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风华红着眼睛,“怎么回事?你看不出吗?这个女人是头魔,偷袭了大师兄!她是魔!”
叶云心置若罔闻,灰茫的眸子直望向陵阳君,问:“怎么回事?”
陵阳君忍不住往后退去,想把自己埋在乌黑的魔气里。
景仪哭哭啼啼地疗伤,只是刃上带魔气,于宁宵而言便是一柄淬上剧毒的凶器。
他微微侧过头,看见自己留在栏杆上的那手印,栏上覆着薄薄银霜,体温焐化霜雪,于是留下了一个手印。
就连冰冷的霜雪,捂了一盏茶,也化开了。
为什么有的人的心,捂了几百年,还是可以薄凉至此呢?
怀柏地垂着眉眼,眸子漫上一层水雾。
云中升腾而起,悬在她的身前,她抬起手,握住剑柄。
青色的长袖无风自动,松松挽着的青色发带断裂,乌发如水墨一般散开。
云中再次出鞘。
铺天盖地,漫山遍野的霜白剑光,汇成一柄巨剑,裹挟浩荡银河,自空中斩来。
避无可避,势不可挡。
陵阳君瞳孔微缩,自袖中抛出一物,随即转身血遁而去,没有回头。
怀柏看清那物时,眼睛猛地张大,云中顿在半空,剑光溃散,银雨乱洒,流星飒沓。她抬手握着那株闪着莹莹绿光的小树枝,朝叶云心掷去,质问道:“我不是让你不要把木灵给她吗?!”
叶云心痛苦地合上眸,一滴清泪从眼角坠下,“我不知道……我以为……”声音稍顿,“她是我道侣,我愿意把命交给她。”
怀柏忽然什么话也说不出。
她想起自己也曾这么信过一个人。那时所有人都让她防着鸣鸾,可她还是眼巴巴地凑过去,把心捧给她,把命捧给她。
情这个字,如果能拦得住,也就不叫情了。
明知前方是刀山火海,还要一步步往前走去,自以为能叫无情刀刃化作绕指温柔,让翻滚火焰变为拂面暖风。非要等鲜血淋漓之后才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被感化的……
自欺欺人一腔情愿的愿景,不仅葬送自己,还葬送了他人。
鹤氅掉在地上,血迹斑斑。
宁宵白衣上的鲜血不断晕开,几乎化为一身血衣,淅淅沥沥地往下滴血。
雪地梅红。
怀柏怔怔地望着,不敢靠近,云中轻轻蹭着她的手背,无声地安抚。
有这样一个男人,站着便是一座高山,只要有他在,天塌了没什么要紧。
是兄,是父,是师,是长。
可他如今倒下了,猝不及防,出人意料。
她自言自语道:“师兄倒下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丁风华神色复杂,手缓缓抬起,在她的肩上拍了下,“我也是你的师兄。”
怀柏捂住了眼,泪水从指缝里渗出。她历经生死,斩过万魔,尝遍人间苦,可在孤山,她一直是被所有人宠爱的小师妹,不必长大,无需顾虑,做个快意恩仇的少年人就好。
总归是有师兄顶着的。
总归是有师兄顶着的……
直到景仪又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宁宵伤不致命,只需静养,她才定下心来,浑浑噩噩地回到守闲峰,坐在石阶上,日头将落,坠在半山,晚霞绚烂,夕阳落入她的眼眸。
怀柏心中沉甸甸的,觉得有些孤独,尚未来得及细想,已经将水云螺握在手心。
“师尊?”佩玉惊喜的声音传过来。
怀柏从没有这样思念过一个人,想把所有的事都说给她听。
她知道,那人能抚平自己的伤痛。
“我想你了。”沉默许久,怀柏才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三百年过去,她从没有这样想一个人。
佩玉马上听出她的不对劲,立马道:“我去找你。”
怀柏笑了下,轻轻说:“好啊,我在孤山。”
她望着眼前的夕阳,想起佩玉曾经在石阶上等着自己,那时她又是什么情绪?可有如自己一般的思念?
孤山?
佩玉联想这段时日的不对劲,登时反应过来发生何事,匆匆道:“我马上回来,你等我,等我!!”
柳环顾关心地问:“你要回孤山了吗?发生什么事?”
佩玉什么也来不及说,御刀而起,一道白光掠过,眨眼不见踪影。
师尊需要她。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就算碧落黄泉,她也会回到师尊的身边。
佩玉踏上石阶时,天边只余最后一抹晚霞。
她背负斜阳,快步走到怀柏身前,弯腰抱住了她。
怀柏也没有说话,安静地把头埋在她的肩上,紧紧相拥。
第120章 云中之剑
叶云心默默地站着,直至明月初生,才恍然醒过神。
摘星楼空空荡荡,地上那摊鲜血十分刺目。
月光清冷如霜,她回到黄钟峰顶,木然立在崖边,山风凛冽,她抬起手,想握住一缕逝去的风。
叶云心本是一株梧桐树,在这座山上立了千万年,道祖开辟洞府,创立宗门时,她也只是静静地看着,并未想踏入这纷扰红尘之中。
后来孤山一个小弟子有了心上之人,相思不能相见,于是夜夜来梧桐树下,时而念:“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时而说:“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叶云心听久了,竟也开始思慕红尘,想要拥一颗为人的心,这般生动而鲜活,血肉柔软,叫她好生羡慕。
她早就知道,喜欢一个人会很高兴,却直到现在才明白,喜欢一个人会这样疼。
疼到她想变回一截无知无觉的木头,不再做一个人了。
一阵夜风拂面,吹起她泼墨的长发,三千青丝摇曳,缓缓长出碧绿的叶,遒劲的枝。
叶云心忽然想起一事。
文君性子活络,平日总爱说些暧昧的情话,若自己没听出,她面上飞起红霞,轻轻捶了身旁的树精一下,嗔道:“你这样不解风情,难道心是木头做的吗?”
叶云心想,你的心,才是木头做的呢。
她合上眸,一滴泪,映着苍白的月光,从眼角坠下。
玉足化作蜿蜒的根,双手变为横斜的枝,青丝变为青翠的叶,黄钟峰上伊人不再,只余一颗老树,盘根错节,冠盖如云,风吹起,树叶沙沙响,好似哀泣之声。
孤山从此没有琢玉峰。
怀柏的剑气冻住山峰,只能一时有用,待将弟子遣散,分进其他五峰,她御剑站在空中,看着那座曾承载着过去许多回忆的山峰一点点溃散。
像夜晚的萤火,天空的流星。
有些东西,终究是回不来了。
宁宵伤势缠绵,那一剑刺得极精妙,让他不致丧命,又因魔气入骨,修为无法再进一步。
有时候怀柏忍不住想,这一剑,文君思索了多久了。那些欢声笑语的时候,她眼中含着情,心里是不是在想着,该怎么刺好一剑,如何偷袭,怎样夺得无华。
但怀柏也没什么功夫再想了。
文君叛逃,宁宵重伤,景仪殚精竭虑疗伤。
孤山的事务全压在她与丁风华身上。五年前,怀柏因为担上百代峰的事务就叫苦不迭,能同人抱怨一整天。但是如今,她望着案上成堆的卷宗,也只是虚虚瞟了眼,神色不变。
她与丁风华自然而然冰释前嫌,一起担上孤山这幅担子。
只有站在这个位置上,她才明白,当初宁宵为他们承受了多少。
黄钟峰顶一株巨大的梧桐,树冠遮天蔽日。
余尺素弯着腰,一点点拔出梧桐根旁的杂草,她揩揩脸上的汗,偶然一抬头,不禁怔在原地。
怀柏御剑立在半空,身披翠羽大氅,腰悬云中,剑穗在风中摆动。她比以往沉静许多,眉宇间总带着一丝忧愁。
与余尺素来孤山前预想中的那个分山劈海的第一剑修身影重叠。
但余尺素却并不觉得欢喜。
她施法洗净手上尘土,飞至怀柏身前,躬身行礼,“峰主。”
怀柏颔首,问:“你师父怎样?”
余尺素摇摇头,道:“还是老样子。”
怀柏看了眼梧桐树,“若有异动,来告诉我。”
也许那日的打击对叶云心过大,也许是她的木灵受到剑气波及,自那天后她便化作一棵树木,再没变回人形。
余尺素应是。
怀柏转身离去。
“秦姐。”余尺素攥紧手,忽然喊起以前的称呼。
怀柏停下来,背影如鹤,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入发带中,与余尺素记忆里的那个明媚无忧的少女并不相同。
余尺素问:“你还记得那年花灯会吗?”
怀柏极轻地勾了下唇角。那年花灯会,他们四人一起吃火锅,放花灯,许下友情长久的誓言。
余尺素握紧拳,“我一直很景仰怀柏仙长,但我把江渚当朋友,江渚她不是这样的。”
怀柏歪歪头,“她是怎样的?”
余尺素道:“她常笑,无忧无虑,好像世上没有让她担忧的事情。”
怀柏沉默许久,按了按眉心,浅笑着摇头,“人生不得长少年。”
余尺素一怔,觉得眼前的青衣女子有些陌生。
或许这才是怀柏本来的样子,她常听剪云砂说起,三百年前的那个剑修是如何睥睨天下,锋芒毕露。只是这三百年裹足不前,画地为牢,躲入厚厚堡垒中,才叫世人忘了她昔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