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大庆流传以来的规矩,帝王要得民心,也要得臣心,不然这皇帝就来得不正统。
于是武隆帝只好将两人唤入了宫中,询问他们此事的真假,若他们是被人冤枉的,定要查出背后指使之人,还他们一个清白,好叫天下之人都住嘴。
二皇子和三皇子听闻自己被武隆帝宣入宫中是冷汗直冒,在书房门前见到了彼此,脸上都挂着苦笑,如今他们同病相怜。
他们进入书房,便跪了下来。
武隆帝的怒气宣泄而出,“你们这两个蠢货,当真杀了大皇子和五皇子,你们怎么敢?”
“父皇陛下,儿臣冤枉啊。”二皇子说道。
“父皇陛下,儿臣没有做过这件事,定是别人陷害儿臣,望陛下明察秋毫。”三皇子答道。
两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不承认,现如今没有证据。他们当年行事格外隐蔽,没有证据就证明不了他们曾经犯下此事,所以他们否认得心安理得。
武隆帝经历了那么多,自然不会再被他们的信誓旦旦所打消怀疑,而是提出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提议,“朕有意让查大学士彻查此事,替你们洗刷冤屈,查大学士才德兼备,想必不日就能还你们一个清白。”
此时将事情给查晋,正是皇帝信任查晋能查出真相,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武隆帝确实更喜欢大皇子。
若他们真是谋害亲兄弟的真凶,那么武隆帝必然不会放过他们。
一个残害亲兄弟的皇子,不知何时就可能将手伸到他身上。
若是在皇宫之中都能被人谋害,那这个皇宫真的是不安全了。
两位皇子想法一致,根本没有办法去解决,只得叩头谢恩。
武隆帝也懒得同他们说什么了,便让他们退下。
随后武隆帝又让陈楚宣了查晋进宫,查晋匆忙入宫,心知是为了此事。
背后有童谣的推波助澜,再加上尤可那里有当年事情发生的所有过程。
查晋那日便问过尤可从何处得知此事,后面尤帆在场之时,尤可才坦然是他清醒之后在几位太监的帮助下得知了真相,还意外发现了大皇子和五皇子之事。
二皇子和三皇子是真凶,已经板上钉钉了。
至于武隆帝是真的要抓他们,还是只是表面替他们掩藏下来,这就要看武隆帝的想法了。
只是到了那时候,武隆帝能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又是另一回事。
但帝王多疑,这一次搬不倒他们俩,武隆帝也会对他们俩早就失去了信任,太子之位也不会落到他们头上了。
另一边的二皇子刚想离宫,就被皇后派来的人叫住,宣他面见皇后。
二皇子风尘仆仆地赶来凤仪宫,看见皇后,便跪下行礼。
“陛下怎么说?”皇后遣退众人,只留下了贴心的侍女,直接问道,心中十分焦急。
想来皇后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所以二皇子此时也不再介绍,“父皇陛下找了查大学士来彻查此事。”
皇后一时之间也不知是好是坏,只是不免地生出一些怀疑之意,询问他,“你可真有做那事?”
二皇子肯定地回答,“儿臣不曾做过的事,都是坊间的传言罢了。”
在皇宫这座大染缸呆得越久,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染黑,事到如今,皇后只能相信二皇子。
二皇子当然不能承认,只能寄希望于查晋查不出事情的原委,只要不会被查到,他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做了,那么父皇陛下就不能治罪于他。
但此时二皇子动了歪心思,与他一同被治罪的三皇子可能真是杀害大皇子的真凶,若是能够借此次机会将三皇子拉下马,也是一件好事。
得到二皇子肯定的皇后自然也信任了他,同时她也想到了一同传来的信息,三皇子正是害死大皇子的真凶。
皇后怒极攻心,“浮王怎么敢害死我的皇儿?若真是他做的,本宫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皇后眼神也露出了狠厉,贴心婢女直视前方,装作没有看到。
二皇子虽然心底里有所打算,但并不在皇后面前表示出来,而是宽慰皇后。
在二皇子的开解下,皇后收敛了自己的怒气,又变回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后。实际上她心中暗自谋划派手下去探听情报,若当真是三皇子动手,那么必定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于是皇后提到了六皇子正在偏房里休息,“今日,启王来宫中面见本宫,本宫正要为他择一王妃,但不知怎的,本宫提到要为他纳妃时候,他就在殿前犯了病。如今太医已经来为他诊治过,他正在小房里休息。身为皇兄,你去看望他一下。”
二皇子虽答应了,但心中所想极为复杂。
二皇子在婢女的带领下到了偏房,却未步入小房,只远远地望着。
二皇子看见了躺在床上的尤可,心中暗叹自己杀了那么多次六皇子都没有将他杀死。
虽说之前有二人同为皇后抚养的皇子的身份,但二皇子还是主意打到了他身上。他无法容忍尤可活着就对他产生威胁,只有死人才没有任何危险。
所以二皇子才设计谋害他。
没有引起尤可的注意,二皇子只是房外看了一会,就从偏房里出来。
尤可听到517汇报二皇子来看了他一眼,随后又离开了,心想他们的第1次交锋才刚刚开始,这位二皇子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但是现如今这位二皇子万不敢对他动手,而是要一心维护他的生命安全。
毕竟那个传言可是他谋害了五皇子,又两次杀他,尤可并没有死去,只是原身早就在被他第2次谋害时已经丧生了。
等二皇子彻底离开皇宫,尤可也已经恢复正常,向皇后请辞离宫了。
因为尤可突然发病的事情,皇后不敢再在他面前提王妃的事情了,再加上有二皇子的事情烦心,皇后没有多做挽留,便让尤可离开了。
刚出了凤仪宫,尤可便遇见了来此的陈楚。
原来是皇后先前在太医离开之时,就派太监去禀告了武隆帝。
等太监赶到书房时,武隆帝和二皇子和三皇子相商要事,随后武隆帝又宣见了查晋。
等到查晋入了书房,一干人等退下,陈楚才有时间询问皇后派来的太监是为何事。
太监禀告了来意,陈楚知道武隆帝无暇去处理六皇子的事情,便自作主张派其他太监守在书房门口,自己前往凤仪宫查看六皇子的病情如何。
二皇子和三皇子深陷谋害风波,六皇子犯病。
陈楚也不由得觉得这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此时在凤仪宫门口撞见六皇子,陈楚心中咯噔一下,不知六皇子病情是好转还是变得更糟糕了。
陈楚压下自己内心的波动,凑上前去,态度恭敬地说道,“奴婢拜见启王殿下。”
尤可轻松地笑道,“没想到在此处见到陈公公,本王正要离开凤仪宫。”
眼下尤可如常,陈楚自然打消了对他的怀疑,想来是太医看过之后已经大好,这下等陈楚回去之后也好向陛下禀告此事。
--------------------
,,
第97章 孤傲X仇恨17
于是陈楚安下心来说道,“听闻启王殿下身体不适,陛下心急派奴婢前来,如今得见想来已经大好,奴婢这就向陛下禀告此事。”
尤可倒是不急着离开,提出了同陈楚同行的要求,“左右凤仪宫回去还有一段路可以同行,本王和陈公公多日不见,不如一起。”
陈楚自然答应下来,“能陪启王殿下一路,是奴婢的荣幸。”
陈楚以为启王殿下会像二皇子一样,说些打压自己的话语,或者是像三皇子一样极力炫耀自身,亦或者是像四皇子一样向他讨好。
但尤可偏偏不走寻常路,而是提及一件事,“在皇宫之中,陈公公是看着本王长大的吧。”
他这是想打感情牌?陈楚当时脸上闪过了怀念之情,“奴婢看着启王殿下从稚子到如今的玉树临风,如今奴婢也已经垂垂老矣了。”
“陈公公尚为年轻,谈何垂垂老矣。”尤可语气之中增添了一份寂寥,“本王仍然不知往日犯病时都是何种光景?皇兄皇帝们如何我记不清了,就连我两次落水时的场景,本王也不太清楚。只听说这一次落水时下人们照顾不周,他们何至于让人寒心如此?若是本王再犯了病,下一次恐怕再也清醒不了。”
短短几句,尤可就把自己在皇宫孤苦无依的形象塑造出来了,陈楚越来越觉得尤可在卖可怜,但偏偏陈楚真的觉得他确实可怜。
在皇宫的这20年,陈楚自顾不暇,谈何要去保护一个不被重视的皇子。
仆人们已经极为低贱,他们如何会去想要帮助天生高贵的皇子们呢?
他内心残留的那丁点的善良让他也曾动摇过,他在武隆帝面前替启王好言几句,但仍然解决不了启王当时的处境。
若尤可当真溺水而死,陈楚也说不清楚自己会不会觉得内疚,因此觉得自己如果当时能够帮助他,或许这个皇子就不会死去了。
可在皇城中死去的人那么多,他救不了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