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种田大户 完结+番外 (陌上花开人如玉)


  林老头不等林老么继续惹事,转身看向他:“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现在立马跟我回去!”
  “我还没吃流水席,我要留在这里吃流水席!”林老么难得地在外面违背林老头,他心里坚定的认为流水席是林小叔,他不在这里吃就是亏了。
  林老头脸色难看至极,看着林老么冥顽不灵的样子,头上青筋暴起。
  眼看着林老头要爆发的样子,林夏至不想让他们俩破坏了流水席上的气氛:“阿爷,老么,等下我让人把流水席上的吃食每样给您二位送一些,年纪大了牙口不好,您二老可以在家里慢慢吃。”
  有了林夏至开头,剩下的村民也纷纷出口劝,给了林老头和林老么台阶下。
  林老么盯着流水席上一样一样摆出来的吃食,眼睛都直了,表现得特别丢人。
  林老头不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将他强行拖走。
  林老头和林老么走了之后,没有了林老么这个搅屎棍捣乱,林家村的村民纷纷松了口气,气氛再次逐渐活络起来。
  林夏至实现他刚才说的话,让家里的下人把流水席上每道菜都给林家主屋送一点过去。
  因为菜品实在有些多,一个盘子里往往会装好几种菜,林家下人可不会管菜会不会串味,只要把菜送到了就行。
  第三天的流水席林小叔就不会参加了,他一大早就要赶去郡城,参加郡守大人组织的举子宴。
  林家村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因为流水席结束之后,林家村的第二轮水稻即将收割,这些来参加流水席的人留下来看水稻收割。
  林家村距离江宁县不算远,那些想着要参观林家村收割水稻的外地人,懒得来回跑,就乘坐自家马车或者林家村的牛车到江宁县。
  不在乎那点钱的就去客栈住上,手头拮据的约上三五个人租一间小院,也能落脚。
  像其他村的村民,都是穷苦人家,不仅因为家里有事他们得回去做,还舍不得花钱在外面住,准备等林家村水稻收割的时候起个大早赶过来。
  林家村第二轮水稻收割的时候正好是个农闲的时间,再晚一阵大家得抢收玉米,还不一定有那么多人有时间能过来。
  同一轮水稻收割一样,虽然天气没有之前炎热,大家的热情还是一点不减少,看着林家村收起来稻穗饱满的稻子,都羡慕得不行。
  别人羡慕的眼光使林家村的村民更有动力了,大家齐心协力将水稻收上来,自家的收完了,免费跑去帮着隔壁人家收,看上去整个村子和乐融融,惹人羡慕。
  整个村子收上来之后,算了算每亩地的产量,居然达到了五百斤,比起第一轮居然还多了五十斤左右。
  林夏至打开金手指看着第二轮水稻的产值,只有可怜巴巴的二十七,也是够了。
  水稻丰收在江宁县引起了轰动,林家村的水稻几乎全部都卖给了程家,作为他们种林家种子的条件。
  林家种子在外地也丰收的消息早就传回了郦水郡,或许别的县不知道林家种子具体是指的哪个林家,江宁县的人却都清楚,就是做豆腐的林家。
  林家村的林家不藏私,已经把水稻种两轮的方法告诉了大家,众人心里都暗自决定,明年也去买林家种子,也学他们种二轮水稻。
  等水稻收割完成之后,林家村的外村人散得差不多了,村里的番茄正好成熟,林家开始收番茄。
  别的村民看到林家行动,也跟着一起收。
  番茄一旦红透了之后摘下来就不好保存,在屋子里放个三五天就容易坏。
  眼看着收回来的番茄堆了不少,大家开始担心起来,这么多番茄可怎么办。
  这时候,里正召集大家开会,告诉大家之前修的作坊是用来做番茄酱。
  番茄酱!
  这可不得了,村里又要开一个作坊,所有人都乐坏了。
  当初修作坊时,大家对里正多少有些异议或者不满,此刻都烟消云散,纷纷称赞里正。
  “看里正的意思,咱们村是不是准备闷声发大财,番茄酱作坊咱们可别声张出去。”
  “前段时间村里外人这么多,好在大爷没给咱们说。”
  “还真是这样一回事,之前要是知道了,以我这张嘴,恐怕别人一问就说了出去。”
  “张夫郎你这是太信任别人,别人问啥你就说啥,不算啥大毛病,就是守不住话。”
  “孩子都骂过我不知道多少次了,现在相公就和孩子商量家里事,我只能在家做闲人。”
  “做闲人也是你的福气,相公体贴、孩子懂事,我们这种劳碌命羡慕都来不及。”
  “哪里是什么劳碌命,是哥哥你脑子转得快,你们家里离不得你。”
  ……
  听着村民们讨论,林夏至看着里正一脸正是如此的表情,差点憋不住笑。


第197章 玉米也丰收
  里正哪里是想着番茄酱不能外泄,他分明是这段时间忙着小叔中举,又遇上村里收水稻,把这事给忘了。
  林夏至不会没事给里正添乱,里正等大家伙冷静下来一些之后,才说番茄酱作坊的问题。
  番茄酱作坊不像豆坊,是大家集资分份子,番茄酱作坊就是用村里的银钱建的,每年只有番茄收获的季节能够做,里正和族老们商量的结果是林家分两成份子,村里占三成。
  剩下赚的钱就由种番茄的人家和在番茄酱作坊做工的人分,给作坊提供的番茄数量和做工的天数是最后分钱的依据。
  这就意味着如果村里番茄作坊赚的钱越多,他们种番茄的和上工的能分到的钱也越多,而不是单纯卖新鲜番茄或者做工,只能拿到固定数量的银钱。
  这个法子是里正和族老们商量了很久才讨论出来的,有些出人意料。
  林夏至琢磨了一遍,再一次惊叹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以前提过一点点,他们就能根据这一点想到更好的办法。
  虽然村民们手上没有了番茄酱作坊的份子,但他们能直接分番茄酱作坊的收益,更能激起他们对番茄酱作坊的热情。
  家家户户都把自己采摘下来的番茄运到番茄作坊,由于积累了好几天番茄,只靠番茄酱作坊那几个人肯定处理不完,村里三四十岁的夫郎们自发搬来了家里的桌子、菜板菜刀,帮忙切番茄。
  这些本是自愿过来帮忙的,里正思索一番后也给他们算了在作坊帮工,不能让大家伙儿吃亏。
  三个作坊的番茄酱同时出锅,看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番茄酱,众人有些傻眼。
  一个在外面忙活给番茄去籽的三愣子听到里面没有了动静,有些好奇地探个头进去看。
  里面负责熬煮番茄的村民一把将他拉进来:“三愣子,咱们作坊好像没有装番茄酱的东西?”
  三愣子挠了挠脑袋,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你们先忙活着,我去问问大爷。”
  里正听到消息,急忙跟着三愣子赶过来,果真没有准备装番茄酱的罐子。
  里正一拍脑袋,赶快吩咐下去:“你们谁家有洗干净的大陶罐,先弄过来装番茄酱,我马上去一趟县城。”
  随即立马回家给家里的牛套上牛车,驾着牛车去县城。
  路上里正恨不得把自家老黄牛背上插翅膀,让他走快一些,早一点到县城的陶坊。
  这家陶坊是林家推荐给里正的,他之前一直想着要提前到县城把陶罐定了,结果忙着忙着就忘了,就怕人家陶坊现在手上有订单,他们村番茄酱的罐子得排队等,那就糟心了。
  好在陶坊刚扩大了作坊,手上的单子也不多,给林家做了这么久的小陶罐,工人们也熟悉了小陶罐怎么烧,陶坊老板说林家村这一批小陶罐三天他就能做一半出来。
  三天时间还好,里正得了陶坊老板的话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去,交了定金赶着回村,看作坊还有没有他忘了的事。
  大家齐心协力,作坊开始运作当天就把积攒的番茄处理完,全部熬制成番茄酱,装在了几个大罐子里。
  这几个罐子是林家做酸菜泡菜的,刚好洗了几个出来晾干,先借给村里番茄酱作坊应急。
  以前村里的豆坊做的是干燥的腐竹和豆杆,直接用油纸或者布一包就行,番茄酱这种液体状的东西,肯定不能这样,必须得用瓶罐。
  林家村这是第一次做番茄酱,手忙脚乱地出了不少问题。
  第二天,林承祖主动过去看看,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就提点一下,免得大家忙活一阵赚不到多少钱。
  有了林承祖指点,番茄酱作坊的事总算顺起来了。
  过了两天,番茄酱作坊就不需要夫朗们来帮忙了,只需要作坊的人就能做好番茄酱。
  切番茄和去籽都是细致活,但是熬煮番茄酱又是体力活,里正在当初招人的时候纠结了一番,到底是招哥儿还是汉子,同族老们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招汉子,相信练习一番之后应该能做好。
  里正的这个决定林夏至瞥了瞥嘴,最后什么都没说,这个时代的人不怎么让哥儿出门做事,明明哥儿不比汉子弱,他要不要想一个只能让哥儿做的事出来。
  地里种的番茄陆续成熟,林家的辣椒和种在卫家村的玉米也该收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