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男后[穿越] (东家小娘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东家小娘子
- 入库:04.10
霍司徒与杨君方面面相觑,只觉得顾君辞的话有几分道理,却也觉得此次失了洛阳的先机有些划不来。
饮尽了杯中酒,霍司徒才反应过来道:“对了顾兄,明日是你生辰,及冠之日,该得好生庆贺才是,你想如何过,兄弟们都满足你。”
顾君辞端着酒杯,神色微凛,脑海中忽然闪过当初在金陵时,临阳王关切他的模样。
因为是他的及冠之年,临阳王送了他名将兵器,甚至为他取了字。
可如今到了生辰之日,却是物是人非了。
杨君方也问:“取字了么?”
顾君辞点头:“取了,我义父取的,知言。”
霍司徒嘴里喃喃着知言二字,随后才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是个大老粗,就觉得这字好听,倒也品不出是何意思了。”
顾君辞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缓缓道:“义父说,君辞之意为君子之言,君子不做虚妄之言,知道什么说什么,便是知言。”
提及临阳王,霍杨二人也都知道戳中了顾君辞的伤心事,也就没有再提,而后岔开话题,商议着明日的及冠生辰宴该如何办,甚至打算出钱去酒楼办上一桌,大肆庆贺。
这一夜,顾君辞辗转难眠,听着屋外的风雨声,瞪着眼睛到了天亮。
纵眼观天下,这一众反王与世家,唯有萧渊是他最信任的人,也只有萧渊有能力助他完成报仇的计划。
唯有让兰陵萧氏的势力强大起来,他才有机会领兵前往金陵,将陷害临阳王的罪魁祸首斩于马下,用于祭奠临阳王的英灵。
翌日一早天刚亮,顾君辞还在穿着衣裳,便听得这洒扫院子的阿春开了门,听着他的惊呼,顾君辞这才推了窗朝院中望去。
竟然瞧见萧渊手里捧着一只锦盒径直走了进来,刚询问阿春顾君辞可有起身,便瞧见了立在窗前的顾君辞,忙扬唇一笑:
“起了?”
顾君辞点头,一边穿着衣裳,一边朝门口走去,见着萧渊推门进来,便问道:
“你怎么来的这样早,我都怀疑你昨夜就在外头等着了。”
“嗯。”萧渊也不反驳,只是直勾勾的望着散了头发的顾君辞,笑意温柔,“今日是你及冠的大礼,只不过是在战时,恐怕没办法为你举行冠礼了。”
顾君辞笑道:“无妨,我又无亲人在身边,这冠礼举不举行也无甚关系,中午霍兄还邀了我去酒楼,说要给我过生辰。”
“昨日他们在你这儿饮酒?”萧渊走到铜镜前,搁下了手中的锦盒问道。
顾君辞也没有瞒他,点头应着:“说了好些你哥的话。”
萧渊笑了笑,见着顾君辞穿好了衣裳,朝他招招手:“不介意的话,不如我为你梳头。”
顾君辞有些不解。
萧渊道:“谁说你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不就是你最亲的人么?你说没有亲人,置我于何地。”
顾君辞颔首一笑:“你还捉我字眼来数落我呀。”
萧渊耸耸肩:“坐过来,我为你束发,算是庆贺你的及冠之礼。”
顾君辞愣了愣,只觉得心口跳动的十分厉害,却还是无奈一笑,坐到了铜镜前,瞧着身后的萧渊,不由打趣道:“你既然承担了这个责任,可得好好梳。”
萧渊点头笑着,握着梳子小心翼翼的为顾君辞梳顺头发,梳齿穿过顾君辞柔亮乌黑的头发,就连萧渊都格外珍惜似得,梳的也十分缓慢。
因着是成年之礼,故而这成年后便是再也不能披头散发的,所以就得绾成发髻,束上发冠来固定发髻。
而这束发的发冠也是萧渊带来的,一支银制的发冠,冠簪略短,却能很好的固定着发髻。
萧渊束发的手艺十分娴熟,顾君辞从镜子里瞧着萧渊认真束发的模样,不由打趣:
“阿渊,你这是跟谁学的,练了许久吧。”
萧渊手上的动作微顿,没有正式回答他的话,只是簪上冠簪后才道:“起身瞧瞧。”
顾君辞依言起身,束起了发髻后整个人都看着精神了许多,曾经披散头发时是鲜衣怒马的少年,如今束上发髻,倒是衬得他十分英挺潇洒。
他朝着萧渊揖礼道:“多谢萧兄送的贺礼,我很喜欢。”
萧渊也认真道:“能为你束发,陪你过成年生辰,对我来说,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顾君辞望着萧渊温柔似水的眸子,有些读不懂他眼中所蕴含的情绪,但他却知道自己在那一刻心动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最浪漫的事,就是你及冠当天,他为你梳头,真难忘。
第67章 069
虽说顾君辞的冠礼过的极其简易,可对他来说, 只要有萧渊在, 他的生辰就算再简易也会十分难忘。
而生辰过后, 这顾君辞便随萧渊一起点兵,在萧伯绪的带领下,前往长安, 留下萧衍与萧珏他们带兵守卫兰陵。
七月初,行军到一半的时候,萧伯绪竟然萌生出了退意,甚至有些后悔同意萧渊提议的占领长安, 再兵发天下这项决策。
又恰逢天降暴雨阻挡了行军的路程, 这萧伯绪便借机打算打道回府,不去长安了。
听着帐外的雨声,萧渊神色凝重, 甚至还能瞧出他隐忍的怒意。
顾君辞撩了帐帘进来, 身上的介衣也被雨水打湿了不少,瞧着萧渊那凝重的神色,不由笑着走近:“就算生气,也该吃饭才是, 我听这伙头营的说, 你中午可是什么都没吃。”
“吃不下。”萧渊冷淡的回答着。
顾君辞擦了擦身上的水坐在了他的身边,宽慰道:“我理解国公大人的心情,他到底是安稳了十几快二十年了,除了函阳关那次外, 他机会没怎么奔波过。”
萧渊侧眸凝视着他,有些不解。
顾君辞继续道:“他不比你年轻,又满怀热血,尤其是这战事上逐渐交托给你之后,他就逐渐的松懈下来,可以说他安逸惯了,故而才有心无力,眼下遇上些情况,便想打退堂鼓。”
萧渊:“哪有那么容易。”
顾君辞道:“其实我知道你兵发长安的真正用意,国公大人也知道,但是此刻他已经没有之前才豪情壮志,所以眼下要做的不是真的退,而是要激发出他的好胜心。”
萧渊眉头微蹙,眼中生出几分好奇来:“你的意思是……”
顾君辞扬唇一笑:“信我,我有主意。”
说罢,他便俯首在萧渊耳畔低语,说着他的计策。
听完后这萧渊才恍然大悟,脸上的怒气也被随之而来的喜悦所取代,直勾勾的看着顾君辞道:
“天下知我者,唯有顾兄。”
顾君辞笑的有些贼:“那饿不饿。”
萧渊垂首摸了摸肚子:“倒是有些饿了。”
顾君辞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只白面馒头来递到了萧渊的面前,故作嫌弃道:“这可是我省下的口粮,预备晚上宵夜的,眼下只好给你了,你可得记着我的好。”
萧渊接过馒头便塞进了嘴里,心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情绪,只觉得今日的馒头格外的甜,耳朵里并未将顾君辞的调侃听进去,却只是应付着点头。
顾君辞瞧着他的模样,不由问道:“馒头不合口味。”
萧渊:“不啊,很好吃,很甜。”
顾君辞嗤笑:“是你饿了,自然吃什么都好吃,你给我留一口,我之前操心你都没怎么吃饭,这会儿也饿了。”
“不行不行,你给我了。”萧渊作势便挡。
顾君辞不依不饶,非要去抢他手里的馒头,不过这馒头没抢到,倒是在萧渊伸长手臂时,将他扑倒在了床上。
鼻尖正好蹭在萧渊的唇上,就连姿势也是格外的暧昧。
顾君辞的心跳有些快,更有些慌,他连忙起身坐好,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顾君辞觉得帐中的气氛有些诡异,也不再与萧渊玩笑,连忙起身慌慌张张的离开了军帐。
萧渊手里握着馒头,心跳也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可剩下半个馒头却是怎么都不肯吃了,只是看着傻笑,然后掏出帕子来小心翼翼的包好放进怀里,这才朝着萧伯绪的军帐走去。
有了顾君辞的主意,萧渊自然也有了取胜的把握,就连顾君辞都瞧出来萧伯绪的弱点了,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也能看出来,甚至有了顾君辞的提点,他就能更好的说服萧伯绪了。
果不其然,这萧渊见到萧伯绪后,便立即同意了他的撤兵回兰陵的打算,这让萧伯绪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萧伯绪想不明白为什么早上还与他争执要继续进军长安的人,为何短短一两个时辰过去了,便想清楚要撤兵了,为了慎重起意,连忙问了缘由。
萧渊道:“原本兵发长安,当初就是为了和洛阳遥相呼应,统一中原,眼下洛阳被郑国公拥立的新君所占据,打得也是为先帝报仇的旗号,如此一来,长安便远了,我兰陵萧氏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起兵,自然也是不能自立为王的,否则不也就成了叛军,父亲肯定不愿意。”
萧伯绪:“这是自然,毕竟当初答应过太后,她又是我的姨母,你祖母的亲姊妹。”
萧渊神色从容道:“是啊,父亲不愿做叛君之臣,此番回兰陵后,父亲只需要向洛阳的新君上书表忠心即可,只不过新君是要亲近父亲,还是亲近郑国公,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