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看向皇帝满是孺慕与感激,若不是皇帝,他可能就承受了不白之冤。
六皇子在皇帝命人抓住潘太医之时就脸色倏变,只是整件事变化太快,未等他想明白个中关键,御前侍卫又从人群中拎出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下人。
——正是他派去与潘太医紧急联络的下人!
六皇子额前冷汗流进眼睛里,眼前一下子就模糊了。
“这是谁的人?”皇帝淡淡问道。
六皇子不敢动,也不敢说一个字,他感觉皇帝的目光就落在他身上。
若是多说一句,皇帝一定也会将他拿下!
想不通的此时已顾不得再想了,眼下的他唯有自保。
这名心腹下人原是他母妃张家的远亲,他早将对方家人全都拿捏在手里,这人断不会出卖他,出了事必会将所有罪过都揽下来。
怕只怕,潘太医被逮住之后,将他供出。可是只要他不承认,只有潘太医一个,皇帝也不能拿他如何。
因他常用书信算计别人,他与潘太医之间从没有书信来往,只有口头相传。他与心腹之间也是如此,只要他绝不松口,就像之前的受贿案,皇帝就算生气,也不能仅听一面之词,就处置他这个皇子。
他顶多被查出与心腹的主仆关系,可是这又如何呢,他依旧只是被底下人蒙蔽,不知情罢了!
皇帝一下子拿住了潘太医,还有一名下人,在场很多人,包括礼亲王在内,都颇为不解。
礼亲王壮着胆子问道:“皇上,这人做了什么吗?”
皇帝看了六皇子一眼,尚未回答,一直被李鱼按在怀里的大宝忍不住举起小胖手。
“爷爷!”这个问题大宝知道!!
皇帝还是很给大宝面子的,命李鱼把大宝抱上去。
李鱼好说歹说,才令景王同意他带大宝出来演戏,可是大宝中途竟要加戏,而且而且皇帝还同意了!
李鱼能有什么办法,只能配合呗。
皇帝将大宝抱在怀里,大宝好奇地望着底下黑压压一片人,半点不怕生。
皇帝很满意大宝的气魄,逗他道:“大宝有何要说?”
大宝指着侍卫押着的男子,脆生生道:“爷爷,他坏!”
礼亲王虎躯一震,见过许多告状的,没见过这般告状的!早知景王小世子受宠,却没想到这般受宠,都敢当着皇子的面直接出言了!
而皇帝……礼亲王偷偷瞅了一眼皇帝的反应,皇帝居然……乐了。
“大宝认识他吗?”皇帝问道。
大宝当然认识,这就是上次摸到他房里,被他记住的坏人!
大宝把包了厚厚一圈的手手递出去,委屈道:“他,针针,扎。”
李鱼:“……”
托大宝的福,李鱼也跟着认出这人了,内心无力吐槽,儿子你快醒醒,虽然就是这人威胁奶娘、偷入王府,可你的手真不是这人扎的!
李鱼方才还觉得绝望的王妃和担心的王妃这两个角色自己都演绎得很好,可是和大宝可怜巴巴又哀怨的小眼神比起来,简直就成了渣渣。
皇帝最吃大宝这一套,对大宝一句话一个动作领悟力惊人,很快就联想到景王提到过之前有人潜入景王府,要取小世子之血,应就是被大宝看见,记住了。
皇帝道:“大宝是证人,另外朕这边,还有一位特殊的证人。”
皇帝缓缓道:“午时三刻,潘太医放出白鸽,与此人相见,告知验血的结果乃全都是皇族,然后便是此人,将这消息传给了他背后的主子。”
“不久之后,这人的主子传回消息,要潘太医设法将所有结果都改掉。”
皇帝将心腹和潘太医之间的对话几乎一字不漏地说出来,六皇子万万没想到皇帝连这也知道了,一时间心乱如麻。
皇帝究竟是如何得知的,连这些都知道的,会不会已经知道,幕后就是他了?
可是他能如何,在皇帝还什么都没说的情况下,就自己主动拆自己的台,去承认一切吗?
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能的。
礼亲王处,先是听说八皇子和景王世子全都不是皇族,宛如被雷劈了,这会儿又从皇帝口中知悉,这其实是有人授意潘太医做的,礼亲王这才一个激灵,找到了重点:“皇上,是何人指使太医?”
皇帝连两个喽啰之间的对话都这般清楚,想必是知道幕后之人的。
然而皇帝并未回答,而是沉默了一盏茶的时间。
这期间,六皇子感觉自己像在刀尖上跳舞,心脏时不时就要冲出胸膛。
有数次,他与皇帝四目相对。
还没有到最后,他强迫自己装成不知情的样子,却不知,冷汗流下来,是收不回去的。
皇帝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其实一直在看着六皇子,等六皇子能自己承认。
这段沉默,是给六皇子最后的机会,若承认了,皇帝说不定不会罚得太狠。
可是六皇子没有任何反应,皇帝在这个儿子身上,终于失去了耐心。
“天晓。”皇帝严厉地点了六皇子的名。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一瞬间看向六皇子。
穆天晓闭了闭眼,努力不让自己的声音也跟着自己发抖:“父皇……”
皇帝道:“在潘太医离帐之后,朕的侍卫就一直跟着他。”
“他放出了鸽子,幕后之人很聪明,没在鸽子上留下任何书信、字条,因为是与潘太医说好,鸽子本身才是见面的信号。只是当传话的那名下人过来见潘太医时,侍卫还是跟了上去,找到了真正的幕后之人。”
“天晓。”皇帝道。
“在你绞尽脑汁思量对策,陷害景王、陷害八皇子时,朕就在你的一墙之隔,亦听见你亲口说,要让所有人都验不过。”
“这场阴谋是你的主意,而朕,就是最特殊的证人。之所以没有当时就拆穿你,是朕想看看,你会做到何等田地。”
穆天晓感觉全世界都变昏暗了,只剩下眼前,身着龙袍的皇帝。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他拼命蠕动着嘴唇,说出来的话,却连自己都听不见。
第119章
穆天晓被侍卫带了下去, 皇帝遣退了众人, 六皇子的处置,还是留待回宫之后。
与陆嫔是“旧识”的男子, 此时也审问出来了, 皇帝发现, 这人是喝醉了酒, 脑子不太清楚,稀里糊涂竟跑到猎场里来, 进到了陆嫔的帐子。
这人酒醒之后, 才知自己犯下了大错,可喝醉时是何情形, 已记不清了。
整件事听上去完全是醉酒误事,但猎场有重兵把守,普通百姓是绝不可能闯进来的, 且都喝醉了, 一个醉汉,又不知猎场内的情形, 如何就能找准陆嫔的住处?所以必定是有人,将这男子领了进来,并且引进了陆嫔的帐子。
能这般做之人, 地位还不低。
皇帝处已拿住了六皇子,铁了心只管从六皇子身上查。
一番努力之后竟真的发现, 六皇子妃的轿子曾出入过猎场两次。
因当时轿前有六皇子相陪, 六皇子妃又有孕在身, 守卫未能细看轿内,皇帝派人去核实六皇子妃的行踪,获悉梁氏最初入了猎场就没出去过,看来应有一次,是专门用轿子运送男子了。
六皇子竟连怀孕在身的妻子都拿来利用、当挡箭牌,皇帝想想穆天晓此前毫不顾忌梁氏的身体,以子争宠的手段,倒也不太奇怪了。
只是将男子运送进来之后,陆嫔处肯定也要有接应。
皇帝查了陆嫔帐子进出之人,发现这段时间,只有一个老嬷嬷频繁出入。
皇帝命人抓住这嬷嬷进行审问,发现这嬷嬷原是七皇子生母李妃身边伺候的人,因李妃与陆嫔年纪相仿,又都有儿子,关系不错,这位老嬷嬷一手绣活极得陆嫔喜欢,李妃便把这老嬷嬷,转送给了陆嫔。
然而就是这嬷嬷,一见皇帝的怒容便磕头如捣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了,是六皇子拿住了她的把柄,令她趁着陆嫔休息,把一名男子放入陆嫔帐中。
果然又是六皇子,皇帝一琢磨也醒过味来,六皇子为何一定要挑这老嬷嬷把人放进来,因为这嬷嬷不止是伺候陆嫔的人,以前还是李妃所赠,若他不知六皇子才是幕后,那么彻查陆嫔这件事,最后定然会把李妃查出来,而李妃正是七皇子生母!
皇帝以为六皇子是一石二鸟,其实不然,这一盘棋,竟把其他几个皇子全都算计上了!
也难怪,六皇子在得知所有验血结果都是通过时,还要冒着风险继续行事,因为差这一步,就该六皇子上位了,的确是天大的诱惑。
若是景王、八皇子被查出混淆了皇室血脉,七皇子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届时除了六皇子,他将无人可选。
皇帝哪怕见惯了各种阴私,也还是为穆天晓的狠厉后背发凉。更没想到六皇子平时竟隐藏得如此之深。
幸亏在景王几人的帮助下,皇帝提前觉察了六皇子的野心。
混淆血瓶,给血瓶做记号是景王妃的提议,为的就是迫使六皇子的人浮出水面,潘太医是交由景王亲自去跟踪的,亦是景王请皇帝坐在六皇子隔壁听的壁角。
再没有比亲耳听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