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影帝的诞生[美娱] (摇曳菡萏)


  但是影片剧情却从这时开始急转直下。
  深信纳什的艾丽西亚闯入他的办公室,找到一个纳什定期为国家投递机密信件的地址,却发现那个地方是一座废弃的旧宅,而纳什寄出去的信件全部堆放在信箱里,从没被打开过,她拿着信件来到精神病院,将真相告知了纳什。
  影院里的观众和银幕上的纳什一起被真相打击到了。
  不同的是,观众已经接受了这巨大的反转,但是银幕上的纳什并没有,他震惊、抗拒、不相信,要求艾丽西亚帮助自己,在艾丽西亚拒绝后,接受不了的拔腿而去,然后独自一人将手臂割的鲜血淋漓,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初被国防部植入手臂的密码芯片了。
  “被植入的东西不见了,我找不到它了。”纳什右手食指中指在左手臂的伤口里搅动,鲜血淋漓的直击镜头令人作呕,更有种感同身受的撕裂般的疼痛,倚在墙根坐下的纳什却毫无所觉,他茫然无助的像个孩子。
  福克斯西海岸剧院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注意到附近有观众捂住了嘴巴,还有人开始流泪。
  而这部分人的比例,在影片中的纳什被绑缚在病床上,接受严苛的电击治疗、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开始大幅度的增高。
  影片的基调也从此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可以说《美丽心灵》前半部分的基调是比较明亮的,也很欢乐,特别是当纳什用数学论证同学的着装有多么难看,和他情商为零的直接向对他有好感的金发女郎提出性要求,结果被对方反甩一巴掌,引得同学们嘲弄起哄的时候,电影院里也是一阵阵的哄堂大笑。
  还有纳什与艾丽西亚恋爱并求婚的部分,虽然戏份不多,但传达出的仍然是浪漫又温暖的氛围。
  但就是因为前半部分的欢快明亮,当剧情急转直下,基调变得阴暗后,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和触动才更大,当纳什接受严苛痛苦的药物治疗时,他们几乎已经将自己代入到了影片里,完全感同身受了。
  观众因纳什笑而笑,因纳什哭而哭。
  在艾丽西亚的支持下,纳什开始和精神分裂症做斗争,但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查尔斯和侄女,以及威廉·帕彻再度出现在他周围,他们迷惑了纳什的心,让他再次分不清这到底是虚幻还是真实的阴谋,甚至差点被威逼利诱着害死艾丽西亚和儿子。
  但是,在纳什濒临发疯的时候,他终于用仅剩的理性思维,从查尔斯侄女多年来从没长大过这点,认识到了自己一直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事实,战胜了心魔。
  后来的许多年里,虽然纳什一直没有彻底痊愈过,他的幻想始终在,但用意志的力量,他已经学会了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和无视这些幻想。
  许多年之后,在昔日竞争对手的帮助下,纳什回到了普林斯顿继续研究数学,已经白发苍苍的他不仅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们的纷纷认可,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对艾丽西亚发表了一通令人感动至深的演讲。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啊。’
  片尾字幕结束的时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才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迈出放映厅,穿梭在电影院大厅中的时候,还能听见周围人对新上映几部电影的议论,《美丽心灵》是被谈论最多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甚至在路过售票窗口的时候,听见几个刚从放映厅走出来的观众商量着买票看第二遍。
  回去的路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
  而他思考的范围,已经从《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本身,蔓延到了圣诞档期,又跑偏去了其他地方。
  虽然他没有看今晚同时上映,号称是威尔·史密斯冲奥野心之作的《拳王阿里》,也没有到看即将上映的《高斯福庄园》,但他今年已经看了足够多的电影,他敢断定,《美丽心灵》这部电影的优秀程度,绝对秒杀用颁奖季的其他大部分作品,也绝对是明年奥斯卡提名的大热点。
  天才、疯子、诺贝尔奖,当这三个词组合到一部电影里,影片本身无论是剧本、演员还是镜头又那么的出色,只要《美丽心灵》没有闹出惊天丑闻,只要学院评委们不是审美和判断力出了问题,他们就不会不提名这部电影,因为这些经典热门元素简直太戳多数学院评委的G点了。
  而影片的最大亮点,是导演朗·霍华德虚构了三个角色来向观众展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什么,以及精神分裂症对纳什造成的影响,难得的是,这三个角色还是完全按照纳什的逻辑思维和需求逐渐出现的——刚入普林斯顿的纳什需要室友查尔斯缓解他被同学隔离的孤独感,国防部官员威廉·帕彻是他渴望为国效力得到证明的体现,纯真的对爱情的希求又让他投射出一个小女孩——以至于当巨大的反转出现,精彩悬疑的犹如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很难有观众不被震惊到。
  当然了,除了导演的出色外,主演威廉·布兰德利也是使影片成功的最大功臣之一,他就像是年轻的约翰·纳什,同时拥有天才的一面和疯子的一面。
  路过一张贴有《美丽心灵》海报的宣传墙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又转过头去看了一眼。
  他还清楚地记得《莎翁情史》里威廉的表演,没想到才短短两年时间过去,对方的演技居然又精进了许多。
  好莱坞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如此具有争议,又富有魅力的传记片男主角了,起码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记忆力,上一个让他留有如此深刻印象的男主角,还是《愤怒的公牛》里的杰克·拉莫塔。
  怪不得威廉·布兰德利虽然长着一张很容易让人将他的演技评价降低的脸,博彩公司却总是在他有新片上映的时候,将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赔率调高,远远领先于同年龄段的其他男演员,甚至领先于很多好莱坞中生代演员。
  想到奥斯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免又想到1999年的奥斯卡颁奖季,那一年威廉·布兰德利凭借《莎翁情史》入围了最佳男演员,克林特一度想过给威廉投票,但他最后还是把票投给了罗伯特·贝尼尼,后者也是那一届奥斯卡影帝的获得者。
  现在想想,他当时也不算是特别欣赏罗伯特·贝尼尼,更没有认为威廉·布兰德利不够格拿奖,那是为什么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了主意,将票投给了贝尼尼呢?似乎,好像,是在接过米拉麦克斯的电话,并看过他们送来的录像带之后。
  韦恩斯坦兄弟真是把颁奖季改变了不少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叹道。
  算一算时间,好像就是从迪士尼收购了米拉麦克斯,并为这间出品公司定位独立电影发行公司后,这对钱包鼓鼓又拥有大量资源的犹太兄弟就开始在颁奖季分外活跃起来了,现在学院会员们每年都能享受到的私人放映、游轮派对、提名影片录像带邮递上门等便利,其中不少都是米拉麦克斯最先使用,然后其他电影公司才开始有样学样的。
  不得不说,这些殷勤的服务的确省了学院会员们很多功夫,让他们不必为了要了解完全部提名电影和演员而到处奔波搜集资料,而大部分学院成员,因为并未收到过绿色的富兰克林或者价值不菲的礼物,没有违反学院的规定,所以也不认为自己是受贿或是被公关了,顶多就是享受了点殷勤的讨好罢了。
  以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回想了一下过去几届奥斯卡自己在提名投票阶段的经历,他的想法有点改变了。
  ……
  洛杉矶杜比剧院。
  放映厅里掌声如潮,久久没有散去,也侧面说明了刚刚放映的是一部多么受欢迎的电影。
  前两排的剧组人员陆陆续续的都站了起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很多人走过去,和朗·霍华德或者威廉·布兰德利拥抱、握手,并送上祝贺。
  从服装和气势上看,这些人都是有着不低社会地位的大人物。
  因为不算真正的剧组人员的缘故,约翰·纳什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清楚的听到了这些人说出的话,几乎是众口一致的赞誉。
  “恭喜你们拍出了这么出色的电影,《美丽心灵》绝对是一部杰作!”
  “影片太让人感动了!”
  “朗·霍华德加威廉·布兰德利,早就猜到了你们会是一个成功的组合!”
  约翰·纳什有些恍惚:人们很喜欢这部电影吗?
  从经久不息的掌声来看,似乎是这样的。
  思绪震动过后,有些难以言喻的滋味在约翰·纳什心里蔓延开来。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人们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喜欢他的自传。
  “喜欢”是跟纳什绝缘了几十年,或许从他懂事起就很少被加诸于他身上的词语。
  哪怕是在刚刚发明出博弈论,人生正得意的那几年,周围的人仰慕他、尊敬他,但也很少有人喜欢他,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既孤僻又古怪,仅仅只维持着礼貌的交际,五十年代末他开始接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后,更是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一度被认为是已经去世了。
  电影美化了他的生活,纳什真实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影片里那样完美浪漫,但是电影没有美化他的性格,也没有美化他依靠自己意志力从精神分裂症中清醒过来的那段经历,可以说这部电影他看的是非常惆怅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