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哪有不淘的,都是那时候过来的,她们也玩不了几天了。”陆安一脸慈母的笑容,只是江琰她们看着不是很舒服,总觉得她话里有话,“你寻思了什么?”
“塾学,不指望她们学富五车,也不能目不识丁吧,我可是丢不起那人。”
“说的就跟你学问多好一样。”江琰不知陆安小时候的事,陆元宝却是个没有顾忌的,拆台的话张口就来,小时候的陆安可不是个好学的,自忖自己是个受过义务教育的,很是不把塾学放在眼里。
“怎么说话的,我那时候不是小吗,还不允许我大彻大悟啊。”
“那你是要出家?阿嫂可怎么办?”
“我看你是讨打。”陆安作势捏了拳头,一副恨恨的样子,陆元宝这么胡搅蛮缠的性子,有一大半是陆安自己惯得,小时候陆元宝长的可爱,陆安便事事顺着她,如今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又闹了不是,都多大的人了,一点儿也不稳重,还整天说元宝呢。”江琰嗔了陆安一眼,止住她屈起的手指,心虚的转而去摸鼻子,缓过来后才觉出自己这么幼稚的一面被江琰看到,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陆安的土地丰收了,旁人家的也不差,可以说涿郡的百姓总算可以过个好年了,就连一向吝啬的陆父都松口做了包子蒸饼等细粮吃食,吃的墩儿她们几个孩子是肚儿浑圆,眉开眼笑。
“陆二,陆二,在家吗?”陆安正窝在炕头上打盹,外头的声音都好像带了寒气,激的她一个激灵,瞬间清醒,“屋呢,进来吧。”
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陆勇大步走到门口,使劲跺了跺脚才进屋,饶是穿了羊皮袄子,仍是被冻得浑身僵硬,”还是你屋暖和,外面这天气,冻死个人。“
“可不是吗,谁也没想到今年的冬天这么冷,前几年都没遇到过。”陆安裹裹衣服下炕,把火盆烧旺了些,好让陆勇烤烤手,“勇叔这时候过来,是有事?”
“有事,没事哪个人愿意出门啊,热炕头窝着,那才是神仙日子呢。”陆勇揉揉脸颊,方觉得活过来了几分,“之前不是说要办私塾吗,我从三叔那里得的信,说是先生找到了。”
“哦?这时候找的哪门子先生,连门都出不去。”陆安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实在是连年征战之下,涿郡已经千疮百孔,稍有能力的人都早早的去避祸了,他们村一大半都是外来户,仅有的几个先生根本瞧不上。
“就是之前找的那个赵先生,五里村的,听三叔说,是主动来说的。”陆勇黝黑的脸上难掩兴奋,读书识字改变的不只是一时的状况,更有可能改变人一生的际遇,由不得他不兴奋。
“闹饥荒了?”
“可不是咋地,家里三个闺女两个儿,顿顿白面馒头,再大的家底也顶不住这样霍霍啊。”
“咱们给的钱不多,为什么选中了咱们?”
“这个我知道一点儿,不只是为了钱粮,赵先生腿脚不灵便,不能碰见阴天下雨,不然疼的没法动,这不是看上咱们的火炕了吗。”陆勇嘿嘿笑着,那叫一个得意,当初他们受过陆安的指点,要出去盘炕,五里村的人还看不上,说土炕脏兮兮的,有什么好盘,如今,估计都得后悔了。
第64章
“赵先生到了?那咱们可是得出去迎接。”陆安向来是尊重读书人的, 没把赵先生之前的拒绝放在心上,文人都是有些清高的,有些小性着实正常。
“明儿才到呢,三叔公就是让我通知一声, 说是等赵先生来了咱们就把束脩交了, 反正早晚都得交,给赵先生个方便。”陆勇嘿嘿笑着, 大手不住的搓动,显然很是激动, “我就寻思着告诉你们一声, 先把肉备下。”
“肉家里还是有的,倒是其他几样可能得另备一下。”陆安回想了一下,束脩好像是六样还是几样来着,她是记不清了, 看得陆勇又是一阵嘿嘿笑,“弟妹在家吗,问一下弟妹?缺什么我一会儿去镇上,给你带回来。”
陆安摸摸鼻子,不甚好意思的转身去里屋, 江琰闻言捂着嘴直笑,笑的陆安心里一阵发虚, 难道她记错了?
“家里肉是之前存下的,已经不多了,要拜师还是另买的好。”
“那就另买吧, 勇叔今天去镇上,让他帮忙买一套就好了,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没有,家里东西挺全的。”江琰不是一个注重物质的人,更确切的说是处事淡然,平日里她花钱还不如陆安,陆安却觉得她应该多花一些,“我看你簪子都不好了,要不要换个新的?”
“不逢年不过节的,换这个作甚,倒是墩儿,马上就是要上学的人了,得再给她做两件好衣裳。”江琰说着就下炕去了柜边摸索,“这上学啊,可不比之前了,是个大孩子了。”
“家里还有布料吗,没有让勇叔给带一点儿。”陆安跟着江琰过去,家中有多少东西她向来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没了买就是,不如江琰精细。
“自是有的,你去跟勇叔说一声吧,布料不用买。”江琰不时就从柜子了找出了几块布料,还有两件崭新的小衣服,看着也是墩儿的身量,“对了,你看看元宝歇了没,三丫是不是也到了入学的年纪?”
“成,我问问。”陆安一拍脑袋,她竟忘了三丫,还有陆山那边的福生,都是到了年纪的人,这样一算计,要买的东西估计不少,索性也不用勇叔捎带了,直接去一趟得了。
“勇叔,劳您等着了,我大兄那边还有一个小子,我估计得亲自去一趟。”陆安满怀歉意,大冷天的,让人家白白等了这么长时间,更不要说还是个长辈。
“没事没事,我就是高兴,那我先走了。”陆勇摆摆手,这么近的关系,说什么劳烦不劳烦的,搭把手的事。
不等陆安再次开口,陆勇就踏着大雪出了门,风风火火的紧,“阿姐,刚才是谁来了?”
“是勇叔,有个好消息。”陆安笑呵呵的掀开帘子进了厢房,陆元宝果然带着三丫窝在炕上,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要不要听?”
“要啊,什么好消息?”陆元宝半靠在炕头,把三丫的被子掖了掖,自然的很,陆安看着很是感慨,这个抱着她腿叫阿姐的小女孩儿,终究是长大了,会照顾人了。
“陆勇叔刚才来说,五里村的赵先生同意来开塾学了,明儿就到,估摸着这几日就得开拜师宴,我寻摸着三丫也不小了,学点儿知识,总是好的,再说跟着福生墩儿一起,好歹有个照应。”陆安心智不差,就是跟江琰在一起的时候,习惯了不动脑子,此时单独坐在这,她也就想到了。
“好啊,上学,让他们仨一起,好好学。”陆元宝很是高兴,她小时候也是上过学的,虽然不久就因种种原因停滞了,可这也给她带来了不少好处,就连孤身出门都比别人多了几分自信,如今她就三丫这么一个孩子,自然是要让她好好学的,就算不考科举,别的工作也是用的着的。
“成,三丫束脩我给她出了,让她好好学。”陆安一拍大腿,陆元宝手里不富裕她是知道的,毕竟是合离之身,还带着个孩子,纵然有她帮衬,也是艰难了些。
“阿姐不用这样,束脩我是拿得起的。”陆元宝扑哧一声笑了,陆安此举颇有些小时候的风范,一切都给安排的好好的,她只需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妹。
“那行,束脩你们自己拿,文房四宝我包了。”陆安认真看了几眼陆元宝,发现她不似说笑,便转了口风,“你不用推辞,只此一次,和福生的一起,当我送给这些孩子的入学礼物。”
“好,那我替三丫谢谢姨姨。”陆元宝没有再推辞,毕竟陆安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而且她手头也不是真宽裕,还马上就到年底了,身为子女,她不可能一点儿东西都不孝敬给老人,这都是开支。
“谢什么,让她好好学就成,不过三丫你给她起个大名?”陆安提醒了一句,上学的时候,要是再三丫三丫的叫,也太不好听了些,就是墩儿和福生那里,也是要改的。
“好,我想想。”陆元宝低头应下,看那沉思的样子,是放在心里了,陆安又冒着寒冷去了那边院里一趟,跟陆山他们说了一声,又问清了有什么缺的,正好明儿给带回来。
“外面真是冷,这天儿可以包点儿饺子冻起来。”陆安裹挟着一身寒气·进屋,在外间烤了会儿才进里间,“娘子,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饺子,什么馅儿的都好吃。”江琰眯着眼睛昏昏欲睡,说话的声音都有气无力的,反而是墩儿,早就睡得呼呼的了,陆安把她往一边挪了挪,脱掉外袍钻进去搂住江琰,“困了?”
“有点儿。”
“困了就睡吧,我抱着你。”陆安口中说的正直,手上却是不老实的掀开了江琰的衣襟,还有几分凉意的手激的江琰一激灵,困意一点儿没了,一巴掌就拍在了她手背上,“干什么呢你。”
“想你,我就睡会儿,不乱动。”陆安轻吻江琰的脖颈,牢牢地抱着她,这段时日,可是苦了她,墩儿也不知发了什么疯癫,非要睡在中间,稍一挪动就醒,不说亲近了,她连抱着江琰睡觉都成了奢望,“让我抱会儿,你看我手都冰了,给我暖暖,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