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是在去年夏天拍摄完成的,原定于今年五月上映,过去几周内,环球先后举办了几次内部、媒体和影迷试映会上,影片却遭遇到了集体差评——专业应聘人普遍反映影片太冗长严肃,主题深刻但缺乏娱乐性,普通影迷认为动作戏太少、观影时缺乏亢奋感,甚至有点让人昏昏欲睡,而漫画圈更加愤怒,因为影片剧情对漫画改动太多了,他们认为这部电影讲的不是真正的浩克,导演也不懂漫画。
总而言之,虽然《绿巨人》还未上映,但似乎已经注定前途晦暗——试映遭遇差评,正式公映后上演反转的电影不是没有,但如果差评率真的高到了一定地步,就别做梦会逆袭了,因为发生概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环球对《绿巨人》是寄予厚望的,但现在电影前景看起来太不妙,他们也就开始想后招了,比如说推迟上映时间重新把影片剪辑一下、收买一些影评人刷些好评,原本死都不肯松口将绿巨人版权卖回给漫威,现在也肯坐下与威尔洛特谈一谈价钱了。
当然,环球现在的态度还是倾向于不卖版权的,威尔洛特首次给出的回购报价就被拒绝了,不过当威尔洛特继续表示如果不能买回完整版权,还有共享版权的计划时,环球那边考虑的时间就长多了。
已经卖出去的东西,想要收回来很难,特别是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价值之后。只是两次会议而已,威廉没想过环球会在现在点头,至少要等《绿巨人》上映并且明显收不回成本之后,环球才会换掉看香饽饽的目光,改用处理烫手山芋的想法处理掉它吧。不过到时候,威尔洛特给出的肯定又是另一个价格了。
——没错,威廉是知道关于《绿巨人》的各种糟糕评价的,虽然环球动用了公关手段把种种评论掩盖住了,但那是对外界,业内早就各种小道消息乱飞了。
去环球总部的时候,威廉还见到了李安,对方是为了电影上映前的一些修改来公司的,或许是近期受到很大压力,他显得神色疲惫,精神不佳。不过在看到威廉的时候,李安还是露出了笑容,特意停下来和他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谈几句近期的档期工作,还说过几天要约他出去吃饭。
威廉还以为李安只是在说客套话,直到几天后他真的接到了李安的电话,约他在中国城的一家餐厅见面。
纽约有两个大型的中国城,一个在曼哈顿,一个在皇后区法拉盛,还有一个小点的华人聚居区位于布鲁克林,但在纽约只要提到“Chinatown”,一般都单指曼哈顿的这个,因为这里历史最悠久名气也最大,还毗邻华尔街和百老汇,地理位置无可取代。
李安在麒麟金阁里定下了角落里的一桌,这是家老牌茶餐厅了,在纽约名气很大,威廉穿过人声鼎沸的大堂找到李安的时候,对方正戴着棒球帽坐在面向墙壁的位子上,威廉也没摘帽子的坐在了对方身边。
“这是我最爱的餐厅,广式早茶很地道的.”像是担心威廉不习惯如此喧腾热闹的场合似的,李安一边招手请点心车过来,一边极力推荐道:“在纽约拍电影的时候,我经常会请剧组的人来吃饭,无论哪国人,没有不爱这里的虾饺、烧卖和叉烧包的。”
李安正介绍着的时候,威廉已经熟门熟路的从手推车上往下端蒸笼了,并很快就摆了满满一桌子,还对面露惊讶的李安解释道:“其实我早就是这里常客了,每次来中国城必光顾的。”
李安笑:“看来我选对地方了。”
威廉朝他竖起了下大拇指。
低调起见,两人不仅都选择了角落里面向墙壁的位子,就餐时也都戴着帽子没摘,但李安还是被店员认了出来,同对方用中文交流了几句。
威廉都能听懂,但并未插话,只是在店员走开后调侃道:“你的名气可比我大多了。”刚刚店员扫了一眼就认出了李安,没认出来他。
“仅限于这家餐厅而已,我就住在附近,来的多了,和餐厅老板伙计都熟悉。”
“我怎么记得你在拉奇蒙特有栋别墅?”
“最近刚在这附近买了栋房子,毕竟邻着中国城,生活方便些。而且911后,曼哈顿好多华人家庭都搬家去了法拉盛,中国城附近的房价比前几年低了很多。”
威廉和李安认识很久,见面却不多,这次对方请自己吃饭的目的,威廉有过猜测,但等饭吃得差不多,李安真的拿出一个剧本递给他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惊讶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名字的时候。
“《断背山》?”威廉没有翻开剧本看,不是不感兴趣,而是他对里面的内容并不陌生。“我们所拥有的只有断背山。”他低语着将这句对白念出。
李安有点震惊:“你看过这个剧本?不,不对,你是看过小说?”
威廉点头:“《断背山》获得过九八年的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我是那之后才偶然看到这篇小说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这句杰克的对白了。”
作家安妮·普劳克丝在九七年写了短篇小说《断背山》并发表在了《纽约客》上,第二年小说获得了欧·亨利奖。威廉没说的是,他其实找过安妮·普劳克丝,想买下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但去晚了一步,普劳克丝已经把改编电影适宜授权给了好莱坞的编剧安娜·奥萨纳和拉里·麦克默特里,当威廉又找到这对编剧搭档时,他们也已经把剧本给了Good Machine公司的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
Good Machine是一家独立电影制片公司,以49万美金的低成本制作李安的第一部电影《推手》起家,去年刚刚和另外两个独立电影厂牌合并成为焦点影业,并且被环球集团收购。创始人之一詹姆士·沙姆斯和李安是好友,还承办了李安从《推手》到《卧虎藏龙》在内的所有电影,《绿巨人》也有份参与。
每次都是刚巧晚一步,威廉都以为《断背山》不会和自己有缘了,没想到兜兜转转的,剧本又到了他手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我也是被这段对白深深打动了,正是这段感情促使我去完成这部电影。”
“所以这就是你的下一部电影了?是不是要等《绿巨人》的宣传期过去后再开拍?”
“其实……这还不算是我的项目。”李安无奈地笑笑:“我的朋友詹姆士·沙姆斯几年前就拥有了这个剧本,但一直没能成功立项,直到最近他才把剧本拿给我看。你知道的,虽然《绿巨人》还没上映,但我已经感觉出我不适合拍太商业的电影,我想找回自己最擅长的创作模式,《断背山》是我能找到的最好选择,但还没有人愿意投资它。”
然后李安还简单讲述了这个剧本遇到的波折:《断背山》的改编和写作过程都是很顺利的,编剧戴安娜·奥萨纳和拉里·麦克默特里只花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剧本,然后詹姆士·沙姆斯就发现了它。几年以来,虽然公司都经历了两次收购重组,个人职位也一再变动,但詹姆士·沙姆斯一直没放弃制作《断背山》的想法,他四处寻找投资,却也四处碰壁,很多投资人一听说剧本是关于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立刻就拒绝出资了,还有人质疑沙姆斯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否则怎么会异想天开的要为《断背山》拉到上千万美元投资,还想找知名演员出演,这种剧本能花几百万美元找几个不出名的小演员拍完,并顺利上映就算不错了。
不止资金,连导演和演员方面都是难题,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在现在都是个烫手山芋,更别说是几年前了,如果不是为了冲击奖项,根本不会有人愿意沾手。詹姆士·沙姆斯寻找的那些导演里,倒真的有人是真心想参与的,就是拍过《不羁的天空》和《心灵捕手》的格斯·范·桑特,但因为迟迟找不来投资和合适的演员,最终还是作罢了。
或许因为已经成了一种执念,詹姆士·沙姆斯对《断背山》这个项目重视到,虽然他和李安是多年好友,但他还是在李安经《卧虎藏龙》声名大噪、又拍了《绿巨人》有了执导大制作的经验之后,才把剧本给李安看。李安看了剧本和原著小说,果然为故事所感动,加上拍摄《绿巨人》实在不算是什么美好的经历,需要新的创作来排解情绪,他和詹姆士·沙姆斯一拍即合,都想让这个项目立刻上马。
只不过,虽然导演是固定下来了,但资金和主演还是空白。焦点影业目前有三个进行中的电影项目,都不是小制作,公司财力已经吃紧,况且找个合作伙伴分担风险才是正确选择,所以才有了今天李安请的饭局——其实詹姆士·沙姆斯和李安不是没找过母公司环球,但环球对《断背山》根本不感兴趣,一美元的投资都没有,发行也要焦点影业自己搞定。
“所以,你是想问威尔洛特对投资有没有兴趣?还是我对剧本有没有兴趣?”威廉最后只是问。
“两个答案我都想知道。”李安感慨说:“你知道当初我看完剧本和小说,在脑海里构思恩尼斯和杰克的形象时,最先想到了谁吗?”
威廉摇头的时候,李安开始解谜,伴着一点不好意思的微笑:“其实就是你。我想到的全是你在万圣节装扮成西部牛仔的样子,去年底有那么一阵子,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这个——然后我就想‘巧了,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牛仔吗?’所以当詹姆士问我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时,我第一个就提到了你,詹姆士觉得这大概行不通,你应该不会拍这种电影,但我知道你是个热爱尝试的年轻人,也不缺乏勇气,所以我就告诉詹姆士,一定得和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