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庶王 (于欢)


  天子的解释很明了,大理寺卿俯首道:“是。”
  “将帽子好好戴着,回去吧!”
  “是。”大理寺卿起身,倒退着,旋即转身出殿时又停下,回头看着皇帝的背影,“如果陛下真的拿楚王当亲子,就看看臣最近所呈,大理寺整理出来的案卷吧。”
  皇帝转过身,凝着大理寺卿,大理寺卿又道:“只有楚王一人用的是魏碑!”旋即躬身,“臣告退。”
  皇帝揣着疑惑走到另外一张桌案前,上面摆满了书籍与卷轴。
  大理寺掌全国刑狱案件审理,凡是地方有刑狱重案不能断者皆交大理寺,仅去年奏裁的大辟就有两千件之多,案件多而司法官员少,懂律法的官员更少,因而大理寺常年忙碌。
  大理寺所呈案卷为半年内所有大辟的审核与判决,以及司法官员的批注,由皇帝浏览后要进行入库封存。
  大理寺主薄只两名,臣工皆善用小楷,大理寺主薄的字也一样,抄录案卷的字迹到后期已经有些紊乱了,而中间一部分的魏碑,笔划从第一个字开始至整个案子记载完毕一直保持着严谨。
  皇帝将案卷拿在手里,走到一旁一声不响的起居郎跟前。
  “韩卿。”
  “陛下。”
  皇帝招手示意他过来。
  韩汜便停下手中的笔走近,皇帝又指着上边的字。
  韩汜看着,道:“浓浅得度,气势雄厚,这是北派魏碑吧,质朴方严,与所承南派书圣风格相反,大理寺正,”看着署名韩汜旋即笑了笑,“原来是六王。”
  皇帝问道:“字能看出什么?”
  “品性,处事的风格,态度,以及为人,律己者,不会纵容自己,书道,即人道!”
  “姜卿只和朕说过此子在画上颇有天赋。”皇帝将案卷扔到韩汜怀里,“看看,看出什么了就说。”
  韩汜一愣,端着案卷跟随皇帝,“大理寺的案卷,臣看恐怕不妥吧?”
  “朕让你看,都是要入库的东西了,看了又如何!”
  韩汜便低下头,翻了几页后,抬头道:“处事严谨,刚正不偏私,但太过年轻,所以仍有欠妥之处,假以时日雕琢,必有作为,如今只适合执法,而不适合主法!”
  “哦,臣只是将大理寺正当做同僚讲出的。”
  皇帝背着手,“看来将陈煜扔到审官院,没有扔错!”
  “陈侍郎只是耿直了些。”
  皇帝回到座上,看着一堆未批阅的折子,揉了揉额头,“朕已经接到数十位大臣的上疏,请求立后,这个些大臣,拿着国家的钱,管我卫家的事。”
  韩汜至一边恭敬的站着,开口道:“天子的家事即国家之事。”
  皇帝侧头,旋即笑道:“什么时候,你也和他们那群老家伙一同做派了?”
  “臣这不是奉承,臣说的是实话!”
  “朕跟前能说实话的臣子已经不多了,朕是不是要赏你点什么,起居郎?”
  “食君俸禄,为君尽忠,臣不敢邀赏。”
  皇帝又笑了笑,“朕赐婚给你,但是未给你定吉期,这个月月末是端午,韩卿也老大不小了,宜早不宜迟,这样吧,朕问过秘书省的太史令了,这个月月中是个好日子,就定在月中的时候把婚事办了吧!”
  “陛下,月中是太子殿下的诞辰。”
  皇帝摸了摸胡须,“那就向前推三日,朕再许你三天的休息,旬休还是照常。”
  韩汜抬头,看着笑吟吟的皇帝,拱手道:“臣,谢陛下恩典。
  皇帝笑止,将手中的奏疏放下,看着殿外的大雨,“今日上奏疏,明日便有早朝,但愿,这大雨,不会没了朝堂!”
  韩汜站在一边重新拿起笔,写了两个字后停下,转头随着皇帝的视线望去,“应该不会。”
  “哦?”皇帝饶有兴趣的回头。
  “因为要转晴了。”
  ——————————
  翌日,垂拱殿内,皇帝合手端坐于明台之上。
  “三司有奏,太子千秋诞辰,是否按以往操办。”
  “储君乃国本,千秋岁整国之大庆,礼不可废,然朕以勤俭治国,宜简不宜奢。”
  “是。”
  “审官院有奏。”
  “言。”
  陈煜手持笏板右跨一步,“陛下让皇子出廷审官院没有异议,但让赵王进入军府,是否欠妥?”
  “三王自幼随陛下上阵杀敌,陈侍郎是在怀疑三王的能力,还是在质疑陛下的安排?”
  “臣不敢。”
  “楚王进入九寺掌管司法,这还是陈侍郎亲自安排的,怎么换到赵王陈侍郎就不愿了,难道只是因为,赵王不是陈侍郎的学生么?”
  陈煜瞧了一眼右旁的紫衣,旋即朝皇帝道:“楚王品性端正,聪明好学,大理寺中熟悉律法的官员不足一半,年轻的官员又得不到重用,楚王及冠之龄加之品性正适合执法,况且如今也以宗室无特列被停职思过。”
  “陈侍郎的意思,是赵王品性不如楚王了?赵王自幼跟随在陛下身边,陈侍郎这话,难不成另有他意?吏部侍郎说话前,可要三思啊。”
  “你!”
  “好了,此事已经定了,勿复再议,这么多同僚在,二位卿也不要在垂拱殿内起争执。”
  “是。”
  “陛下圣明。”
  两个人便互相冷了一眼回到左右站列。
  “今日朕也有事要与诸卿宣布...”
  左侧文臣之首的老臣轻轻抬头,旋即跨出,“陛下!”
  皇帝便停下问道:“同平章事有什么要问的?”
  “中宫缺位已有七年之久,凡天下大庆,需帝后为表率,陛下临观稼殿,而亲蚕宫废置已久,臣请奏,立后!”
  宰相的话出,满朝文武皆不安定了,明君不会轻易废后将平衡打破,也不会轻易立后再动国本。
  “朕方才要说的也是此事。”
  “陛下,臣请立,李贵妃为后!”以宰相为首的政事堂,文臣之列跪倒一片。
  “臣等附议,请立李贵妃为后。”
  与政事堂所对的武官之列,枢密院在最前,以枢密使姚慎为首。
  “陛下,臣有异议,皇后为一国之母,天下表率,当立贤立德。”姚慎出列反对,“贵妃为皇六子楚王生母,楚王有过,于今戴罪革职府中,况且李氏一族本是谋逆的罪臣,故贵妃不可立为后!”
  “楚王已经外出置第,是外朝臣子,与内宫何干?”
  “难道楚王外出置第后就不是贵妃的儿子了吗?”
  “天子宗室,枢密使身为朝中元老,怎敢如此直言不讳!”
  “陛下!”
  “好了,枢密使既然说贵妃不可立,那依枢密使之见,六宫之中,当立谁?”
  “赵王生母,淑妃,沈将军持掌殿前司,护卫京畿安全...”
  “呵,枢密使难道忘了,赵王的妻族也是贵妃娘子的母族吗?”
  姚慎的话被打断,旋即侧头冷了一眼,“女子出嫁从夫,赵王妃受册入府便是太子宗室...”
  “李贵妃入内宫为妃,何尝不为天子妻妾?”
  姚慎语塞,“你!”
  军政二府意见不和,于朝堂上争执不下,皇帝便看向一旁静观不语的三司副使,三司使未设,如今以三司副使总管三司。
  “三司副使有话要说吗?”
  三司副使出列,楞道:“啊?”
  “朝堂之上,天子与诸臣议政,计相怎可分心?”
  三司副使便跪下,“陛下,臣知罪,臣在想月中太子寿诞的事宜,因为接连的大宴与皇子大婚,连续从三司支出...”
  “行了,免你的罪,两位宰相意见不合的要立后,你给点意见吧。”
  “立后?”三司副使看着姚慎又看了一眼同平章事,“三司可拨不出立后大典的钱。”
  “这个月太子寿诞,紧接着是端午,哦还有,太子寿诞前沅陵县主也要出嫁了,礼部及太常寺都在问三司要钱,若非要立,那大典就只能等到来年举行了。”
  “让你给意见,不是让你筹备立后大典。”
  三司副使便朝皇帝躬身,“陛下的两位娘子皆是从潜邸时起就陪伴在陛下身旁,也都为陛下诞有子嗣,故而皆可立,然,天子凡亲有五等,一曰皇帝周亲、皇后父母,此,宗正卿应该比臣更为清楚,故立后,除妃子自身品德,还要看其家世,父母如何,兄弟如何。”
  三司副使没有直言偏向谁,给出的话却让人无法反驳,也让两位宰相停了争执。


第75章 克定厥家
  皇帝端坐在明台上,阴沉着脸色,缓缓道:“那么就这样定了吧,至于立后大典的吉日就由太史局去定。”
  三司副史回头看向臣工之列,“太史令,今年可不行,三司没钱!”
  “好了好了好了!”皇帝起身,打仗没钱,逐渐运河没钱,三司副使就会天天嚷嚷着没钱两个字,听得皇帝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更何况他现在心烦的很,“散朝吧!”
  皇帝先行离去后,臣工们也一一出了垂拱殿。
  “楚王妃可是计相的外甥,计相怎能在朝堂上帮着赵王的人说话?”
  三司副使看着同平章事,虽不喜,但表面还是十分的客气,解释道:“家父曾教导,在其位谋其政,为人臣子,便该为君尽忠,为民谋福,下官这是帮理不帮亲,三司还有事,下官先失陪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