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行走了一路,也问了许多家客栈,最后也算找到当中最便宜的。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你们这最撇的房间,不是那种露风露雨的那种哈,多少钱一个晚上?”
“什么?”
“最差的房间。”
小二把李亦行上下打量了一下,迟疑道:“二十文。”
其实李亦行长相也算不俗,属刚正俊雅。头发高高束起,身穿灰底白花长袍,双眉偏浓不加杂毛顺势而上,目若朗星,大而有神,一看就是那种正直沉稳可信,长辈们很是这种。肩背把长剑,仔细看剑柄处刻有降云暗纹,想来也是把年代已久,颇有来历的古剑。
当然他这样,怎么也不会有人以为是个没钱的主。对此他自己也深感抱歉,长了一张欺骗性的脸。
只见李亦行爽快道:“好的,给我来一间。”
“……”
这家小店有两层楼高,二楼就是一些上等房和上上等房,而李亦行的房间就住在一楼与二楼楼梯处。
开始李亦行觉得,二十文钱的房间会不会太差了。然而现实到要比预想的好,虽然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榻一张桌子,但干净明亮足够了。
唯一不足就是,饭菜必须到外面堂厅里吃,不送到房间,洗漱水自己打,茶水自己到,出了事自己负。
其实也对,二十文钱的住宿费,还想人家把你供起来吗?
李亦行倒也没太注意这些,到了晚上彻底黑了下来,李亦行已经收拾好东西铺好床被,就准备洗洗上床睡瞌睡。
李亦行拿着从店家小二那儿讨来的木盆,打了清水正端回房间洗脸用。
然而还没进房间,在楼梯处李亦行突然雀见了(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要上楼梯到二楼去。
不就是白天那个女扮男装,嘿乖(很好看)那妹儿吗?真是有缘,还能在相见,定是有缘分。
李亦行也不顾手上端着水盆,直接饶到楼梯下,叫道:“有幸啊妹儿,还能在这儿相遇。”
寒灵子转过身俯视,看着李亦行端着水盆站在楼梯下。看着那张合的嘴,寒灵子有些摸不着头脑,完全没有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前半句没听懂,后半句没听清。
第2章 认字认半边(二)
随着“砰”的一声,门被关上了,只留李亦行一人站在楼梯下望着。
气氛着实很尴尬。
李亦行心里道:这个人还傲起了,爱答不理的。
唉……我刚才好像叫的妹儿哇,既然人家出来闯荡,女扮男装我就不应该直接戳穿,对头对头(对对)下次在见面应该直接喊小兄弟,这样应该会理我了撒。
李亦行觉得自己分析的无比正确,满心欢喜地端着水盆就回了屋。
洗完脸把抹布久干(拧干),搭在一旁木架上晾起。李亦行脱了鞋袜和外衣,就准备躺上床该入睡了。
李亦行侧身躺了下去,拉过被褥盖好。感觉姿势没对,又翻了个身。
“嘶……啥子东西?”李亦行刚翻过身,背下便有个非常硬的东西,异常咯人,李亦行痛得叫出了声。
房间里桌上烛蜡还未吹,床上微微光亮。李亦行支起身来看身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然而什么也没有。
李亦行觉得奇怪怎么会没得(没有),他又躺下的确是有东西,在背下恩起痛(咯着疼)。他就躺着伸手去摸背下,可那东西好像是在衣服里面。
李亦行掏手到衣服里,摸到一个像是个木牌的东西。李亦行这时也反应过来是啥子(是什么)了。
把那东西拿出来,是一个小木头牌。正面上刻有一朵花纹,中间两点花瓣呈鱼鳞形扩散,反面左下刻了个米粒般小的一个‘唐’字。
透着微微烛光,李亦行举到面前细细看着。
这是母亲生前留给他唯一的遗物,那年洪灾所有东西都冲跑了,什么都没留下,勉强也只挽回这个小木牌。这么些年自己一直贴身带着,也当是个念想。
也怪自己,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忘了。
李亦行左右翻看,又看了会儿,才把木牌揣进中衣里。
吹了烛火,拉上褥被,李亦行闭上眼睛慢慢进入了梦乡。
……
李亦行清早八神(一大早)就起来了,收拾好东西背上长剑,就准备好出发。
临走前李亦行到没退房间,准确说是让小二给自己先留着,自己说不定还会回来住。
方圆几十里也就这么一座城,如果顺利晚上回来还要在住一晚。而且城中这么相应(便宜)的客栈没有几家。
小二也只是敷衍了事应着,也不知道听进去没。
出了客栈一路往下走,路上李亦行又问了两三个人,路的去向。
南面的确有座叫八(岜)山的山,不过那块地是被私人买了下来,圈起来当了家族坟地。一般很少有人去,也不许常人进,所以他们都提醒李亦行,没事别去哪里。
这次说山上有妖怪,李亦行怎么也得去瞧瞧的。既然那里已经是坟地,多半也是坟头闹鬼正好。
李亦行背好身上剑,跋腿便往八(岜)山而去。
走了约摸半个时辰,就路行至山脚下,周围来往行人也渐渐稀少。
李亦行看了看前方的路,在走一段应该是要上山了,不由加快了脚步。
可能走的太快,拐弯处李亦行迎面便撞上一个人。
李亦行倒也没事,抬头一看到把对方也撞翻在地这就不得了了。
那人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两鬓斑白,衣服有些洗的泛了白看不出原本色。手提了装着白烛的竹筐,被这一撞白烛散了满地。
李亦行赶紧歉声道:“对不起,对不起。”俯身便要去扶老人,老人却一直平视着前方,神情无动。李亦行蹲下身,伸手就去搀扶老人。
老人摆手道:“没事,没事”
感觉到老人一直看着他,李亦行觉得有些不适,抬眼一瞧李亦行便发现,老人一侧眼中泛着混白,而另一侧眼中已无焦距。
眼睛看不见?李亦行抬手在他眼前探了探,也更加证实了。
李亦行周围望了望,就看到一旁地上的长竹竿,心里面更生愧疚。
把老人扶起,拿上竹竿。李亦行又把地上的白烛也捡了起来,归还到了老人的筐筐头(竹筐里)。
李亦行又再次道歉:“对不起哈,老爷子,不是故意的。”
老人摸索着,接过李亦行手上的竹竿,下意识杵了一下地,才道:“没事没事,下次注意点就行。”
这路上发生的小插曲,让李亦行上山时格外小心。不仅要注意路,还要注意人。
又走了一个时辰,李亦行差不多也也走到了半山腰处。
这个八(岜)山其实也不大,可李亦行偏偏兜兜转转还就是没看到所谓的祖坟。
李亦行有些发牢骚:“这个坟儿在哪儿嘛,咋紧到(怎么一直)没看到喃?”
他又顺手在路边边上,扯个了杆杆(木杆)杵着上山,省力些。不是因为他身体虚没得(没有)力气,是李亦行感觉这个脚上的鞋有些打脚了。说起来也对,新买的鞋哪有不打脚的,现在又是在爬山,应该早上在边边上(鞋里边)垫点东西的。
李亦行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鞋底边已经沾满了泥土块。好好一双新鞋,硬穿成了旧鞋。
这样他不免就有些心痛:“应该穿那双旧孩子的(旧鞋的)。可惜了,又要遭洗白(没有了)一双。”
自己本身走路就费鞋,这些应该注意到得(注意一下),咋个忘了喃(怎么忘了呢)?
但心痛归心痛,又不可能回去换。况且昨晚买了新鞋,顺便就把旧的扔了,找不找得到又是另一回事。
李亦行沉了口气,走撒,还能咋个办?——凉拌
沿着八(岜)山一路往上,李亦行快走到山顶处,已经是绍午了(中午了)。脚都走来打闪闪(直打颤),肚子也饿,就拿出上山时顺路采的野果勉强充饥。
在坚持一哈(一下),应该快到了。李亦行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气。
走着又上了个坡,而这时就看见前面地上立了个牌示,李亦行走进去瞧。
木牌不长一只手臂的长度,上面沾满灰土,又加之常年立于此,刮风下雨早已严重磨损。尽管李亦行抬手去擦了擦上面的灰土,想看清写的什么,但也只看清木牌示最下面两字——禁止。
想来应该是禁止他人闯入,特立于此提示的。
所以,李亦行绕过木牌,继续往前走,待到上了个稍缓的平地,果真看到一个个的坟头。
这里应该就是那啥子家族坟了,我到要看看是个啥子鬼。
李亦行缓步向前,一点点走进,嘴中念念剑诀,剑可顷刻出鞘。因为说不定那儿就突然窜出一妖魔鬼怪来。
……
这时突然从李亦行身后,传来一声叫喊声。
“什么人!你来这里干什么?”
李亦行立刻转过身去,眼前就看见了三男一女,而那女子手中还牵了一个小女娃。
啷莫(怎么)?现在鬼出来都喜欢拖家带口了哇。
其中一男子不明所以,气愤道:“你上来干什么,这里是我们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