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鸷太子的小人参精[穿书]/暴戾太子的小人参精[穿书] (云初棠)
街上很热闹。
江苓和萧晟昀先去了学宫。
萧晟昀登基后,开始着手创办学宫一事,世家一开始是不乐意的,但萧晟昀态度强硬,张家、曹家等几大家族不知为何也站在了皇帝一边,这些世家的不乐意改变不了什么,学宫还是被创建起来。
学宫包含各个阶段的教学,面向全大启招生,虽然现在规模还不算大,但江苓相信,以后学宫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它将源源不断向大启输送新力量。
学宫目前的主事人是张家那位姑娘张时予,她从学宫创办时便在,陪学宫一路走来,对学宫很上心。
“这几位大儒还是不愿来?”萧晟昀看着名单,皱眉。
他说的是几位名声显赫的大儒,学宫想要进一步发展,与世家储备学识抗衡,光靠皇家远远不够,虽然张家、曹家愿意相助,但被世家垄断的知识太多,萧晟昀需要更多学识丰富的老师来学宫。
这两年,他陆陆续续寻到一些有名望的大儒,肯来的,人数很少,他虽是皇帝,总不好以权压人,逼这些人来,他需要的,是心甘情愿来学宫教书育人的。
“陛下给的条件这么优渥,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来?”江苓不解。
“有一部分觉得来了有碍清名,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受世家影响吧。”张时予解释。
世家反对朝廷办学宫的事江苓是知道的,有一段时间,天天有大臣上折子,企图让萧晟昀改变主意,可惜萧晟昀铁了心要办这件事,对这些折子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世家知道左右不了皇帝的想法,只得偃旗息鼓。
明面上是不反对了,暗地里小动作却没断过,好比这些大儒,受世家影响,愿意前来的少之又少。
世家憎恶学宫的存在,百姓们却很是欢喜,有能力的,都将自己家的娃儿送来学宫。
他们不知道皇权与世家权利的交锋,只知道,能读书是一件好事。
甚至有开明的父母,将家里的女孩送来学宫,这也是因为,学宫从一开始,就有一批女学生,朝廷也发布了政令,若女子学识出众,亦可入朝为官。
原本朝廷因为学宫一事吵得不可开交,这道政令出来后,争吵方向立刻发生了变化,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吵到激动之处,恨不得当场打起来。
长公主和连珠公主倒是对这道政令感官很好,一出来就站了队,她们虽然没入朝廷,但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两人在学宫逛了一圈。
“学宫哪里不好?他们不来是他们的损失。”江苓愤愤不平。
“怎么还没消气?”萧晟昀捏了捏江苓的手指,“南街开了家卖点心的铺子,很受欢迎,等会要不要去?”
“要去要去。”
萧晟昀吩咐一声,驾车的人调转马车方向,驶向南街。
傍晚时分,日落西斜,落日余晖洒下,为整个世界渡上一层朦胧金边。
江苓和萧晟昀下了马车,融入其中。
“咦?”江苓扯了扯萧晟昀袖子,“那好像是乐章。”
萧晟昀看过去,只见詹乐章和一名身形高大的男子正说着什么,男子背对他们,看不到面容。
詹乐章也看到了他们,又说了句什么,背对他们的男子回头。
——是定远侯世子。
见他们注意到这边,江苓招招手:“乐章。”
说完,拉着萧晟昀走过去。
“你们这是……”
“听说这边开了家点心铺子,我和兄长来尝尝。”詹乐章指指门庭若市的点心铺子。
“我们也是,碰到了就一起吧,许久没见了,乐章身体可还好?”
詹乐章摇摇头:“有太医院太医看护,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
点心铺子很受欢迎,萧晟昀正要吩咐随从去买,江苓制止他:“反正不着急回去,夫君,我们跟着一起排队吧,也是一种乐趣。”
于是,四人排进了队伍中。
安居乐业之下,百姓都很热情,说着说着便和他们搭起了话。
几人容貌出众,穿着虽然简单,但不难看出,衣服料子极好,有为热情的大婶问起他们也没有婚配。
江苓抓住萧晟昀的手:“我们已经成亲了。”
大婶虽有遗憾,转头问起了詹乐章两人。
“大婶,他也有婚配了。”江苓想起詹乐章是有对象的人,忙打断大婶的话。
大婶看了眼詹乐章,又看向护着他的定远侯世子,一拍脑袋:“看我眼拙,都没看出来你们也是一对,既然这样,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别往心里去。”
江苓正要解释,那是詹乐章的兄长,大婶已经挑起了别的话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传言,”大婶压低声音,“说先帝来位不正,要我说啊,这都是瞎扯,不管先帝如何,咱们现在这位皇帝登基的时候,天降异象,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绝对是上天认定的天子。”
江苓愣了一下,忙问:“这传言是从哪来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没听过不要紧,反正也没几个人信,大家不是傻的,哪会随便相信这些,那最初传流言的人,被我家老头报官抓了,要他瞎传,”大婶说到这事就生气,“官府很重视这件事哩,还给我家老头赏了银子还牌匾,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咱们还报官。”
江苓哭笑不得。
很快就排队到了他们。
在大婶的热情介绍下,江苓选了一大包点心。
“你男人是个好的,你买这么多,他一句话都不多说,这样的人,能处,”大婶看看在一旁等他们的另外两名男子,同样夸赞,“那位也是个好的,得这样的夫君,是福气。”
萧晟昀在一旁看着,对江苓和随便一个陌生人聊得好不感到意外,江苓身上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地方,轻易就能让人降低防备。
短短一炷香时间,大婶和江苓聊了各种话题。
唠嗑了半天,江苓感觉口有些渴,萧晟昀便带着他们到了隔壁茶楼。
连着喝了两杯水,江苓放下杯子:“这流言怎么还传到京城来了?”
“不奇怪,既是有心人散布的,不传到京城才奇怪,不过散布流言的人可能也没想到,百姓会是这样的反应。”詹乐章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被百姓自发举报到衙门什么的,散布流言的人知道后估计得气死。
江苓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乐得直笑。
如江苓所想,背后策划这件事的人确实气得不轻。
“你说什么?!传消息的人被百姓报官抓了?还不止一个地方是这样?”浮世教教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怀疑人生。
“那群贱民不听就算了,怎么还报官?”
“属下今天刚得到消息,说是朝廷对将此事报官之人会有奖赏,是以现在百姓到处在找我们派出去的人……”
下属也对这个发展感到不可思议,他低着头,道:“教主,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还问我?”浮世教教主气得将杯子扔到跪在下方的人身上,“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我养你们有什么用?”
下属低着头,不敢出声。
兀自发了会火,浮世教教主腾地站起来,语气发狠:“那朝廷走狗是不是查到我们的地盘了?吩咐下去,我要他有!来!无!回!”
第165章
容栩南下查案,去的不只是他自己,暗中还有一队骁卫跟随,浮世教教主的刺杀非但没给他们造成损失,还让容栩抓到线索,找到浮世教的真正藏身地点。
消息传到朝廷,朝中大臣纷纷松了口气,浮世教对大启来说是个大隐患,一日不除,他们便一日不能安心。
“陛下,还需容大人尽快将人带回来,以防生变。”
其他大臣跟着附和。
“朕已经命他们启程回京了。”
“陛下圣明。”
早朝结束,相熟的大臣结伴离开,吏部尚书独自走在前面,不知为何,他这几天颇有些心神不宁。
“葛大人。”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他停下脚步,回头发现是谢司尧。
“下官这些天整理卷宗发现名单有些问题,不知葛大人有没有时间。”
谢司尧年纪轻轻就入了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还是天子近臣,吏部尚书一直很忌惮他,担心他做的事被发现,这两年很是收敛,此刻听到他的话,心中一跳。
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有什么问题回官署后你来问我。”
谢司尧浅浅一笑:“是。”
吏部尚书这个人老奸巨猾,还谨慎得很,谢司尧在吏部待了两年,都没找到能让人伤筋动骨的证据,好在这次从外部找到了突破口,事情有了很大进展。
三日后,御史台上书参奏吏部一名小官,收起巨额贿赂,更改部分官员调任,帝王大怒,当即下令吩咐刑部和大理寺彻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几年前的一桩旧案。
宣王府。
几名幕僚急的团团转:“王爷,再查下去,会不会查到……”
他没有说完后面的话,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的未尽之言是什么。
前兵部尚书的事若深查下去,和林家,和宣王都脱不开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