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人设不能崩 完结+番外 (沙缇)


  而按照定好的养猪计划,这十余亩的土地已经足够周杨先试水养个几百头猪了。
  因为这还是第一年,周杨在家人的劝说下还是没有那么大洒水,而是买了一百头小猪仔并三十头母猪。
  前者用来养肉,后者则用来孕育幼崽。
  这样明年就可以不用再从外面养猪了。
  不仅是可以节约本钱,也可以提升猪仔的品质。
  是的,周杨也不得不考虑一下钱的问题了。
  原本在他的计划中,十万块应该差不多,然而他低估了现在土地转让使用权他是要拿全款现金的,且国家最低就是承包三十年,因此光是这一项就去掉了不少。
  不过周杨并不后悔就是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志不在此的话,他还打算承包更长的时间。
  然后最大头的就是猪本身。
  现在的仔猪是差不多一只五元,看起来不贵,一共才500元。
  但是这只是刚开始而已——一百头小猪仔养到出栏还要四个月,按全程料比2.8算,200斤的猪出栏需要560斤料。
  实际会稍多点,因为肯定存在有浪费,就满打满算600斤。
  每斤饲料因为周杨还没有进行调配,所以初步按照村里人养猪的成本大概六毛钱,每头算下来就是360元的饲料成本,一百头光是饲料费就是36000元!
  这还没算母猪的,母猪的成本价比猪仔更高且饲养成本也更高。
  还有每头猪的药费、疫苗费等,保守估计起码也得七万。
  除此以外养猪场的修建也是一笔不小的耗费,差不多要一万多,周杨又要求细致,估计要一万五。
  有一说一,其实本身这个小型养猪场的费用预算是在周杨的控制之中的,但是将修建的材料——比如水泥等从村外运到村子里,这一路的交通和人力消耗也是一笔颇有存在感的支出。
  好在他自己是真的还有存款的,而且存款还不少,否则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就是大写的尴尬了。
  周家人在算出这笔账之后纷纷劝周杨减少猪仔和母猪的数量,但是周杨他觉得再减少的话,那样本的数量就不够了,于是在家里人瞪大的眼睛中,假装若无其事地说自己早就料到会有资金缺口,于是又去投资了一把,现在身上又有余钱了。
  对周杨赚钱的速度叹为观止的周家人:老实说杨杨,你既然这么会赚钱,为什么想不开硬是要和种地养猪死磕呢?
  周杨深沉脸:这大概就是“爱”吧!
  周家人:……
  总而言之,养猪场的建设按照计划进行,而对于榕树村来说,这可是个多年未见的大工程。
  周杨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养猪场的设计图是他出的,修建的人工都是找的村里人——现在正是农忙过后,村民们虽然顶着烈日辛苦了一整个夏天,但能有赚钱的活计,谁也不会愿意偷闲。
  周杨时间抓得紧,因此只要愿意来的,不偷奸耍滑的,他都要,这下那些没有被租到土地的村民们也能够小赚一笔。
  作者有话要说:  来自学霸的灵魂质问:学习成绩怎么样?上学期期末考试得了满分吗?暑假作业写完没有?给我看看我看你做得对不对……
  卫戈:吐魂.jpg


第22章
  盖养猪场的事, 是请村里人帮忙,工钱要比请外人来说便宜些,但是要包中午一顿饭。
  都是乡里乡亲的, 周家人都是老实厚道的人,断不会为了省钱就稀饭青菜对付。
  按照村子里帮忙的标准,干饭配一荤二素一汤。
  干饭是加了玉米粒煮成的二米饭——现在的玉米已经不嫩了, 但也没有老得干淀粉, 因此村里人都喜欢将这个时候的玉米脱粒后混合饭一起煮。
  这样做既可以少用白米又不会影响口感。
  且因为他们这儿的玉米是糯玉米,和白米混合在一起,每一口都会有一种仿佛在吃糯米饭的错觉,好吃又管饱。
  一荤两素中的荤菜是不同的菜炒肉片,青辣椒炒肉片、蒜苗炒肉片、白菜炒肉片、干咸菜炒肉片、苦瓜炒肉片什么的轮着来……
  没有人会嫌弃这道菜换汤不换药, 反而都夸赞周家人厚道——虽然他们自己家里也养着猪,但实际上一年到头吃肉的日子屈指可数。
  现在帮人家干活儿, 不仅有工钱拿,还每天都能吃到肉——是平均下来一人能吃到四五片大肥肉,而不是那种假吧意思的满满一大碗菜就拢共两三片肉装样子。
  这样的伙食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硬菜了,怎么可能不满足?
  乡亲们也不是光吃不干事的, 吃饱喝足了,做起事来也更加卖力气, 原本计划着的工期硬是缩短了三分之一。
  而这段时间里, 周杨也没有闲着, 除了指导卫戈的学习(沉浸在学海里快要溺死的卫戈:我可谢谢你了=_+)之外, 就是跟着周父一起跑各种手续。
  ☆★☆★
  他们父子俩这次跑县城, 是为了以榕树村的名义去注册这个养猪场,顺便建个合作社公司。
  周杨和周父的聊天中了解到,前些年国家组织过一次乡村企业家的委培计划, 当时周父就是被这个计划给勾起了热血。
  那时候他才当上村长没多久,有一股只要敢行动就能成功的冲劲,便想着也给村子也申请一个公司,就以销售绿色蔬菜为主。
  毕竟比起鸡鸭鹅猪这些,每家都可以种的绿色蔬菜成本最低,也最保险。
  但是他能这么想,其他村子里也能这么想,偏偏榕树村还有个其他村子里没有的劣势。
  进村的路得先上山,再下山,村子坐落是在几座山之间,相当于整个村子三面都被山给包住,道路交通环境那是相当的恶劣。
  同样都是白菜、黄瓜、西红柿这些,人家做买卖的肯定想要选择交通便利、车辆进出方便的,所以这个所谓的榕树村绿色蔬菜公司还没有发展起来就偃旗息鼓了,还搭进去周家不少的积蓄。
  当初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周父作为村干部以身作则是先行垫付了前期投入的资金的,要不然也不会后面家里经济那么紧张。
  那次的失败给了周父相当大的打击,以至于他后面都不敢迈大步往前走,这件事也成了他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
  周杨最根本的想法就不是为了钱,他对钱并没有太多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种田,所以他缺的是时间。
  办一个和村里合伙的公司,虽然盈利比起自己单干要少得多,可是申请流程、商标注册什么的都要比个体户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这正是能满足他需求的方式。
  周杨不仅是想要养猪,还想忙着养田种植农作物,还想要后期试试看养鸡养鸭养鹅,甚至还想体验一把养鱼……
  人类的寿命就那么几十年,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完成的,自然是需要其他人帮忙将无关紧要的事情分过去。
  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背靠村子。
  更何况人要感恩,他现在用了原身的身份,而原身从小到大受了村子里乡亲们的照顾,如果能改善大家的生活,也算是周杨的回报了。
  ☆★☆★
  县城里的工作人员还算比较热情,尤其是对于周杨这种大学生毕业之后回村创业建设新农村的青年更是态度友善。
  工作人员和周父是曾经的高中同学,关系不错,周杨都要喊一声“叔”的,对榕树村那儿的情况也还算了解。
  所以在审核资料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我记得榕树村那地方出村的话要上山再下山?”
  在得到周父肯定的回答之后,工作人员道:“那得要考虑一下出栏运输的问题喔。”
  “那么多头猪,现在只是先运进来还好说,一个个的都还小,但是等几个月长大了,那咋个运出去?从村子出去要上山又下山,没得车运出去,到时候只能凭借人力背……那好恼火哦,怕是遭不住。”
  周杨:“是的,所以我们不卖活猪。”
  工作人员半开玩笑道:“不卖活猪?你卖死猪啊?”
  说完不等周杨回答就自顾自地说服自己:“死猪不得板命(挣扎),背起来是要方便点,但是死猪买不上价啊,而且还要请杀猪匠,到时候杀几百头猪也恼火。”
  周杨也不卖关子:“我们不直接卖生肉,我们卖猪肉的加工产品。我我们村子里的腊肉、香肠我就觉得很好吃,我我们还准备开发其他相关的猪肉加工产品。”
  众所周知,用原材料进行交易, 得到的利润最低。
  只有深加工的产品可以带来最大化的利益。
  榕树村不大,这个不大不仅仅是指村民人数,也是指村落占地面积。换句话说,养猪规模注定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要想带动全村,自然不能直接走生鲜贩卖的路子。
  新鲜猪肉大概按照榕树村所在的县城,市场价格差不多在2~2.5元一斤,一斤新鲜猪肉制作成香肠或者腊肉之后就会缩水到0.7斤的样子,然而卖价至少都是5元。
  且腊肉的保质期更长,销售范围更广,不用因为肉质保鲜的问题而困在县城或者市区,甚至可以膨胀点展望一下全国。
  要知道,在周杨读书所在的大城市,超市里卖的那种好腊肉好香肠可是接近十元一斤……而购买的人依然趋之若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