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杲跟宋玉延说:“这是你教他的啊,我与他共事也有一年了,还不了解他嘛!”
宋玉延没否认,楼杲在第一批白蜡生产出来后,便答应了白粲。
之前推测蜡园能产上万根蜡烛,那都是基于虫卵的数量来估算的,而当第一批蜡烛生产出来时,楼杲才真切地感觉到宋玉延说“蜡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对的。
只要有了科学的养殖白蜡虫的方式,那么白蜡产量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蜡烛的供应便会越来越多,只要价格有所下降,那么便能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
楼杲是个商人,会算这笔账。眼下买得起蜡烛的富户才多少?假设明州有一百户富户,四十文一根蜡烛,他们买一万根,也就四十万钱。而若是有两万根蜡烛,那他们也得用得完才行。
也就是说,与其继续走高端路线,倒不如加大生产,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寻常老百姓。要知道明州有九成百姓都是小康线及以下的人家,蜡烛的价格不那么高的话,不少百姓就舍得花钱买蜡烛,那么成本降低后,这个基数大了,赚的反而会更多。
____
八月初,“三过山蜡烛铺”开张,同时推出了产自“三过山蜡园”的蜡烛。
蜡烛有几种,价格最贵的是由头蜡制成的白蜡,这种蜡烛通体雪白,表面处理得很是平滑,这对于什么都要追求质量上乘、外在美观的豪强富户来说,是最佳选择。
其次是颜色稍微有些发黄的次蜡,这种蜡烛因为外观没那么好,所以比头蜡要便宜一些,可即便是次蜡,它的光亮度也不比头蜡差。
还有红白喜事专用的廉价蜡烛。
头两种蜡烛,每根蜡烛下方都会有一个浅浅的印记,印记上用金粉,使得这个印记十分扎眼。而这个印记印着的就是蜡烛铺的名称,算是蜡烛铺的商标和防伪标识。
最后比较惹年轻男女青睐的是一种装在小竹筒里的蜡烛,经过处理的竹青上还刻着各色各样的花朵、诗句,看起来精致小巧,又充满了雅趣。
推销这款蜡烛的伙计经过了训练,便将构思出它的背后故事说了出来,大意是这蜡烛是一位穷书生在一次参加元宵灯会时遇到了令他倾心的富家女子,俩人迅速坠入爱河,可是女子家中嫌弃书生穷,故而不愿意他们继续往来。
后来书生见不到恋爱,只能一边读书,一边干活补贴家用,后来他去蜡烛铺干活,无意中知道恋人家中会定期购买这儿的蜡烛,于是便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设计出了这款蜡烛,然后在竹子表面刻上诗书,或者画,让恋人知道他的心意。
富家女子的家人终归是发现了,他们也被书生的深情所打动,对书生说:“等你考上功名,我便将女儿嫁给你。”
后来书生努力读书,果真考上功名,最后顺利娶到了心上人,故事皆大欢喜。
向来偏爱这种最是寄情的物件的女子,在听说了这背后的故事后,立刻就买了不少回去。
而小竹筒上熟悉的留青竹刻也让文人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录方的作品,他们可不管这背后的故事什么的,单是这些留青竹刻,他们就觉得这蜡烛卖便宜了。
以赵赜为首的富二代们很快就抢购一空,甚至还催蜡烛铺快些出第二批蜡烛。蜡烛铺的掌柜硬着头皮去找宋玉延。
唐枝抢在宋玉延的前头道:“她手指都起泡了,可不能再赶工了。再说了,这是你们铺子不会做买卖!你就不能限购吗!”
掌柜道:“没用,他们完全可以让别人帮忙买!”
唐枝教起了他做买卖:“何必管他们是让谁来买的?他们找越多人来买,铺子便越显热闹,这么热闹,百姓便会认为铺子的东西好,肯定会进来凑热闹……”
掌柜:“……”
他当掌柜这么多年,头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比一个十六岁的丫头片子还不会经营铺子?!
随后蜡烛铺便推出了限购的政策,便是这种艺术型蜡烛,一人只能买两件,而且售完即止。
于是乎,很多百姓会发现这家蜡烛铺的生意那是真的红火,办红白喜事想到买蜡烛时,都会先到这儿瞧一瞧。
而身为这款蜡烛的创造者宋玉延,听楼杲捏造出了穷书生与富家女用蜡烛定情的故事后,她表示:“不,别瞎说,我没做过这种事!”
楼杲笑称:“虽说你是做出来送给唐小娘子的,可你们的故事还差点而感觉,没有百姓最爱听的情节,故而我就稍微改了一下。”
宋玉延:“……”
知道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了富家女子的唐枝:“……”
算了,怎么赚钱怎么来好了。
第68章 求婚
“三过山蜡烛铺”是楼杲用的自家铺子, 所以就算是他们租用的楼家铺子,按月来给租金。而铺子里宋玉延设计的蜡烛则同样按照每根蜡烛的售价来给她提成,其余的收益、成本支出等都是三人平摊。
即便这样, 宋玉延一个月下来也分到了二十多贯钱,也就相当于软妹币五万多, 这还是刨去了成本后得到的纯利润。当然, 她也无可避免地交了两成的税。
她之所以能得这么多分成, 那都是因为她设计的蜡烛成为铺子里销售量最高的蜡烛。因为它的用料比别的蜡烛少了三分之二, 但是却卖出了跟头蜡一样的价格。
其中一部分功劳是其独特别致的造型,另外则是它的烛芯与众不同。
传统的烛芯很难燃烧殆尽,故而用到一定程度便要剪烛芯。宋玉延自穿越来初次制作蜡烛后, 便注意到这个问题,从而决定改进烛芯。
传统的烛芯是用棉纱线编织而成的棉线,很难燃烧成灰, 直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 欧洲人才将烛芯改进成现代所用的烛芯,便是用三根棉线编织,使得火在燃烧时,会将头松开成三根细线, 烛芯便容易燃烧多了。
然而理论虽然有,可如何能使这三根棉线不在一开始就散开?另外还有棉线如何处理才能使得烛光更明亮?宋玉延为此展开了一次次实验,最终还真的被她琢磨出了现在所用的烛芯。
她用含碱的物质煮、用酸的物质浸泡等方式处理棉线后,蜡烛燃烧时不仅更加明亮,而且再也无需人定时去剪蜡烛了。
这是买了蜡烛回去用的人看蜡烛燃烧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就拿来剪子,打算捡烛芯,结果他懵了一下,找了半天没找到多余的烛芯在那儿。后来他去蜡烛铺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烛芯是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省了使用者剪烛的烦恼。
仅是这点,“三过山蜡烛”便大受好评,读书人往后看书时就可以完全沉浸在书海里,再也不用中途分心去剪蜡烛了。
而加工在小竹筒里的蜡烛同样因为烛芯不会难燃烧,又明亮,也不用担心会烧到竹筒,故而不管是居家使用,还是外出夜游,这款蜡烛都是必备的。
即便它卖的这么贵,也还是有许多人抢购,说到底是因为能买得起蜡烛的基本上都是家底丰厚的富户,那么几十文钱在他们看来便不算什么。若是将这些蜡烛摆在卖低价品的铺子里卖,定然卖不出去。
而其余蜡烛铺发现不知何时明州居然出现了一匹黑马,纷纷派人来调查,结果一查,得,幕后老板是楼家,他们惹不起。
那惹不起,总能偷学他们的方法吧?
可是他们一来是没有稳定的货源,二来是烛芯就被人甩了好几条街,三是他找不到人雕刻跟录方一模一样的留青竹刻。
虽说他们的蜡烛也能卖出去,可他们也能发现楼家因为有蜡园,故而节省了运输成本等,故而一样的价格下,楼家那边的利润更高。
有些人干脆提出跟楼家合作,楼杲因为跟宋玉延等有契约在身,不可能单独跟外人合作,便忽悠他们投资蜡园,然后将蜡园扩大生产,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直接从蜡园批发蜡烛去卖了。
只是宋玉延改进的烛芯秘方仍在宋玉延的手里,他们要用,只能跟宋玉延买,也就是说,他们即使投资了蜡园,可批发的蜡烛里,还是得扣除烛芯的钱给宋玉延。
烛芯也不贵,一文十根,也就是十根蜡烛便给一文钱烛芯使用费,这比原来的烛芯贵了一点,但是刨去成本,宋玉延在烛芯这块也没赚什么钱,所以有合作意向的人都同意了。
____
谈蜡园投资的事情是楼杲谈的,而宋玉延最近在忙唐浩根娶亲之事,所以没什么空。
周朝的婚俗其实就是增强版的后世婚礼仪式,包括迎亲前一天要去布置婚房,然后迎亲当天,新郎领着兄弟团到新娘家,过关斩将、披荆斩棘、发红包哄新娘家人开门,最后抱得新娘归……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周朝新人拜堂是在第二天一大早。
越是有钱有权的人家,婚礼便办得越隆重。而唐浩根跟陈采杞的出身算不上有钱有权,但是陈家好歹是个官,故而这婚礼还是办得挺热闹的。
刘绰、兵马都监等都到了婚礼现场主持婚事,又有陈都巡检手底下的官兵维持秩序,大家都觉得唐典事这是要抱上大腿了。
唐浩根才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喜欢陈采杞,觉得能娶到她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粉丝过敏[娱乐圈] (也算逍遥) 2019-12-17完结1979 3963被全网黑的时候,季长歌她没有哭,反而笑得阳光灿烂。可是当影后岑如意隔空表白,说自己...
-
重生后,我成了首富 (潇水玄舸) 2019-02-21完结883 5286叶晞诺误以为秦墨言是害父亲心脏病发的罪魁祸首,步步为营,最后和对方斗得两败俱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