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自然为洪荒之上的生灵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机遇——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件事情还是困扰远大于机遇的。不过,总有些个例,他们其本身非凡的能力使得他们即便面对这样的变故也都能够化危机为机遇,比如,女娲。
虽然出于种种原因伏羲与女娲并没有接受帝俊的邀请,但那并不代表当獬豸与帝俊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时他们仍然不加理会——若是当初他们没有被沈砚引入不周山说不定还做得出这般各扫门前雪的举动,但——即便是老子听闻东方天空坍塌、海底下沉、河流改道、生灵涂炭的事情也不由动了动脚步。
他们现在可是认准了沈砚才是真正的道祖,而且作为曾接受过沈砚的亲自教导的弟子,他们对于沈砚的道也是有着相当的理解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道理便是再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忘记啊!更何况,他们自认对于沈砚与叶英二人的脾性都有相当的了解,若说叶英是冷情冷性的代表,那么沈砚绝对是温和友善的,至少他对世间万物皆是抱有相当的善意的。
所以,他们有理由怀疑,若是日后沈砚醒来知道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们不周山却没有一个人做出补救的话,通天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脖子,沈砚的剑可半点不比叶英差!虽然不至于杀了他们,但生气多半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而沈砚生气就意味着叶英会看他们不顺眼,而叶英看他们不顺眼也就代表着……
几乎一瞬间,不周山众人当即便顾不上什么八卦不八卦的了,蹭的一下子都站了起来,元始更是焦躁地在原地转了两圈,皱眉喃喃道:“天破了能有什么办法补救呢?”
老子一把拉住焦躁的元始,同时另一只手按住什么也不准备就想往外冲的通天,沉声道:“不可惊慌,天破了,补上便是。”
老子沉着的语气很好地安抚了众人惊慌的情绪,原本也是被吓得大脑一片空白的女娲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灵光一闪,惊喜道:“对!老子道友说的在理,天破了,补上便是。”
伏羲虽然不愿打击自家妹妹的积极性却仍是忍不住出声提醒道:“那可是天啊!哪是那么好补的?”
但伏羲没有想到的是,面对他的质疑女娲不仅没有沮丧,甚至露出了一抹笑容,冲他眨了眨眼睛:“山人自有妙计。”
看到女娲这副表现众人便知她必然是心中已经有了成算。
红云亦是心系天下生灵之辈,当即连忙追问道:“女娲道友是有何办法了吗?可需要我等助力?”
女娲笑着摇头道:“不必,你们还记得老师曾经赐给我的九天息壤与五彩石吗?这两件都是夺天地之造化的先天至宝,且生具造化之力、生机之能,用它们来补天正是合用。”不过说着女娲的笑容也不由淡了两分,“不过此事从无先例,我也不知我的实力可否支撑得过全程,倒是若是力有不逮,还要劳烦老子道友借丹药助我一臂之力。”说着女娲转头望向老子。
老子自是颔首应道:“应尽之义。”
得到肯定的答复女娲不由微微一笑,但随即她面上又露出了一抹忧虑之色:“天虽可补,可大海难填,况且河流改道若是再强行改回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诸位道友可知这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众人不由沉默了下来,半晌之后方才听到红云幽幽叹道:“只能尽我们所能救助受难的生灵了——总是耗在这里想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且先行动起来吧,日后若有想法大家再联系商讨不迟。”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一响应,便连接引二人也表示他们可以负责救助西方大陆的生灵,决议已定众人自然不再耽搁,各自行动起来,除了伏羲、老子二人护送女娲前去补天之外,红云、元始、通天等人也皆都带着自己的弟子、好友分往四方救助因此事面临生死之危的生灵。
然而就在众人着急忙慌地忙碌开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百年之后,事情的结果竟是与他们想象之中产生了某种不知名的偏差……
第263章 一线生机 四十六
女娲之名自然是响彻整座洪荒大陆, 毕竟先不论补天这一壮举究竟给多少人带来了生路,即便是那些没有被这场大战威胁到生存空间的洪荒大能们也无法忘记女娲完成补天的那一刻那从天而降地庞大的功德金光——仅仅一次功德天降竟然就为女娲凝聚出了功德金身,虽不至于到万法不沾的地步,但是但凡有些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女娲身上的因果祸孽至少比常人少了五成以上, 而且具女娲自己所说, 功德金身的妙用远远不止于此。
经此一遭, 洪荒中人终于认识到了功德的可贵之处, 而女娲自然也成了众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位洪荒大能。
如果说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那么在这场事件中另一个扬名的人,却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巫族, 蜃。
或者可以称呼其为巫蜃。与女娲相比蜃的修为自然是完全不够看的, 毕竟即便是他已经扬名天下的今天, 蜃平日出行依旧是由巫族大巫或族中强者携行, 否则……就他那慢吞吞的速度, 御风飞上一天都不一定能够飞出巫族的势力范围。
而实力不仅不强甚至可以称得上孱弱的蜃又是如何能够成为这次事件中除了女娲之外的第一名人的呢?——要知道就连引发这一连串事件的獬豸与帝俊如今的名声都不如蜃来得响亮。而这一切, 都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发明, 或者换一种更符合洪荒生灵的认识的说法, 那便是蜃的炼器、用药之法已经出神入化到让他力压一众大罗金仙,成为这次事件中在整个洪荒名声最响的人之一。
按理来说这种事情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即便蜃所发明出的东西再怎么精妙, 在这个文化传播不便、工具稀缺、实力至上的时代, 他也不可能赢得那么多人的认可与支持。但是就是这么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却是事实发生了的。
且说天地东倾, 女娲挺身而出填补了天上的空缺, 但是已经造成了的影响却是难以消除的,即便通天等人四处奔走,但人力有穷时, 即便是大罗金仙面对广阔的洪荒大地也难免有兼顾不到的地方,况且通天等人根本就没有身为弱小而艰难求存的经验,这也使得他们有些时候虽然暂时保住了一些生灵的性命,却贸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又陷入了另一种绝境。
而就在这时,蜃出现了。
蜃不知用什么办法说服了翕兹,甚至通过翕兹说服了帝江,然后由帝江出面力压众议,依照蜃的建议收拢四方生灵,予之庇佑,使其能够在洪水侵袭之下保全性命。
而随后,巫族倾举族之力,伐木百里,在蜃的指导之下建成百艘巨船,迎着洪水而上,分入河川,乘风扬帆,沿途救助受灾生灵。而蜃亦随队前行,教给受难者如何建筑房屋、修整滩涂、筑建堤坝、引水分流。虽然这份功劳并不全是蜃自己的,而是整个巫族的,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这个主意最初是由蜃提出来的。
而且,蜃所传授的这些知识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却是所有受到了洪水侵袭的种族所亟需的。如果说巫族与不周山众人是救了他们一时的话,那么蜃所传授给他们的这些知识却是能够使他们一辈子受益的。
如果只是如此,蜃的名声或许还不至于那么如日中天,但是谁让洪水之后常伴瘟疫呢?
即便是人人拥有着不俗修为的洪荒生灵面对瘟疫依旧力有不逮,除了硬抗,只有等死。他们甚至没有任何防治瘟疫的措施与办法!
就在这种情况下,当蜃提出他有办法使人减少患上瘟疫的概率时,即便他提出的办法听上去再怎么荒唐,也阻止不了想要活下去的众人死马当成活马医地去尝试一番。而这一试可不得了——所有投靠了巫族遵循蜃的方法的生灵染病率连一成都不到!
更令人惊喜的是,当蜃拉着翕兹、后土四处游走了数年后,更是用各种路边可见的野草炼制出了一种丹液,使得染病者的死亡率降低到了三成以下!
仅仅这两项成就还只是使蜃的名声与三清、红云、獬豸等人持平,然而,更让所有人敬重之余好奇之余又免不了羡慕的是,借着此次事件蜃竟然也成功凝聚了功德金身!虽然蜃的金身与女娲的金身还有所差别,但是经过某些心怀不轨的妖族亲自试验,但凡敢对蜃不利者必然遭受极为不幸的命运,不幸到什么地步呢?——走在路上都能被石头绊死!
凭借这条令整个洪荒哗然的消息,蜃成功完成了反超,荣登如今洪荒热搜的次席——当然,如果洪荒有热搜的话。
而就在这般热闹的背景下,第二次讲道也即将开始了。
“当当当——”伴随着太微阁前的钟声响起,第二次讲道正式开始。
比起第一次讲道,第二次讲道参与的人数更是多出了一半有余,不过,好在沈砚当初在修筑太极广场时已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整座太极广场与太微阁本就加持了极为高深的空间阵法,此时甚至无需他人手动操作,只需太极广场上的人数超出了某一限度,其便会自动扩展空间,为众人留出充足的个人空间,也免除了一些来得晚的修士只能飞在天上听道的窘境——要知道这可是不周山顶,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在这里飞得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