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无人好私语 (树下晾凉子)
- 类型:玄幻科幻
- 作者:树下晾凉子
- 入库:04.10
这才一日不见,太子何时学会的关心人?
既然太子殿下不为旁的生气,丫头们自然不再害怕,像平日般打趣道:“太子殿下这是在关心我家少将军?”
思昙能清楚见到天佑的每一个神情,就算思昙不通世事,不谙人情,别人若是在乎自己,他多少是能感受到些的。丫头都能明白天佑的本心,就算感受到的再不可置信,旁人都确认了他能不恍然大悟吗!
可在他的记忆之中,永烨除了日日挂怀姚青玄一人,何时在意过旁人。就连天佑的前世左宁,也不曾关心过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于是乎嘴里念念道:“你关心我”
“你可是我的少将军,不关心你我还能关心谁?”说着将思昙往床边引,既然已将思昙认定为自己的媳妇,此时这媳妇还天真懵懂,不知他心意,他自然是要表达的,自然也是要追媳妇的。“之前都是我不好,从今以后不管对谁你都别藏着掖着了,做你自己便好,我希望你做自己,希望我们能坦诚相待。我会努力及上你,你也不要事事都顺着我,你将事事都替我做了,我又如何进步,我若不进步,将来又如何保护你?”
闻言,思昙一怔,如果他没听错的话,天佑这是第二次说要护着他了!时时刻刻放在心里的人一通长篇大论,最后引出这般牵人心跳的话,思昙怎会不心动!“太子,殿下…”
“别愣着了,快乖乖躺床上歇息。你若不放心想帮我,便快些将伤养好,回到宫中与我做伴就行。善安昨夜可跑来我宫中念叨了整整一夜,想必今夜还来,你早些回来,便能早日救下我这双耳朵朵。”
总觉得今日的天佑与往日有些不同,平日他可没这么唠叨话多,听得思昙连正事都忘了,愣愣地点了下头便乖乖躺回了床上。
“这样就乖嘛!”说着捏了下思昙的脸蛋,接着看向一旁的丫头们,“好好照顾你家少将军,若明日再让我撞见思昙不乖,我便一人四十大板,让你们个个皮开肉绽屁股开花!”
天佑需回宫向父皇复命,原本也是想看一眼思昙便走的,如今看了这么多眼,又见随身侍从提醒时辰,便道:“你乖乖听话,我明日再来看你。”见思昙像个小兔子一般乖乖缩在被子里,不由又捏了捏思昙的脸颊,“我回宫了。”
“嗯。”思昙点了点头。
天佑虽心里不舍,便还是说走就走了。丫头们看着天佑远去的背影,对还躺在床上发愣的少将军道:“太子殿下今日怎么像是换了个人?”
另一个丫头见少将军没有搭话的意思便附和道:“太子殿下如今是逸王一案的主审,此案关系重大,自然是要成熟稳重些。”
问话的丫头又道:“可这也稳重过头了吧,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对了,他还盼着我家少将军回宫与他做伴呢,可昨夜将军吩咐少将军若将伤养好便要随他去军营,不再回宫了。太子殿下方才
满面期待,若是得知这个消息,会不会失望啊?”
“还有善安公主。”丫头突然忆起一事,“她还不知自己早被许配给了少将军吧?我看她很是喜欢我家少将军,好好的天作之合,青梅竹马,若是见不上面,便会活活被拆散了吧!”
“你瞎说什么呢!”
经丫头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醒,思昙才回想起义父昨夜的话,刚天佑提到回宫,他本想说的,不知怎的就忘了。
至于与善安有婚约一事,那是三年前皇帝与将军私下里定的,大将军跟思昙说过,被丫头们听了一嘴,再者除了皇后,便无人知晓。思昙此前还未当这是一回事,如今也不知怎的,突然当回事了。
☆、(三十四)
回到皇宫,天佑便在御书房见到父皇、母后、还有大将军三人。发现萦绕在三人周围的气氛不大对劲,天佑看了看母后的神色,对父皇行礼道:“儿臣前来复命。”
“你来的正好,你主审逸王一案,可知逸王要翻供?”皇帝问道。
“翻供?”天佑一时未反应过来。他就是怕逸王耍什么花招,便让人好生看管伺候,如今人还在深牢里呢,如何翻供?翻什么供?
“你看看这。”皇帝将一脏兮兮的布帛递给天佑。
天佑展开来看,上面清清楚楚用鲜血写着一份指认大将军的供词,落款处写着逸王的大名并加盖了逸王的手印。天佑今日看了无数遍逸王与其他官员互相勾结的文书,自然也认得逸王的笔迹,看来这血书是逸王亲手所述。
天佑连忙一目十行看了下去。其内容总的来说原是大将军吩咐他杀太子灭口,如今大将军却反咬他,大将军知晓他平时生活不检点,便借此将他屈打成招,给他安了个胆大妄为的罪名,置他于死地。孰知人人都知他胆小如鼠,若不是大将军拿他的把柄相逼,他哪里来的胆子敢谋害太子。
他一直唯大将军命是从,也不知何处得罪了大将军劳神大将军替他画了这么大座牢。思来想去,唯有一事,便是他无意中发现少将军不是大将军亲子。
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大了是欺君之罪,小便是他永远闭嘴便无事发生。可他为求保命明明以项上人头担保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可大将军还是疑心太重怕他将这件事禀明皇上,便煞费苦心设了这样一场局陷害他。
如今他已入局,死无葬身之地,而大将军竟还割了他的舌头让他不仅从此口不能言,还死无全尸。
大将军如此心狠手辣,他烂命一条死不足惜,可他再罪无可赦好歹还是皇帝的手足,身上流的是皇家的血脉。
大将军欺君之罪在前,残害皇室血脉在后。只需用头发丝一想,他便觉得背脊发凉,痛恶自己贪生怕死未早早将他的欺君之罪禀明圣上,任由他将眼线顺利安插在太子身边。
那眼线也就是思昙,平日看似愚钝,事事不如太子。实则那眼线是大将军精心培养的死侍,聪慧过人不说还武功高强,还如大将军一般心狠手辣。想必这一点太子可以作证,还有青楼那满后院的尸体皆可以作证。此前那眼线三番五次偷偷将太子带出宫外,民间危险重重,若太子出了什么意外,他万死难辞其咎。
且太子身边不仅只有思昙一个眼线,还有那教太子功夫不知背景的江湖中人。此次便是他将太子带出了宫,并用迷药将太子迷晕亲手交给了他,如若不然,他便不可能轻易幽禁了太子。
他有人证与物证证明思昙的真实身份,还能证明与那江湖中人接头的事实。
坊间流传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空穴不来风,他自知残害良民罪孽深重,但死前难舍手足之情,君臣之义,冒死直谏!
大将军野心昭然若揭,万望圣上看清狼子野心,勿再信任大将军这等奸佞妄臣!
见天佑已将翻供的血书看完,皇帝便问道:“你可有话说?“
血书所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若天佑早晨未着手实施对逸王的报复,便不知逸王的舌头那时还在逸王嘴里。怕是会信了逸王这颠倒是非之词。
逸王口口声声指认大将军为隐瞒欺君之罪让他闭上了嘴,若真是如此,大将军应早在将他屈打成招之后便割了他的舌头,否则他又怎会放心让天佑当这案子的主审?若逸王寻了机会将大将军的欺君之罪告知了他,他既是主审,这样的机会便有很多。譬如今日早晨,可逸王明明有机会将所谓的实情告知天佑,但他除了对天佑恶语相向之外便无一句别的话语,似乎他那时还不知自己亲手所书的内容。再者他是太子,自然不可能与大将军是一伙。若真如逸王所书,大将军此举无疑不是抬起手打自己的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大将军又怎会愚蠢至此。
还有,逸王声称是人都知他胆小如鼠,自然也知他色胆包天,明明是他垂涎思昙。若他真对大将军言听计从,大将军又对他视之敝履,他这双敝履怎能与精心栽培的思昙相比较,自然也不敢对思昙下手,可他还是对思昙下手了。
且摆在天佑眼前的事实是逸王手下的人错抓了天佑与思昙,逸王唯恐事情暴露,便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才有后来的这些事,完全不干大将军一丁点关系。若真如逸王所说,大将军何必要在紧要关头救下他,思昙又为何要救他,那几箭足够让天佑死几回的,若大将军真是狼子野心,何不让他死在箭下,让他死才是最合理的,何必要如此大费周章,看似精心策划实则漏洞百出?大将军精通兵法,大大小小的胜仗无数,怎可如此愚蠢!
总之,天佑对大将军和思昙深信不疑,他相信父皇也是如此,否则不会如此平静地问他的意见。
本是板上钉钉的事,逸王却突然剑指大将军,想必是有人背后发力,这发力之人嘛,便也只有自己的母后有这个能力。能在天佑眼皮底下安插人手与逸王接触完成这份供词,然后将此呈至父皇眼前。
本以为由他主审,母后会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捣乱的,可怎么一与大将军相关,母后便失了本心,变得如此愚蠢呢。
天佑能想到是母后栽赃,父皇自然能想到,如今父皇问他意见,想来也是看在她是个爱惜儿子的好母亲。他便也是因此,陷入了两难,无意见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