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避在一旁讨论,“真的假的,便宜又好吃?有这样的东西?”
“听说是用黄豆做的,做法简单,肯定贵不了。”
“真是那位王爷做出来的东西?别是从其他地方照搬过来的吧。”
“这咱们可管不着,反正南越没有,他说是就是咯。”
“走走,咱们看看热闹去。”
第一天,百姓们多在观望,听到那豆腐的价格都不太相信,觉得王府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别是故意诓他们的吧。
第二天,那些买过一回的人纷纷回购,在食铺前排了长长的队伍,人们都有从众心理,见到如此多人在排队买豆腐,他们也跟着排。听说能用豆子置换,不少人家都拿了半斤一斤的豆子出来,反正亏点豆子他们还是舍得的。
李煦没空管豆腐铺的生意,他一大早就跟着三名官员去了郊外的村镇,出了城,道路两旁的农田里都有农人在忙碌,大多数都在翻田。
李煦站在路边看了会儿,疑惑地问:“他们用的是什么工具?”
随行的官员回答:“回王爷,这叫犁,是用来翻田的,田地冻了一个冬天,要翻过之后才能种下谷种。”
李煦看不清那犁的样式,于是踩着泥泞的田埂走过去,仔仔细细看了一会儿,发现就是个木头做的“7”字型的工具,农夫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工具插进土里,再用脚踩着翻过来。
那三名官员平日里也是在田间行走的,附近的老农大多认识他们,见到他们来还热情的打招呼:“几位大人是来看春耕的么?”
一位姓钟的官员先看了李煦一眼,见他没有表露身份的意思,上前一步说:“是的,今年的种子都领到手了吧?记得用水泡过再下种。”
“都领到了,自从寇将军处置了那几个贪官,再没人敢以次充好了,您放心,等这地翻好,灌上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下种了。”
那钟姓官员偷偷瞥了眼李煦,见他眉头微微蹙起,赶紧转移话题,“那就好,等下种那日本官再过来。”
“走吧,去镇上看看。”李煦转身往回走。
到了最近的小镇,李煦找了家茶寮落脚,让官员把镇上比较有名望的老农叫几个来,他确实不懂种田,但也知道谷种要先育秧才能拔了秧苗插种到田里,而不是直接将种子种到田里。
当然,这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也不懂,但能在二十一世纪广泛流传的方法,肯定是无数先辈们积累起来的经验改进的,错不了,而且还有那位非常出名的杂交之父发明了杂交稻种,将粮食产量提高到了一千多斤每亩。
三名官员一出门就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王爷这是真心要管起农事了,不得了,难怪他声名远播,确实像是做实事的样子。”
“你别想太好,他就算以往有接触过农事也是种北方的田地,这南北差异多少大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哪会种这南方的田?可别瞎指挥才好。”
“先听听他的意图吧,若是他要出馊主意,咱们拼了这条命也得阻止了,可不能让他乱来。”
“怕就怕他自以为是,不听我们的劝啊。”
“咱们人微言轻,让寇将军去说。”
“对对,有寇将军在,不怕。”
很快,他们从镇上找来了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夫,直接将人从田里叫了回来。
李煦见到来人,站起身迎接了几步,免了他们的礼节,说:“让几位老丈人抽空来一趟,是本王想了解下南越的农事,多有叨扰,还望见谅。”
四位老人家原本正在田里忙做,被拉到这里来确实有些不乐意,但听说找他们的是王爷,他们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当然不敢拒绝。
路上,官员也给他们提了醒,让他们见到顺王时别乱说话,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就推脱过去,更不能随他说什么都应承下来。
见到顺王如此谦逊有礼,老人家们也稍稍放下心了。落座后,李煦开门见山地问:“本王见大家都在翻田,可是要开始播种了?”
“确实如此,这几日雨水稍停,大家都忙着把田翻一翻,灌上水还要踩泥,等滋养几天就可以下种哩。”
“可是直接将谷种种到田里?”
“是呀。”大家听他这么问,心想这位王爷果然不懂农事。
“那不知一亩田年产多少粮食?”
一位老农挺直腰板回答:“这收成一来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二来看耕作的勤不勤奋,若是二者皆好,亩产能达到四五百斤,若是老天爷作妖,颗粒无收也是有的。”
“那普通水平呢?”
“一般亩产三百斤是有的。”
太少了,这和李煦事先所想的差距太大,“一年能收几季?”
“王爷为何如此发问,一年自然只能收一季,不过秋收过后,我们会在田里种些豆子、芋子之类的,这日子,只要没有天灾还是温暖有余的。”
“南越气候温暖,为何稻米只种一季?”
“这……”大家互相看看,不明白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自从有人耕种以来,不都一直这样么?
钟姓官员犹豫着问:“王爷怕是不知道,土地种植粮食后肥力下降,需要养一养才可继续耕种,否则粮食也长不好的,据下官得知,北地有些贫瘠的土地甚至要种一年休一年,南越情况算好的了。”
李煦不好说自己的想法,给四位老农各送了一份礼物就让官员将他们送走了,他独坐沉思了许久,然后问:“府衙可有试验田?”
“何为试验田?”
“就是给你们试种的田地,归官府所有的。”
钟姓“哦”了一声,回答道:“往常都是借寇府的田来试种,寇将军大方,并不计较这些。”
“那你们试种的结果如何?”
说到这,大家就有些尴尬了,“只是试着改进了几项农具,虽大有利益,但成本太高了,百姓们置办不起。”
李煦了然,现代农具大多数都是铁器,以国家对铁的严格控制和它的稀有程度来看,价格肯定是很高的,要想让百姓们家家户户用上铁农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衙门里可有会种田的人?借本王几个人用用。”
三位官员面面相觑,不过这点小事不算难,他们三自告奋勇道:“王爷有事就吩咐我们即可,种田我们还是会的。”
李煦点头,他们三个领头羊能亲力亲为再好不过了,而且他们识字,试种过程中的记录都可以一一写清楚。
“那好,先回城吧,时间紧迫,我们得赶紧将第一批秧苗培育出来。”
寇家给官府的试验田是一整座农庄,就在城门外不远处的山脚下,位置很好,李煦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一行人饿的饥肠辘辘。
山庄里平日都有庄头和佃农,得到消息后就先置办了一桌酒菜,用的都是山庄里自产的东西,做法不得当味道也不好,李煦吃的不顺口,但也没表现出来。
饭后,李煦让人拿了粮种来,分作三个桶泡种,他不知道该用多少水,泡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该用温水还是冷水,干脆都试一试。
三名官员跟在他左右,见他要泡种,自告奋勇地代劳了,“去年我们也试过将粮种泡过再播下,能缩短发芽期,王爷想做什么只管吩咐就好。”
李煦点头,这些事情他确实做不好,接下来的几天,他直接住在农庄里,亲自监督着人将泡好的稻种撒进事先处理好的田垄里。
“王爷,种子如此密集,长出来就扎堆了,不是这么种的。”大家语重心长地劝说。
李煦却只道:“这个步骤叫育苗,长出来的禾苗要拔起来插到田里才算完,所以不用担心它们长的太密集。”
“这……”大家都没听过这个方法,不过既然是试验田,大胆尝试也没什么,他们往年也没少失败过,王爷有这份心关心农事,他们怎能阻止呢!
李煦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并不接受这种方式,不过他自己也没底,不敢说大话一定会成功。
第79章 王爷可真贤慧
李煦在山庄住了几天,没能等到播下的稻种出苗就回城了,因为雷阳派人来传话,说甘蔗榨汁机做好了。他带着人回到王府,果然看到了十台石磨榨汁机以及放在一旁几大桶榨出来的甘蔗汁,还有几名工匠在对设备进行调试。
雷阳笑嘻嘻地跑来汇报,“王爷,您做的这个石磨真是太好用了,能好几根甘蔗一起压榨,而且出汁快,还省力。”
李煦见他们用的是人力,就提议说:“也可以用驴来拉磨,省点气力。”
“这您放心,我已经找好了上百名年轻力壮的雇工,日夜交替着干活,不出几日就能把甘蔗汁都榨出来。”
李煦心道这也太不知道省钱了,一百名劳动力要开多少工资啊,结果雷阳笑眯眯地说:“每日管两餐,再每人送十方豆腐一斤豆干,咱们这最不缺的就是豆腐了。”
得,这时候的劳动力是真心便宜,像农闲的时候,只要能管饭,就能招到许多免费劳动力,这么一想,李煦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招工了。
大灶的火已经烧起来了,锅里按李煦的要求开始熬甘蔗汁,一边熬一边搅拌,以免锅底糊掉。
相似小说推荐
-
非礼暴君后我揣崽了[穿书] (复九) 2020-08-03完结756 3056纪言梦见了一个顶级大帅哥,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抱住大帅哥就是一个响亮的MUA~...
-
非人类穿越时空的日常 (当宴) 2020-07-08完结1558 7661是每穿越到一个新的时空,就会转换一次种族形态的主角……ps:(第四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