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金营内已有些躁动,既不出去劫掠,也不出去冲杀,这对渴望战利品、渴望军功的金军将领来说,无疑是窝囊憋闷的,其中又尤以完颜宗辅的怨气最盛。
作为完颜宗干派到军中监视完颜宗翰的元帅监军,完颜宗辅早就对完颜宗翰的“不进取”心怀怨愤,甚至怀疑这厮是假意投靠兄长宗干,暗地里却是投了完颜宗磐,所以拖着大军不作为,好让完颜宗磐争储胜出。但他这种猜测毫无佐证,加上性情骄横,在军中得到的拥戴甚少,没几个人理会他对主帅的毁谤之言。不过在宋军垒堡围城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金军将领对完颜宗翰的“守城不出”战术犯了嘀咕。
完颜宗辅按捺不住,再次嚷嚷道:“蒲鲁虎已被宋狗打得损兵残将,我们难道还要窝着等宋狗来打?粘罕,你到底在等甚么?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女真勇士,不是缩在营地里的乌龟!”
“元帅,让末将领军出城,挑了宋狗的营寨!”一位女真将领忍不住道。
其他几位将领也流露出跃跃欲试之色,他们不明白,为何主帅要忍。
完颜宗翰伸臂按下,帐下一静,他沉肃下令:“各军下去准备,三日后,我军从北门出。”
“哈哈,好!”完颜宗辅一拍大腿,“早就该狠狠杀一场了!”
“元帅,请让末将打前阵。”几位女真将领纷纷拍着胸脯吆喝,争着打前锋。
大帐内的女真将领中,唯有完颜宗弼坐在酒案后未请出战,目光幽幽的深不可测:粘罕堂兄不会在这时候与宋军决战。
完颜宗翰目光扫视帐内,待众将静下来后,道:“不是出战,是北撤代州。”
完颜宗辅和众位将领都是一怔,而完颜希尹及几位幕僚的神情却无异色,显见早已知道主帅的决定。完颜宗辅已经嚷出声来,“粘罕,你疯了?这时候撤甚么军?难道你怕了那些宋狗!不行!我不同意!不能撤军!”
就这样撤军岂不是便宜了蒲鲁虎!
他气得跳起脚来,怒瞪双目,指着完颜宗翰骂道:“我就知道,你和蒲鲁虎那厮勾搭在一起……”
完颜宗翰“砰”地摔了纯金酒盏,雄伟的身躯站起,沉重如山的威势直扑而出,压得完颜宗辅后面的话噎在嗓子里,他“锵”的拔出腰刀,如削泥般斩下帅案一角,“违令者,有如此案!”
帐下诸人都噤声。
完颜宗翰扬刀指向北方,“记住,我们的战场不是在这里!在我们背后,有两头凶恶的狼,正露出獠牙,等着我们和宋人两败俱伤,然后扑上来狠狠撕咬!”
他的声音高亢凌厉,“我们的战场,在北
方!在草原!”
***
北方的战争没有影响南朝的政事,户部在去年十月中提出《币制变革法案》,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争论,随着卫希颜出巡江北,等于朝廷对是战还是观望的战略已定,跟着,朝堂上关于币制的争论便激烈起来。
门下省谏议院、翰林学士院的一些臣子纷纷上折反对,说:“自有帝朝以来,即立铜为币,千年来朝代更迭而未有币制更替者,可见此乃不更之古法,变之则招祸,损国不利民……”
这些反对言论并没有动摇户部参政叶梦得的决心,政事堂诸相至少有一半都不反对这项革新措施,毕竟能有效解决朝廷的“钱荒”,这对政事堂执政的诸公而言都是桩好事。
当朝中还在争议币制法案,司农寺上折《青苗法改良议案》掀起了另一起波潮。
鉴于当年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遗祸甚重,谏议院、学士院的炮火几乎都朝着陈旉的青苗法轰去,无形中减少了币制法案的鞭挞之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事堂的决心和皇帝的支持,遂在正月大朝会后通过了《币制变革法案》,从户部和少府寺抽人,组建造币司,着手制订细则,计划在三月十五正式发行金银新币。
司农寺提出的《青苗法改良议案》却被搁置,陈旉有些丧气,名可秀安慰他说:“诸多良法都不是一蹴而就,待钱庄成熟、新币发行并立稳,青苗法改良的阻力就会减小。”她原先的打算,就是让青苗法先在朝堂上混个眼熟。
陈旉的士气又被鼓舞起来,捋着须子诡诈地笑,“过两月某又提请复议,一次,两次,三次,……嘿嘿,烦死那帮老顽固。”
名可秀只笑不语。
过了正月,京城已有了春意,柳树抽出新条,燕子回巢,俄而飞出泥窠,在雕梁画栋的屋宇间盘旋呢语。
清晨的临安商盟内也是鸟语啾啾,燕语呢喃。名可秀坐在雕漆案几后,听取粮商行会的总执事柳松禀报各地的粮价浮动状况。按例是月报、季报,但北边战事开启后,名可秀便要求粮商行会总执司每半月汇总一次。正月二十八做汇报时,名可秀吩咐柳松将三年内的粮价波动做出总表来。
柳松递上一札帐务司熬夜做出的各产粮大州的粮价波动曲线表,身体端直地跽坐在案几后,禀报道:“总体来看,自江南、两淮平灾后,粮价从每石三千文的高处跌落至八九百文,之后各地粮价虽时有波动,不过上下三五十文,涨落都很平常。
“但从去年五月起,各产粮大州的粮价就只涨不落,每月看似仅八九文的涨价,累加起来却是个大数。尤其蜀地,从年初就开始涨,去年正月,成都的粮价是九百五十文,
到腊月底,已累计涨到二千七百文每石。
“此外,江陵府、岳州、鄂州的粮价涨幅亦颇高,今年正月初的粮价和去年五月相比,上涨了两成。江宁府、扬州、苏州、湖州的粮价亦各涨了一成……”
“去漕商行会查一查,这半年来都有哪些粮商、豪家往蜀地运粮。”名可秀翻阅着那札表图,声音徐徐平缓,却自有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
柳松暗底打了个噤,心道:盟首怎么知道这些粮食都是运了蜀地?心里倏地一凛,蜀地,成都,剑门……难道是偷贩粮食给北朝?
铁丑静坐在名可秀身后,心底疑惑不解:宗主不是早就知道北朝预谋战事,通过蜀地边境运粮过去么,对那些粮商、豪族的私贩作为亦只当没看见,这会怎的又要粮商行会去查了?
柳松到漕商行会走一趟,便等于明晃晃地告诉别人:商盟在揪这事。若真要惩治这些不法商家,岂不是打草惊蛇,让人有了准备?
柳松施礼退出禀事厅后,名可秀合上表札,道:“通过商盟去查,就是要敲打他们。识相的自会收手,至于不识相的,被查处问罪亦是应当。”
之前她对粮食走私北廷故作无视,是为北边的战事尽一分力,但走私的商家已做得过火,只当粮价连连上涨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对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名可秀弃之不可惜。
她让柳松代表商盟去查,消息关不住,便敲打了贩私粮的商家,同时暗地洗清临安商盟的嫌疑,之后官府如果查出隶属商盟的商贾牵涉进贩粮案,这把火也烧不到商盟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战争篇是必须要写的,缺了这部分就不完整了,嗯,对战争无爱的童鞋们就略过吧……后面的战场将转移,往草原上转移。
关于感情,貌似某西在文案中提过,这文不是以感情为主,只想看感情的同学只能失望了,后面的感情戏是比较少的。
写这篇的文章就是缘于一个梦想,缘于对那个时代的遗憾,以及延续到今天的文明的思考,民族性格的形成、时至今日社会的风俗形成,都有它的历程,而许多东西被忽视了……
或许这只是某个人一些纷扰已久的思考,努力地写出来,希望能得到一些共鸣,就足以欣慰了。有同学说,那你不应该选择GL向,GL文中看这种文的太少了。但还是不后悔,BG、BL文里都有这种对历史变革的思考的宏篇,为什么GL文不可以有——这也算是填补空白,弥补遗憾吧。但若因为是GL向就抱持着看百合感情为主,那就偏离此文的主旨了,并且我认为,也失去了这篇文最可贵的内髓。
☆、借刀杀人
三日后,柳松禀报,湖州界身巷的粮食交易价格已急剧下跌,估计再过两日就会跌回到去年六月时的粮价。
界身巷就是宋代的现货交易所。
最早出现在都城东京的东角楼南通巷,那里是金银钞引交易铺的集中地,行会为了方便聚会议事在南通巷内建了一座门楼,渐渐的这里除了议事外,成为行会内不同的金银交易铺互相谈价交易之地,再后来非交易铺的大商们进入,由行会牙商做中人,寻找合适的交易方。
以盐引为例,手中握有盐引的商家可以拿盐引到官府盐场提盐,若不想做盐商买卖,也可以到京城的榷货务兑换现钱,但必须由京城的交引铺作担保,而这些金银交引铺对城内行户一般无条件担保,但对外地的商人就拒绝作保,迫使这些商人折价卖给交引铺,至少损失两成。不同的交引铺对盐引商人的盘剥当然有差异,于是兑引的商人们为了减少损失,就将盐引标出最低成交价交给行会,由行会牙商出面,接受不同交引铺的匣封标价和标购界数。次日牙商开匣,以出价高者购得,若最高价所标界数少于盐引商卖出的界数,则余下的界数由次高价购得,依此类推;至于买方出价低于盐引商的最低成交价,则被排除在外。
相似小说推荐
-
君莫思归续-似是故人来 番外完结 (洛儿殷) 2014-09-02完结 2015.06.24更新番外完结我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你,你莞尔的一笑,初见就成了结局。你存在...
-
花开时 (即墨凉) 晋江2014-09-02VIP完结顾惟沁是梁乐予的一个梦想,女神一样的存在。梁乐予以为会把这份喜爱一直带进坟墓,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