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考古班注定了要失望。历史班仿佛一块橡皮糖,黏在了考古班背上,甩也甩不掉——据说是历史班的老师正为下学年历史班的考察地点发愁,听说考古班去青阳,一拍大腿,啊哟,青阳那地方多好啊,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前有皇亲国戚后有富商贵胄,文化气氛浓厚,分分明明是考察的最佳地点啊!得了,咱也别挑,人多热闹,把今期的课程挪挪,跟考古班一道走吧!于是订票订旅店,把人往车厢一塞,哟西,青阳走起——
考古班:“......”擦,敢不敢更无耻?
在考古班的鄙薄目光下,历史班的同学抬头看车厢的看车厢,低头数脚趾的数脚趾,他们也不愿拾人牙慧啊,谁叫他们资源不如人,老师又是个懒惰的搓货,他们也很委屈啊!历史班的班长拿了串香蕉来“串门”,“呵呵,同学们,友爱同行,阳光出门!”
考古班的同学:“......”
考古班的同学已经吐槽无力了,不要说得好像他们会背后阴他们一样好不?
青阳距离周城并不算远。一下午一晚上火车就到了。清晨到的。早有联络好的民宿店主招呼了台大客车来载他们。车开了十来分钟,到了一幢外表半新里面很旧的三层小楼房,同学们走上那颇为开阔又颇为残旧的水泥楼梯都感叹地说了句:这也是古董啊!别奢望单间了,就一个床位,比火车卧铺稍微宽绰点的床位,床是铁架床,上中下三个铺位,一字过摆了五张铁架床,两排十张,要去洗手间、浴室得穿过另一排或者走中间的“路”——比床与床之间的空隙更为宽阔一点的空间。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排破破烂烂的木柜子,可以用来放牙刷杯子之类的小东西,有个小阳台可以晒衣服,此外,不提供诸如带锁的箱子这种服务了,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若携带不了,可到柜台交五到十块保管费代为保管——
有同学感叹道:辛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于是开始嘀咕学校到底“贪污”了他们多少“经费”,老师们又是多么皮厚心黑才订这么个“黑店”——
历史班的同学多没经过过考古班同学们“餐风宿露”的辛苦,颇多埋怨抱怨,考古班的同学本来就不爽历史班的到那都跟着,讽刺:不爽回去啊!有床睡还唧唧歪歪真矜贵!——这句话也可以证明考古班的同学们经过多次的睡睡袋,对物质的要求变得多么的低廉,哦,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精神的升华”——这句话是郑女士说的,郑女士说过:“当你能够因为洗衣柜热水澡、睡在真正的床——哪怕是不舒服的破烂床上也能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你就开始体会到‘考古’的精髓了!”——往白里了说就是有对比才有幸福,知道艰辛才懂得平凡的幸福——据说,两个男生还差点吵起来,被劝住了才没闹到老师那。被劝住是因为有人说了句:郑女士在,你们想死吗?两个男生想想郑女士可能会“你们是不是男人啊,这点小事也能吵,烦不烦,打一架,谁拳头硬谁就是有道理”,便默默地收声了。
今次考古班的主讲老师周美的因为有研究任务去了研究所,廖教授是“文讲”老师,鲜少参与这种活动,所以只来了郑女士和另外两位年轻讲师,其中一位是考古班的老熟人江远楼,还有一位是去年新聘请的新老师,姓章。这两位老师是因为“年轻力壮”被调来的——管理一群活泼孩子就得用健壮的劳力。历史班来的倒是三位老资格老师,问题是都悚郑女士,基本上这支教师队伍也是以她为首,学生们也怕她,所以不想惹恼她也是理所当然。
因为学校跟旅店有约定,住学生的房间不再招待另外的客人,所以锁上房门,对于物品的安全性还是相对比较放心——当然,贵重物品如相机、手机、爱拍什么的还是得随身携带或者寄存,在稍微休息,吃过早餐后,那台半破旧的客车,又按着“旅程表”载着两个班的学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第一天,基本是各“名胜”景点的参观。这点还是比较坑爹的,因为所有的“名胜”相距甚远,来回费时不说还破破烂烂,虽然充当导游的旅店店主说得起劲,也没引起同学们多少兴趣,都随随便便拍几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算数,如果有网络,历史班的估计都直接玩手机算数了。考古班的同学因为“见多识广”,倒比较留心,主要是怕回去郑女士阴险的来个什么作业到时候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什么就糟糕了,朱砂因为跟何教授上植物性,倒是顺手拣到了不少草药,同学们调侃,“班长,没礼品,连草你也不放过啊!”周秀敏也觉得很雷,问:“你要这些干什么啊?”
朱砂说,“这是很好的草药,熬汤很补的,城市想买也没有呢,回去熬给你喝。”
周秀敏不相信,“是不是真的啊,不会喝死人吧?”
朱砂急了,“怎么会,真的,你不相信我吗?”
周秀敏支吾,“不是啦,只是,好诡异的样子,这个竟然可以吃?”
“真的啊。很好喝的。”
周秀敏还是犹豫,“你......你真要带回去啊?”
“嗯!”
“好吧!”假装这是“到此一游”的证明吧,周秀敏想反正我才不要喝这种奇怪的东西!
第二天,才是“游山玩水”。青阳幽雅的风景,总算挽回了昨天被“名胜”伤害的破碎心灵,同学们抓住相机、手机拼命的拍得起劲,几个年轻讲师面对美丽的景色也十分放松,只有郑女士和一个相对年老的老教授摇头,都暗叹现在的孩子都只知道拍照拍照,一点也不会用眼睛去捕捉自然的美了。
有学生勤奋地跑来问:“教授,凌阳王府的人,是用什么方法毁灭宝地的,总不能是炸了吧?”
那教授也老实:“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史书也没明说。
“泼黑狗血?”旁边有学生加入讨论。
“把龙脉或是什么脉的根基挖断?”有人说。
“郑女士你知道吗?”
郑女士很爽快,“不知道。问堪舆师吧,他们能弄个说法出来。”
“考古班班长,你知道吗?”有人大声问朱砂,朱砂正蹲着鉴别着疑似某种植物但又略有不同的植物,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嗯!”
众人,就连郑女士也好奇地望着她,等她下文,朱砂应了一声,却还是沉浸在“这株植物到底是不是自己以为的那种植物”的世界里,于是有人催促了一声,“是什么啊?”
“把一个未满月的小孩生葬在宝地,宝地就会变脏地了。就不能用了。”朱砂顺口说,众人听她说得淡定自然,却忽然感觉四周风景变了,一阵阴风刮过——
呼呼!
好可怕!
“你怎么知道的?”郑女士问。
“我爸说的。”
“你爸是堪舆师?”
“不是,他是听风水先生说的。”朱砂这才回过神来,根本没注意到自己说了多么可怕的说话,她疑惑地抬头,发现所有人都在注视她,嗫嚅,“怎么了?”
众人摇头,“没什么没什么,班长你还是继续‘神农尝百草’吧!”
...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昨晚有朋友请吃饭,回来晚了,而且橘子皮昨晚有点发烧,写了一会就扛不住了,所以没更。不好意思。最近天气冷了,发烧君好像又再爱上我了,执意跟我绵缠。请大家保重身体啊!(╯3╰)
第68章 黑暗前的黎明
“青阳之宝地,逐天下皆知”,这“天下皆知”,知道的,也不过是宝地在青阳,至于在哪里,还是个未知数。曾经有历史学家用推论的方法得出:宝地必然在显眼但又不易察觉的地方,不然何以一个铜钱、一根针也能找回?也有人反驳,古人好夸张,一个铜钱、一根针也许只是虚拟,用来夸显两位术士的神乎其乎而已。也有人说用了三年时间才找到,必然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而在深山又必然属于极其罕见,罕见到哪怕是在那里埋了一个铜钱、一根针,间隔几个月时间也能寻回,而不怕被风吹走被雨水掩埋......可众说纷纭,终究没个结论,更没堪舆家相术师敢站出来说自己知道在哪里,据说曾经有自称是田禾传人的相术师被问及青阳宝地的问题,说:“风水风水,随风而易随水而改,山川地形会改变,风水也会改变。昔日的宝地被毁,而今自然也不会存在。不存在的东西,我如何能找出来?”
话虽如此,可仍有很多堪舆师、相术师试图找出被毁的宝地在那,据说宝地“仰山面海,气吸百川,左青牛,右白虎,鲸吞海纳,显赫无双,贵金龙,贱敌国”——可问题来了,青阳没有海,到底哪来的“海”?于是,有好几个疑为宝地的地方,就因为解决不了“海”的问题,不了了之。于是,第三天,考古班的作业出来了:根据已有条件,绘制宝地的地形地图并计量处所属地理位置!
这地图可以凭想象加实际绘制,因为本身并没有什么标准的模式,只要解释得当,完全可以让导师无法挑剔,郑女士也不要求“准确”,她要的只是一个“想象图”,再且,什么“鲸吞虎吸”虽然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产物,但他们只要查一下百度基本就能弄明白它表示个什么形势、地势,加上他们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凭此描绘出,但是,这计量地理位置就......难了!这个参考的数值用什么做标的物?书上并没有记载段罡和田禾三年后返回凌阳王府,凌阳王派了个心腹跟随他们前往察看用了多少时日,直接就到了“先生真乃神人也”——如何计算?
相似小说推荐
-
[gl]明争暗斗 (西瓜橙子) 晋江2014.03.29VIP完结从小在肮脏的街道摸爬滚打的艾希以毒辣狠戾闻名,二十二岁就正式接手艾氏集团。她的生...
-
[欢脱]三吋日光 (笑醉红尘起) 2014-02-27完结大雨磅礴的夜晚,贾乐捡到一个美女当房客,那料到美女既不交房租,又霸道蛮横,两人同室操戈,争斗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