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爸爸, 剧情。】
这是个古代世界。
原身杨肃, 勃州城府尹杨羽铨幼子。
杨羽铨任勃州府尹三年, 三年间处理了许多棘手的事情, 帮着辖下一些困难城镇发展得越来越好, 又铁面无私……
总之, 深受勃州人爱戴。
最近杨羽铨似乎得到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变得忙碌起来, 府里也经常有人走动, 每次都要和杨羽铨在书房呆很久。
杨肃也在这个时候与年幼时玩的要好的好朋友郁烁重逢。
杨肃和郁烁是在八岁的时候认识的。
郁烁长得精致可爱, 杨肃当时在街上一遇到他就喜欢得不行,常常跑去找他玩。
虽然只认识短短一年,郁烁就离开了,但杨肃接下来的八年里对这个好朋友一直念念不忘, 临别前郁烁送给他的玉佩也被他精心保管。
时隔八年再度重逢,杨肃十分高兴。
他一直以为他们极难再见了,毕竟郁烁离开了,他也于三年前跟着家人离开那里,来到了勃州城。
郁烁的面容还是那样精致,虽然因为成长,不再像小时候可爱,却俊美得让人心生好感。
恐怕没有人会对这样一个俊美好看的人心生恶意。
那之后他们日日相见,杨肃带着郁烁逛着勃州,两人细数着这几年对方的事迹,仿佛这八年的离别不复存在,两人之间相处毫无隔阂。
郁烁长得雌雄莫辩,总有意无意的在杨肃面前展现着他最好的姿态,循序渐进的让两人之间的接触越发亲密。
杨肃正是青春洋溢时,当他发觉他对郁烁有了特别反应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是慌得要跑。
他还没跑,郁烁就跟他吐露了他与家人发生了纷争,这才独自一人离家,来到勃州的事情。
原本计划要跑的杨肃闻言立刻歇了心思,对他表示关怀。
郁烁苦恼道,家人要他娶妻生子,但他发觉他对女子无感,偏生喜欢男子,恐怕是个天生断袖,还问杨肃会不会因此嫌弃他这个好友?
杨肃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心头一跳。
他们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杨肃频繁将郁烁带回府里,还想着要跟父母坦白关系。
但郁烁是个温柔的,他进了府里没两天就发现了杨羽铨似乎很是繁忙,劝杨肃不要这个时候拿这事去叨扰他,待他忙完再说也不迟。
既然关系发生了变化,杨肃自然是不想郁烁继续在客栈住着的了,他把人带回了府里,让他在他隔壁房间住下。
杨肃不想唐突了郁烁,郁烁也如是。
两人只有情难自禁时才会偷偷摸摸地亲上一口。
杨肃很想公开两人的关系,经过父母认同后正式在一起,但父亲总在忙。
于是他暗戳戳地开始关注父亲在忙什么,想要帮点忙,好让父亲快点忙完。
他不知道的是,白日里他带着郁烁在府里晃,晚上郁烁在他睡着后又悄悄溜出去探查,逐渐摸清了府里的守卫规律。
杨肃没能等来父亲忙完,府里就迎来了灭顶之灾。
那一夜突然有人冲入了府中,对府里的位置和布防十分清楚,杀个不停。
杨肃被尖叫声和喊杀声吵醒,连忙去隔壁看郁烁,却没看到人。
很快,有护卫进来把他护送去了后院。
他的家人们都在那里。
杨羽铨在家人中来回打量,最终将一个小包裹塞进了杨肃的怀中:“赵峰,你们护送小少爷从后山离开,我和其他人从另一条路离开。”
杨肃反应过来:“爹,我好友……”
杨羽铨:“肃儿,爹向你保证,我会让人去寻你好友,但你身上的东西很重要,你立刻跟赵叔他们离开。”
“但是……”
“赵峰!”
“是,大人!”
赵峰一把扛起了杨肃,快步离去。
有几个身材矫健的人迅速握着武器跟上。
杨羽铨镇定地吩咐人去杨肃的院子寻人,然后看向家人们:“我们从后门离开,走。”
“杨大人,你怕是走不掉了,包括你那已经跑了的小儿子,他也不例外。”
杨肃被赵峰抗在肩上,一路上看到了许多眼熟的人的尸首,逐渐冷静下来,让赵峰放下他,这样跑得比较快。
那些人敢直接入府杀人,城里肯定不安全。
他们翻了墙后就直接往山上跑。
就在他们成功跑上山,以为安全了的时候,有个人追了上来。
护卫们留下拦路,赵峰带着杨肃继续跑。
虽然只有一人,那人却强得厉害,只凭两把弯刀,就将人一一斩尽。
杨肃听着身后的痛呼声,心中一凉。
这时,他们跑到了悬崖边。
赵峰:“糟了。”
赵峰回过头,拔了刀,让杨肃往另一边跑。
谁知,杨肃还没迈开脚步,那个一身长袍带着兜帽的男人直接闪身过来,一个弯刀划开了赵峰的脖颈,一双幽深的蓝眸直接对上了杨肃。
杨肃被吓了一跳:“胡、胡人!”
赵峰倒在了地上。
胡人的弯刀上还滴着血,刀朝杨肃逼近。
杨肃似乎是被吓傻了,傻愣愣的待在原地。
直到那刀即将贴到他颈侧时,杨肃突然发了狠,猛地拽住胡人一起往后跌去。
双双坠崖。
即使坠崖,这位胡人也没忘了他的使命,两把弯刀都朝杨肃扔去。
谁知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弯刀失了准头,从杨肃身边掉落。
坠入水中后杨肃就失去了意识,再次醒来就是刚才谢辰扬的样子了。
醒来后杨肃强撑着身体走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从他们那里听说昨夜一群山匪于深夜冲入勃州城,对城中百姓烧杀抢掠不说,还跑进府尹的府邸灭了人家满门。
似乎是对府尹有着深仇大恨。
他们都在痛惜这么一个好官就这样被一群山匪给害了。
杨肃只觉得荒谬无比。
勃州城附近的山匪早就被他父亲清剿了。
这一群实力强大的山匪又是哪来的?何况,那个追杀他的,还是个胡人。
他狼狈的回了勃州城。
勃州城内弥漫着伤痛的气息,街道苍凉,时不时能听到有百姓家中传来痛哭的声音。
他回到了府中,在后院里见到了家人们的尸体,忍不住悲痛哭泣。
就在此时,面色惨白,同样显得狼狈的郁烁出现了。
仿佛对待失而复得的珍宝,紧紧抱住了他。
他说他昨晚起夜,在茅房里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正想去找他,又手无缚鸡之力,怕成为了俘虏,受制于人,所以躲在里面没出来。
他以为府尹里的守卫能够解决那些刺客。
谁知等一切结束后,他出去只见到了满地尸体。
他一晚上翻遍了府里的尸体也没找到杨肃,一直在等他回来。
杨肃在他怀里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郁烁和他坦白了身份。
原来他是镇安王的儿子,前面说的被家人察觉他的性向而离家出走是真的。
他对杨肃保证会为查明真相,为杨家报仇。
他联系了属下,陪着杨肃将杨府上下安葬。
杨肃想起父亲给他的包裹,幸运的是,那包裹还在他怀里,没被水冲丢。
那里面,是一个带着锁的锦盒。
杨肃觉得这东西一定和杨府被害有关。
郁烁说这东西暴力破坏可能会造成损害,镇安王府上有能人异士,也许能破解这个锁。
杨肃放心地把锦盒交给他,和他一起去了镇安王的封地。
殊不知,那锦盒里面装的是镇安王通敌的证据。
镇安王拿回了证据,也发现了皇帝对他已经有所怀疑,迅速准备起兵,和胡人里应外合,趁着胡人兵临城下,皇帝派人镇守,无多余兵力的时候率军造反。
到底皇帝还是更在乎国家,不愿撤回派往边关的将士,被镇安王给推下了皇位。
而从始至终,杨肃都被蒙在鼓里。
他不认同镇安王谋反,郁烁却说他阻止不了父亲,他也很自责。
杨肃无法,到底还是不忍心离开郁烁。
何况郁烁还说到做到,找出了杀害“杨府”的仇人。
是隐藏在他们国内的胡人,他们本就伪装成山匪,躲在勃州城外的深山里。
但杨羽铨打击山匪打击得太狠了,让他们操作不便,只能躲藏。又得知了胡人准备发起进攻了,干脆就攻了勃州城,想先打响头战。
杨肃不知道镇安王的谋反还跟胡人联合了,对这个理由并不怀疑,还很感谢郁烁。
因为郁烁“说服”了他的父亲,在登基之后亲自领兵击退了胡人,把胡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在郁烁继承皇位登基为皇的那天,不甘心的郁烁的长兄把真相告诉了杨肃。
杨肃大受打击,离开了皇宫。
本来已经决定登基后就立丞相女为后的郁烁失去了杨肃,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对杨肃的感情没那么肤浅,他爱他比他想象中的要深。
他大彻大悟,上位不过一天就传位于长兄,去追寻杨肃了。
长兄:“?”一脸懵逼。
郁烁想要找到杨肃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