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恨爸爸妈妈的抛弃太后不知道,她只知道,只要站在她的面前告诉她不是故意的抛弃,哪怕一个微小的理由,只要重新拥她入怀,让她得到最期盼的温暖,她便不回去恨。
本身看不清路,所有的路,全是太后算计出来的,在穿越到古代后,原主懦弱的性子正是她做掩饰的好筹码,让她被忽视般的走到现在。
不求其他,太后只想在后宫中好好生活下去,以她的身份,只要不作死,不去犯谋反这类硬性错误,总会有她的一席之地,甚至她的吃穿用度,皆是好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没有女王的能力,不去揽女王的活,要真实的权势有什么用,还需要赌上性命,赌上现在拥有的一切,换来的也许是一根白绫一杯毒酒,得不偿失。
在陌生的时空无牵无挂,不需要为别人出头,太后的位置,只要不改朝换代,有了极好的生活保障,安安心心享受就是。
孤儿院时努力向上爬,想要出头之日,最终的愿望不过是吃好喝好,在这里,还有人侍候,过足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颓废生活,万万是不能再次立起来去争权夺势的。
说不定百年之后,那时的皇帝心情好了,在史书上还能留下一个名字,当然有没有都可以了,现在的生活她很满足。
因为太后确实安分,陆孟源并没有对太后做些什么,只要不再作妖,好生养在宫里并无不妥。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大丧的第三天,三皇子继位,封元后陈淑为母后皇太后,甄妙为圣母皇太后,因皇帝年幼,暂由母后皇太后垂帘听政,也就是陆孟源执掌大权,陈将军以及王丞相为辅佐大臣,自此定下未来朝堂的顶尖权位。
轩辕华以陆孟源的要求留下旨意,陆孟源答应扶持他的儿子三皇子上位,以确保不会有不相干人等篡位成功,两方达成协议,各取所需。
三皇子的登基名正言顺,轩辕华在晨王造反后,痛定思痛,为了防止其他人谋朝篡位,当机立断,决定将皇位传给三皇子。
毕竟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比不是一母所生的兄弟们当皇帝不知好上多少,他的儿子,最起码身上流的是他的血,百年之后,青史上对他的留言不会是污言秽语,极力摸黑他。
只是为了添堵,轩辕华并没有完全按照陆孟源的意思,在辅佐大臣上加了一个王丞相。
王丞相为人古板,老一派的老学究形象,最是尊重正统地位,为人方面虽有些死板,却是清明廉洁的好官,否则陆孟源不会不做手脚的将圣旨宣读。
虽然也许将来会对他的改革造成些许阻碍,但一生为国为民的好官,合该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他不会为了自己的私欲,当做可能的隐患直接扼杀。
只是没想到的是,在陆孟源大刀阔斧改革的初始,大力支持的,竟是被他们认为老学究的王丞相,算是意外之喜了。
陆孟源颁发的第一条政令,便是建立女士学堂,不出所料,朝堂反对声一片。
几百上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轻易能改变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由来已久,被当做理所当然的铁律,不可能陆孟源的一句话就能打破固定死的模式。
往日里面上笑嘻嘻跟弥勒佛似的文武百官,如今因为陆孟源的一句话涨的脸红脖子粗,活像想大街上为了鸡皮蒜毛的小事撸起袖子撕逼的大妈们,恨不能跟陆孟源论上几个时辰,来打消在他们眼里离经叛道的想法。
女子的地位低下,往往被看为男人的附庸,就好比士农工商地位最低的商人去考科举会遭到反对一样,女子进入学堂拥有和男子一样的机会,在他们看来是不成体统的,就算是女子本身的想法,恐怕也是认为是不守妇道的。
大环境如此,大众认定的真理,想要推翻,需要的是时间的论证和思想的碰撞。
在全朝堂的反对声中,除了陈将军自家孩子说什么都是对的的奇葩心理,只有王丞相第二个站了出来,站在了陈将军的旁边,一同支持陆孟源和百官群枪舌战。
王丞相之所以同意,自是不是想法多么超前,只为因为切身经历对女子地位低下的制度极为憎恨,若不是这样,当初她的母亲何至于为了他惨死,高官厚禄,亦是回不到从前,将母亲救出。
得到的所有,母亲不能享受半点,以至于成为他多年以来的遗憾。
争吵出不了结果,思想固执的认定一项真理的时候,很难被别人的说法说服,就像辩论赛,哪方都有自己的道理,全看哪方的嘴皮子最溜,哪方的底气最足。
朝堂上,虽是人数不占优势,属权势却是他们三个是顶尖的,加在一起齐心协力想要改变一件事情,只要没有触犯到所有人的决对利益,文武百官是阻止不了的,因为不会豁出性命,拼上所有区与之抗争,最后的结果可以预见。
万事皆需衡量,为了在风云莫测的官场厮混下去,审时度势大概是每个官员都会掌握的技能,也就是所谓的见风使舵。
在他们的眼中,虽是离经叛道,却没有触犯他们的根本利益,不赞同是真的,极力反对也是真的,却没必要为了这点意见不合搭上自己的青云之路,太过不值。
因此,虽有那么多人反对,在陆孟源的坚持下,女子学堂还是依照陆孟源的意思开始修建,陆陆续续有女子进学,随着入学女子的增多,女子入学学变得稀疏平常。
学堂的知识陆孟源做了筛选,所有禁锢女子思想的书籍全部摈弃,读的书和男子相同,甚至为之编撰了女子自立自强的书籍。
知识改变命运,陆孟源相信,在耳濡目染下,女子们定能改变旧思想,为自己的未来,闯出一番天地。
改革万事开头难,开了一项特例,就有第二项第三项,在慢慢试探他们底线的同时,陆孟源也在扩大着他们的接受范围。
当然,打一棒子要给颗甜枣吃吃,经历过几个世界,别的无需多说,为落后的古代带来些便利还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改革必然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全部闹起来给改革带来的阻碍太大,得不偿失,不如以更多的利益吊着他们,不仅不会造成反弹,有苹果在驴子面前吊着,反而会帮助加快改革的进程。
第79章 恐怖直播间(一)
十年后,昔日的萌萌哒小皇上, 已经长成翩翩少年郎。
为了维持皇帝的威严, 长相稚嫩的少年开始板着脸的面瘫生涯,很有言情小说男猪脚霸道总皇的气势, 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迎来让冰雪单单为一人融化的女主了。
前有三观极正的生母把关, 后有陆孟源的保驾护航,小皇帝自是不可能长歪的, 小小年纪已经初具皇帝威仪,在政务的处理上井井有条, 比之他的父皇不知好上多少倍。
小孩子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因此这几年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陆孟源最是注重小皇帝的教育问题。
担心被迂腐不化的官员带歪,小皇帝的老师经过了陆孟源的千挑万选, 挑选的全是新提拔上来的有能之士, 皆是支持改革和有真本事的官员。
陆孟源的心思没有白费,耳濡目染的教育是渗透人心的最好方式, 自小见过的都是这些, 思想根深蒂固, 在成长后小皇帝便很难被左右思想,被恶人引入歧途。
十年的时间, 大魏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女子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不再拘泥于一方小天地中生存, 走出家门, 做生意的、科举的等等皆有扬名的, 她们的成功,更加激励了胆小的不敢迈动步伐的人,陆陆续续的有更多的人,开始踏出第一步,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的第一步。
科举制度改革的最为面目全非,这一步也是走的最为艰难的,期间陆孟源几乎得罪了大魏所有权贵,甚至出现过百官罢朝、撞柱谏言等激烈大场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险些未能被成功。
好在断断续续,双方在各自妥协的拉锯战中,陆孟源踩着所有人的底线,一步步将他们逼到最后,修修改改,终于落实了崭新的科考制度。
科举不再限制门楣,全国的统一考试,不是戴罪之身之人皆可参加,大范围招贤纳才,寒门子弟的学生有了出头之日,而世袭制的取消,使无能之人位居高位的情况不再发生,科举变成良性竞争的国家考试。
为了百姓丰衣足食,在提高粮食产量上陆孟源亦是没有放松,如何对抗自然灾害、在天灾面前存活更多的百姓等等,皆是陆孟源研究的对象。
还有陆孟源依靠先进的知识发明的一些小玩意,入驻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利。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大魏十年的变化,让百姓温饱、商业繁盛、女子自强,虽不是尽善尽美,却带来了大魏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大魏盛世。
百姓感恩于太后带来的一切,家家户户为之供起长生牌位,祈愿太后身体安康、福寿延年。
可惜到了陆孟源离开的时刻,好在大魏就算离开了他,亦是能继续繁盛下去,而且留下的小皇帝,他的能力足以挑起大梁,不需要在担心大魏的未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护你成仙 (御司) 晋江2020-05-24完结10 91穿越前,沈寒松称得上温文尔雅;穿越后,腹黑本性显露无疑,所有的伪装不过是满腔“大...
-
扑倒万年朱雀 完结+番外 (唐小筠) 晋江2020-03-11完结15 43 世人皆知,古神兽都是堪比神祇的存在。然而那只青龙,却对朱雀不轨,早就存了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