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千世 完结+番外 (李观妙)


  “公主啊,明后几日雪大,西凉那帮子畜生也过年,不会理会咱,你就别出去巡视了,我给您敷几天药,把这冻疮治好。”
  天安听得哭笑不得:“婆婆,不止我一人脚上生这玩意,您别这样金贵我。”
  婆婆低头弯着眉眼无声地笑了下,没有应话,专心致志地给人敷药。
  她对天安好,并不是因为对方是公主,而是因为对方舍命救了她和她的一家老小,虽然……她的一家老小最后还是没能活下来。
  孟家庄是西凉与蜀地接壤边境的一处小村庄,由于位置太过偏僻,蜀地的统治者便将她们排出了管辖范围以内。她记得那是一个刮着凛冽寒风的夜晚,西凉的官兵突袭了孟家庄,他们一家一家地烧着房子,玩弄地看着她们所有人躲在一面围墙前,然后便打赌,看谁用乱箭射死得多。
  她抱着烧伤严重的女儿,长箭横空射来,她以为她们都要完蛋了,可那个时候,天安公主领着一队人马杀了过来,那是一场血战,但幸亏天安公主赢了。她们整个庄子的人被护送回酆都,可是半路上,却遇上了雪崩,一个官兵背着一个腿脚不便的人跑,可那时候,天安公主带的只不过是一支小队,哪里能跑得干净。
  她不想让女儿死,可当她把女儿交给公主时,女儿早就咽了气。她是个带着女儿的寡妇,女儿死了,她还活什么,于是她便不想跑了,可公主拉着她奔了十几里路,公主想让她活着。
  她的年纪并不大,但是一夜白头后,大家便唤她婆婆。她其实还是想死的,可是公主发烧,身边是一群五大三粗的官兵时,她便暂时不想死了。
  公主在高烧中,一直喊老师,喊哥哥,喊母后,她才忽然想起那个传闻,公主出生便是元皇后去世,老师与哥哥不在身旁,公主就是个没人要的小孩子。
  于是,就算是为了还一个救命恩情,她孟娘也应该好好活着。
  “嘶~婆婆,轻点,有些痛。”天安忽然皱着眉笑道。
  “痛才好,不痛就没效果了。”孟娘慢慢地将对方的脚放下,又去拿了块手帕在热水中浸湿,一点一点儿地帮对方擦起脚丫子来,“公主,您就别动,婆婆我好好给您擦擦。”
  天安觉得有些痒,也有些不好意思:“除了老师,还没人帮我这样擦过脚呢,谢谢婆婆。”
  孟娘打趣地望了天安一眼,这发烧时喊老师,做梦时喊老师,平时却是闷声半句不提:“教公主这一身文武艺的老师?公主似乎很喜欢她,总将她放在第一个说出来。”
  “啊,有吗?”天安眨眨眼睛,笑得有些无奈,她怎么没印象。
  “有的,”孟娘叹气,“不过,老师怎么会帮学生擦脚?”
  天安抿着唇,回忆起遥远的事,沉下眉目,自嘲道:“她啊,我小的时候,她对我可好了,我要什么她便给我什么,哪怕是我要她抱我一天,她不肯,我一哭,她便肯了。所以,洗脚这种事,我闹着不让丫鬟洗,她也只好依着我了。”
  “但我长大了一些,七八岁时,她便事事不肯依我了,她严厉地教导我,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只许看书习字练武进学堂,做得不好,她还要拿戒尺打我。”
  “虽然每次都只是唬了我一下罢了,”天安揉着眼睛笑起来,“我怕她无气可撒,便乖乖地去罚站。”
  “她可好了,就是……就是不太爱说话,也不肯原谅我。”
  “原谅?”孟娘看着天安的表情,又把剩下的半句话咽进了肚中,看样子是十分不好的事,所以才这般不愿提起,“唉,公主,你别多心,兴许你的老师早就原谅你了,还在想着天安为何还不来信呢,会担心你呢。”
  “真的吗?”天安抬起头,下意识地问道。
  “真的,公主若是不信,可在向皇帝禀报军情时,偷偷驿寄一封信回去,虽然这马越重山,跑得慢了些,但书信总会送达的。”
  “殷都城里起东风,便知家书意万重。”
  可是吹遍百花开的东风未至,噩耗先临。
  古殷十五年春,西凉部落联同木桑部落与妖蛇一族,擒住守关大将军赵和仁。九皇子率军与之谈判,西凉部落称他们只要两样东西,一是要求将古殷王朝小太后送与他西凉王,二是将元皇后留下,藏于花成傲将军府邸的神剑“孤鹜剑”相送。
  ※※※※※※※※※※※※※※※※※※※※
  我玩得睡着了,所以才……(orz)


第102章 高山崔嵬(二)
  “他西凉好大的胆子, 难道真以为我古殷好欺负吗!”
  朝堂之上, 古殷的皇帝站在龙椅前, 对着满朝文武大发脾气:“你们,你们说, 现在可怎么办!”
  皇帝扫了一圈立即低下头的众人,火气更甚:“都是群没用的东西,左相,左相你来说说眼下该如何?”
  站在左列的左相秉着玉笏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回陛下, 依老臣所见, 若单论兵力,古殷可与西凉与木桑一战,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对付妖蛇一族。”
  “这妖蛇一族自叛出蛇族,就在人间大肆作恶,眼下混同在西凉与木桑的军队中, 若要除去, 难上加难啊。”
  “朕不要听你说妖蛇一族如何可怕, 朕就想知道, 究竟该怎么解决眼下的难题!损一员赵将军,就是损我边关十万赵家军!赵将军必须安然无恙地回来!”
  “秉陛下, ”右相胥伯言望着殿上之人,慢腾腾地站出来, “臣有话要说。”
  皇帝瞥了眼开口之人, 有些不待见地甩了甩手:“胥丞相又有何事启奏, 据朕所知, 您可一直是好战派,今日是想说打便打吗?”
  若当初天安公主和亲事成,木桑绝不会同意与西凉联合,更别说眼下群攻之状。
  “回陛下,臣并非好战,而是觉得暂时的妥协是行不通的,天下局势,势必一统而安,陛下想要真心求和,其他部落可不一定真心求和,所以不如一战。”胥伯言躬身开口,目光如炬,“眼下亦是如此,赵将军绝不愿看到古殷因为他而服软。”
  “臣有异议,”左相站出来,对着右相,极尽讽刺,“胥大人一慣纸上谈兵、年轻气盛得厉害,没亲自去前线带兵打仗,你知不知道赵将军被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三方联合攻击下,边关本来是守不住的!”
  “赵将军守不住,他九皇子又有多大的能耐?对方有妖蛇助阵,眼下就算是古殷有能人异士相助,一时半会儿也来不及了!除非天降神兵,可你看看,这么久了,天上的神仙又有谁愿意帮我们?”
  要是当初皇帝没有亵渎天帝就好了!
  “如此,胥大人还想着要战,等着边关血流成河吗?”左相举着玉笏拜向皇帝,“望陛下三思,不过是个女人和一把宝剑。”
  “望陛下三思,太后娘娘的存活所代表的是古殷的皇恩浩荡,她的离开会代表什么呢?元皇后当年助陛下开拓疆土,她留下的东西,又岂仅仅是一柄宝剑这样简单?”胥伯言亦躬身拜向皇帝,眉头紧锁,语重心长,“陛下,妥协服软是有瘾的,认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会有无数次,到时候,国将不国啊!”
  “放肆!朝廷之上容不得你这样危言耸听!”皇帝拍着龙椅,手指颤抖,震怒不已,“朕是皇帝,朕会不懂这其中利害?”
  “太后当今这条命,是古殷对她的恩赐,现在用她的命去换赵将军的命,是她应尽之义!”皇帝摆手,在太监搀扶下要离开,“统统不用争了,孰轻孰重,朕自有定断。”
  “退朝!”
  金銮殿外,左相大肆嘲讽一番右相后,笑着离开。右相同党,围着右相唉声叹气,争议不一,有叹右相太过固执,这朝代更迭中有多少国家是一直硬气而没有服过软的?知耻而后勇未尝不可。也有始终如一与右相站在同一立场的,若深思一番,小太后和“孤鹜剑”兴许真的比赵将军要重要得多。
  小太后是赵和仁将军的私生女,是坊间广为流传的一件事。可是世人不知,小太后的亲生母亲就是曾经的古殷部落的大祭司,大祭司一脉承上古神兽白泽神力,可占人间天命所归,然而这种泄露天机的占卜,反噬极强,所以当初大祭司说完“古殷一统天下”六字,便当场丧生。于是如今的人间,拥有这种占卜能力的,便只剩下小太后一人。
  至于“孤鹜剑”,元皇后一族一直将其当传家宝守护,并有传言说孤鹜与落霞二剑,是守人间万事太平,抵御其他五族入侵之剑,是创世神送给人间的礼物,但只有天命所归之人才能发挥其中的神力,否则,这两把剑不过就是普通的宝剑罢了。
  但皇帝不信,他自信他便是天命所归,否则,元皇后也不会嫁他。所以,送小太后与孤鹜剑过去,不过是送了两样无关紧要的东西罢了。
  慈宁宫内。
  端坐在窗边练字的人浸多了墨汁,在干净的宣纸上不小心落下一滴,墨汁便顺势蔓延成一朵小花。
  “太后娘娘,您怎么还有心思安静地坐在这里啊?”小玉和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慌慌忙忙地跑进来,望着坐在窗前的人,十分着急,“太后娘娘,不好了,太和殿的苏公公说,皇帝已经决定答应西凉的要求了,正派人来捉您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