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影帝的诞生[美娱] (摇曳菡萏)


  因为精神疾病,纳什失去了麻省理工的教职,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普林斯顿当了一名研究员,并因经常在范氏大楼里自言自语乱写乱画,和无目的的游荡在校园内而被人们称作“普林斯顿的幽灵”,在遭遇精神疾病困扰的三十年里,纳什的病情时好时坏,意志力几乎被完全摧毁,在艾丽西亚的照顾下他的身体还算健康,但几乎已经被世界遗忘了。
  六十到八十年代,纳什创造的博弈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他的名字和所创造的“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等理论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教科书上,但在当时,许多曾用纳什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不知道纳什还活着,纷纷以为他已经去世了。
  直到八十年代末期,纳什逐渐重新从癫狂中苏醒,九十年代初,纳什行走在普林斯顿校园里的时候已经逐渐表现的像个正常人了,不少和他同时期生活在普林斯顿的人都将他视作“一个活着的行走的奇迹。”然后,是1994年10月的一个周末,纳什被瑞典科学学院告知他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剧本的时间线开始于约翰·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年,也就是1947年,那年纳什还不到二十岁,而最后一场戏结束于1994年,那年纳什六十六岁。也就是说,如果威廉接下这部电影,他就要从纳什的青年、中年一路演到老年,中间横跨近四十七年的时光。
  而威廉从未演过时间横跨如此广的角色,也从未扮演过老人,他对自己能否饰演好约翰·纳什多了许多不确定。
  亚蒙·高夫曼自然也看出了威廉的顾虑,威廉演过中学生、演过青年人也演过中年人,这三种年龄段的角色对他来说不会是问题,但他演技再成熟,在二十多岁时就去扮演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显得有些夸张了,会有消极的情绪出现是肯定的。
  不过既然犹太经纪人把剧本放在威廉面前了,就说明他肯定有了应对的办法,只是还没等他炫耀自己努力的成果,就看到威廉的表情又发生了改变,对方不知道突然想通了什么,神情已经由烦恼变成了仿佛拥有无限动力。
  “剧本是改编自西尔维娅·娜萨的同名传记小说对吗?《美丽心灵·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传》——没错,和电影的暂定名一样,我记得这本书,前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我需要这本书。”
  “顺便请帮我约娜萨女士见一次面,能为纳什写传记,她肯定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我想知道她是怎么看约翰·纳什的。”
  “美国现在还有仍然使用电击疗法,或者注射胰岛素昏迷疗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医院了吗?如果有的话,替我预约一下,如果没有,找到一两位曾经被这样治疗过的病人也可以。”
  “可能的话,我还想去普林斯顿拜访一下约翰·纳什本人。”
  亚蒙·高夫曼不停的接收着来自威廉的请求,尤其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最为特殊,不过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威廉的目的是什么——他没有被剧本的难度吓到,反而极有兴致的,将演好约翰·纳什视作了一项挑战,并且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的判断和选择没有错,《美丽心灵》果然是能点亮威廉激情的剧本。
  不得不说,“戏剧之魂”熊熊燃烧时的威廉,看起来远比其他时候更加耀眼生动。
  哪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除了好莱坞,威廉·布兰德利同样能在其他行业发展、同样能取得荣耀与胜利,但亚蒙·高夫曼始终坚信,比起其他地方,好莱坞才是最适合威廉的,只有电影胶片才能完整留住威廉最闪光最耀眼最美好的瞬间。
  “和西尔维娅·娜萨见面应该没有问题,她本来就是《纽约时报》经济板块的记者,还为《财富》杂志工作过,这两家媒体的记者现在是根本不可能会拒绝你的,约翰·纳什的话,你应该是想以私人的名义拜访?我需要先联系一下普林斯顿。”
  说完这些,亚蒙·高夫曼才说出了他刚才就想说的话:“约翰·纳什的老年时期,你并不用太过担心,我和编剧沟通过,剧本主要追溯的是纳什在三十岁前的生活和成就,当然,他患病的过程也是故事的重点,整个老年,时期的内容不会超过全剧本的十分之一。”
  威廉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经纪人的脸出了几秒钟的神,然后站起身,开了一瓶自己珍藏的八二年的软塞装肯德·杰克逊,拿出两个酒杯,注入殷红似血的液体,浆果与木质的香气逐渐飘散在空气里,还似乎融入了一丝月桂、胡椒香料的味道。
  亚蒙·高夫曼立刻就从沙发上转过了身,鼻翼微动,表情变得跃跃欲试:“它是我想的那个东西么?”犹太经纪人早就知道威廉这几年逐渐养成了一个收藏美酒的小兴趣,其中既有阳光雨水充沛的好年份九八年出产的葡萄酒,也有类似林肯被枪杀那年(1865)年生产的卢耶酒这样的珍贵窖藏。作为一名美酒爱好者,他早就垂涎欲滴迫不及待了。
  “噢阿米,你的鼻子比我想的要灵。”威廉走过来递给经纪人一杯酒:“没错,这就是你心心念念了好久的那瓶肯德·杰克逊。”
  “比我预想的喝到的时间要再早了一点。”
  威廉朝经纪人举杯:“我认为这比干巴巴的说句谢谢,再来个肉麻的拥抱要更有诚意。”
  “哈,我喜欢这样的道谢方式!”亚蒙·高夫曼也朝威廉举杯,只是饮了一口就连忙开口:“剩下的酒我要带走。”
  “给你。”
  “还有那瓶九零年的拉图。”
  “都给你。”
  “还有木桐酒庄的那瓶——”
  “阿米,你是准备把我的酒窖都搬空么?”
  亚蒙·高夫曼迅速改口:“留到我们庆祝的时候再喝。”
  庆祝什么?经纪人不说,威廉也明白,他饮了口酒,微笑道:“一言为定。”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餐厅。
  “你是威廉·布兰德利……对吗?”
  突如其来的招呼将威廉的思绪拉回来,他先是看了眼就坐在对面,视线向下,正沉默无声的用缓慢动作吃着三明治里一片肉的约翰·纳什,才将目光投向来人。
  那是个看起非常紧张的高个子年轻人,眼睛里有威廉经常能从影迷眼中看到的熟悉亮光,脖子上有挂着一条蓝色丝带,丝带尾端系着的东西却被外套遮住了,胸前还背着一架小巧的数码相机,威廉猜对方大概是普林斯顿校内某家报社的成员。
  见威廉看他,高个子的普林斯顿学生兴奋的又把自己的问题问了一遍。
  “不。”威廉很干脆的回答他说:“我不是威廉·布兰德利,我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高个子听到这个回答有点儿懵。
  普林斯顿学生的目光从威廉脸上扫到别处,又扫回来,再扫到对面,又是一声惊呼:“约翰·纳什教授?”
  听到有人认出自己,约翰·纳什停下用餐,他抬起头打量高个子,目光比之前亮了一点,声音也比之前与威廉谈话时大了一点:“你是数学系的?”
  约翰·纳什的表情,像是非常期待这是一名数学系的研究生,并且对方接下来就要拿着一道解了很久的数学难题来求教他一样。
  “我,不……我不是,我是学经济的。”高个子连忙摆手,无意间看了威廉一眼,突然想起他那句“我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委婉拒绝,从脖子到脸瞬间红了红,丢下句“不打扰你们了”转身立刻跑走了。
  威廉亲眼看到约翰·纳什眼里的那点亮光像是火苗一样突然熄灭了,老人又恢复到了之前那副一动不动、沉默无语,像是迷失在自己思绪里的模样。
  扫了一眼对方面前的空盘,威廉提议:“纳什教授,我送您回图书馆?”
  约翰·纳什缓慢而又沉默的朝威廉点点头,站起身,蹒跚的朝餐厅外走去。
  ……
  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曾说过:“天才有两种类型,一种就像我们大家一样,只不过更加卓越,而另一种就明显具有非同寻常的智慧的灵光。我们都能跑,其中一些人可以在5分钟里跑完2千米,但是我们中间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取得足以和巴赫伟大的G小调格曲媲美的成就。”
  约翰·纳什的天才无疑就属于后一种,而且是最为神秘和古怪的类型。
  威廉和对方行走在普林斯顿校园里,敢和纳什打招呼的人并不多,哪怕有人认出他们,也是用崇敬的目光看上一眼就走开了。
  这和哈佛校园里的情景不同,哈佛也有不少教授是诺贝尔、普利兹克、菲尔茨或图灵奖的获得者,他们毫无疑问也是天才,而哈佛的学生在校园或图书馆里见到这些教授,总会很恭敬的打上招呼再走开。
  不过当威廉看到那些没有问候纳什的学生,在遇到其他教授时却用很礼貌的语气打招呼后,他明白了这不是普林斯顿和哈佛之间存在区别,而是纳什和其他人之间存在区别。
  或许这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传记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在传记里,凭借意志力治愈了精神分裂症并获得了诺贝尔的约翰·纳什是一个最终的胜利者,他的一生富含极大的传奇性,但此刻站在威廉面前的,则更像一位熬过了三十年精神折磨与清苦生活,仍没有摆脱阴影的孤独老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