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红叹了口气:“唉,这个陆雪……怎么说呢?这些日子她总是有意无意地跟我打听你的事情,一会儿又打听小刘村长。我怀疑她心思不正……”
林逸秋:“嗯?”
原来还有这一出呢?
打听他俩干嘛?
他们俩只是这部作品中最卑微的两个小炮灰好吧!
林逸秋対李招红说:“她既然来了乡下,那就是来建设新农村的,要是有别的心思,你跟苏媛看着办吧。”其实这一点林逸秋倒是不怕的,毕竟不论是原著还是同人文,女主只会跟男主在一起。
只是为什么他感觉这个女主角跟原著中性格相差那么多。
是了,写这本同人文的是女二号的粉丝,她又怎么会给女主好的设定?只是不知道这个角色变化究竟有多大。
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感官上觉得很不好。
陆雪从生产队办公室跑了出来,却没有回刘秀花家里,而是一个人径直来到了河边。
这时,身后传来窸窸窣窣地脚步声。
“怎么是你?”看见来人,陆雪往日的活泼开朗全然不在,反而态度十分淡漠。
温柏霖见状,只能慢慢从树丛中走出来:“我刚刚回去恰好看见你往这里走……小雪,你怎么了?”
陆雪也没跟他兜圈子,她现在确实很苦恼:“我想加入宣传队,可是林队长没有同意。”
温柏霖闻言不禁露出疑惑的表情:“宣传队?什么宣传队?”
陆雪挑眉:“你不知道?”
“嗯,没人跟我说过这件事。”
陆雪这才知道,他们刚来这一批知青都不知道有宣传队这个事情,而她今天还打着这个幌子企图……
温柏霖本就不蠢,前后一联系,立刻就明白了,他神情落寞地问対方:“你想加入宣传队,难道是为了林队长吗?小雪,你是不是対他……”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面対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竹马,陆雪也懒得装腔了。
“可是……你不是还准备回城嘛?”
陆雪自嘲道:“回城?怎么回城?赵心婉让我来乡下,就没打算让我顺利地回去,她巴不得我就在东北结婚生子,一辈子回不了京城呢!我现在不就是顺着她的意思在做吗?”
温柏霖忍不住劝她:“小雪,你不要这么悲观。”
陆雪抬头看向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一群肤色黝黑的老农,勤勤恳恳侍弄着手里的麦苗,他们怀揣着希望把小麦种下,希望它们顺利长成,然后带来新一季的丰收。他们対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的感情让她动容。
可她终究不属于这里,二十二年的人生经历也让她永远不会习惯过这样平淡的日子。
她不能留在这里,她一定要回去,回去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陆雪不想多说,只能转换话题:“我让你打探的消息怎么样了?”
“哦,在这里。”温柏霖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失落,赶紧把自己打探的消息递过去:“我看了一下,跟大家说的差不多,林队长是半年前来的,他人很好,全村上下就连知青所的知青们也没有一个不服他的。刘村长的话,他的情况就复杂得多,我估计你不太会乐意跟他相处,他家里有好几个兄弟,有个兄弟还疑似是侄子……如果你要跟他……我恐怕陆伯父会生气。”
陆雪冷笑一声:“生气?他还会在意我的死活吗?怕是现在抱着赵心婉的儿子不撒手呢。”
温柏霖讷讷地说不出话,此刻再多的安慰也是苍白徒劳的。
“不过,我倒有个发现。”
“说来听听。”
“之前帮你拎行李的那个陈铮你还记得吗?”
陆雪思索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他怎么了?”
“他其实是村里是劳改犯,我本来以为他成分不好大约会被排挤,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发现他跟知青所的每一个人都很熟悉,而且常常往来。”
陆雪一脸欣赏:“嘶,他倒是个有本事的。”
温柏霖提醒她:“可惜他是个劳改犯。”
“劳改犯又怎么样,我要好好看一看他究竟如何,值不值得我为他下功夫。”陆雪饶有兴味道。
温柏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因为临时换了队长,生产任务进行了调整,之前不公平的活计现在全部重新调配人手。
王家屯的村民再也不能像之前这般轻松了。渐渐的,心里就生出许多不忿,可是靠山都已经走了,他们还能怎么样?偷懒呗,反正现在大家都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都是吃一样的东西,只要小心点,就不会被人发现磨洋工,而且计分员还是他们村的人呐。
这样的情况一时确实是看不出来,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才过了没两天,就一情况就被在地里巡查的王建军报告到了林逸秋这里。
林逸秋仔细查看了一番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深感这样下去不行——
他们队因为王根生的事情已经上了大队长的黑名单了,要是生产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别说开工厂了,到时候给他们扣个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就够整个队喝一壶了。
为此他不得不让刘大斌召开了一个村民代表大会。从两个村各个年龄段各选择5名,共计五十个村民来到食堂开会。
会议上,刘大斌先是告诉大家会在“双抢”之后把王根生之前贪污的粮食发放下去,然后就是村里修路的事情。
“今年不掏水塘了?”
“修路很辛苦吧。”
“还比之前去修河道辛苦?”
“这路我看着还行啊,还不如把钱分给我,我儿子马上要结婚了……”
显然,大家都対这样的工作安排非常茫然。
林逸秋站到主席台,找了个扩音喇叭,対着所有人说:“大家安静一下。修路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往年修河堤是为了整个公社,现在修路可是为了咱们自己啊,而且这件事情已经上报上去了,咱们拿自己的钱修自己的路,上面肯定会同意的,这个买卖很划算啊。我当然知道你们想要钱,可是那点钱平摊到每个人头上也没多少,倒不如集合到一起,为集体做点事情,另外咱们队里还准备买一辆拖拉机,以后谁家要办事儿都可以租借。”
此言一出,场面一片哗然。
啥啥,他们十二分队也要有拖拉机了?那以后他们也可以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门去了。
到了此刻,就算有人心里有什么不满,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方案还是被立刻通过了。
接着,林逸秋站到王家屯村民前面,扫视一圈,朗声说道:“现在我来说一下最近农忙的情况,我知道有不少人都不服刘队长,但是这个田跟工分是你们自己的,又不是我的,更不是刘队长的。”
“春种是一年的开始,是决定一年收成至关重要的战役,我希望大家拿出做好的精神面貌来打赢这场战役,而不是想着偷懒。今时不同往日,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哪里能不明白,王家屯的村民两股战战,这分明就是在敲打他们啊。
打个巴掌,再给个枣甜,林逸秋也不想跟王家屯交恶:“我这里其实还有个奖励制度,我想把咱们两村以三个家庭为单位,大家可以跟关系好的家庭自由组成一个小队,刘王两村可以交换结伴,在本次种小麦活动中,表现最优异的那一队,可以获得三张全家福的奖励,每个家庭一张,你们看怎么样?”
林逸秋有照相机的事情,两个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开的价格也是让人望而生畏,而现在竟然是要白送?!
--------------------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是复仇剧本啦~
第143章 奖励
林逸秋的话音一落,大家便齐声欢呼起来,接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全家福?”
“那玩意儿可得好几块钱一张吧。”
“我干我干,我长这么大还没拍过照呢!”
其中关系好的几户人家已经开始悄悄组队了。
果然奖励式教育非常有用,不但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而且刘家村村户少,要想三户结成一组势必会去跟王家屯村户交涉,说不定能缓和一下彼此的关系。意外之喜就是,此举应该会为他即将开张的照相馆引来一波免费宣传。
刘大斌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对林逸秋点了点头。
这时有人呼喊起来:“林队,你不知道,我们两个村加起来足足有四五百户人家,那差不多可以组成百来个小组呢,区区一个优秀小组的奖励也太少了。”
“是啊是啊,那不是要从一百多组里头杀出重围吗?”
“这个评分标准又是什么啊?”
“我要怎么样才能拿第一啊?”
这怎么还讨价还价起来了?
林逸秋说:“评选优秀小组的标准,我是准备采用赋分制,分数最高的自然就是优胜者……其中,任务完成度肯定是第一考察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其次要看大家的上工状态、积极程度和配合默契度。王家屯地少,所以会迁一些人来刘家村,你们可以跟刘家村的村民进行合作,这样的混合小组,在评比时有一定的优势,还有就是老弱妇孺多的家庭,也会多给一些照顾分,大家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怎么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