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完结+番外 (某璃)


  康熙这时便看着八岁的胤祉、七岁的胤禛、六岁的胤祺,还赖在长辈/额娘宫里,撒娇卖痴的不顺眼了。
  康熙最开始是认为胤祉应当作弟弟们的表率的,可才跟皇玛嬷提了一嘴儿,就被生硬地岔开话题。
  他只好先去说动了乌雅氏。
  乌雅氏素来乖觉,能和胤禛相处这一年半,已觉得是天大的恩赐,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意外之喜,自然立刻就遵旨应下,开始给胤禛搬宫做准备。
  康熙心里总算舒坦了,赏赐了胤禛一些东西,还命惠妃着内务府将几位阿哥的住所给布置好,再按贝勒的标准,给他们添加伺候的人。
  之后,康熙直接把三人给传到乾清宫,谆谆教导了一番。
  在乾清宫,三人都很乖顺。
  谁知回到寿康宫,胤祺就在皇太后跟前哭得撕心裂肺,说是舍不得皇玛嬷,让他搬走就不能日日见到皇玛嬷了!
  康熙得知后也没理会,哭呗,哭过该怎样还得怎样。
  岂料接下来几日,胤祺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下,整个人的精气神也萎顿下去。
  皇太后怒了,在康熙请安的时候,生气地宣布胤祺身子骨不好,不去尚书房、也不搬宫,还让康熙不要吓坏小孩子。
  康熙:“……”
  他没了法子,转头想求助太皇太后,“皇玛嬷……”
  太皇太后:“哎,你说说你这个当人阿玛的,怎么这么喜欢吓唬孩子呢?胤祉那孩子,都给你吓过三回了吧?”
  康熙:“…………”
  皇太后:“况且公主们都大了,也都回了自家额娘宫里住。我如今膝下寂寥,要是再把胤祺也带走……”
  康熙连忙道:“皇额娘息怒,儿臣怎会如此不孝?”
  两位皇太后都不肯放孩子搬走,康熙心里纵使怕她们惯坏孩子,基于孝道也说不出口了。
  可再这样下去,康熙怀疑,就是到了胤祉十岁,她们也不一定就能同意了。
  不过他很快有了主意。
  乌雅氏曾经跟他提过,前面四位公主在皇太后那里教养得很好,她孩子多,也有意于让活泼爱热闹的五公主,去皇太后跟前尽孝。
  康熙便试探着提了出来。
  太皇太后记得那个孩子,当初生出来体弱,差点就没了,还在出生的时候闹出什么锦鲤和乌龟的谣言风波。
  后来是太皇太后赏了乌龟给她,康熙赐小名‘鲤儿’,又惩治了碎嘴的奴才,才平息了。
  而在皇太后的印象里,鲤儿特别爱笑,随便逗一逗就笑得咯咯响,也不怕生,每次来请安都跟自己亲近。
  康熙这么一提,皇太后就心动了,“那敢情好啊,乌雅氏又添了个小公主,就怕顾不上这个大的,皇额娘便替你先照看一阵儿吧。”
  康熙笑着应下,他知道鲤儿有多讨人喜欢,也知道她有多黏人,到时候,皇额娘怕是大部分心神都要被吸引走了。
  接着,他又开始夸公主们:自从在宁寿宫正式进学,公主们的气质更显华贵高雅了,这些都是因为读了书,心中有了丘壑,更为庄重从容。
  明明是康熙的女儿,可皇太后听他夸奖公主们,比夸她还要高兴,“是啊,这些都是好孩子,个个秀外慧中,绝非俗人可比。”
  太皇太后也笑着点头,“胤祉说得没错,女孩子也要读书,这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康熙趁着她们心情好,又提议道:“寿康宫确实冷清了些,朕便想着,令与蒙古台吉们订亲的贵女们都进宫给公主们伴读,皇玛嬷和皇额娘以为如何?”
  两人齐齐一怔,“啊?”
  太皇太后略一沉吟,笑道:“这对那些孩子倒是好事儿,不过学堂设在寿康宫,会不会太吵着太妃们了?”
  皇太后才拒了康熙给胤祺搬宫的事情,又得了养鲤儿的机会,这会儿就觉得再拒绝康熙的提议不好了。
  她道:“我倒是不嫌吵,太妃们平日里也多寂寥,只白日听些读书声,应当是不介意的。”
  如此,公主伴读之事便定了下来。
  此事康熙还有其他考量:他确实认为公主们读书后精神头都不一般了,是好事一件。
  是以希望这些将来嫁去蒙古的贵女们,也能如公主们一样,有学识、识大体,能体现大清贵女的优秀和体面。最好还能在嫁去蒙古后,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好好维护大清的利益。
  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康熙特意命宗人府安排此事并举荐更多女先生,又命内务府布置公主们的新学堂。
  公主们知道自己即将有伴读后,都很开心很新奇。她们平日里不能出宫,除了重大节日和宗室贵女们来给两位皇太后请安之外,就见不到其他同龄女子了。
  胤祉听到这些消息,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过了元宵节,胤禛搬到了乾西五所、鲤儿小格格住进了寿康宫、贵女们进宫伴读后,康熙就以胤祺应当回避贵女为由,再次提出,让他搬宫。
  胤祉:“……”
  汗阿玛这么迂回,真是辛苦了呢!
  但康熙绝对想不到,胤祺也迂回了:他搬到了慈宁宫,胤祉的隔壁。
  胤祉:“…………”
  并不想要这邻居,谢谢。
  胤祺不肯学汉文,满文也说得没有蒙语溜,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流障碍是个壁。
  但胤祺显然没有这种自知之明,搬过来以后,天天来找自家三哥玩,自说自话地飚蒙语,自觉三哥听得懂,还觉得三哥喜欢他带来的热闹。
  胤祉很苦恼,写字,胤祺看不懂;说话,他说两个字卡顿,胤祺能见缝插针说一千个字。
  他纠结的、生无可恋的小表情,被康熙看了个正着。
  康熙笑着给他建议:“其实还是搬到乾西五所清净。”
  胤祉看着汗阿玛的表情,心里呵呵了,当他不知道呢,哄着自己搬了以后,很快胤祺也会搬过去,还不是一样烦他?
  他必不能让汗阿玛得逞!
  于是,胤祉装作对话本很感兴趣的样子,拉着胤祺一起,让吴尔衮用蒙语给兄弟俩讲聊斋。
  胤祺听了两个故事后,就吓得不敢再来了。
  康熙:“……”
  康熙忽然觉得,有一个胤祉用过的词,可以形容这兄弟俩:相爱相杀。
  ……
  正月里,胤祉的《红薯救荒记》连环画卖得更为火爆,晨曦书局每日都能收到无数信件,催着‘涧中鱼先生’出下一部。
  不仅如此,红薯在京城变得奇货可居,一度涨价涨到五百文一斤,比胤祉卖的话本还贵,就离谱!
  还是官府整治市场,才把红薯的价格给压了下去,但因为供不应求,还是有很多商人因为红薯的暴利而大赚特赚。
  这让商人们对涧中鱼的连环画
  更为推崇了,即使不是书商的,也都开始做这连环画的生意。
  胤祉光是一个正月,就靠这新书,赚得纯利润一千多两银子。
  加上原来的两本连环画和《纪恩传》也卖出了四百多两银子。
  《红薯救荒记》连环画被商人们卖到了南方,即使只有上部,也依然带动了南方很多地方的有识之士,多少都会在自家地里种上一些红薯。
  一方面是验证产量,一方面也以备不时之需。
  胤祉并不着急出下一部,在纳兰容若作序之外,他自己也以涧中鱼的名义,给《聊斋志异》写了两句推荐语,帮蒲松龄出版了。
  由于有他们的推荐,这本书一面世就卖出了几千本。
  几日后,销量开始停滞,但胤祉也没有对这种状况失落。
  毕竟,经典永远是经典,时间会验证一切。
  而远在苏州府的蒲松龄,已经乐得找不着北了。
  ……
  春日草长莺飞,生机勃勃。
  又到了康熙最喜欢的春猎时节,他时不时就要去南苑行围,倒是放下胤祉他们搬宫之事了。
  此外,康熙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开海禁。
  之前有了胤祉提供的表格记账之法后,康熙便命内务府会计司和他信重的侍卫、宗亲及庶吉士等学了起来。
  不但学记账,还学西洋数学。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实践,已初有成效。而这些人才,正是他要派去各大海关,负责税收的之人。
  为此,康熙还给这些人来了一次会计知识的考核。
  康熙让南怀仁出题,南怀仁却回禀道:“说到西洋数学,老臣不如三阿哥。”
  康熙:“……啊?”
  康熙这才知道,胤祉居然在数学上极有天赋,这两个月已经帮南怀仁校正了三卷《几何原本》的译本。
  南怀仁也不精通拉丁文,所以翻译上总有不准确的地方,让几何题变成无解,然后胤祉会根据自己的几何知识,帮他更正题干和公式中错误的地方,最终达到校正的目的。
  康熙讶然,胤祉总是会出其不意给自己惊喜。
  关于出题,胤祉原本要推辞的,但听说是为了开海禁,胤祉眼中金光一闪,又应下来。
  康熙:“……”小财迷!
  康熙不知道,胤祉肯如此相帮南怀仁,乃是因为南怀仁帮忙将马车的弹簧减震系统给弄出来了,胤祉亲测有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