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温雪晴很多日没出去了,对此一概不知。
“是啊,”凌柔目光放远,“和你有些关系,可是最终的原因却不是你。”
日光倾斜温暖,驱散些许冬日的寒意。
两个小娘子轻声细语,分享见识互相交流见解,连时间的流逝都变慢了。
“郎君,”身边的侍从小声提醒温五郎,“要进去吗?”
摇摇头,温五郎无声关上门扉:“我们走吧,还有好多事要忙。”
陛下忙着感伤逝去的太子,皇孙诸王忙着争权夺利,宦官权臣忙着揽权盘剥……
这样近乎安然美好的日子,也不过是一瞬罢了。
温五郎回头最后望了一眼温雪晴的屋子,握紧手中的文书。
从临州到洛阳,他知道前路坎坷难走,可也想着凭自己奋斗出一方天地来。
但是,若是怎么做,都是徒劳地原地踏步呢?
这个王朝已经在疲惫喘息了,每个人都在忍耐,只等一声号角声起,重新换一副面目。
“魏地那边和匈奴人应该快打完了吧。”温五郎望向北方的天空,松了松长期伏案劳累的肩膀,“我看陛下是真的很想休息了。我也好想休息……”
===
每一年的正旦,天子都要朝会群臣。若是常朝,来参与朝会的臣子不会很多,只要能正常商讨决策即可。唯有元日的大朝,州郡长官诸侯王孙皆要入宫朝会,皇宫的正门会完全打开供群臣进宫。在王朝繁盛的时候,其他依附小国还要派使臣,更彰显大国风采。
而如今……
刘显聪捏着下面送上来的统计,怒不可遏:“魏邈不来,赵王竟然也敢不来?南方匪患难道是韭菜不成,隔了一茬还有一茬?”
汇报的官员垂下脑袋,承受他的怒火。
这次正旦大朝,不仅仅诸侯王很多不来,一些州郡长官也不会来。
比如一直坚定支持天子的临州温家,竟然直接说一直在洛阳的温五郎可代表临州。
“小侄不必激动,”一旁一直沉默的厉王终于说话,“临州温家不来,也许是有事也说不定。”
刘显聪的脸色顿时更显难看。
乐康公主走的时候脸色可不是那么好看,原先一直打算把温雪晴嫁给他最后也沉默地敷衍过去了。
他现在还在孝期,不能娶妻,可是温家还要给他这个难堪。
众所周知,陛下悲痛过度无法辛劳,每次面对太子亲子时,都会怀念起太子的好来。
于是,身为太子亲子的刘显聪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开始走向权力中央了。
厉王身在京城,是对这点最为敏感的。
不少权力被收回,或是到了刘显聪手里,或是到了内监手中。他作为一个诸侯王,心有大志,却只能看着门口饿死的百姓无奈摇头。
他也想要做些什么。
“还是让魏地那边先停战吧。”厉王对手下的谋士说,“正旦休兵,议和。”
再打下去,整个王朝都耗不起,再说,已经打了这么久,双方还是势均力敌没有特别值得夸耀的战绩,这么僵持着对双方都是煎熬。
谋士应声,抬袖研墨起草文书。
厉王:“对了,你知道魏王世子是如何回到魏地的吗?”
魏溯是忽然说要回去的,说那边战局胶着,他需要回去主持,以尽快结束战事。
谋士摇头,魏溯这个魏王世子虽然说和他们合作,却不是什么都跟他们商量的。
厉王也就随口这么一问,魏溯到底是怎么离开洛阳的,他也没放到心上,只当他是早有准备。
“战事结束之后,魏溯就必须回洛阳了,这点先跟他说好,到时候要说个能过去的理由,大家面上都好看。”厉王吩咐谋士把这些都添上去。
就算知道魏溯是私自回了魏地,为了天子尊严,还是要做好面上功夫。
第44章 新岁
一大早,温雪晴便被一阵阵噼啪爆响惊醒。
“小娘子早, 岁首正旦, 又是新的开始, 愿小娘子平安喜乐, 岁岁安康。”
看见温雪晴, 仆婢一叠声给她贺岁。
“早,”温雪晴亦是喜气洋洋, “今日府内都有赏,要是早些忙完就早些回去, 值夜轮换安排好便可。”
爆竹的焦烟味弥漫, 温雪晴对温五郎道贺:“又是新的一年,愿五兄步步高升, 万事如意。”
温五郎莞尔:“今日正旦,你忙完便早些回府。待我元会回来,我们两人一起吃些好的贺岁。”
温雪晴点点头, 她要代表乐康公主和温家拜会往各大世家,送随礼贺岁。人情往来, 今年都由她来负责。
昨日除夕, 天子设宴请百官,今早又有元会, 不少昨夜贪了几杯的不得不揉着额头嘟嘟囔囔地上朝。
温五郎拧着眉毛,冷眼看着百官懒懒散散的模样,偏头望向另一边。
大朝还没开始,天子未到, 诸官可在小厅稍作休息,喝茶小声谈论,消磨时间。
“五郎今日又来得这般早。”
有人和温五郎搭话。
“厉王殿下。”温五郎一礼,“来得早,不是应该的吗?”
都快要到时间了,还有大半官员没来。
厉王笑笑:“其实不必这般早,陛下也会拖磨一些。”
温五郎不答话,早朝时间都是定好的,偏偏天子懒散,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虽然不见得会拖很久,可拖了就是拖了。
不过还好,这些日子不仅没什么大事发生,还有好事发生。
魏地那边与匈奴的战争,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又无能振奋人心的战绩,双方将士都精疲力尽。年关将近,将士思乡心切,双方都希望能停战,开始议和。
“两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厉王神色轻松,他主战,自然是希望魏邈不要打得太难看,虽然没有赢得什么,但这个战绩匈奴人也没占到便宜,接下来的议和就不用割地赔款了。
“这一战虽是平,却是不易,议和的时候一定不能软弱。”温五郎道。
厉王点头:“这是自然。胡人也配肖想中原?”
温五郎放心了,这一战厉王参与大半,想来议和的时候,他的话语权也大,到时候匈奴使者来朝,便能强硬很多。
小厅内的其他官员都优哉游哉地谈论起正旦,甚至有些约好待下朝时一起去庆贺喝一杯。
温五郎也放松了很多,没有战事,他不必那么紧绷,只是拒绝了其他官员的邀请。
厉王问:“五郎是要回家和家里人在一起?”
温五郎含笑点头:“殿下知道的,我家里还有个小娘子。”
其实他对厉王的印象并不坏,很多时候想法甚至不谋而合。毕竟和大多数尸位素餐鱼肉百姓的官员来,厉王绝对是贤明积极的。
只是有时候会把权力争夺排在最前面。
这点温五郎有些不满,但也没办法。他不会去试图改变厉王的想法。
元会天子迟到了三刻。
底下的官员皆明白,却也习以为常,待到内监尖声宣布元会开始可以进入大殿时,俱握了玉圭,缓步上朝。
进入大殿之前,温五郎忽然停下脚步,驻足朝上空遥望。
“温五郎,走了!愣着做什么?”有交好的同僚小声提醒温五郎,“大朝可不能迟到。”
温五郎回过神来,再次望了一眼天空,突觉刺痛难挡,垂头眨眼。
“怎么了这是?”不远处的刘显聪也注意到温五郎的异常。
温五郎是温家留在洛阳的重要人物,他根基不稳,对温五郎向来拉拢亲近。
温五郎眼眶通红,眼角流泪不止:“刚刚看日轮太久了,望殿下见谅。”
刘显聪道:“大朝开始了,快些走吧。”
温五郎应声,不再看天空。
只是,他怎么觉得,天空好像暗了一些?
===
“你发现了吗?”
凌柔陡然出声。
“四周暗了好多。”温雪晴道。
说是拜访贺岁,其实温雪晴不必一一登门,有些只要派人把节礼送上门就好。
她只去了一些必须去的,看天色还早,便拐了个弯,绕到凌柔这里来了。
凌家在洛阳没落了,如今又只有凌柔一个,正旦没有那么多人来拜会。
“待新春变暖,河流解冻,我们就乘船回临州。”温雪晴看着凌柔的眼睛,坚定道,“一起回去。”
袖中柔嫩的手掌握成拳,凌柔抑制住不断颤抖的身体:“好。”
气氛和缓,没有剑拔弩张。
“我拜会完其他人,还剩一些东西没有送出去,不如都给了你好。”
温雪晴在凌柔这里犹如在家里一般,自如舒服得很。
要是以前,凌柔说不定要讥诮温雪晴几句,可现在,她却没有多少意见,反而还很开心。
温雪晴根本就把她当外人,才会这样做。
意识到这一点,凌柔看温雪晴送来的物件更加顺眼。
“我记得以前在临州时还收过你送的一对小人,”凌柔用手比划了一下,“陶土做的两个小人偶,是逃难来的流民做的吧?”
温雪晴想了想,是有这么一回事。
那会她送了身边人一堆东西,特别是凌柔那边东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