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完结+番外 (凔溟)


  “孙儿觉得顺王不是这样的人,不过有舍有得,魏家想要更进一步很难了,确实需要收敛锋芒。”
  魏丞相欣慰地看着他,“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等祖父死后,魏家就分家吧,宗族大了,免不了藏污纳垢,没的将来成为你的绊脚石。”
  “阿翁……”魏澜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一向注重家族的祖父会说出这种话,难道顺王果真想要对付魏家?
  “阿翁,如果……我们可否另选贤能?大皇子、四皇子,还有几位小皇子,不都可以?”
  “以前顺王还没回京时还有机会,现在看来,很难,大皇子自身难保,四皇子……除非先头那两位都死了,否则怎么也轮不到他。”其余的就不用说了。
  皇帝不是昏君,这些年平衡之术用的极好,朝廷上并没有一支独大的官员,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谁都没那么大的本事。
  ******
  过了两天,殿试如期而至,一大早宫门前就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以及等待进宫的学子们。
  这些学子们分为两个阵营,一边华服锦袍,一边布衣白袍,泾渭分明,看着就像随时要干上一架的样子。
  殿试设在辰时,朝会刚结束,宫门大开,赵公公领着跟班们来宣旨:“宣……贤才们入殿侯旨!”
  “快看,那位就是最得陛下信任的赵公公,年纪真是大啊,听说和陛下是几十年的交情了,比一般大臣还有脸面呢。”
  “那些就是宫里的太监了吧?我有个远房表弟当初为了救母,舍身进了宫,这么多年了无音讯,也不知人过的好不好。”
  “几年了都没音信?那你们做好最坏的准备吧,宫里每年都有安排探亲的,如果人还在,不可能几年都不露面,你……节哀。”
  这座宫城,象征着天下权势的顶峰,它坐落在京城中心,可就算是世代居住在京城的百姓也未必见过其内部的面貌,这一堵堵高墙宫门,一排排精兵侍卫,就像一道鸿沟,阻断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哪怕是京城人,面对皇宫也是敬畏的,好奇的,而近日能踏入这座宫城的寒门子弟们,更是激动的泪流满面,哪怕今日落选,他们出去也不愁生计了,毕竟他们可是被皇帝接见过的人呢。
  一层层宫门走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到了奉先殿,殿外羽林军林立,个个英姿飒爽,目不斜视,一众学子心惊胆战地从中穿过,胆子小的连路都走不稳了。
  等进了大殿,一股阴凉之气扑面而来,此时已是盛夏,他们在外头站了许久,又走了好一会儿的路,不好人都大汗淋漓,这股冷风吹在身上,舒适却也让人心惊。
  大殿内静悄悄的,进门的学子们不敢抬头,随着人流入殿后跪在地上,行大礼后才听到刚才那太监的声音:“平身吧,都入座,你们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答题,一个时辰后,不管写完没有都必须停笔收卷,否则视为作弊。”
  众人这才微微抬头,看看左右,果然看到了一旁安置了几百张桌椅,他们暗暗心惊:这奉先殿是有多大,竟然能容纳如此多的桌椅。
  试卷已经摆在案桌上了,学子们随意入座,并没有排号,但很有默契的,世族子弟坐在前头,寒门子弟坐在后头。
  一个时辰写出一篇策论其实有点难度,但殿试就一道题,就算只写了几百字,只要点到要点也能脱颖而出,因此,全看他们的水平了。
  魏澜坐在首排当中的位置,翻开试卷看了眼,发现并非事关赈灾的题目,而是一道关于孝道的题,题目简单明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这话就是没读过书的孩童也能明白意思,魏澜眉头微皱,不明白陛下出这题是何用意,难道只是让他们谈谈孝道?
  有些人想的深,自然要写些如何利用孝道治国的思想,以及百善孝为先的准则,想的简单些的,由此想到自家含辛茹苦的父母,下笔就是一篇感谢父母的散文诗歌,辞藻华丽,感人肺腑。
  李煦也是当场才知道题目,并没什么特别意外的想法,皇帝也许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总免不了会想起身后事,他又是有皇位要继承的,比别人的老人更怕老更怕死,历代皇帝,能寿终正寝就不错了。
  寇骁今日也在殿上,他站的位置离李煦有点远,听着周围人小声议论着考题,心里想的却是:天下要真如此,那他和李煦也不用担心没有儿子了,反正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自家的孩子嘛,还要养老送终做什么?
  一个时辰干站着是很无聊的,后来皇帝中途回后方休息,李煦便让宫人送了茶水点心来,让大家席地而坐,休息片刻。
  这些上朝的大臣们都是天不亮就入宫了,早餐都是随便吃一点,等散朝了再正式吃早饭,但今天上午肯定走不了了,一个个饿的前胸贴后背,李煦的做法无疑深得百官的心。
  魏澜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说实话,他们早餐也没敢多吃多喝,怕中途要出恭,因此闻着那边的香味一个个都有些心神不宁。
  李煦可就不管这些考生如何了,听闻科举制度下的考生要在小小的单人间里住好几天,吃喝拉撒都在里头,这才哪到哪,饿肚子有什么,何况举目望去都是年轻人,饿一顿死不了。
  一个时辰后,皇帝被人搀扶着坐回龙椅,王朝铣命人收卷,临时调来的太监们用纸糊住考生姓名,然后打乱顺序送到阅卷官面前。
  十几位文官当众阅卷,一人分了几十份卷子,写的短的还好,长篇大论的还真不是一眼两眼能看完的。
  不过文章写得好不好是一目了然的,字写得好不好更直观,有经验的官员只看头尾也能判断出文章的好坏,因此速度还是很快的。
  而且他们只是第一道,选出好的文章放置一旁,由主考官王朝铣以及其他几位丞相属官过目,最终由魏相爷将排名靠前的卷子递给皇帝。
  皇帝看得更随心所欲了,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就丢开,等这些工作做完,留在皇帝手里的也只有十几份卷子。
  而那些连第一关就被筛下的卷子就等于落选了,太监们揭开姓名,找到对应的考生,引导他们离开,剩余的事情就与他们无关了。
  李煦扫了一眼,离开的寒门学子占了大半,五十人中留下的不足二十,可见水平确实不如世家子弟。
  瞥了眼魏澜,他穿着月白的长衫,上头印染着墨色的竹子,与他之前穿的那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近日这样风格的衣服很受欢迎,尤其是书生,十个里有八个都这样穿,不过要想穿的好看,还是得看脸和身材的,这位魏家嫡长孙就穿出了模特的效果。
  李煦心想:早知道送他一套,让他多宣传宣传,效果肯定好!


第340章 出头鸟
  “启禀圣上,林统领带着人回来了,还押送了二十三名官员回来受审!”一名羽林军入殿禀报,奉先殿里,皇帝刚决定好名次,此次一共入选的储备官员有两百九十几名,离三百名还差几个。
  多几个少几个并不要紧,皇帝还听取了李煦的建议,取了最出色的三名学子封为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的也分了甲乙两个等次,不用说,甲等级的储备会有更好的机遇。
  皇帝把名单递给赵公公,让他当众宣布了前三名,至于其他人,事后去皇城外看皇榜就是了,状元落在魏澜身上,这是众人皆知的结果,一点也不意外,榜眼是陈郡来的一位世家子,也是年少成名的神童,文采风流,思路敏捷,一手字很得皇帝赞誉,探花则出乎众人意料,是一名寒门士子,名叫牛壮实,听听这名字,都快与耕地的黄牛齐名了。
  而且这个人在前面几场考试中排名都是垫底的,再看他的文章,也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深得皇上喜欢,皇上当时一看完他的卷子就把人拎出来赞扬了几句,连魏澜都没这个待遇。
  李煦对文言文的深入程度只限于文公,像这样的文章是看不出好坏的,能读懂就不错了,他准备等回去后找人好好读一读这位牛壮实的文章,看看他到底哪里入了皇帝的眼。
  他有种直觉,从这篇文章中或许可以挖出一点皇帝的心里来,关于父子君臣的。
  读完名单,皇帝也没做其他安排,让人领着学子们出宫,然后宣林钊上殿,等着看这次赈灾的结果。
  其余大臣也立即转移了注意力,他们之前还等着看林钊和娄长井的笑话,结果消息传来令他们大吃一惊,这群羽林军去赈灾就跟去打仗似的,速度奇快,到目前为止也没闹出什么大事。
  没过多久,林钊大步走进来,他回京后直接入宫连家都没回,身上穿着一身铠甲,满身泥土,像是从泥坑里滚出来的。
  “卑职仪容不整,望皇上恕罪!”林钊单膝跪在大殿中央,前所未有的自信。
  “平身吧,说说看,事情办的如何了?”
  林钊站起身,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赵公公,“皇上,这是扬州府各地的受灾情况已经钱粮发放的数量,请皇上过目。”
  这本册子记录的非常详细,都是林钊亲笔写的,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核对当地受灾情况的数据,有虚报数据的都被他抓来受审了,扬州府其实并不缺粮,这两年,南越的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开后,扬州府是第一个受益的地方,各地粮仓里都有余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