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势不可挡[快穿] (甲子亥)


  所以只要有齐廷业在,皇帝看在齐见忠的面子上,就一定会护着齐家。
  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另谋出路。
  而齐见敬的脑子也终于灵光了一回:“可是这样一来的话,皇上势必会召见齐廷业,一旦齐廷业有了面见圣上的机会,他就一定会把我们做的事情都捅出来的。”
  “放心,他现在没那个好运气。”
  老淮安侯夫人冷笑着说道:“皇上的年纪本来就大了,又受了这么重的伤,加上一下子死了三个儿子,只剩下一个对政事一窍不通的三皇子,马上各国朝贡的使节团就要到了,若是让他们发现大干正处于风雨飘摇中,那些使臣会这么想……”
  所以皇上只能一边强撑着身体接见这些使节团,一边教导三皇子,根本没有时间养伤。
  可是送走使节团之后便是年节,翻年就是太后的万寿节,以及三年一次的科试……
  前世,一直到明年六月,皇上身体都时好时坏,一个月至少有半个月是躺在床上度过的,起初偶尔倒是会问一问齐廷业的情况,却也是真的没有时间见他。
  后来因为齐家连着帮助三皇子办成了好几件事件,躲过了皇上的责罚,终于使三皇子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也就没人敢再提醒皇上,还有一个齐廷业等着觐见他。
  但齐廷业也不傻,他也猜到了短时间内齐家还要靠他保命,所以不仅不会对他下手还会尽全力保护他,因而进京之前,他就以齐家的名义沿途跟人借了一大笔银子,进京之后,便用这笔银子命人将自己的诗稿和文章隐藏创作者的名字之后宣扬地天下皆知,然后趁着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收买了府里的几个小厮,逃了出去。
  也怪他们不小心,当初当今圣上感念齐见忠的从龙之功,曾赏赐过齐廷业一块玉佩,后来齐见贤派人卷走了齐廷业的家财,这块玉佩自然也就落到了齐廷毅手里。
  他们原本以为齐廷业必死无疑,所以也就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后来也渐渐地将这块玉佩的来历给忘了。
  在后来齐廷毅将这块玉佩转增给了齐见贤的世子齐廷文。
  结果正好就让齐廷业撞见齐廷文身上戴着这块玉佩……
  因而齐廷业逃出齐家之后,便找到了当时一位为官清廉正直的御史,在证明了他的确是那些诗作和文章的创作者之后,那位御史义愤填膺,当即便联合十余位翰林,冲破三皇子的阻挠,将他送到了当今圣上面前。
  得知事情真相,当今圣上震怒。
  而那块玉佩也成了齐家覆灭的□□。
  事后,齐家除齐廷业外,自齐见贤始,诛三族,五族以内,男丁悉数流放边关,女子充入教坊司。
  想到这里,老淮安侯夫人的心便滴起了血。
  要知道当时她的几个重孙,最大的也才不过两岁。
  而齐廷业呢,出于愧疚,皇帝不仅将齐家家财全都赏赐给了他,还让他承袭了永城侯,加世袭罔替。
  但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因为她重生了,这一世,她一定要让齐廷业不得好死。
  所以齐廷毅一回来,老淮安侯夫人就吩咐他立即将他府里和齐廷业有关的东西全都清理掉,还有那些当年被齐廷毅派出去负责卷走齐廷业财物的丫鬟小厮,也要全部处理掉,务必不留活口。
  而后她冷笑不已,这下子,她倒要看看齐廷业还能掀出什么花样来。
  另一边,武定州。
  谭正等人担忧不已:“怎么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
  “三皇子一向顽劣,大干若是交到他手里,只怕……”
  “偏偏三位皇子的家眷也都被宋王旧部给屠杀殆尽,否则哪怕是立一位年幼的太孙也行啊。”
  ……
  孟则知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是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更因为他想起了原剧情。
  如果老淮安侯夫人没有重生,前身虽然身体不好,但承袭了永城侯的爵位之后,至少衣食无忧活到了四十岁,要知道在古代很多贫困地区的人都不一定能活到四十岁呢。
  可老淮安侯夫人重生了。
  她重生之后,就利用前世的记忆,一边派人严密监控前身的行踪,破坏前身的复仇计划,一边加快讨好三皇子的步伐。
  最后,前身走投无路,只好去敲登闻鼓,因为登闻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干律》,非敌兵围城、太子驾薨、民有冤情,不得击鼓。
  凡登闻鼓响,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这是前身唯一能够见到皇帝的机会。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敲响登闻鼓的时候,皇帝已然驾崩了。
  而登闻鼓也不是能随便敲的,《大干律》又有规定,为防止无端刁民恶意上访,凡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
  前身的身体本就已经垮了,三十廷杖或许会要了他的命,但他还是赌了。
  最主要的是,他要是死了,说不定皇帝反而会因此意识到他的确是蒙受了冤屈,进而追查这件事情,替他沉冤昭雪。
  但是当监刑的人变成了齐廷毅之后,前身就知道,他赌输了。
  不仅如此,只怕他当时能逃出齐家,也是齐家人有意为之的。
  最后,那三十廷杖才打到一半,前身就死了,死不瞑目。
  所以前身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帮他复仇。
  所以孟则知射死那只信鸽,不仅仅是为了破坏老淮安侯夫人的计划,更是为了让那三个皇子得到他们应得的下场。
  毕竟他们原本就该死的。
  更何况,当年要不是齐见忠,当今皇帝早就死了。
  那么凭什么最后齐见忠断子绝孙,当今皇帝却能子孙满堂。
  因为仔细想想,齐家固然是害死前身的罪魁祸首,但当今皇帝也难辞其咎。
  要不是他偏听偏信,不经查实,就直接认定了前身科举舞弊,前身也不会落到那般下场。
  说一句绝不夸张的话,要不是看在当今皇帝继位之后把天下治理的还算太平的份上——就比如说这次,大干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关外的那些游牧民族却依旧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孟则知这会儿就不是在武定州了,而是在某个穷山恶水的山头上创建山寨,招收流民,广积粮,缓称王了。
  孟则知只说道:“没什么好担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
  “好了,你们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应该也都累了,回去休息吧!”
  谭正等人站起身来:“是,学生告退。”
  徐初之磨磨蹭蹭走在最后。
  等到谭正四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他才小声说道:“我先回去洗个澡。”
  毕竟赶了好几天的路。
  孟则知眼前一亮:“别啊,就在我这里洗吧,我昨天刚换了一个新浴桶,还可以两个人一起洗!”
  听见这话,徐初之下意识的顺着孟则知的话往下想去而后忍不住红了耳尖:“呸。”
  说完,他快步向外走去,就好像身后有什么东西正追着他一样。
  看见他害羞的样子,孟则知的心情更好了。
  听见背后传来的笑声,徐初之的脸也更红了。
  哪知道一进门,就发现徐母正在他的房间里坐着。
  徐初之连忙压下心底的燥热,故作平常道:“娘。”
  徐母手里拿着一方锦帕和一个荷包,扯出一抹笑:“初之,你来看看,这是我跟厨娘新学会的双面绣。”
  徐初之走过去一看,锦帕上绣的是牡丹,荷包上是鸳鸯戏水,他摸了摸那对鸳鸯:“真漂亮。”
  而后他抬起头:“娘,你的绣工更好了。”
  徐母只说道:“我早上的时候去绣坊问过了,掌柜的说,像是这样的绣品,绣坊收的话,锦帕一方是四十文,荷包一个一百文。”
  价格是徐母之前做的那些普通绣品的三倍多,不过需要耗费的精力也就更多就是了。
  “这样算下来,娘以后每个月都能挣上四两银子了。”
  徐初之听了,当即说道:“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科乡试,儿子应该是能考上举人的,如果我要继续考会试的话,朝廷会发给路费的,所以娘,您以后不用再那么辛苦了。”
  徐母却说道:“这怎么行,你忘了,我们还欠齐大人一百多两银子没还呢。”
  徐初之愣了愣,心里突然有些不安。
  徐母继续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你爹……徐阳德抓住了,还有他的老相好柳月。”
  “齐大人已经派人把徐阳德送去矿场了,他们还从柳月家里搜出来了五十多两银子。”
  那些钱都是柳月背着徐阳德攒下来的,柳月的钱是徐阳德给的,而徐阳德的钱则都是从徐母和徐初之手里抢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徐阳德,徐母和徐初之本该生活得很好。
  因为徐母虽然身体不好,经常吃药,但是她会做绣品,一个月二两银子,绰绰有余。
  徐初之就更不用说了,他是廪生,也就是由官家给以膳食的生员,月给廪米六斗,年发廪饩银六两,而且他在州学入读,吃住都是免费的,更不用说他作为廪生,有给考童试的考生作保的资格,只这一项,一年挣个三四十两银子不成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