,还是闻时和谢问。
  周煦……或者说卜宁抬眸朝闻时和谢问看了一眼,目光中的错愕一闪而过,更多的是慨然。
  那一刻,他眼里承装了太多东西,以至于某个瞬间,甚至是潮湿的,含着洞外透进来的亮光。
  他蹙着眉仰起头来,努力眨了几下眼睛,又很轻地笑了一下。
  但那笑声听着像是叹息,一叹就是一千年。
  他从地上站起来,在虚影的作用下,身量看着都高了一些。他面对着谢问,恭恭敬敬弯下腰来,作了一个长揖,叫了一声:“师父……”
  他的嗓音很哑,既有几分周煦的影子,又像是太久未曾开口,太多太多的话哽在喉咙底,不知从何说起。
  他停顿着,想了很久,最后只感叹了一句:“一千年……好像也就是囫囵一梦。”
  闻时看着他的身影,忽然也哑了声音。
  过了许久,他才张口低声问道:“你一直让人守着这里么?”
  卜宁依然没有起身,他的嗓音有点闷。闻时知道,这位善感的师兄,眼睛应该已经红了,所以不敢起身。
  过了很久,卜宁才说:“不是守着,我们一直都在这里。”
  “你们?”闻时愣了一下,猛地朝谢问看了一眼,又问他:“什么叫你们?你是说……”
  “还有钟思和庄冶,都在这里。”卜宁说,“当年留下这个阵,是因为忽然有感,千年之后也许会有故人重逢的一幕,没想到……”
  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番场景,不知该说不幸,还是万幸。
  曾经幼年不懂事的时候,他常为自己天生通灵的体质沾沾自喜,觉得这是老天馈赠,说明他是芸芸众生中极为特别的那个,说明他能成大事,能当大任,能留青史。
  但后来,他发现这似乎不是馈赠,至少不单纯是馈赠。
  都说诸行无常、诸漏皆苦,大概少有人会比他体会得更早、更深。
  幼年时候,他还没学过如何关闭灵窍,时常跟一个人说着话,就会看见对方未至的灾厄。
  有时满眼血色,有时满目死相。
  他分不清真假,时常会在那些场景出现的瞬间做出一些惶然惊诧的反应,次数多了,他就成了许多人口中的疯子——不知何时会发起病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一种混沌未开的状态里。好像说的人多了,他就真的是个疯子了。
  后来为了不那么惹人嫌恶,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从众”。别的孩子说那是鬼。他就跟着说有鬼。别的孩子说那是仙,他就跟着说仙。哪怕他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他也不会说。
  慢慢的,便泯然众矣。
  直到被送上松云山。
  在他眼里,师父是个仙人。能变成仙人的弟子,说明他也没那么不堪。起初他依然带着山下学来的脾性,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直到某一天,尘不到对他说:你若真是如此,又何必上山?
  从那之后,他学会了跟自己的灵体和睦相处。
  他开始正经地学卦术、学阵法,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有用武之地,而不是一个一惊一乍的疯子。
  他平和有礼,谦恭包容,又能预见一些事情的凶吉。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自己能知晓天道了。
  可后来他却发现,天道终究是无常的,他能预见这一点,不代表会预见下一点。能拦住这件事,不代表不会触发另一件,甚至更麻烦、更棘手,更叫人承受不起。
  时间久了,就被师兄弟们调侃为“常患忧虑”。
  他确实常患忧虑。
  体质通灵的人往往是苦的,因为他比别人先料见到一些未来,再热闹的宴席也逃不过席散,再繁华的朱楼也躲不过蔓草荒烟,万物轮转,终有一别。
  所以他总是苦的。
  有时候他跟师兄弟们说着话,忽然会陷入一种毫无来由的悲伤里。明明朝夕相见,却忽然会生出怀念。
  那时候,他便知道,他们或许是不得善终的。
  他甚至看见过孤魂和枯骨,但他不知道那是谁留下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