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种田大户 完结+番外 (陌上花开人如玉)


  为了教这些佃农育苗,林夏至专门从林家找了一个会育苗的下人过来。
  别人没有林夏至的金手指,没法在种子育苗的时候看出种子的不同,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豆苗的状态,将那些长得矮小的剔除,剩下那些涨势好的基本没问题,产量不会太低。
  过两日祥伯亲自把一头壮年公牛送到背山村,叮嘱那几户佃农好生照顾。
  得了林家专有的育苗方法,又有了牛帮忙犁地,还有林夏至隔天让人运过去一车豆渣肥料,二十五亩即将种上大豆的田被佃农们翻了一遍又一遍,希望这些大豆真的能够如同林夏至说的那样高产,他们今年好积攒一些积蓄。
  在背山村的佃农们忙着种大豆的时候,林家村这边的村民们也忙碌起来,他们要种从林家买的土豆。
  土豆种起来不麻烦产量还高,既能当成主食吃,又能煮到菜里,只要有块地就能行,勤劳的林家村村民早早地松好土,就等林家开始卖土豆种。
  林家只卖了土豆给村民们,辣椒依旧握在林家手上。因为辣椒是飘香十里调料的关键,林虎子不敢马虎,比林夏至还上心。
  除了辣椒,林家也种了黄豆。林家种的黄豆是林夏至挑选出来的良种黄豆,这些黄豆是用来做豆腐乳的,普通豆腐暂时还没法用良种黄豆来制作。
  林家在林家村的土地有限,所有空着的旱地都种上了辣椒和黄豆,只有两亩地还围着大棚,里面种的是番茄。
  这些番茄经过一个月的生长,从长势来看还不错,不像冬天在大棚里种的那样蔫,看来气温对番茄生长很重要。
  林家村的人为生计忙碌着的时候,林家来了一位身份贵重的客人,这位客人是县令亲自带到林家来的。
  林夏至之前听程闻柳透露过一点消息,县令和郡守的奏折京城那边在年前就收到了,在二月底的时候县令收到了一份秘密嘉奖信,这封信是二品大员户部尚书亲笔书写的,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大家不知道,但从那段时间县令的心情可以看出,这封信上写的不会是坏事。
  程闻柳说了一个还算重要的讯息,如今这位县令在江宁县的任期还有一年就到了,土豆和一年两熟水稻都算是县令的政绩,如果任期到了县令有机会升职,京城必然会派人来核实。
  那时候起,林夏至就让家里随时准备着未来会有贵人到访,林夏至的态度比当初郡守县令暗访的时候更郑重。
  不管来的人是谁,都是在天子脚下混饭吃的,随便来个人一根手指头都能压死这些外地官。
  林家大部分人只知道县令来过,所以林夏至说贵人到访的时候,他们都有些紧张,是不是县令又要微服来林家村?
  林小秋是从京城那边出来的,他对京城的事务更熟悉些,林夏至让他仔细瞧瞧林家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有问题早点改过来,免得得罪了贵人。
  从那时候起林小秋就知道,林夏至口中说的贵人很有可能来自京城。
  好在林夏至准备得够充分,等京城的人来了,林家众人才没有慌了手脚。
  县令和客人来的时候都穿着常服,那位客人的年龄看着三十上下,自称是县令的表侄,想来林家学习怎么种植一年两熟水稻,还有土豆。
  知情的人对他的身份都清楚,看县令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不简单。既然人家没有穿官服,还捏造了一个虚假的身份,林夏至等人也就陪着他一起装作不知,按照普通待客礼节招呼。
  他这时间来学种一年两熟水稻时间已经晚了,水稻都长到林夏至膝盖高,倒不如再晩两个月过来,直接看第二轮水稻怎么种。
  那位大人大概也知道自己来的时间不对,他只在林家住了三天,将育苗方法给学了去,又把林家村和林家了解了个大概才离开了。
  从他离开前的话不难猜测,等林家村水稻收割、种第二轮水稻的时候他还要来一趟。
  送走了大人回到家,林夏至摊倒在堂屋的躺椅上,一副去了半条命的样子。
  他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让那位大人不如意,回京之后在皇帝面前说林家一句不好。
  林承祖进门看见林夏至这个样子,笑着说他:“夏哥儿你是一个哥儿,在堂屋好歹注意着点。”
  “我不管,这两天累死我了,真羡慕阿爹什么都不知道,不用担惊受怕。”
  林夏至瘫在躺椅上不想动,吩咐林小秋去给他找点零食过来,这几天憋死他了。


第165章 新纸
  京城来的贵人走了没两天,林家的人终于做出了林夏至满意的新纸。
  第二天,林夏至就让林承祖拿着做好的新纸以及配方步骤去县城的县衙找县令。
  因着县令关注林家的人,林承祖这一年来也经常出入县衙,他已经在县衙的差役种混了个脸熟。
  以前在林承祖心里,这些县衙的差役不说高不可攀,却也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乡下人能够随意接近的。
  实际上和这些县衙的人接触久了之后才发现,他们脱下官服之后其实也就是普通人。
  林承祖同他们笑着打了声招呼,说他有要事找县令相商。
  县令对林家的事一直关注着,担心一年两熟水稻出问题,听到下面的人明白说林承祖来了,赶紧让他进去。
  林承祖没有吊着县令,他拿出夏哥儿在家折腾出来的一卷白纸,奉上林夏至写好的新纸制作方法,垂手在下方等着。
  县令没搞懂林承祖给他一张空白的纸是个什么意思,只得拿起林承祖给他的另一张写满字的纸看。
  看着纸上写的内容,县令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眼神也越发明亮,这林家居然不声不响又鼓捣了这么件大事。
  当今圣上是个务实的性子,他登基之后一直大力推广算数,让广大学子学以致用,为百姓多做实事。
  上学堂的成本居高不下,笔墨纸砚样样要钱,纸最是耗钱,用得快卖的贵,能有几户农家子供得起孩子读书。
  若是按照林家给的这个方子大量生产出实用的纸,降低居高不下的纸价,寒门学子读书的机会就多了一份,就能多培养一些人才。
  何况纸不仅仅是学子们要用上,就连他的县衙,每月办公消耗的纸量都不可小觑。
  县衙是如此,更大的郡城甚至京城就更不用说了,若是都用便宜的新纸办公,能替国库省下多少银钱!
  县令越想越激动,忍不住站起来大口赞好,在座位上转悠了好几圈。
  “林家大郎,这个新纸方子是谁想出来的?”县令将新纸配方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才勉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开口问林承祖。
  林承祖按照林夏至给他的说辞回答县令:“回禀大人,这新纸是小人三弟无意中在杂书看到的,小人的二弟根据三弟的描述,让家里下人研究了近一月才做出来。”
  既然以后林承宗要走仕途,这些功绩就可以让他帮着分担些,他是林家唯一一个读书人,他出的点子也说得过去,在这些官员们心中留下一个林承宗聪慧过人的印象,对他以后有帮助。
  “大善!”县令高兴地抚手大笑。
  林承祖没想到一张新纸配方居然让看上去颇为严肃的县令情绪如此外露,看来真如夏哥儿说的,造纸不能握在自家手上。
  一开始林夏至研究出来了新纸,林承祖想过给林家来做纸的生意,一直以来造纸并没有被官家笼在手心,市面上常见的宣纸都是民间产的,他们家也可以造纸卖。
  林夏至告诉他林家不能做纸的买卖,市面上的宣纸大都是世家大族在控制,产量不高,就算卖得贵了些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是新纸不一样,这种便宜的造纸法子他们不能留在手上。
  放着一个赚钱的法子不能用,林承祖心里有些不解,他让人带了信给程闻柳,程闻柳的回信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只让他听林夏至的。
  好在当初听了夏哥儿的,看县令的态度,新纸确实不一般。
  县令心里高兴,对林承祖的态度更好了,笑呵呵地将他送出屋,如同对待自己的子侄。
  县衙的差役们不清楚屋子里发生了什么,只听到县令在里面说了“好”、“大善”,还有县令中气十足的笑声,脸上对林承祖更亲热了,几个人一起将林承祖送出县衙。
  县衙外的人很少见到这些差役对别人赔笑脸,仔细一看差役们陪着的人是林承祖,正是这两年崛起的新贵,心里好奇林承祖去县衙做了什么。
  差役们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外面的人更打听不到,让他们对待林家更谨慎了。
  林承祖回家之后将事情经过告诉了林夏至,林夏至听完点了点头:“大哥,你我的任务都圆满完成,新纸一事以后不用再提了。”
  “夏哥儿,你这又是什么意思,我被你们一个个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林承祖一头雾水。
  林承祖现在小生意做得还算可以,只是受以前生活的影响,眼光不够全面,在大事上局限了。
  林夏至间林承宗没想明白,只能给他解释:“大哥,你仔细想一想,哪些东西是官府把控着渠道,普通人不能插手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