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庶王 (于欢)


  岐山县衙门的公堂上,知县正坐,两旁站着衙役,秀才的寡嫂王李氏跪在堂上大声哭诉道:“扶风知县是扶风县的父母官,奴家世代都居住在扶风县,他们将奴家的孩子绑了去要挟奴家,要是将他们得罪了,那奴家和孩子今后还怎么活下去啊?”
  楚王冷着脸,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因一己私欲便置他人清白于不顾,构陷朝廷命官,其罪当诛。”
  “民妇的孩儿还不满十岁,他爹死的早,如今叔叔去了,若再没了亲娘,他可怎么活呀,官人老爷行行好大发慈悲,饶民妇一条贱命。”
  楚王低头盯着王李氏,旋即敲响镇尺,“虽有私欲,但念尔为子心切,又为奸人所迫,可免死罪,但活罪难逃,待总角之儿成人后于凤翔府劳役三年。”
  王李氏听到免了死罪大松了一口气,而后又听见改成了劳役便再次哭诉了起来,她爬到主薄的跟前,“官人老爷,说到底,您家的息女是二郎未过门的妻子,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您就忍心看着二郎的亲侄儿从此没了娘亲吗?”
  刘书柏为难的看了一眼知县,只见她板着一张严肃的脸,便知此事已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知县已经破例免了你的死刑,劳役也要等到孩子成人,况且只有三年,这样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王李氏瘫倒在地,旋即看着岐山知县怒骂道:“哼,他们还说岐山知县是个好官,仁义爱民,依我看,不过也是个公报私仇之人!”
  刘书柏本想等下堂后为其求情,没有想到这目不识丁的妇人竟蠢到在公堂上辱骂审判自己的父母官,“大胆刁妇,当廷辱骂命官罪加一等,还不快将她拉下去。”
  “等等。”楚王抬手,几个上前的衙役便暂停下,“既你不知悔改,本官又何必施恩,来人,将她拷起,即刻送到边塞劳役去吧。”
  “是。”
  “知县,她的孩子怎么办?”刘书柏惊站起。
  “王家难道没有别的族人了吗?交由族人抚养便是。”
  刘书柏摇头,“王家家道中落,如今除了那个小儿,已经没别人了。”
  楚王依旧冷目道:“那就将其当做遗孤交由官府领养。”
  至此,刘书柏无法再反驳什么,也不敢继续替妇人求情,只得拱手尊从,“是。”
  楚王又想起什么,回头指了指外头,“那个女使也一并送去吧。”
  “是。”
  ————————————
  宅门后的后衙院子中,小六子抱着楚王的官帽一路紧紧跟着,“小底听说,官府不会管劳役犯人的死活,边塞那种地方过去的犯人没有几个是能活着回来的...”
  楚王顿下,转身冷目道:“怎么,连你也觉得我做错了?”
  小六子便捧着她的帽子屈膝跪下,“小人不敢。”
  楚王俯身蹲下将小六子手里颤抖的帽子接过戴上扶正,冷视道:“抬起头来。”
  小六子抬起慌张的面孔,楚王便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脸,勾嘴笑道:“太过仁慈,只会让自己身死,上天不罚恶人,那么我,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小六子被楚王的这番阴冷的话吓的磕头瑟瑟发抖。
  楚王负手站起,“起来吧。”
  小六子战战兢兢的从地上爬起,看着楚王阴冷的面孔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这个天下不止东京一城,”楚王转过身提步朝前,“而这汉地九州,却只能有一位君王。”
  ————————
  刘书柏回到家后冒了一身冷汗。
  “爹爹这是怎么了?”刘氏面瘦枯黄端着一碗羹汤走出。
  刘书柏看着女儿为秀才与知县的事憔悴至此,心疼道:“你怎么不好好呆在屋里养身子?”
  “女儿都已经呆了数日,没病也要闷出病来了,爹爹放心,女儿已经想开了,此生既已嫁王郎,便不会再从他人,也不会自寻短见。”
  “你...”刘书柏抬起手,旋即无奈的垂下,“也罢,时也,命也,都是造化弄人啊。”
  刘书柏挥手将屋内的女使遣退,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挑眉道:“这个姓魏的知县恐怕身份并不简单。”
  刘氏瞪着不解的眸子。
  刘书柏便又道:“那日我分明看见转运使对着他毕恭毕敬的,连说话都小心翼翼,这一任的转运使是京城调派过来的长官,也是天子直派的心腹重臣,而县令只不过是个从八品的小官而已。”
  刘氏低下头思索,“那天晚上魏知县与女儿说了很多,女儿问及知县的家世,知县只说自己是书香门第的小户人家,提及知县令尊时似乎还引起了他的不悦,像是父子有什么矛盾,还有,知县说他的妻子姓萧。”
  “萧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姓氏,刘书柏低着白眉,“两年前地方官员收到六王在东京城举行冠礼的消息,十七而冠进亲王爵,当庭赐单名,此事轰动一时令天下皆知,推算着时间,知县的年岁与楚王相当,而冠礼过后没多久东京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皇子婚礼,楚王娶的,”刘书柏抬起头,“便是萧氏女。”
  刘氏微皱着眉,“魏姓...卫姓,爹爹是说魏知县其实氏官家之子吗?”
  “为父也只是猜测,知县骨子里有一股狠绝,直到今日我才发现,楚王素来不得官家宠爱,几年前就曾被外派过地方。”
  刘氏眨着透彻的眸子,“怪不得他与女儿说,这天底下最丑陋的人心,都在那皇城里。”
  刘书柏越想越害怕,旋即狠狠的捶向手心,“我先前还心存妄念,觉得他是可托付终身之人,怪不得他一直拒绝,若真是如此,咱们刘家岂不是...”
  “女儿倒是觉得魏知县不是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毕竟不知者不怪,如今事情澄清,流言不攻自破,爹爹只管放心吧,若爹爹的猜测是对的,我想,爹爹的前程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刘书柏吃惊的看着女儿,“前程?”
  “魏知县与女儿说,让您在岐山当一个主薄太过屈才,我想,他应该是希望朝廷重用爹爹的吧。”
  刘书柏旋即摇头,“朝廷来的公文,政事堂首座获罪抄家,太子被幽禁于东宫,如今争斗越来越激烈,世事难料,我此时入局,是祸不是福。”
  “日后之事谁能说得准呢,经此一遭,女儿也想明白了,逃,是逃不开的,对付恶人的办法,就只有比他们更恶。”
  ———咚咚!———门口传来敲门声。
  “谁?”
  “回阿郎,是小的,魏知县差人送来了一份谢礼,说是答谢姑娘的救命之恩。”
  听到门外的回答,知县送来谢礼,刘书柏便长舒了一口气,释然道:“既来之,则安之,此事你万不可再与他人提起,包括你哥哥。”
  “女儿明白。”


第112章 克定厥家
  建平十年,楚王从京城返回岐山,京中度过了相对安宁的半年。
  年秋
  “京中查缺补漏,这是各个州府还空缺的职务,请陛下过目,”吏部将地方名册呈上,“朝中能用的人都已经用尽,秋闱刚过,今年录取的举子比往年也要多,便只盼着明年的春闱能够快些来。”
  皇帝看着册子抬头看向官员疑道:“怎么是你?”
  “陈侍郎知道陛下不想见他,便差臣来了。”
  皇帝撑着头,“无人可用吗?”看着凤翔府上的红圈圈,眯起了双眼,问道旁侧,“朕记得楚王曾经推了一个人选上来,都承旨还记得么?”
  韩汜便转过身躬身道:“回陛下,臣还记得,不过已经快有一年之久了,姓刘。”
  皇帝将册子放置一边,“凤翔是边境州府,人选不能太过草率,派个通判去吧。”
  吏部的官员便问道:“还请陛下示意。”
  “朕记得扬州通判自及第已在扬州呆了两个年头吧?”
  吏部官员回道:“是,姜通判两任满已通过审官院的考核是否升任知州,还请陛下定夺。”
  “再让其去凤翔府再呆一年,之后就调回京中吧。”
  “是。”
  吏部的人离去后皇帝伸出手指了指殿外,一时间好像想不起来要叫之人的名字了,“将那谁...那谁谁?”
  韩汜便在旁侧小心道:“陛下说的是梁内翰么?”
  “对,就是他,让他过来拟旨。”
  “陛下忘了么,梁内翰近日告了假还乡,”韩汜看着皇帝,又道:“想来是中秋佳节快到了,内翰他思家了吧。”
  “中秋佳节?”皇帝抬起头凝着韩汜,旋即倒靠在椅子上,“这么快,就又到中秋了么?”皇帝轻轻呼了一口气,“去翰林院喊其他学士过来。”
  “是。”
  韩汜领命去往翰林院后,皇帝翻开桌上的奏疏,时隔一年,立储二字让他当即拉沉下了脸。
  一刻钟后韩汜回来,“陛下,人到了。”
  “臣请圣躬安。”
  皇帝低头看奏疏,指着一旁的小桌子道:“拟两道旨。”
  “是。”
  “陛下。”赵慈走入殿,“楚王妃携其子在殿外求见。”
  ——————————
  建平九年,临中秋,岐山县各个街道旁的酒店门前都挤满了饮酒与买酒之人,画竿下面悬挂着一面锦旗,上头写着醉仙二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