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大国手 (飞杀)


  门里传来一道朗悦之音,并没有多高亢,却隐隐有一种不容抗拒的威压,只一个字,“进!”
  内侍低声道:“王爷请。”一面推开房门一面恭身向旁退开。
  纪谨迈步进门,内侍在其身后复又把门关上。还未进到书房深处,勘勘瞥到一道明黄的衣角,便听到方才的朗悦之音再度朗声笑道:“慎之,你比朕预估的还早了一个时辰。”声音里减了些威压,多了道欢悦之意。
  纪谨向前的脚步依旧不急不缓,微微勾起嘴角,应道:“陛下有诏,自当日夜兼程,不敢有怠。”言语甚是恭敬,神情却颇为舒缓,仿佛只是友人间的几句寒暄。
  几步间,已见到了坐在书案边那道声音的主人,正是大齐皇朝当朝的贞元皇帝薛昶。此刻的薛昶自是早已换下了朝服,着着便服,长发依旧束起,发冠倒是早已取下。
  薛家自祖上就传下来的好相貌,在薛昶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端的是面如冠玉,俊美无筹,眼神间却又不似一般世家子弟的温雅,而是隐隐有着风雷之意。即便是轻言浅笑间,亦尽显多年来上位者的威仪。
  自少年时起,薛昶与纪谨便是京城里有名的俊公子,不仅人才风流,更能文善武,搅动了京师里不知多少少女名媛的芳心。若非两人身份地位委实太高,只怕求亲的媒人早就踏破了门槛。两人又几乎形影不离,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以常被相提并论,甚至有一度京师里为比较两人孰更高一筹而暗自争论不休。论到品相,两人皆是上上成,又各有不同。纪谨偏于洒脱俊逸,薛昶更有一段风流俊雅。论到身家,两人一个是王子一个是太子,皆为高高在上,难以攀折。争论暗暗持续了一年,各自的支持者为了自己倾慕之人不知煞费多少心思只求能争得更多的支持,最终依然是各花入各眼,不相伯仲。对于这一场暗流两位当事者自是毫不知情,便是明里暗里知晓的旁人对于二人的比较也丝毫无损于他们的情谊。
  多年以后,薛昶继位成了当朝一帝,国事的繁忙,朝中的暗涌使得他日益沉稳,眉宇间少了一道自在,多了一分锐利。而纪谨,作为天子重臣,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为人所羡,亦为人所嫉,个中压力自不可同日而语。所幸纪谨自年少时起便沉稳多思,谨慎小心,当政多年亦从未落人把柄。两人忙于公事早已鲜有闲暇在市井中走动,然而京师里关于二人的传说却从未消减。
  年少相交,两人的情谊自是不同一般,然而如今毕竟君臣有别,在人前更是恪守君臣之礼,唯有独处之时,才能稍有放松。只是近年来,国事繁重,闲暇的时光已然不多,更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商讨国事。偶尔想起年少时的恣意轻扬,便是纪谨这般洒脱之人,也难免生出些许惆怅之感。
  此次纪谨出京三月有余,从京中的桃花刚刚吐出花苞到如今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盛,君臣二人倒也是首次分别得如此之久。奈何此次事关重大,若非纪谨亲自出马,薛昶也不放心交予旁人。
  两人相交多年,尤其是双双从政以来并非从未有过政见相左之时,日积月累,即便是相交甚深之人,也难免生出些嫌隙。何况伴君如伴虎,君心最是难测,小心谨慎如纪谨,也偶有疲惫之感。便是出京之前,君臣二人尚为了礼部尚书的任命起了些争执,直到纪谨出京之时,二人间的氛围还算不上愉快。如今纪谨归来,三个多月的分别倒仿佛成了一道推手,化解了之前的些许不虞,薛昶的神情态度仿若回到了继位之前,那时两人的相处既自然又亲近。纪谨似乎也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地放松了神态,带了些许的轻松和随意。
  薛昶似乎并不着急过问出差事宜,反而是笑着道:“昨日程时远给朕弄了张古谱残局,朕方才想出了破解之法。慎之要不要来试试?”
  纪谨微微一笑,迈步向前,“且容臣一试。”


第52章 君臣奕道
  纪谨迈步走到书案前,一掀衣摆,与薛昶相对而坐。
  书案上摆着一副榧木棋盘,棋盘上是一副残局,黑白棋子都有些零落,乍一看去,似乎不管怎么走,都是两伤之局。
  薛昶指了指棋盘道:“慎之执黑,下一手黑棋走。”
  纪谨认真一看这副残局,心里先是有些讶然,既而不由会心一笑。此时薛昶也正垂目看着棋盘,并没有看到纪谨那淡淡的一笑,否则以他们对彼此的熟悉,定会看出些端倪。
  思考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纪谨便提起一子落在了左上角的那块棋上,一个冲断。
  这速度已经让薛昶有些惊讶,一看那棋子的落点,心头的那丝讶异更重了几分。
  方才薛昶说得是颇为轻描淡写,但事实是,昨日刚下完早朝,程时远便献上了这份古谱,两人彻夜研究了许久,才终于找出破解之法。知道今夜纪谨回京入宫,便刻意摆了出来。纪谨的棋力与他在伯仲之间,身旁又没有像程时远那样的高手一同,对于这个棋局,必然要头疼一番的。
  然而此刻,纪谨不但思考的速度远快于他的想象,第一子落子的地方也与他和程时远研究了许久的各种可能都不同。
  莫非是随手一下?薛昶只是略略这么一想便否定了,纪谨从来不是那般不谨慎的人。而且这一子的落点颇为微妙。
  这一块棋是白棋占优,黑棋被压在低处,想要出逃是几乎不可能的,唯一的机会是就地做活。然而纪谨的这一手冲断,似乎既无就地做活之意,也不像是要出逃的样子,反而有点自杀式的蛮横。
  这并不像是纪谨会下出来的棋。
  薛昶虽有疑惑,但这幅棋他和程时远研究了很久,各种可能的变化也都计算过,倒有些有恃无恐。既然对方送子上门,自然不会客气,拈起一粒白子便堵了上去。
  纪谨落子极快,不论薛昶如何应对,他都能很快出下一手,就仿佛之后所有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似的。数十手之后,原本四处零落的黑棋已经被连成一片,相互呼应便是起初薛昶以为是弃子的那一手棋在后来非但没有成为弃子,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手。
  战完中盘,薛昶便知纪谨已胜出。
  纪谨生性谨慎,在重于计算的官子阶段一向很少出错,这一点是连翰林院的那几个老棋待诏都赞许过。两人历来的对局中,若是不能在序盘和中盘取得较大的优势,薛昶是很难在官子阶段胜过纪谨的。
  薛昶把指间的白子扔回棋盒,纪谨便会意这一局已经宣告结束,结果如何不必明言。
  薛昶意味深长地看着纪谨,笑道:“慎之棋力进步之大,让朕深感意外啊。”
  纪谨一边收着棋子一边道:“若是陛下指的是这一局的话,不敢有瞒陛下,其实巧合得很,在前些天,臣也研究过这张古谱。”
  “哦,”薛昶立刻来了兴趣,坐直身体,问道:“程时远说这张古谱是他翻遍书库的古籍无意中发现的,当知翰林院的藏书可称得上是举国上下最多最全,慎之又是从何处得知?”
  纪谨笑了笑:“巧的很,臣此次奉命出行,结识了一位奕中好友,恰好他也是在一本古籍中发现了这幅残局,觉得有趣,便与臣一起研究了一番。”
  “就是那位,一个多月来,与慎之同住同行的那位友人吗?”薛昶看着纪谨的眼睛,轻勾的唇角似笑非笑。
  “便是。”纪谨点了点头,笑道:“陛下果然耳聪目明。”
  薛昶垂了垂眸,说道:“朕还是第一次知道,慎之还会与人如此亲厚。”
  “只是性情相投,彼此谈得来而已。”纪谨道。
  薛昶又抬眼看他,好看的眉眼扬起一道弧度,又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薛昶手底下的暗探都是纪谨帮他训练的,每次纪谨出行都会有人把他的行踪记录交到薛昶的书案上。这无关信任不信任,而是一位君王需要对他的臣子掌握得更详细一些,尤其是重臣,尤其是绝对不能失去和背叛的重臣。
  这一点,两人彼此都心知肚明。所以纪谨对于薛昶远在朝堂也知道他去过哪里见过什么做过什么事没有任何的疑问和不满。
  不过,对于纪谨,薛昶也就仅此而已,更多的细节他没有让暗探详查,因为如果有必要的话,纪谨会主动跟他说,他也会问。
  薛昶从不怕纪谨有瞒于他,因为如果纪谨没有说的,那便是他认为不重要的,或者对薛昶来说不重要的。
  所以薛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又想知道,直接问便可以了。
  这便是这对君臣的相处之道。
  “他叫慕远,字云直,钱塘人士。他的父亲曾在京中任过校书郎,叫做慕谦正。”纪谨回答得颇为详细。
  “哦,那为什么现在不在朝中?”薛昶问道。
  “慕谦正当年是丁忧回乡,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没再回来了。”纪谨道。
  “慎之以为是什么原因呢?”薛昶知道纪谨一定早就调查过了,也会有自己的答案。
  纪谨笑了笑,说道:“慕谦正丁忧期满的那一年,正好是陛下登基的那一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