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gl]凰涅天下 番外完结 (君朝西)



反战派朝臣暗道卫希颜狡猾,这论题明显被她带歪了。

胡寅心忖不能被其牵着走,从民生出发反驳道:“若民不能享盛世之福,反因盛世而苦,如此盛世与民何干?”

他话里的意思是,如果百姓不能享受到国家强大带来的好处,反而因为扩张疆土的战争而受苦,这样的强大于百姓有什么用呢?

卫希颜道:“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仁为本,外王,礼仪法度军事。汉朝外王政策是好的,但忽视了内圣。民生苦,战争只是外因,内因才是源头。天子仁以爱民,是治下所有的百姓,而不只是权贵阶层。但汉武朝廷无视权贵苛刻剥削百姓,过于偏袒权贵利益而忽略平民利益,这就失了中道。内政失中,百姓遂苦。汉亡于黄巾,而非亡于外战,此即不修内圣,失了中道之故。”

名可秀给卫希颜诠释的儒学很简单:真相就是一个内圣。

只要内圣做好,辅以适度的外王,岂惧王朝更替?

“战争与民生并非对立,端看战争的耗费是否有度。我朝虽多有征战,但远称不上穷兵黩武。从开战三佛齐以来,历次外战,可有耗费国力过度的?即使消耗庞大,但战后所得也能够弥补,甚而还超出战争之耗。这些户部都有计算和估测。”

卫希颜说着,看了一眼户部参政。

朱倬上前向皇帝一拱手,说道:“卫枢密所言无错。朝廷历次征战,其所获均溢于支出。”他说着举了例证,“如昆明府东川郡,大理国出铜均来于此,经矿冶署预测,年开采量将超过江南西路铜坑一年之和。此外,滇西、滇南,已有三处金矿,四处银矿,还有未发现,需待探矿局进一步探测。”

又说吐蕃:“吐蕃战争目前尚是支大于入,但是吐蕃仅林木资源就超过安南路,还有矿藏,据矿冶署的分析,有铜矿的可能性极大……”

南洋就不用提了,瑞宋州至今仍是大宋最大的金矿出产地,南金洲的金矿开采也形势喜人,华宋州的商税超过广州和泉州之和,采用大宋耕作技术和先进农具的琉州(琉求)的水稻产量迅速提升,这使隔海相邻、田少地少的福建路直接受益。

正因为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历任户部参政,叶梦得、谯定、向子諲、富直柔、朱倬,都是卫希颜对外征战的支持者。

  ☆、战争价值

户部参政的声音严肃刻板,就像户部账籍上的白纸黑字,不带什么人情味,只是客观地表达事实。

廷辩论到这里,已无再辩下去的必要。

这并不意味着反战派朝臣就此认输了,只是卫希颜抛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论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并不是卫希颜一口咬定了蛮夷是禽兽,是儒家很早就这么说的,物竞天择论则是以实证论证了儒家说的“无礼如禽兽”。

一旦战争的大义之名确定,后面就只能论战争的度。

而衡量战争有度还是无度,谁还能比户部给出的数据更权威呢?

辩战至此,再辩下去亦是无益。至少,不要指望这次驳倒卫希颜。

随着退朝声起,百官依品级鱼贯出殿。

出了大庆殿的閣门,胡寅、朱松二人在前,曾几和张九成落后一步,四人同行。

一阵寒风扑面,胡寅紧了紧大氅的领子,忽然开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们怎么看?”

朱松拢着袖子,胡须在风里微拂,他声音很慢地道:“有理,有据。”

胡寅没再说话,后面两人也没开口,只慢慢向前走着,在寒风里思索。

物竞天择,和儒家的仁对立。可是放眼天下,不仅仅是蛮夷,就是在大宋,也随处可找到例证,人与禽兽之道是并存于世。拿来作为华夷之辨的证据尚是其次,更要紧的是,这是一个通行世间的法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吾辈为官,何尝不是在‘竞’。儒学道统亦然。”曾几背着手叹息道。

前有王学未倾,后有理学劲起,程学前景堪忧啊。

……

退朝后,已是午膳时辰。赵昚留卫希颜勤政殿用膳。午膳只有四素二荤,相比高宗皇帝赵构嗜好美食佳肴,赵昚在饮食上颇为简单,很有仁宗皇帝的风范。

君臣简单用了一膳,便在梅园里行走。

“国师在朝会上提出的那八字,似还有未尽之意?”因不在朝殿上,赵昚便称卫希颜“国师”。

卫希颜在朝会下对皇帝说话更直白,“国与国的利益,从根本来讲,是对立的,说到底,就是物竞天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者就只有被吞食的份。

“国家要强大,就必须不断向前,一旦止步,就会被稍弱的国家追上,成为被逐食者。如大宋与大周,同为华夏族国家,有共同的种群文化,在世界各族国家中,我们两国有共同的大利益,故而对外是同盟,但对内仍是‘弱肉强食’的竞逐者。周弱,便会被宋吞食;宋弱,便会被大周吞食。有一个强敌在侧,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各方面不仅不能止步,还要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保证大宋是逐食者而不是被食者。”

她顿了一顿,道:“陛下可知,如今大宋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赵昚一怔,想了想,道:“可是北周的军力?”他看了枢密院对周军攻打吐蕃的军力和武器分析,其军器发展着实令人吃惊,虽然与大宋第三代枪炮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和南北战争时相比,其进步已是骇然了。

卫希颜却道:“只要朝廷在军器政策上不犯错误,保持对军工的投入,重视、奖励军器研究人员,军器优势还是能够保持的。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军事方面,却必须用征战来解决,或者说,扩张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赵昚不由慎重了,止步道:“请国师言明。”

卫希颜立在梅树下,道:“朝廷自南渡后,就施行仁政,轻徭减赋,农户负担减轻,各地又兴修灌溉水利,耕作技术和水车、农具等都有了革新,稻麦产量提高,农家有了更多余粮养活人口,疾疫署种痘的推进和《种痘指南》的发行又减少了幼儿的夭折,这些都使大宋的人口增长率每年都在提高。

“但人口多,有好处,也有坏处。土地是有限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怎么分?垦荒的地总有一天会垦完,砍林为田、围湖圩田也不是长久之策,一旦过度就会破坏自然环境,洪水、泥水流随之发生,人类就是自己给自己造天灾。”

宣和年间的人口统计是一亿,这还没算入天下的隐户,其中南方人口就占了总数的七成。靖康之难时又有北方逃难人口涌入,而且淮河以南没有发生战争使人口减少。这使大宪十年户部的人口普查统计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八千二百万!

这个数字把政事堂的两位宰相吓了一跳,因人口增长带来的喜悦很快变为了忧虑。

——人口的增长远远高于土地的增长,如果说现在很有很大的垦荒空间,那么十年后,二十年、三十年后呢?总会有土地不够用的时候……没地的农民会怎么办?造反,暴.动,推翻朝廷。唐朝的灭亡就是例证。虽然唐朝的人口还没有达到土地承受的上限,但土地兼并太严重。而大宋也存在土地兼并,即使朝廷明令禁止却无法禁绝,最重要的是人口增长抑制不了。

卫希颜发动对吐蕃的战争能得到两位宰相的坚决支持,人口压力是很重要的原因。

“人类最可怕的,就是如同蝗虫一样的繁殖能力。然后像蝗虫一样,啃食所经过的一切地方。”卫希颜曾笑着这么对名可秀说。

在卫希颜那个时空中,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但这个时代不可能,多子多福、繁衍宗族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卫希颜如果提出这个国策肯定被人成当疯子——领先时代一步是哲人,领先十步就是疯子。

解决人口压力,目前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扩张疆土。

而比起“为扩张而战”,显然“讨伐无礼如禽兽的蛮夷”这个理由要大义凛然得多。

但对皇帝是不需要隐晦的——政治本就是对己国的仁,对他国的不仁。

“大宋必须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她对皇帝道,“长江以南,除两广外,均是土狭人稠之地,两浙、江东、江西、福建、成都府路都属人口大路,已形成人满之患。正是因为土地有限,农户养不起太多人,以前普遍盛行杀婴。”

在江东路,“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江西路“生子不能赡,即委弃不顾”。湖北岳州、鄂州等地,每户习惯上只养育两男一女,此外所生者一律弃溺。福建路最为地狭人稠,溺婴之风最盛,尤其建宁府、南剑州、汀州等地,通常只要一个独生子。建炎二年,《福州乞置官庄赡养生子之家札子》中就有道:“纵生十子,一子之外,余尽杀之。”

赵昚只是听着就觉得沉重,要亲手杀其子,这是得为生计迫到何等地步!

卫希颜道:“儒家讲仁爱,是先爱其亲,再爱他人。先爱自己的国民,再爱他国的国民。要为自己的国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土地,就要挤占他国国民的生存土地。这就是物竞天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