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gl]凰涅天下 番外完结 (君朝西)



与佛祖、上帝相比,三清真是混得太差了。

《封神演义》构造的洪荒神仙体系很多取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但许多上古大能,如盘古、女娲、共工、祝融、后弈等,并没有进入道教的神仙谱系,或者是他们的分.身拥有神位仙位,而真身却没有列入道教神仙中。这使道教神仙谱系与民间神仙传说产生了割裂,混淆了民间百姓对道教神仙的认知。

而信众来源于民间,百姓对神的认知是宗教传播信仰的基础,主神的信仰又首当其冲。

道教的主神有三个:三清。

当是时,谯定却说:“道教的最高神只有一个,‘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谯定吟了《道德经》中开篇的三句,便只捋须但笑不语了。

“无”,是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二者,源同而名异,俱为玄妙、深远。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故而,道教求的最高神灵其实是“道”。

名可秀目光悠悠地接了一句:“佛教的最高神,为佛。”

是佛,不是佛祖。

谯定捋须而笑,其他诸人也都各自意会一笑。

这两位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老子静中体悟到的道教最高神灵是“道”,释迦牟尼体悟的“佛”,耶稣体悟的“上帝”,穆罕默德体悟的“真主”。三大宗教的主神,其实都是传道人。——这是卫希颜的意会。

她便也目光悠悠地接了一句,“道教既在世间传教,必得有一个传道人。”

——是一个,不是三个。

这个传道人,就是主神。

在历代道教的教义中,都称老子,也称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教主,这也是民间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一个宗教的教主,就是这个宗教的主神。而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的至高道典。——老子或太上老君是道教的主神比起尊三清同为主神,无论是教义上,还是民间认知,以及唯一主神的信仰上,都比尊三清为主神更合适。

再者,比起在民间广为宣传三清来改变人们固有的认知,在道教内部改变主神相对容易:修改神仙谱系,修改涉及主神名号的道经,重塑道观的主神像,重印主神画——虽然工程也不小,但改变内部总比去改变天下轻松。

道录院衔领天下道门变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修改完善道教的神仙谱系。

“道”被放在了最高神位。

因为在道教经典与道教教义中,公认“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天地是道产生的、主宰的,人和万物也是‘道’产生的、主宰的——宇宙之中的‘道’才是最高的主宰。

若道教无“道”,民间传教活动将会沦为有术而无道,信神不信道。道教若无道,则会成为占卜之教或鬼神之教。

但是,“道”具有神性,却是无人格的神性,看不见,摸不着,不易被普通民众和一般道士作为主神而信奉。故而,“道”还要化为有人格的神灵——太上老君,成为道众信仰的主神;“道”在人间传道,则化为有肉身的人——老子,立《道德经》,传道法。

从隋唐起,道教历来就有“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老子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如果太上老君的神位在三清之下,与“一气化三清”说就是自相矛盾。道教神仙中最不能自圆其说的,就在主神这里。如今,道教变革终于将主神位圆满了。

在太上老君之下,是三清。

三清之下,是玉皇大帝。居住天庭,主宰宇宙,总管三界、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五道的一切阴阳祸福。是太上老君和三清赋予神权的总管理者。

玉皇大帝之下是四御,协助玉帝管理天上天下。

在变革前的神仙谱系中,玉皇大帝为四御为首,另“三御”是紫微北极、勾陈、后土(女)三大帝。

变革之后,四御是紫微北极、南极长生、勾陈、后土四大帝。

道教是求长生之道,将南极长生大帝的神位提上来就很有必要。

“四御”之下是“五帝”。

道教神位和朝廷祭祀的五帝历来是: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炎帝,北方黑帝颛顼,西方白帝少昊,中央黄帝。

卫希颜提出女娲,既然神话中有“女娲造人、补天”这样大的功绩,为何没有列入五帝之中?且不提伏羲、炎黄二帝,难道还比不上颛顼、少昊的功绩?

卫希颜铁了心要将女娲扶上位。

这跟“后土”女大帝不同。

后土是虚构的神仙,而女娲代表了上古母系氏族时代的首领。

随着大宋学者们对甲骨文和《山海经》的研究深入,卫希颜相信,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时代”必将被学者们挖掘出来。但是,这个新学说的出台必将遭到无数的怀疑和打击,最终能否成长还是两说。而宗教和神话的传播比起学说的传播要来得快,也有更多方便的渠道,道场说经、书肆话本、勾栏瓦子的话戏、酒肆茶楼的说书,还可以在民间评选神仙十大美男美女榜、十大神仙武力值榜等等,可做的花样多了。而这些方式都可绕过官方,在民间进行传播影响。

这是名可秀和卫希颜的构划。

但从一开始,卫希颜的提议就在道教遇到了阻力,在道录院、道门内争议都很大。

卫希颜一力坚持。

她的身边也积聚了不少的道门。“国师道宗”这面大旗还是很好用的,宫观道观处在世俗中,除了不为红尘所动的外,要想昌盛,少不得要有来自上位者的支持,卫希颜就是道教最好的选择。这些各宫观道院都开始发表言论支持卫希颜,与教派发展前途相比,给出一个神位有多难呢?又不是三清、玉皇、四御。

最终,道录院内多数压倒少数,女娲踢掉颛顼,登上北方黑帝神位。没有替换白帝少昊,是因道家五行中,水代表黑色,而水为太阴之极,尊女娲为黑帝还可扯上阴阳理论。

不过,让朝廷祭祀大典的五帝换上女娲就不容易了。

这牵扯到儒家。

儒家不像道门,不太执着于神仙是男是女——道教本就遗留着上古阴性崇拜的影响。道教的神仙谱系中高位神仙多为男性,也是因为世俗是男权统治,迎合而形成的。之前道门中有反对之声,很大原因就是担心儒生反对。如果不是有卫希颜这面大旗顶风,道录院也很难统一声音。

在道教内部替换还好说,上升到国家祭祀,就不是道教一家的事了。有儒家的反对,女娲这位道教“黑帝”要进入到朝廷的五帝四郊祀中,可以谓之四字:道阻且长。

但朝廷祭祀也不是铁板一块。儒家祭祀尊奉的《周礼》并未明确“祀五帝”是哪五帝,只有帝号,无人物。在儒家所著的典籍,如《礼记》《史记》,又有治世的“三皇五帝”,而治世五帝与祭祀上的五帝是大有差异的,比如伏羲是治世三皇之一,在治世五帝之上,却是“祀五帝”中的青帝伏羲。儒家尊奉的圣皇圣帝与祀帝的差异,就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地方。

按卫希颜的战术,是要先利用宗教和话本小说在民间传播普及新的神仙谱系,然后“农村包围城市”,影响朝廷祀典,将女娲推上国家祭祀的神坛。

这些都不需要与陈如瑛细细言说。

明面上看,只是道门神仙谱系的变革,而暗底里,却存在着与儒家的斗争,与男权的斗争。

卫希颜只提了提道门的养生术,“道教养生,融合医道而成,经千年积累,已成体系。于信众而言,比起长生的虚无,看得见的长寿更实在。这也可成为道教传教的一大工具。”

谁不想活得健康长久呢?越是有钱有权的越怕死,道教养生术会让它得到贵族的支持,减少在国外传教的阻力。

游方道士多半都识得些药草,通晓些医理,有几手治病的活儿,通过治病传道很容易得到病人和家属的感激,由此对道门产生敬仰,进而成为道教信徒就不远了。

卫希颜记得西方传教士就是用金鸡纳霜打入到康熙朝。道教也可利用“道医”的优势,以药、医为传教之用。这在宗教排外严重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医家身份也是个很好的掩饰。

不过,在吐蕃传教,道医的作用恐怕要小得多。藏医也很有名呐,好像藏僧中就有很多是藏医。而且藏药种类繁多,很多都不同于中土,道士们要想在吐蕃行医传教,恐怕有得搓磨了,至少就地取材就是一大难题。

然而,无论如何,比起在西方国度传教的难度要小得多了。卫希颜心道,至少不用担心成为“异端”,被宗教裁判所架到火刑架上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