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跷跷板。”他还惦记着跷跷板呢。平安腆着小肚子,拉着安康的手来到院子里堆着的木料前,“哥哥,跷跷板,玩。”
一个高兴,把这事忘了。安康顿时有些汗颜,他握着平安肉乎乎的小爪子承诺道,“哥哥这就找木匠师傅给平安做跷跷板。”
平安就高兴了,笑眯眯地围着一堆木板转悠。
花花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撒着欢地摇尾巴。
“花花今早去哪了?”安康才想起来,今早花花不在院子里。
“院子门一打开,它就蹿了出去。没人跟着它,不知道它去了哪。”虎子在一边回应。
刚得了一块地,安康按捺不住,趁着平安在看木工师傅做活时,拉着虎子偷偷跑了。
在衙门借了几个人,安康领着他们从傅家村开始量地。
傅家村的人基本都围过来看热闹了。
有人向量地的官差打听,“差爷,这是做什么。”
“量地。”
“量地做什么。”
官差转头示意村民看不远处的安康,“那是咱们县令的长子。安家大少爷。据说是要在这一块建农场。”
村民继续问,“农场?农场是啥?”
“是啥我也不知道啊。”官差无奈道,“听都没听说过。”
傅大花在人群里被隔壁的傅大钱媳妇儿拽住胳膊,“大花,你弟弟傅川不是在杂志办事处吗?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没有啊。”傅大花皱起眉头,“没听我家小川说过。”
“你快去打听打听。要是收人,早点告诉我,我让我们家大钱去报名。”
“吃完午饭我就去找小川问问去。”傅大花一口应下。要是招人的话,她让她家傅贵也去。
“大花,问到了也告诉我一声。”
“也和我说,也和我说。”
傅大花应了两声,挤出人群回家了。
刘霞挺着肚子,站在坡上,身边围了一圈妇女。
“刘霞,安家少爷要建农场,这事你听你家小叔子说过没。”
刘霞吐出嘴里的瓜子皮,“没听说啊。不是什么好差事吧。要是好差事早传开了。”
“是安家少爷亲自带人来量地的。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就是安家少爷。”
刘霞垫着脚,顺着女人手指的方向,果真看见一个穿着蓝色衣裳,身边跟着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她眼珠子一转,开口道,“别想那美事了,好差事哪那么容易得。农场,说来说去带着农,不就还是种地的。在哪种地不是种地。给别人种地交租子,不如种自家地。”
“这话有道理。”
刘霞陪着说了会儿话,趁着没人注意,独自回了家。她快速收拾了两件傅大河秋天穿的衣裳,打了个小包裹,走到厨房拿了张面饼子,避开瞧热闹的人群,走了村里的另一条道。
傅三梅背了柴火回来,远远地看着刘霞背着小包裹走在小道上,她心里觉得奇怪,马上快做午饭了,刘霞这是要去哪。她只是想了片刻,便不再想。大嫂的事她可不想知道,省地惹麻烦上身。
作者有话要说:
傅川家的家长里短
第111章 识字有好处
刘霞步履匆匆地赶到时,傅大花和傅川正在杂志办事处的院子门口说划地的事。
好个傅大花,一直巴着小川,就是为了能帮他们家找个好差事。刘霞气冲冲地上前去,一把将傅大花挤到一边去。她对傅川笑道,“小川,上午安家少爷带人去咱们村划地,我听差爷说要划好大一块地建农场。农场招人吗?在农场干活好吗?你可得帮帮你大哥。你大哥在镇子上打工可不是个事,上回我瞧见了,他都瘦了一圈。”
傅大花白了刘霞了一眼,继续说道,“小川,大姐家还有事,先走了。”
傅川点点头。刘霞想蹭傅大花的车,又不想傅大花听到她和傅川说话,只强装笑脸地送走傅大花。
而傅大花更是懒得搭理这个弟媳妇儿,她巴不得刘霞提都不提蹭车的事。她轻轻地抽了下牛屁股,顺着巷子离开了。
“大嫂,我这也就知道少爷要建农场。至于招不招人,用哪的人,我是一概不知的。”这一点傅川没有任何隐瞒。这件事,安康只和安仲华、虎子说起过。
“川啊,嫂子听说你是少爷面前的红人,要是有机会,你可得帮帮你哥。嫂子感激你一辈子。”刘霞摸着自己的肚子,笑道,“你大侄儿也得谢谢你。”
傅川敷衍地笑笑,笑意不达眼底,“嫂子,我还有事忙,没事的话,我就回去忙了。你回去的时候慢些。”
这次刘霞没拦着,许是因为有事情求他,刘霞收敛很多。没发生上次问傅川要钱买点心的事。她痛快地放了傅川离开。倚着墙边稍微歇了歇,刘霞抬脚去找了傅大河。她要好好叮嘱傅大河一番。任她傅大花再怎么能,也不比现在和傅川呆在一起的傅大河知道的消息快。
刘霞办完事情,缓缓地走在通往傅家村的路上,远远地看见安康领着一帮人迎面走来,这群人身后跟着两辆牛车。有好好的牛车不坐,干嘛要用腿走路?刘霞是不理解安康这种行为的。她竖起耳朵,听到安康说起要修路。
安康到家时,做好的跷跷板被摆在松树下。院子里不见平安的踪影。招来院子里的小厮,安康询问道,“六子,平安呢。”
“小少爷应该在老夫人的院子里。”今天六子被平安折腾了一通,却不敢有丝毫怨气,“小少爷发现大少爷不见了,好一通找。结果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就不高兴了。不知道老太太怎么知道的,便带着小少爷去了她的院子里。”
安康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心情悠哉地来到了安老太太的院子。
平安和花花在院子里追来追去,安老太太戴着顶针正在缝一双黑色小靴子,一看就是给平安准备的。
“平安,哥哥回来了。”
正嘻嘻哈哈追着花花跑的平安停下脚步,面无表情地转过头,跑到安老太太的身边,“奶奶,抱。”
“平安,哥哥抱你。”安康跑过去,揽住平安圆滚的小身子。
平安扭啊扭,委屈道,“哥哥坏。”
“哥哥知道错了,哥哥给平安道歉。”安康抱着平安哄了好一会儿,又承诺着明天陪他玩一天。“跷跷板做好了,明天咱们把小灵他们叫过来一起玩好不好?”
“嗯。”平安笑眯眯地点头。
“那奶奶明天请人来家里唱戏。叫小灵奶奶一块来看。”安老太太跟着一块凑趣。
安老太爷坐在一旁,面带微笑,习惯性地摸向烟袋,忽然想起小孙子在这,不自在地搓了搓手指,到底是没碰烟袋。
晚上,平安脱得只剩个红肚兜往安康怀里钻。安康扯着他道,“天冷了,得穿亵衣。”
虎子拿着白色的小衣服站在床边跟着一起劝,“小少爷,天冷了不能再光着胳膊睡觉了,晚上容易着凉。”
平安扭着肉乎乎的小身子就是不愿意,被逼急了,他嘎嘣脆地又来了一句,“哥哥坏。”
这下安康可不敢招惹他了。一会儿闹起脾气来,这个小坏蛋要不认哥哥了。“不闹了,快睡吧。”大不了夜里记挂着些。
平安如愿地躺在被窝里,没过半盏茶的功夫,就睡着了。
杨二郎家的院子里,傅大河一点睡意也没有。他坐起身,开口询问傅川,“小川,那农场到底做啥的?招不招人?”
“这些我都不知道。”不管是谁来问,傅川都是实话实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问再多遍,那也是不知道。“不过,少爷喜欢有文化的,最好是识字的。大哥,你要想进农场,如果有空的话,可以跟着杂志学写字。前两年的杂志我都有。”
“识字就算了吧。”傅大河兴致缺缺地躺回床上,“农场么,恐怕也就是种地的。种地的要识字做什么?不过小川,要是农场招人,你可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知道了,大哥。”傅川点头应下。
一言不发的二山专注地握着笔,一遍又一遍的练字。在傅川的帮助下,他已经学完了课本上的内容,认识了很多字。现在他每天抽半个时辰出来练字,只是字写的仍有些歪歪扭扭。
傅川早就和他通过气,即使是农场招人,肯定是认识字的有先后。傅二山心想,要是自己用功,再用功一些,说不定可以赶上农场招人。
傅大河睡饱了,满足地从床上下来。看到傅二山趴在桌子上,他忍不住撇了撇嘴,以为人人都能和小川一样好运吗?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呢。
傅大河简单洗漱好后,两间屋子之隔的二郎奶奶还没起床,暂时没人给他做早饭。让他去买吃的,他舍不得那个钱。他是个闲不住的,开个院门,出了院子。
隔壁的佘寡妇带着孩子在巷子里走了两圈,刚好遇到傅大河。
“这天冷的可真快。”傅大河主动搭话。
佘寡妇抬头看了一眼,傅大河还穿着夏天的衣裳,她不禁问道,“穿这么少,你不冷么?”
傅大河笑笑,无奈道,“家里总是忘记给送衣服来。将就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