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gl]朱砂染 完结+番外 (琉璃秀)


  周秀敏把这种疑惑传达给了郑女士。郑女士专长是测量和绘图,只在确定秦王墓址时参与工作,后期就退出了。周秀敏的确是她向廖教授推荐的,纯粹出与让她锻炼和见识的考虑——她的学生,可不能是个眼界狭隘的人!如何安排,就是廖教授的事了,以廖教授的声望地位,不就“这两学生我带走了”的事吗?郑女士对周秀敏的疑惑简直困惑:这有什么好顾虑的?至于学生的感受?按照郑女士的说法那就是:啊哟喂,我又不是心理医生,还得管那么多!
  周秀敏:......
  周秀敏只好回去问朱砂。朱砂也不知道。朱砂问廖教授,老头挺淡定:这有什么啊,我跟上课老师打声招呼就是了,不会扣你们学分的。
  周秀敏:......
  周秀敏感觉自己最近无语凝噎的次数增多了,这些教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有时候她真羡慕朱砂,教授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做什么,无忧无虑,多好!开学一个月后,郑女士跟郑博伦打了声招呼,郑博伦让周秀敏和朱砂把手上工作整理整理交给他的助手就放她们走了,后来郑女士又派了两个高年级学生过来帮忙,郑博伦总不大满意,也只好将就用了。
  一个星期后。朱砂她们出发前往山西。除了廖教授,随行的还有章老师和另一位教书画和玉器的姓古的老教授——廖教授称呼他为“老古”,后来到了考古队,其他比他年轻的,都称呼他 “古老”,周秀敏和朱砂也随大众叫了。古老跟廖教授截然相反,性格很乐观随和,他今次随同前往,就是为了及时保护出土的书画,至于章老师为何会随行,郑女士暗示了此人有后台,学校让他随行是为了取经验评职称,廖教授这个人孤傲,除了他上眼的,其他一律要理不理的,章英好几次在他面前碰了钉子,心里十分恼火又无可奈何,倒是古老对他很亲切,一直说年轻有为努力加油什么的,让他多少找回了些安慰。
  章英对国内的学术氛围很讨厌,资格老就有资格瞧不起别人吗?廖教授,郑教授,一个二个鼻孔朝天的,也不过虚长几岁,便装模作样,实在可恨!到了考古队,他才知道鼻孔朝天的,不只是虚长几岁,这才把不满的心收了起来。
  他们飞机到了山西太原机场,再辗转搭长途汽车换小巴,好一顿跋涉才跟在平林已经扎队一个多月的考古队汇合。章老师青阳一行已经觉得很辛苦了,跟今趟一比才知道没什么。一路颠簸,他一路呕吐,最后黄胆水都出来了,吐无可吐了才没继续,挨着大东风有气无力地喘息,到了后下车的力气都没有,还是两个解放军同志扶他下来的;朱砂和周秀敏是长期锻炼,身体素质杠杠,所以没什么特别感觉,两个老教授呢,是久经沙场,虽然脸色也不大好看,但下得车来,身杆腰板子一挺,依旧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让人敬仰,相较起来,章老师就有些小丢脸了。章英也顾不得了,跟随安排住宿的同志去休息了。其余人也颇为劳累,都去歇下了。是夜夜凉如水,一夜安眠,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被鸡鸣叫醒,匆匆吃过饭,就进山了。半路遇上下山采购的同志,好一阵欢喜的寒暄,才继续各走各的的。因为今次坟墓的性质不一样,所以挖掘的主力队伍是可敬的解放军同志,一个加强连的队伍驻扎在那里,光是帐篷,就占了半个山头,学生兵团不多,主要是各专家教授带来的充当助手的经验丰富的优秀研究生,像朱砂、周秀敏这样“经验贫乏”的三年级生,还真没,但因为是廖教授带来的,廖教授声望超群,众人也不敢小瞧。
  这边的吃饭情况是解放军同志有自己的厨师,专家教授队做自己的。采购也各自分开。解放军同志只负责听令行事,专家教授队伍负责指挥,至于如何过程,则是专家教授队伍内部决定,解放军同志并不插手。山下的农民知道附近有解放军驻守在挖大墓,私下里议论纷纷,但都绕开了,除了送菜上山的,鲜少见到本地人。解放军同志大多谨言慎行,所以挖掘的过程大多时候静悄悄的,跟以往朱砂她们参与过的请农民工,那些大婶各种聒噪的场景截然不同。还好山上拉了电线,照明充足,让人心里亮堂了很多。大家的活动基本就绕着营地、墓地进行,一般稍远点就结伴而行,也有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负责在附近巡逻守卫,保全工作做得足足的。解放军同志吃饭的时候偶尔还会拉几首诸如《打靶归来》、《说句心里话》、《我是一个兵》的歌曲,歌声激昂荡漾,震得山林小鸟“扑扑”的振翅飞,那些专家教授研究生就捧着个碗听,有时候还跟着哼,听人唱完了隔着半个山头在那吼: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然后解放军同志也不谦逊,“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又响起,倒也热闹!
  虽然廖教授之前说她们不用参与挖掘工作,但因为人手短缺,她们加入了清理组,每天在簸箕和泥土石子打转,除了作记录,还要负责两位老教授的饮食起居,这饮食起居包括洗两位老教授的衣服臭袜子等等。至于内衣裤,两老教授也不好意思叫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洗,反正山上大冷的天,也不经常洗,三两天才洗一次,自己端个小盆子随便洗洗挂干了。周秀敏每每抓住教授们的黑色袜子在冰凉的水拂啊,感概唏嘘:我一双十年华、如花似玉的美少女,竟然、居然要给臭老头洗臭袜子——我自己的都懒得洗,真是节操都掉光了!最后都是朱砂洗的,周秀敏不好意思,又实在不愿意洗,每次都在朱砂洗完后亲她,说是奖励,有好几次给别的教授的研究生看见了,私下里都说:廖教授的那对漂亮女学生竟然是同性恋,好浪费啊!
  至于章老师的,不好意思,请自便——当然,章英也不好意思就是了!
  挖掘因为坟墓的特殊性,进行得缓慢而小心,随着发掘的深入,所有人变得紧张起来。
  墓门,终于打开了!
  .....................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不用担心。橘子皮白天晚上都有睡了。这几天精神和作息都有点不正常。过两天拾掇拾掇就好了~


第77章

  墓道藏得十分隐秘,从它的发现到开启,都让所有人激动不已。激动又不安。
  因为这墓里的空气成分极不寻常,所以,除了负责指挥的几名专家和留守防卫的解放军战士,全部人撤到了山下。上面对这次考古十分重视,派出了特别的生化部队协助工作。当初专家组对墓里有毒气体的处理意见是:撒铜锌等金属细粒除去汞蒸气,再让其他气体缓慢挥发,这种有毒气体在狭小的空间聚集,若贸然闯入,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当它在大面积无障碍区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溶解则无碍,专家组采取了一些小手段,在陵墓两侧采取了精准的定点小范围爆破,在墓道口置放吹风机向里面日夜不停地吹风,促使里面的有毒气体从两侧漏口加快散去,刚好吹起了西南风,下了一场清新小雨,把这些可能还含有轻微有害物质的毒气带到了偏远的深山,真把考古队的人喜得不自胜,都说:天也助我们也!
  大家对于秦王墓抱有很大期待,且不说秦王神秘的身世,曲折的历史,单是“帝皇”这一身份就够吸引人,毕竟是帝皇家,再“薄葬”又能薄得去哪里?众人对将要出土的铜器、木器、书画、玉器、钱币、石雕、陶器、丝绸棉帛等等都翘首以盼,而其中,最让人心痒难耐的是秦王的配剑“青芒”,据史记称秦王亲征南戎国,得一宝剑,“剑长三尺,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其锋利程度“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得”——而这把配剑,也是陪葬品!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这些专家教授们,无论现代科技多发达,也无法铸造出跟古代一模一样的宝剑,古代人在铸剑技术上得天独厚,现在的科学技术根本望尘莫及。而青芒又是如此的神器,怎不叫人神往?现在这些专家教授们,只满心希冀这墓只被盗取碧桃瓶、火浣布的盗贼光顾过,千万不要一切看似安好,到了里面才发现早已经被掏空,这种情况他们经历过太多,心有戚戚然,一想到有这种可能,他们简直恨不得马上冲到里面看个究竟,但墓里严苛危险的防卫措施又多少宽慰了他们焦急的心情,一想到“尸面毒”,甚至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毒,他们又感觉沉重,有时候严苛的政策对他们就像一把双面剑,增加了他们工作难度,却又让们充满希望——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心理,然而实实在在的存在。
  在等待毒气散去的时间里,考古队的同志无事可干,坐了解放军同志的车,都跑到平林去玩了。有好些个近的,还回家了,譬如夫人娘家在平林的那位教授,更是趁机去探亲了。周秀敏也拉了朱砂去。平林是个小县城,人口不算多,但挺热闹,这种热闹跟透着神神秘秘气息的青阳的热闹是不一样的,按照周秀敏的说话,那是透着一股透着淳朴的乡土味的热闹,别人是乡下人进城,那些教授是城市人下乡,对周边低廉的物价十分羡慕感叹,听说这儿最好的楼盘才二千多一平,那已经是“奢华”级别的了,简直恨不得有“乾坤大挪移”搬回自己的城市,农产品市场那些农民自养的油光亮滑精神抖擞的农家鸡更把人诱得两眼发光,最后集合,一瞧,“啊哟,你也买了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