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段时间里,自己要做的是打基础,积累经验、资源和人脉。
军训的一开始,自然是非常折磨人的。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拉出去各种训练,叫人难以承受。为此陈悠然还特意给蓝姗和陈嫣然准备了加盐的凉白开,好让她们补充盐分。效果如何不好说,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嫣然对喝水这件事都有心理阴影。
好在雨市所在的这个省份,号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所以没过多久,确切地说,九月之后,就进入了雨季。
连着下上三五天的雨水,晴上一两日又继续下,操场上到处都是积水,就算想要军训也很难进行,只能等地面稍干的时候见缝插针地训,其他时间,不是在教室里听思想教育课学唱军歌,就是班主任过来让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以便尽快选出班干部,帮助处理班内事务。
陈嫣然性格大方,能歌善舞,虽然入读的是普通班,却相当吃得开,很快就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还被选为文艺委员。倒是蓝姗颇有藏拙的意思,在班上不显山不露水,明明顶着前十名的光环,却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
就这样,军训期被混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陈悠然还在雨市师院门口摆摊。
生意没有想的那么好。
一来看准这个黄金期摆摊的人实在太多,而会在这个时候采购的只有新生,肉多狼少,二来……
陈悠然自己或许都没怎么注意过,虽然这批货的几个款式都不错,但彼此之间也是有对比的。比较大众审美的几个款式都已经卖完了,剩下的就是款式和颜色比较偏,不那么主流的。
所以虽然陆陆续续也有人买,但想象中的哄抢画面却是不存在的。
所以之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卖掉了几千件,剩下的几百件也卖了一个多月,却还剩下了几十件。中间陈悠然自己去了一趟广州,在林厂长的介绍下认识了不少人,又拿了一批货回来。
不过这次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因为是一口价打包,所以拿到的货五花八门,有卖得很好的款式,也有的根本无人问津。
到了国庆节之前,陈悠然将好卖的部分都清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还有几百件,不由犯愁。
所以终于从非人的军训之中解脱出来的蓝姗,看到的就是陈悠然对着两大箱子货唉声叹气的模样。她一边叹气,一边将混在一起的各类衣物分拣出来,顺便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颜色款式——这些商品滞销肯定有其原因,以后采购时要避开相同的类型。
“怎么了?这么多都卖不出去吗?”蓝姗蹲下来跟她一起整理,一边问。
陈悠然点头,“谁说不是呢?”
她拎起一件吊带衫,在面前展开。这衣服也不知是哪个天才设计的,用的是墨绿色的布料,分成里外两层,里面是一层轻薄的丝绸,据说可以吸汗,外面一层布料则做了打卷处理,一层层的卷十分均匀,拿在手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海带。
陈悠然将它往蓝姗眼前一放,“你就说,这样的衣服谁会买?”
“……”蓝姗也陷入了可疑的沉默之中。
虽然审美这东西各人不同,但是大众化的部分就是那些,非要出奇制胜,结果就是衣服卖不出去。毕竟这又不是T台秀款,讲究个性,只是街边摊十来块钱一件的衣服。
“我想了想,以后不能再图便宜这么拿货了。”陈悠然说,“还是得挑。”
老实说,虽然之前赶集摆摊,出货很快,赚的钱也不少,但其实也特别辛苦。当时没有选择也就罢了,以后总不能一直那样。所以陈悠然心里,其实还是希望积累经验之后开个店。
这段时间在师院门口摆摊,她也看出来了,这些小年轻们比中年妇女更舍得在衣服上花钱,所以她也把目标定在了这里。
想想,在大学门口开个店,学生开学她也跟着开张,学生放假她就跟着放假,多美!
既不耽误赚钱,还能跟着一块儿休息。
陈悠然这个人,用陈伯平曾经评价的话来说,就是胸无大志,对未来也没什么特别高的期许。
之前是被几万块钱晃花了眼睛,生出过一股雄心壮志,但没多久心里的小火苗就被现实给浇灭了。现在想想,其实有一笔存款在手,对赚钱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了,倒不如把心思多放在家里。
何况如果能在大学门口经营一家生意很好精品服装店,怎么都可以算得上成功,至少能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了。
既然目标转变,那么即使现在还在摆摊,对商品的质量把控也该提上日程。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之中,就听见蓝姗说,“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嗯?”陈悠然立刻醒过神来,抛开脑子里杂乱的念头,看向蓝姗,“什么办法?”
虽说她已经放弃了,但这毕竟也是几千块钱,真要能把货卖出去,自然最好不过。何况蓝姗一向有主意,在这上面,陈悠然对她有着十分盲目的信心。
“可以把衣服搭着卖。”蓝姗说。
“怎么搭,买一送一?那不是白送吗?”陈悠然疑惑。
“我觉得可以这样,我们弄一批不透明的包装袋,好卖的和滞销的搭着装进去,然后定个很优惠的价格。”蓝姗说着挑出了一件上衣,一条小裙子,再搭上一件上衣,“这三件包在一起,卖十八一套,说好是清仓价,就算买回去打开发现有一件不喜欢的,应该也不会觉得不划算吧?”
“那肯定啊,就当做只买了两件,也是九块钱一件,比单买便宜。而且赠品嘛,大家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了。”陈悠然打了个响指,“我们的商品质量有没问题,只是款式不好而已,穿还是能穿的,大不了不穿出门?”
“再把袋子印得漂亮点,最好是弄成漂亮的小礼盒,还能白得一个礼盒平时用来装东西,就更没问题了。”蓝姗补充。
“厉害啊阿树!”陈悠然茅塞顿开,一巴掌拍在蓝姗肩上,“我怎么就没想到?”
蓝姗本来就是蹲着,不好借力,被她一拍,整个人栽进了衣服堆里。陈悠然手忙脚乱地把人扶起来,又重新燃烧起了熊熊斗志,“走走走趁着有空咱们出去找找印刷厂!”
第54章 美
礼盒款搭配最终大获成功。
大概人多少都有点占便宜的心思, 礼盒的价格远低于单品,买的人反而多了——哪怕他们暂时不需要添衣服, 也知道礼盒未必能开出自己喜欢的, 还是会秉着不买白不买的理念下手。
国庆节活动多, 购物人流量本来就比较多, 搭着这趟春风, 两天时间就把存货全都出了。
再次见识到了学生们的购买力,陈悠然跟蓝姗提起了自己那个在学校门口开店的打算。
“看!我们现在的存款!”她把存折放在蓝姗面前,“我想,先把学费生活费这些单独划出来, 另外存一个账户,剩下的钱就投入到新店里去,怎么样?”
上次虽然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收益也相当可观,手里的钱翻了一番还多。
一所大学往往能够养活周边的一个小商业区,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蓝姗想了想,觉得开店是个不错的想法, 不由点头赞同, “比起到处摆摊的奔波,当然还是开店比较稳定。”
她说着, 将存折递还给陈悠然。
陈悠然又推回去,“你拿着。”
“为什么?”蓝姗转过头去看她。
陈悠然说,“你更能干嘛, 家里的钱给你管。以后赚了钱,每个月都往这个卡里存一笔钱作为生活费。这样就算有个什么万一,也不用担心生活没有着落。”
其实陈悠然还打算另外开一张卡,开始存蓝姗和陈嫣然上大学的费用,但这个暂时还只在计划之中,所以也就没说出来。
“行吧。”蓝姗将存折收了起来,笑着道,“我拿着。”
“嘿嘿。”陈悠然傻笑了一下,趴在蓝姗的肩上,看她将存折收进柜子里,“那咱们商量一下开店的事呗,这跟摆摊可不一样。”
大部分人对地摊货的第一要求是便宜,然后才会考虑款式和质量。店铺的定位则完全不同。除非是那种什么都卖的“杂货店”,否则衣服的风格应该尽量统一,拒绝瑕疵品。
尤其陈悠然明显想走少而精的路线,做出口碑,培养回头客,那对款式和质量的要求就更高了。
其实最好的选择是加盟品牌店,趁着现在一片空白的时机入驻。可惜大品牌的标准非常高,至少目前的她们是达不到的,也没有任何门路加入,只能考虑自己从头做起。
不过如果是这样,进货数量少,优惠力度不够大的话成本就降不下来,毕竟还要加上来回路费和货运费。
所以除了第一次,蓝姗都陈悠然自己一个人去广州,一来这些事由陈悠然负责,自然要亲力亲为,二来也可以尽量降低成本。但即使是这样,想要找到稳定且便宜的货源,也不是易事。
“要不是省城批发市场的款式太少,其实还不如在这边拿货。”蓝姗发愁道。
陈悠然在床上滚了一下,“其实我倒是觉得,可以和固定的货车司机合作。让那边把货送上车,到这边我们去接。这样就只需要货运费,不用我们自己两个人去跑了,省时省力还省钱,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