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恶灵对我宠爱有加[快穿] 完结+番外 (噤非)
“朕说了,这件事朕自会定夺,现在,朕要你写字,你可是要抗旨?”皇帝眉毛一挑,似乎耐心已经被磨干净了。
熹淑妃紧紧咬住下唇,半晌,摇摇头:“臣妾不敢。”
旁边举着文房四宝的小太监又把托盘往熹淑妃面前凑了凑。
熹淑妃深吸一口气,缓缓接过托盘,接着在地上铺好纸,沾了墨汁——
她的手一直在抖,并且在通过不停吞咽的动作来缓解紧张。
“不要浪费朕的时间!”
随着皇帝一声怒喝,熹淑妃认命地将毛笔戳在宣纸上。
她颤巍巍地写下: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两行诗。
熹淑妃放下笔:“臣妾写完了。”
小太监立马将熹淑妃写的那行字呈上给皇上,旁边几个翰林院的学士立马凑上前来,拿过两封书信仔细对比着。
余鹤在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现在恐怕比熹淑妃更紧张,因为这关系到殷池雪的清白,关系到若廷的未来,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回到现代。
他更怕,怕这个熹淑妃阴险狡诈却又不得不说她聪慧过人,怕她再使什么手段,又将自己择的一干二净。
那几个翰林院的学士研究了半天,表情肃穆,看不出喜忧。
接着,其中一位代表上前一步,对着皇帝一拱手:
“皇上,这两封书信的笔迹,的确不是来自同一个人。”
此话一出,恐怕是只有皇太后稍稍松了一口气,原本还置身事外的琳昭仪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蹙起了眉头。
余鹤呆呆地望着一旁的熹淑妃,有些不可置信。
确实是,这宫中的太监宫女大多都是不识字的,能写下陷害琳昭仪书信的绝对就是熹淑妃,那么,怎么可能两封信笔迹不一样呢。
难道是几个鉴定笔迹的大学士中有内奸?或者说鉴定过程出了什么差错?
熹淑妃跪在地上,缓缓磕了个头,满脸悲壮之色:
“皇上,臣妾对您一片赤诚,天地可鉴,或许正因如此才挡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他们根本是想至臣妾于死地啊!”
就连皇帝,都匪夷所思。
他那晚在锦荣阁看到的那一幕,就好像是上天故意将当日情形重现给他看,提醒他不可使忠良蒙冤,更不可让奸佞逃过一劫。
眼见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一旁的琳昭仪忍不住攥紧了手。
难道自己蒙受的不白之冤,又被这个人区区几句话便一了百了么?那么自己遭受的委屈,自己的公道,谁又能讨回呢?
她的眼眶渐渐发红,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手心传来的刺痛感就像是一根小针,迅速扎了一下她的脑神经。
倏然间,琳昭仪猛地瞪大眼睛,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
“你不用狡辩了。”琳昭仪忽然站起身,直勾勾盯着熹淑妃。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琳昭仪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一旁的侍女小琪,疾步走到熹淑妃面前。
接着,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得一声响亮的耳光声。
再看过去,就看到熹淑妃被那一耳光扇的脸偏了过去,侧边的发丝凌乱垂下,很快她的左脸便红了一片。
熹淑妃马上捂着脸回过头,不可置信地怒视着琳昭仪。
一旁的太监学士甚至是皇太后都不敢说话,只有余鹤,忍不住悄悄对琳昭仪竖起了大拇指。
“怎么样,心里不舒服对吧,现在特别恨我对不对,是不是也想还我一耳光?”琳昭仪冷笑着仰起头。
“你打啊,打呀!我告诉你,以你现在,想打我?做白日梦吧!”
话音刚落,就见熹淑妃猛地从地上站起来,右手抓着琳昭仪的手,左手一耳光狠狠扇了下去。
她尖叫一声:
“你有什么权力对本宫嚣张跋扈!本宫想打你都不用经过皇上的允许!你就是下贱!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
半晌,琳昭仪轻笑一声:
“对,我就是下贱。”
她猛然回头,看着熹淑妃,眼中写满愤恨:
“就是因为下贱才会轻信你当日谗言。”
说罢,琳昭仪一把甩开熹淑妃,转过头对着皇上:
“皇上,臣妾知道为何两封信笔迹不同了。”
皇帝眉头紧拧,手一抬:“是为何,你说。”
“因为淑妃娘娘……”琳昭仪缓缓抬起头,“是左撇子。”
余鹤好似听见了电视剧中真相大白时“当当当”的BGM,而所有人都随着这根本不存在的BGM回过了头,齐齐看向熹淑妃。
熹淑妃瞪大眼睛,身子随之虚晃两下。
“小栗子公公曾经告诉过我,一个人的相貌甚至品性都能改变,唯独不会改变的是习惯和字迹。”
琳昭仪笑着抬起头:
“臣妾方才想起,之前淑妃娘娘下榻寒舍时,无论是喝茶还是掩嘴发笑,或者是说话时手上习惯性的摆动,全部用的是左手。”
熹淑妃猛地回过头,眼神中甚至漫着一丝杀意。
“而刚才,臣妾故意激怒淑妃娘娘,大家也都看到了,她用的是左手。”
一时间,众人恍然大悟,几个翰林院的大学生一商议,对皇上说道:
“陛下,不如请娘娘再用左手写过,微臣再同那封书信加以比对。”
皇帝深吸一口气,接着摆摆手,意思是就找他们所提议的来办。
刚才那个呈上笔墨纸砚的小太监再次端起了文房四宝,几乎是同刚才一模一样的动作和语气:
“娘娘,请您动笔吧。”
这时候,熹淑妃忽然伏在地上,戚戚喊着:
“皇上,既然都说了笔迹可以模仿,为何一定要一口咬定就是臣妾做的?这宫中会写字的人多得是,想要陷害臣妾的人也不在少数,您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臣妾呢?”
余鹤冷眼看着熹淑妃继续做戏,心道要是你活在二十一世纪,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你在信封上留下的指纹随便拿去一鉴定就真相大白了,根本不用看你在这胡搅蛮缠。
“你不用再狡辩了。”意外的,皇帝的语气异常平静。
好像对熹淑妃已经失望到,都觉得不值得跟她生气了。
“要不是上天不忍德妃和琳昭仪蒙受不白之冤,将那日你妄图偷梁换柱的场景再现,朕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此话一出,不仅是熹淑妃,就连余鹤都跟着愣了。
什么什么?场景再现?这皇帝说什么呢?大哥,这可是几百年前,怎么可能有这种新世纪的高科技投影仪。
“琳昭仪,当初淑妃对你说过什么,你要一五一十全部说出来。”皇帝转向琳昭仪,声音格外温柔。
琳昭仪点点头,看了眼跪在一旁满脸呆滞的熹淑妃。
“公审前一天,淑妃娘娘找到臣妾,说因为臣妾和德妃娘娘同时怀有身孕,宫中便有人在传是臣妾设计陷害小栗子想嫁祸于德妃娘娘,为的就是和同时怀孕的德妃娘娘争宠。”
琳昭仪说话时不卑不亢,铿锵有力。
当初那个胆小又怯懦的她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在那处潮湿阴暗的小屋里,经过痛苦与冤屈的洗礼,化茧成蝶,也更为了,自己的儿子,想要努力为他争取最好的生活。
“也怪臣妾爱子心切,也怪臣妾,对皇上不够信任,所以公审那日才在大堂之上说出那番话。”
熹淑妃缓缓直起身子,眼球布满红血色。
“后来臣妾住进锦荣阁,临盆当日,淑妃娘娘找到了臣妾,臣妾当时害怕不敢生,但被她拔了指甲,强按在床上,甚至是踢打臣妾的小腹逼迫臣妾生产。”
虽然回忆起那个恐怖的夜晚琳昭仪还是不免感到难过,难过自己的儿子在未出世前便遭到了这个奸妃的非人虐待,但她却一滴眼泪都没掉。
她现在坚信,虽然迟到的正义那根本已经不算正义,但至少,经过这些事,也让自己成长了,也不完全算是坏事。
“后来她抢走了之前皇上赐予臣妾未出世儿子的玉佩,甚至是,连臣妾的孩子都不放过,还打晕我的侍女小琪。”
琳昭仪说着,攥紧了伤痕累累的手:
“她在临走前还告诉臣妾,不要以为现在得宠就可以高枕无忧,她想要谁死谁就得死,别说臣妾一介小小的昭仪,就连德妃娘娘也不例外。”
“你胡说!”尖锐刺耳的叫声响起,“你诬陷我!我从未说过那种话!”
熹淑妃从地上爬起来,指着琳昭仪怒喝道。
但此时她的手都在随着剧烈发抖。
“我胡说?我诬陷你?”琳昭仪不可思议地嘲笑一声,摇摇头,“你为什么还在这里狡辩。”
“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你这种种恶行了,你却还要狡辩!”
这时候,上座的皇太后忍不住敲了敲手杖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这里是御书房,岂容你们在这里吵吵嚷嚷?”
琳昭仪低下头:“母后教训的是。”
皇太后又看向还伏地恸哭的熹淑妃,语气尽量放轻,问道:“淑妃,方才琳昭仪说的,可是真的?”
熹淑妃还趴在那里小声抽泣着,甚至无暇顾及皇太后的问候。