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本侯有疾 完结+番外 (夜尽初辰)


  早在大晋立朝的时候,大鸿胪还叫典客时就是鹰派的典型代表,也就只有高宗皇帝之后朝廷势弱,他们才肯安分下来,等世祖皇帝北伐之后,又跳了起来,张嘴我大晋乃天下共主,闭嘴尔等蛮夷不配存活于世,先跟着世祖皇帝干翻了乌孙,又怂恿着代宗皇帝打蜀地,最后蜀地蛮人一半归化入城,一半被杀,这世界上再无蛮人。
  当然,大鸿胪也不是个傻的,他敢跳起来是因为其有管辖从交趾丛林到漠北草原的所有归义人、内附部族和附庸属国的权利,其下属的属国校尉更是有一支满编的野战校尉部,都是善战的老兵,从附属的部族抽调而来,给予田地、美妾、粮饷和荣誉,归义人和内附部族不完全算是大晋人,但其地位要远远高于未归化的蛮夷,而且有一条律例里规定,凡进入某校尉部的归附人,其家庭及子孙入大晋户籍,世代为大晋百姓,三代之后可以搬迁到关内去,为了大晋户籍,有无数归附人争着脑袋要进来,做天朝上国的百姓,这就是大鸿胪的底气。
  和京营八校那种精英军官模式不同,京营八校一部虽然只有七百人,但每一个兵丁都是按着底层军官培养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扩编为一只近万的军队,战斗力也不会减弱多少。属国校尉是常备力量,如果需要的话还会抽调出去征战,左右大鸿胪富得很,从下边献上来的合理的不合理的钱财统统入库,户部看得十分眼红。
  先帝是个仁厚的性子,不然也不会得了仁宗的庙号。先帝不愿意打,大鸿胪只能按兵不动,太上皇在时还能折腾一下打打牙祭,等太上皇去了,大鸿胪就只能拔了牙齿和爪子,老老实实窝着,但一旦有机会,仍然会跳起来。
  大鸿胪吃得就是战争饭,哪怕大鸿胪是个文弱书生,在这种大环境的推动下都要变成战争贩子,更何况现任大鸿胪是军伍出身,乃是从现役将军转过来的,他曾担任过雁门郡尉、燕地校尉、安北将军等要职,因伤才调回了长安任大鸿胪。
  户部尚书一言不发,因为世祖皇帝朝时匈奴和鲜卑都曾派贵族来长安朝见,来的鲜卑贵族甚至跪地称臣,三跪九叩,从大义上来说,这事是大鸿胪的事,不必户部出钱。反正户部事绝不会出钱的,发了战争财也捞不到户部的库房里,凭什么要做那肉包子打狗的事?
  大鸿胪这一出言,曾在军中任职的数位列侯都一齐赞同,纷纷出言道:“臣等附议!必以雷霆威慑鲜卑!”
  这是日常,世祖皇帝鼓励武人争斗,鼓励将军好战,所有人都怕再重蹈穆宗皇帝时的覆辙,说得好听是南狩,实际上不过是南下逃亡而已。后又定下了文不问军武不涉政的规矩,这里的文武指的是经历,不曾担任武职的大臣不得过问军事,不曾担任文职的大臣不得过问政事,若是能文能武,自然是可以过问的。世祖皇帝当初定规矩时,可没少因为这个扣文臣的俸禄,一扣扣一年,有的文臣甚至连这辈子的俸禄都扣没了,也因此,君王不过问的话,一般的文臣是不肯在军事上出言的。
  “左相以为如何?”长公主问道。
  当今丞相虽然没有军伍经历,但作为三公之一,在另外两位三公级别的重臣都不在朝的情况下——右相抱病,太尉空缺,她必须要过问左相的意见。前朝的三公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但因为御史大夫会被丞相制衡,高祖皇帝觉得不够言论自由,把御史大夫踢到御史台去了。
  左相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大鸿胪所言甚是。但去岁关中大旱,几个大仓都曾开仓放粮,若兴战事,恐粮草接应不及。”
  大鸿胪没有任何沮丧,属国校尉已经十多年没有出战了,再多个几年也没什么,而且镇北将军就在北地,先前还调了京营八校的两部过去,就算打仗也轮不到大鸿胪,等属国校尉部到了北地,战事怕是都打完了。不过还是要跳一跳的嘛,不然长公主和皇帝忘了属国校尉可就亏大了,君不见锦衣卫安静了许多年,好多人都想不起来了?估计陛下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么支兵马了。
  大鸿胪接茬道:“臣以为丞相所言非也!《左传》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如今鲜卑无礼于我大晋,且贰于匈奴。丞相所言虽不无道理,然臣以为,鲜卑如此辱我,若不严惩,夷狄恐怕将以为我大晋可轻!当以雷霆手段震慑鲜卑,令其不敢妄动。须知,蛮夷之人不懂忠孝礼义,对其不可有任何宽恕之心,否则,刘宋前车之鉴,就在今日!”
  前朝国号为汉,皇室姓刘,嫁了十几位公主去匈奴,前朝末帝甚至还和匈奴首领以兄弟相称,最后匈奴暴动,兵锋直指前朝国都洛阳。
  丞相道:“如今只是匈奴有动尔,鲜卑情况尚且不明,若是唯有此事却贸然兴兵动武,怕是为弄巧成拙,不若派遣一使者持节,往鲜卑探查,再做决定。” 他顿了顿,补充道:“臣以为当遣一宗室老人前去,若能有战功更是上上,其身份贵重足以安抚,其手段雷霆足以震慑。”
  长公主的眼神顿时就古怪了起来。
  朝臣在宫里有几个耳朵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长公主对这些耳朵是谁都心里有数,宫里也的确是需要时不时透露一些消息来安朝臣的心,但是这件事打算派遣一个宗室之人去北地可是在皇帝寝宫里谈的,耳朵能放到皇帝寝宫里去的话,岂不是也能暗暗地对皇帝下毒?
  她缓缓问道:“不知左相属意何人?”
  左相沉思了些许时间,道:“臣本想举荐蜀国公身份最是恰当,然蜀国公年老体弱,臣不忍让其走这一遭。其余宗室,臣不述略,还请长公主定夺。”
  长公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希望左相只是自己想到这里了,而不是有耳朵在皇帝寝宫,不然就算左相再有能力,她也少不得要令他病故了。如今皇帝的安危大于一切,她不能冒这个险,哪怕最后左相因为反对蜀国公篡位被杀,其忠心天地可鉴,也不行。
  燕赵歌写到这里的时候,手控制不住地顿了一下,还好墨没有滴下去,不然这张纸就废了。
  这个语气……长公主对左相动了杀心。
  她心里十分清楚,皇帝现在绝对不能死,至少在平定匈奴之前不能死。前世就是皇帝死了,一切才乱成一团。皇帝不死的话,蜀国公不敢动,锦衣卫不敢反,京营八校不敢反,蜀国公兄弟也不敢随从,征西将军会听诏。朝臣们所有的小心思,都是因为皇帝死了,继位的太子不过两岁。守着太子登基哪有从龙之功大?要知道,跟随世祖皇帝打天下的那批功臣,和簇拥代宗皇帝继位的那批功臣,到现在都还富贵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章啦,明天入v三章奉上,谢谢大家支持!
  (明天的三章码得我要死了,我不仅在电脑前坐了一天,还不停地吃长公主和清月的狗粮,我好难)
  。感谢在2020-01-04 20:43:10~2020-01-05 17:46: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Ta。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这货不是幻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薛定谔的猫小二、oukahin 10瓶;鱼儿飞、. 5瓶;糊涂、NuodeiX、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一更
  左相, 唉。燕赵歌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左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故意如此。此等大事,怎么能当朝出言举荐人选?还举荐了蜀国公……, 等等,不对, 他举荐了蜀国公?他知道绝对不会被采纳,所以举荐了蜀国公?还是说蜀国公托人请到了左相府, 左相不得不应承下来?
  无论是哪一个, 左相此举都很黑啊。向宫里举荐人选应该悄悄地举荐,左相要是真心举荐, 就应该在今日朝会下朝之后再入宫去拜见长公主。当朝举荐不被采纳已经是不成文的惯例了,要知道当朝举荐,极易被朝臣以为是同党,争斗的时候也会把你一齐□□了,皇帝也会觉得你这个人有很深的关系。也因此, 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如此举荐反而相当于告诉别人, 我和这家伙不是一伙儿的。
  十之九八,蜀国公暗地里联系了左相,想要自荐这个位置。
  蜀国公除了年岁大一些, 有可能死在路上之外,的确是十分好的人选,宗室里属他身份贵重, 又领过兵,无论威慑还是安抚都游刃有余。只是,若是让他去了,串联上鲜卑人,反而于局势不妙,长公主的人选也肯定不是他。
  和燕赵歌猜测的没错,蜀国公昨日派人去了左相府里,请左相举荐自己。左相不知蜀国公有心谋反,便应承下来。出使蛮夷这种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做的,路途遥远不说,还有可能死在路上,还容易被卷入对方的斗争里,君不见历史上张骞出塞、苏武牧羊。尤其是对于士大夫来说,出使蛮夷就相当于流放,一个个嘴上说着以圣人教学安抚蛮夷令其归心,可没几个愿意去做的。哪怕被逼无奈被皇帝点了出使,也会挂印而去,干出这事儿的士大夫数不胜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