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gl]凰涅天下 番外完结 (君朝西)



朱震心道:这老狐狸,又在哭穷了。

同为政事堂参政,他自然知道朝廷这几年用钱处多,但财政绝不至于像叶梦得说的到了“不算细帐,没有活头”的地步了。

算起来,三佛齐国赔偿的黄金还有一半没动用;市舶司去年上次的接近三百万贯,而华宋小小一岛州就交了五十万贯余;还有瑞宋州的金银铜矿,铸成钱后支应了军费、抚恤费,减去了财政的一个大压力,至少不用从农税商税中去支应这一笔。

说来说去,这个抠相公,不外乎是想卡着预算,多抠点下来。

朱震慢慢地捻着自己的胡须,话语里打着机锋,“圣人之道,仁以爱人,政以宽民。保息之法乃王道,耗费虽巨,亦不得弃。幼及幼,老及老,贫有食,居有屋,乃士大夫之责。今赖圣主之德,行民生之策,吾辈须得戮力同心,措置周全。”

叶梦得心道,若措置不周,还赖户部少给了钱不成?——这朱子发,当了三年参政,倒是会打埋伏了。

建造安居屋的预算他心里是有数的,只粗略一算,工部提上来的预算便至少有五成是虚报,是给工部官员吃下的“油水钱”。向来城建路建和水利都是官员搂钱的大项,虚报多拿,已是常例。朱震算得上廉臣,不贪不贿,但下属层层官吏却不是个个干净。

这些道道叶梦得门里清,心头冷笑一声。

兵部参政周望是怎么去职的?——除却自身贪贿外,还要一桩重要罪责就是“纵属贪贿”。

一个“纵”字,便可动摇政事堂的椅座。

当然这些思量,叶梦得不会去提点朱震。

论私交,他们的交情没深到那个地步。何况,朱震若动一动,胡安国就少了只臂膀。争夺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叶梦得便又多了一分胜算。

他呵呵笑了声,道:“吾辈臣僚,自当戮力为政,不负圣望。”

这话说得圆滑,既不算应承,也还算没有商量余地。

朱震捻了下须,便也哈哈笑了声。

骑马行在后面的宋藻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一闪而逝。才一转眸,便与朱跸的目光对上。两人眼底各有思量,微微一笑,各自移开视线。

“二位相公,前面就是学堂巷了。”朱跸扬声向前道。

因共济学堂占地广,一个学堂就占了一巷地,故而临安府造册时便定名为“学堂巷”。巷口两边是商铺,有文具铺子和书铺,也有米面铺子和布铺。朱跸介绍说这些都是共济会的产业,学堂里的学生课闲时便在这里做工,补贴学资,而商铺也用较低工钱雇到能识文会写算的小工,两相得宜。

一行人顺着宽阔的巷道往里,向前行出三四十丈,才见到学堂的院墙。入眼是红褐色的砖墙,砌得很整齐,墙上没有涂白垩也没有粉饰朱漆,显得很质朴。

随行的工部将作监比较懂行,知道这种红砖的价钱比青砖便宜一半,因比土墙坚固耐用,而价钱高出不多,很多书院都用这种红砖起墙,但有钱书院多半都会涂白垩粉朱漆,显得光亮堂皇,不像共济学堂这般裸出来,心底便有几分鄙夷,心道共济会不是没钱,怎的连墙都不刷一下。

顷刻,一行人来到学堂正门前。

……

学舍里正在授课。

都斋章舜举正给大学斋的学子讲《论语》,听到门房通报,谦和的面容上流露出讶色,随即捋须一笑,吩咐学生自修,带着四五名夫子往大门相迎。

叶梦得等人正在鉴赏大门匾额上的“共济学堂”题字——字是颜体正楷。诸人中不乏擅书者,观之片刻,都暗暗点头:书匾之人至少有三十年功底。

国子祭酒何涣半眯着眼看得认真,半晌,捋着微翘的胡须道:“方正端严,笔力圆厚,可得颜公八分。不过,内骨外雍,少了气势,失于圆融。——综论,可得六分。”

国子祭酒是本朝颜体大家,却说自己只得了颜体八分,这会开口给了人“六分”,是相当不易的评价。

朱震便笑道:“难得呀难得,国子祭酒开了青眼了。”政事堂宰执中颜体写得最好的是刑部参政范宗尹,却也只得了何涣“五分”,范宗尹便调侃自己说“不得国子祭酒青眼”。

在场官员多半听说过这个掌故,纷纷笑起来。

笑声歇下时,宋藻开口道:“这‘共济学堂’可比不得‘国子监’——颜体正书气势雄浑,观之巍然。”他微微一笑,“这里,雍容正好。”

这个“雍容”不作“华贵威仪”之解,而是指温文有礼的气度。

太学祭酒苏駉拊掌道:“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文雅又朴实,才是君子。

其他人细一嚼量,都品过味来。

这里是共济学堂,是民间的一所义塾,需要质朴而不是华采,需要谦恭而不是张扬,这样的气度才适合这所学堂,适合进入这所学堂的贫寒学子——德之以谦,不事骄扬,不慕富贵。

也有官员心道:一幅匾书而已,想多了吧?

何涣慢慢捋着胡须,眯眼盯着匾额右下方的篆印。

——凤山?

何涣皱了下眉,这字号很陌生。

叶梦得也在看这道篆印,神色有些古怪。

他去过临安商盟,见过商盟外面的匾额、议事厅内的屏书,虽然字体风格与眼前的匾额有差异,但内里的风骨却是一致。不过,“凤山”这篆印他却是头回见到——临安商盟内的题书篆印是“信诚慧中”,嵌含了名可秀的字“中慧”。

想来“凤山”便是名可秀的号了。

叶梦得默念了两次,心底忽然浮起一丝怪异之感。紧跟着,他暗地摇了下头,心道:应该只是同音而已,不是那个人。

何涣已招来门房问:“此匾何人所题?”

门房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此乃名会首所题。”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尊敬。

何涣咦了一声,胡子翘了两下,又伸手捋了一下,半晌,方板着脸说了句,“倒是难得。”

苏駉惊讶过后便哈哈笑起来,语气揶揄地道:“仲浩兄,要不要减去一分?”

何涣脸色一涨,一甩袖子怒道:“好即是好,岂可因女子而贱字焉?!”

苏駉拊掌大乐。

何涣怒而瞪之,又一甩袖子,呛了回去,“字是好字,是否文质彬彬,却言之过早。”

苏駉捋须眯笑着眼,“嗯,那就走着瞧。”

两位祭酒在这边斗嘴,其余人都视若不见般径自谈笑。

——自从太学从国子监下升上来,与国子监成为并立的最高学府后,两方的学官和学子们就时常较劲掐架,嘴皮子仗打得多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众官正说话间,便见五六名头戴东坡帽、身穿青布或蓝布棉袍的老夫子正从学堂内迎出来。当先的老者五旬年纪,貌相文雅,气质谦和,举步雍容地迎出,和那匾上的字甚为相谐。

众官心里咦了声,都涌出一句:文质彬彬。

老者长身揖礼,神色不卑不亢,“学堂都斋章舜举,参见相公,诸位官人。”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古代的福利制度发展到宋朝时是一个高峰,再往后到明清时,又缩减了下去。

咳,这章还是侧描……

正文 327教以非仕

一众官人进了学堂。

为免惊扰学生,侍卫和衙役都留在了门内的歇廊内,马匹也拴系在了歇马石上。

章舜举陪行在两位参政身侧,其他几位夫子也分别陪行在其他官员身侧,以备随时问询。出了歇廊,顺着雪水仍未干的碎石子路向前行,经过一个长宽四十余丈的体修操练场。

众官员只扫了一眼,视若寻常。

由凤凰书院而兴起的体教学风,已经渐次影响了其他书院,很多书院效仿开设。而礼部文教司也在去岁发下部文,要求各府州县官学开设体修课,对私学则不强求,各依条件而设。

共济学堂辟置体修课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时雪水尚未干净,操练场的黄土平地还有些泥泞,但已经有一个班的学子身着短褐,跟随体修老师喝声练拳。

他们练的是锻体拳。

凤凰书院刊印的《锻体拳》已经广泛流传开来,在各地州县的书铺里,花上百文钱就能买上一本。图文对照,解释清晰,易学易懂,而拳路也不复杂,坚持习练,就能强身健体,而且,还有一定的技击性,可以防身之用。

当然,不能与军中习练的军体拳相比。

这一大群官人从操练场旁边缓缓经过,场上练拳的学子们却似没有受到影响,没有谁引颈张望,仍然专注地喝声、出拳。

“……不错,专注方能为学。”文教司郎中张致远看了一会,微微点头。

过了操练场,迎面两座建筑。左前方是一座歇山顶的殿堂,右侧后是一排青瓦学舍。

歇山顶的殿堂青瓦红褐墙,青瓦学舍上下两层楼,也是红砖建构,没有涂垩漆朱,而屋梁窗槅也未做雕琢漆饰,看起来十分简朴。但因设计上的巧妙构思和工匠的技艺出色,使得各种细节都处理得极好,并不觉得粗陋,反而有一种质朴之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